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抱梅山房印选】陈根远:我的印学之路

雕刻时光:我的印学之路

文/陈根远

记得那是1982年,刚上高中的我在报纸上见到“黄河流域书法联展”刘铁峰先生的一方篆刻作品,文曰“奔腾向前”,它所传递的整饬、古朴的印章魅力,一下吸引了我。我兴致冲冲地找来一块红砖,截出一块方形,精心磨平后,将“奔腾向前”四字依样画瓢于砖上,然后找到家中唯一合用的一把爸爸的修脚刀,迫不及待地刻了起来。印刻好后,不顾手上已经相当饱满的血泡,脸上堆满了可爱的笑容,恳请大院收发室的老奶奶,让我用一用她收信用的印泥。对于不少砖屑污染了老人的印泥,我满心愧疚,但我的第一方“盗版”篆刻作品总算诞生了。从此,上课时,我有了一个较为“高雅”的“开小差”方式,即用橡皮为同学用小刀刻名章。

1984年,背着父亲为我制作的木质印台,我踏上了奔赴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求学之路。在以后的日子里,印章的方寸天地磁石般地牢牢吸引着我。大学生活十分艰苦,有一次,我在济南古旧书店看到叶潞渊(19071994)的《静乐簃印稿》,叶老篆刻的古穆渊雅令我爱不释手,但想想辛劳的父母,权衡1.7元的定价,我恋恋不舍的放下了印谱。回到学校,我食不甘味,无心学习,《静乐簃印稿》不时闪现于我的脑海里。我终于知道自己无法释怀,又乘上公交汽车,最终还是把印谱买了回来。那一夜,我睡得特别安稳。

大学时代,会刻印的学生极少。我曾到处托人,介绍拜访会刻印的学长。因为求学心切,对于篆刻尚属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曾约低我一级的学弟,冒然去拜访学校中文系的蒋维崧教授。蒋先生早年师从乔大壮先生学习篆刻,是海内瞩望的篆刻大家。他对我们年轻学生十分和蔼,话虽不多,但足以让我们了解什么叫“德艺双馨”。不久,先生的入室弟子刘少刚从北京考回母校,师从蒋先生攻读研究生。我遂得以时时请教少刚师。记得第一次看少刚师刻印,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看专业篆刻家刻印,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觉得前几年我的印都白刻了。

四年大学,我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印谱。晚上自习回到宿舍,洗漱完毕上床后,就着灰暗的灯光,手持印谱,一方印往往就会津津有味地看上很长时间,直到学生楼统一关灯。
那时大学生都很艰苦,于是有许多同学开始各种形式的“生产自救”。某日,看着风起云涌的勤工俭学潮,同屋的同学鼓励我:“根远,你会刻印章,为什么不给大家刻刻印章,挣点钱?”于是在我还不是特别有信心的时候后,擅长书法的李立新(现为河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挥笔为我写下刻印广告,擅长绘画的郑岩(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又将广告略作渲染装饰。后来想想这也略有1944年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蒋梦麟、杨振声、罗常培、熊庆来、唐兰、沈从文等,联合为闻一多教授刻印制定《闻一多教授金石润例》予以推荐的味道。

广告中午贴在我们住十号学生楼一层门口。没想到刚到食堂吃完饭回到宿舍,就有数位同学先后敲门,问:“陈根远同学刻印是在这里吗?”很顺利这个下午刻了几方印,想想能买几本书了,真的蛮开心的。有一次在十号楼楼头摆下印材,挂上出自“名家”之手的广告,又有几位同学请我刻印。一会儿来了一位戴眼镜的学长,认认真真的看了广告上我刻的印章,说:“刻的真好。我们系也有一位刻印章的,叫刘少刚,你认识不?”我说:“当然认识,他是我的老师。”学长颇为惊讶:“你还叫他老师,我看你比他刻的好。”我不好意思,憋红了脸,赶忙说:“哪里,哪里。” 肚子里嘟囔“您不懂篆刻啊”。

前几年看到《藏书家》上看到一篇谈论古籍的文章,其中所附文献书影上面钤有一方 “困顿斋”印,正是早年山大鬻印所刻,原来文章作者是已经名满天下的杜泽逊学长(81级中文)。没有想到20多年后看到自己的“早期作品”,虽然稚嫩青涩,但温馨的回忆弥漫我的心间。
由于在大学所读印谱极多极细,渐渐地我对古代印章风格的演变、结字章法的微妙变化烂熟心中。

1991年,我已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工作,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古玺印研究的论文《“昌平家丞”印考释》(《文博》1991年第6期),对此前老专家在“昌平家丞”印文字辨识、时代考订、职官钩沉方面的错误,一一辨析,并对沙孟海先生当年对秦式界格印的一些论断做了修正。从此,根据广读古今印谱的积累,凭籍篆刻实践对印章风格、印文变化的细微体会,我从一名篆刻爱好者成为一名古印研究者。2000年,香港举办“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这是关于中国古代印章唯一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我成为应邀赴会宣读论文的十几位学者之一。

如今已经出版《陕西古代印章》《印章鉴藏》《陈根远说印章》等印章专书6本,还印行了《陈根远篆刻集》。十几年前,开始担任终南印社副社长,跟随赵熊老师、魏杰兄为陕西印友服务。20191112日,经西泠印社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我加入了西泠印社。

中国的印章艺术,尽精微而致广大。不觉浸淫其中已近40年。感谢印章,它使我领略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美;感谢刻印,它使我人生有了惺惺相惜的金石之交;感谢篆刻,它使我懂得做人要方圆兼备、刚柔并济……


附:陈根远印学论著简目

1、《方寸之间见世界--中国古代玺印篆刻漫笔》,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陕西古代印章》,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3、《印章鉴藏》,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4、《陈根远说古印》,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5、《陈根远篆刻集》,抱梅山房20134月出品。

6、《破解古印密码》,未来出版社2014年版。

7、《陈根远说印章》,荣宝斋出版社20168月版。 

1、《“昌平家丞”印考释》,《文博》1991年第6.

2、《古官印辨伪略说》,《碑林集刊一》1993年。

3、《西安出土“汉匈奴恶适尸逐王”印辨伪》,《故宫文物月刊》1993年第11期。

4、《古官印辨析五例》,《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第4期。

5、《中国玺印起源概述》,《碑林集刊》1994年。

6、《新出齐“陈棱”釜陶文考》,《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3期。

7、《碑林旧藏古官印考略》,《碑林集刊,三》1995年。

8、《记两方隋金官印》,《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9、《也谈陕西咸阳征集古代玺印的断代与考释》,《文物春秋》1997年第1期 。

10、《二十世纪的陕西印坛》,《全国首届“篆刻学”暨篆刻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19977月。

11、《西安秦封泥出土地在秦地望刍议》,《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8年第1期。

127、《〈山东新出土古玺印〉献疑》,《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13、《印章鉴定答读者》,《收藏》2001年第6期。

14、《九叠文印的历史与鉴别》,《收藏》20061期。

15、《古代印章的辨伪》,《文物天地》20073期。

16、《新见李自成时期两方官印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102期。

17、《方寸天地里的帝都印象——陕西与中国古代印章》,《收藏》20107期。

18、《喜读苏州博物馆藏玺印》,《碑林集刊十七》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1年。

19、《绥德藏古代铜印概述》,载《绥德瑰宝》第297--299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12月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鉴印山房新获古玺印选》高清图
古印章的收藏与辨伪
古印章收藏与鉴赏方法
浅谈印章的前世今生
玩印章需独特文化底蕴
大学生【你真的见过汉代官印篆刻印章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