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经为故宫造金砖的古窑,如今变成了文化园和精品民宿



祝家甸,

位于昆山南部水乡锦溪镇,

是紫禁城“金砖”的产地,

大量出产皇家用砖,

当年这些砖窑生产出来的金砖

通过水路不断运到北京,

如今,在锦溪的古砖瓦博物馆中,

我们还能有幸见到当年锦溪的一些古砖瓦留存,

那留存在此的“金砖”,

素有一块“金砖”一两黄金之的传说,

可见其价值不菲。



锦溪的制砖业始于明朝初期,

主要以家庭作坊式土窑为主,

一直至清朝时,

锦溪的造砖业达到鼎盛。

这里承载着江南匠人与古代造砖文化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村子宛如一片荷叶,漂浮在长白荡中,

村东至今还保存着十几座明清时期的古窑,

诚如清代诗人钱思元所云:

“窑户如鳞、终岁不绝”。




如今,

祝甸村被列为昆山首批乡村旅游发展试点村,

将打造成为砖窑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综合体。

通过着力打造古窑文化园,

让集滨水生态和砖窑文化双重优势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2015年10月,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担纲设计的

锦溪祝甸村古砖窑文化项目开工。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小型砖窑博物馆、

砖瓦生产实景演示和基本配套生活服务区,

整个锦溪祝甸村古砖窑文化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古砖窑文化馆以及周边古砖窑主题民宿,

分一期砖窑主体改造和二期主题民宿建造两部分。


第一部分

[砖窑文化馆]

-建筑篇-


▼建筑概览


▼建筑近景


▼通往文化馆的入口楼梯


2014年,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初访祝家甸村,初春时节,位于村东的古窑青烟袅袅,很多古窑还在烧制古砖古瓦。正在烧窑的陈大伯和我们说:现在年轻人都已经不再烧砖,他们要体面的工作,村里白天只有一些老人和妇女,大多数的房屋都已经破落。我们不禁感慨:如此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乡村,如今竟如此凋落。


▼高耸的砖砌烟囱


▼入口标识


经过多种方案对比,崔愷院士提出了“微介入”的规划设计理念,从村西边的一座八十年代废弃的砖厂改造开始,通过这个介入点来逐步实现乡村的复兴。这座砖厂已经荒废多年,局部已经开始坍塌,设计小组在没有图纸、没有太多资料的情况下对砖厂进行了测绘与研究。


▼二层平台



▼夜景


砖厂的底部是安全的,因为砖拱通常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此,我们提出了上层植入安全核的概念,3个“安全核”核直接放在旧砖厂二层的地面上,并共同支撑屋顶,这是个非常大胆的想法,著名钢结构专家陈文渊大师同意并深化了这个构思。


▼设计过程示意图


而其他卫生间和机房被隐藏在两个镜面小盒子中。第一次进入砖厂时,我们都被屋顶残破的景象所震撼!为了再现当年的场景,同时为了尽量降低屋面荷载,课题组订制模具,并设计了透明瓦,透明瓦非常轻,用螺栓固定,可以减轻屋面重量,同时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尽量降低屋面荷载,屋顶使用了订制模具和透明瓦


▼屋顶内部


在室内,整个空间采取了模块化的设计,所有地板单元、家具单元、设备单元、镂空单元都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和移动位置的,这样一个乡村小建筑可以提供更多的室内空间可能性。后来,我们每次来到这看到的摆布都不太一样,竟然还给很多影视导演提供了创作的空间。


▼室内展厅


▼手工坊


▼整个空间采取了模块化的设计


▼会客厅


乡村的设计是持续的,从上层改造的微小介入之后。各种设计不断持续的进行,首先便是对底层的加固,当加固设计单位搬进来很多的大钢拱,我们有点晕了,这些标准化的东西与残破的老窑无法亲密的对接,于是为了美化这些钢拱,我们用砖拱进行包装,经过几次反工,终于砌筑成了精美的砖拱并衔接成了一条时空隧道,可以带我们回归当初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


▼改造后的一层空间


▼底部的旧砖窑成为一条时空隧道


▼入口空间完全采用独立基础的钢楼梯,将老的坡道保护在其中


▼从稻田望向砖窑博物馆


▼夜景


▼场地平面图


-砖窑文化馆室内部分-


H DESIGN受邀负责整个锦溪祝甸村古砖窑项目的室内设计,包含古砖窑文化馆和主题民宿两大部分。



一期的祝家甸村古砖窑文化馆面向长白荡方向临水而建,提供了亲水宜人的休闲环境。砖窑主体一层空间被规划为轻餐饮区和小型主题课堂,二层空间为砖文化展示区、大型会议区等配套功能区,人们在光斑陆离的空间内,感受着轻松、自然、宁静的氛围。


砖窑文化馆咖啡吧会客厅


在古砖窑文化馆的一层廊下,设计师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同时进行了多功能空间的重组,注入新的功能与业态,包含水吧、教室、会议室等,让人们在此享受清闲的同时关注传统文化的延展性学习。未来,这里还将作为乡伴创客学院、民宿学院等培训与交流空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层意大利米汀Emanuele餐厅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一层的意大利米汀Emanuele餐厅,设计结合锦溪古窑独有的地理条件,将窑洞升级成了中国首家集意餐、酒窖、雪茄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窑洞餐厅,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别具一格的聚会休闲场所。



第二部分

[主题民宿]

-建筑部分-

临水而建的祝甸民宿


这是一座民宿,也是一个教村民怎么做民宿的学校。坐落在祝家甸砖窑文化馆的对面,两者之间的水湾就是当年砖厂烧完砖装船运走的港湾。



傍水而建的村落有着江南乡村最好的模样


在砖厂二层,有很多的方窗洞,从那里看过来就是这边,我们希望那些窗洞都能成为一个个画框,看到的是一副江南水乡的景象。于是我们将中间的水湾当做水乡的小河,设计了水埠头,亲水平台,还有我们队江南记忆中的房子的样子:乌黑的屋顶,白色的墙面,墙上的窗以及窗里面的生活……



之所以是学校,我们想告诉村民房子可以用现代的技术材料也可以做得很传统,很舒适。为了让施工更有可能性,我们邀请了台湾的谢英俊老师作为结构设计师,采用了操作安装方便的轻钢框架结构。邀请了乡伴的朱胜萱老师一起来经营运作,希望将莫干山的成功经验带到这里,我们还邀请了无界工作室谢晓英老师作为乡野景观的设计师,来装扮我们的小房子。


也因为如此,这个项目成了一个方方面面专家汇集的示范现场,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感受这里的美,去了解在村子那边的金砖文化和古窑遗迹。


首层平面图


民宿的中间是一条小街,通过这条小街我们想把访客带到乡村里去,小街边一边是小型商业等公共空间,一边是“一家一户”的院落,正所谓“墙里秋千墙外道”的美好意境。



墙里的院子共有四座,每三个客房可以共享一座,客人可以分房而居,亦可以包下一间小院,享受江南水岸的宁静与清新。每个院子里有一个公共小客厅,可以用来接待亲友,小聚盘桓。



为了降低屋面的自重,我们定制了铝锰合金的金属瓦;为了保持生态,我们采用了草泥外墙作为一层外墙,竹木板墙作为二层外墙,这些方法在于教会村民如何去建造一座轻的,对自然环境无害的建筑。



论是在长白荡的对面,还是在村里的公交车站,整个建筑群都提供了高低错落的景象,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用最新的技术表达对江南传统的理解,在这个山水画境中,我们不忘在北边点上一笔草亭,在院中落墨几块奇石,在小径勾勒几笔竹林……让人们置身于画中。



在这样一座有码头、有院子、有小街的民宿里,我们尽量地还原江南原本的生活,强调水乡文化的意境和诗意,用以引导村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更加尊重本土的文化与传统。教会村民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建造属于自己文化的房子。




-室内部分-


二期的砖窑文化主题民宿酒店与砖窑博物馆隔水相望,共有十栋小单体,总计二十间客房,最高为二层建筑,为轻钢框架承重体系设计,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再造。整个民宿的室内设计主调以建筑主体为索引进行延伸,萃取江南水乡文化、金砖文化及园林文化,旨在实现简约现代与老旧传统的和谐统一。



为了贴近原有村落的建筑风貌,民宿及院落的设计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保留了原先的院落空间,又针对新的功能进行了改造。设计师将以往对内服务主体建筑的辅房转而向外侧开放,形成了生动多变的街巷空间,使原本只作为交通空间的街巷可以承担丰富的公共活动。


砖窑民宿大堂咖啡吧


大堂区,除了使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设计师采用天窗形式,为室内引入更多自然光线,伴随一天内时间的变化,光影随之在室内尽情嬉戏。而竹席与木结构打造的天花,为空间增添了几许自然古朴的味道。


▼砖窑民宿大堂吧接待厅


在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团队以砖、瓦、竹等当地乡土材料为主,并突破性地将不同材料之间进行新的组合与搭配,展现现代设计感的同时,回归材料的质朴之感。


▼砖窑民宿大堂咖啡吧VIP区


▼砖窑民宿大堂细部


室内大量使用产自当地、低碳环保的竹材料,清新自然的材料属性赋予空间通透疏朗之感,意在表达一种崇尚淳朴与自然、注重人文关怀的现代精神;同时,局部空间以金砖作为饰面,表达了对祝家甸村烧砖历史的致敬之意。


▼砖窑民宿客房客厅


▼砖窑民宿复式客房


客房的设计采用榻榻米、书房等多样化的空间构造,配合不同主题的陈设,尽可能地将博大精深的江南文化予以细腻地展现。



▼砖窑民宿客房使用了大量温暖的木材


设计师通过灵活的设计手法与创新的搭配构思,将砖窑文化以更加灵动的方式呈现于世人:“我们希望通过建筑及其内部的形态来延续砖窑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让来来往往的人记住这里一砖一窑的故事,将来,这里会进驻更多的业态,成为更多乡建者的起点”。砖窑主题民宿不仅是祝家甸砖窑文化的承载者,也是继承者,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映在水面,照耀着这座带有砖窑文化的建筑,不禁让人感叹一座城,一种技艺,一方灵动,传承至今。


【视频解说】


项目信息:

项目地址:中国·昆山锦溪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崔愷院士团队

室内设计:H DESIGN 

景观设计: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建设单位:昆山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单位:伊犁乡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溪祝家甸民宿: 古砖窑的文化记忆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褚福海作品丨长白荡边有古窑
别具一格的民宿装修 满是江南温婉味道
淀山湖西岸自驾游路线攻略,适合苏州上海嘉兴的伙伴自驾游
10栋建筑,21间客房,一座古老砖窑,一个年代的故事……素雅洁净、温柔婉约的她定能满足你的庭院情结
文化引流 农耕研学 长远运营,赋予共享农庄可持续动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