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街区 | 历史建筑的言说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近日看到一篇报道,英国伦敦一座仅有7英尺(约合2.1米)宽的小屋叫价近9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67万元)。这栋小房子建于19世纪50年代,在维多利亚时代最初被用作洗衣房。当时,有条小溪流经并为其供水,再流向泰晤士河。如今,它之所以价值连城,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合理的空间设计之外,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栋独一无二的房子,不仅仅是一处房产,它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件作品,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

一栋栋老建筑,尘封着旧时光中的一段段故事,向后来的人们言说着历史。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那些散落在现代城市中的历史建筑。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后,由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侧重经济指标的提升,忙于应对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不同规模的房地产项目的急速开发和高度的商业化炒作,导致原有城市留存下来的大量建筑、街道、院落乃至结构性的空间网络经历了持续近20年的“大拆”和“大建”,许多历史性建筑、街区、民宅、园林遭到拆除。

随着城市经济总量的飙升和城市文化意识的苏醒,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历史建筑及街区的独特价值。如西安、北京、广州、天津、福州、上海等大都市,在近十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留城市记忆,保护历史建筑群落。其中,天津、杭州等城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公共艺术以自身的方式融入公共空间和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无声地言说着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前人的希冀。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去两处充满历史记忆的老街区逛逛……





天津五大道




天津曾是中国北方漕运、海运的重要码头和物流重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码头文化和市井文化。在清朝末年,天津作为英、法、意、西、德等九国租界,建有大量具有西方经典意味和异国风韵的历史建筑群,其规模之大和风格之多均为全国之最,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在高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维护历史街区的建筑文化和空间格局,改善历史街区的环境质量和美学品质,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和美学特性,成为当代天津的城市景观规划和公共艺术建设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天津的历史街区及建筑群落的分布较为广泛,呈现出多地点和多片区的特点。大量历史建筑沿着贯通城市东西的北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带分布开来,其中包括1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和3个历史文化城镇,也包括散落在此景观文化带周边的历史文化遗址(如杨柳青石家大院、大沽炮台及潮音寺等)。天津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群中,最具有特色的应是五大道,这里集中了约300栋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艺术设计风格的历史建筑,体现了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外来殖民者的建筑文化和天津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内涵。五大道地区的历史建筑,有的呈现出西方的古典风格或折中风格,有的则是较为简约的近现代风格。中,“英式建筑89所,意大利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式建筑3所,中西合璧式3所”,不愧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当各地游客造访五大道时,会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天津城市的历史感以及西式建筑的华彩。

杨柳青石家大院

大沽炮台

潮音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观览者大致了解五道历史建筑的风格特色及其曾经的主人(许多是曾在天津居住和奋斗过的历史名人),当地政府的文物保护机构于2005年在历史建筑的庭院前统一设立了引导性的看牌,以文字的方式加以辅助说明,以便兼顾艺术审美和人文历史教育。如马场道62号楼门前的看牌上刻有这样的文字:

历史风貌建筑简介:雍剑秋旧居。

雍剑秋(1875—1848),江苏高邮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后至新加坡读大学,曾任德商礼和及捷成洋行军火买办、汇文中学董事长及南开中学董事。该建筑建于1920年,三层砖混结构楼房(带地下室)。建筑立面严谨对称,引入西方建筑古典建筑构图方式,比例协调,线脚细腻,整体性强,十分庄重典雅。

雍剑秋旧居

雍剑秋旧居

类似的展示形式不下十多处,例如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保罗·鲍乃第设计的马场道123号刘冠雄(北洋政府海军总长)旧居、马场道117号张学铭(张学良将军的胞弟,曾任天津市长)旧居、李赞臣(实业家、长芦盐纲公所首席纲总)旧居等。人们可以在浏览历史街区的过程中,追忆过往时代的人与事,畅想历史。

刘冠雄旧居

张学铭旧居

李赞臣旧居

尤其是建立在睦南道与河北路交叉口的疙瘩楼,它的形态和后人的再利用情形令人关注。疙瘩楼原是一幢意大利风情的毗联式高级住宅楼,其外立面用含有琉璃的缸瓦砖拼砌,形成了凹凸起伏的装饰效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疙瘩楼的连体建筑中先后设有成桂西餐厅、成桂公馆私家菜、粤唯鲜·能吃的博物馆等具有特色的中西餐饮企业及文化机构。在疙瘩楼的粤唯鲜·能吃的博物馆外立面上,业主以个人收藏的中国古瓷器、残片和石雕作品进行东方“洛可可”式的艺术装饰,使得疙瘩楼成为一座全国闻名的美丽的“小怪楼”, 也成为五大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处公共场所。人们可以在此观赏历史建筑和传统艺术,也可在此就餐和购买古董,不失为一处不错的由民间私人出资构建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历史建筑、艺术创作和商业活动的联手,为当地人和旅游者带来了别样的建筑景观审美体验。

疙瘩楼

疙瘩楼的粤唯鲜

疙瘩楼的粤唯鲜

瓷房子

瓷房子

相比国内其他一些地区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而言,天津五大道的历史建筑群采取了在现实使用中加以维护和展示的方式,而非使之脱离实际应用,纯粹用于展览。这对于非重大或特殊纪念性的历史性建筑遗产十分适用。实际上,无论是历史文化建筑还是整体性的历史性商业街区或民居建筑群落的保护,均需要与当下市民的生活、生产及文化活动产生密切的现实联系,而不是使之存在和展示的方式趋于“空壳化”(即物质性的文化形态与其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观念相脱离,有如陈列在博物馆橱窗里的文物或舞台上经过化妆和排练的纯粹表演)。因为“空壳化”的保护和展示无法真正显现和传承历史文化,也难以持久。因此,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良性保护和利用的关键,首先在于对历史文化及其意义有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





杭州小河直街




中国曾经拥有大量饱含地方历史文化的街道、建筑、装饰及景观形态,但由于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毁弃,变得越来越少。杭州的小河直街作为南宋之际建立,遗留至今的较为完整的滨河老街区,其对地方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值得我们关注。

杭州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处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是拱墅区小河、余杭塘河及京杭大运河三河交汇处,由于清代此街依傍宦塘河(俗称“小河”,运河航运的支脉)而建,遂被称为“小河直街”,是清末民初大运河沿岸十分兴盛的民居、坊巷及码头商业街区。街区景观见证了两百多年来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和内河航运。街区呈现了江南运河区段富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建筑、傍河街道坊巷的历史风貌,以及运河航运所孕育的空间形态与文化景观。小河直街的建筑与景观形态为当今的游人体会和遥想南宋以来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情形, 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景资源。人们可以直观地领略到当年南北货运物质集散区域的风貌,感知清末民初兴盛的沿河商业街区,观赏到设立其间的多种作坊、商铺、茶楼、私宅、河埠码头等历史遗迹。当地政府出于遗产保护和商业旅游开发的目的,把街区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商贸旅游区三个区域。同时,此街区及其周边也成为政府整治城北老区环境、改善居民区的居住条件的重点区域。

杭州小河直街

为了保护、整治运河历史文化街区,2006—2007年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和拱墅区政府组织实施了小河直街的梳理与整治工作,试图以艺术性规划和设计的方式,整体性地保留清末以来运河沿岸曾经繁盛的码头集市和民居的遗迹,形象地展示沿岸仓库、作坊、商铺、宅院、茶楼、酒肆以及通往街市与河埠码头的砖巷石陌。我们在实地观察中得知,街区较有代表性的商号及作坊有永达木行、泰和洋油行、王开银糖坊、陈元兴面坊、衡泰酱园、方增昌酱园、方家孵坊等,既令人遥想昔日商贾云集、百业兴盛的辉煌,也令人生发出沧桑变换、时事难料的历史感慨。给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其建筑艺术,小河两岸沿街的店铺、作坊、弄堂以当地砖木和石材构成,处处透出运河人家居住与生活的智慧和意趣。前人的生活及交往方式、生产与交换方式、居住与商务及运输的空间分配方式、街区邻里的空间归属和使用方式等,都可以从其建筑的规划和营造中找到注解。人们在现存的方增昌酱园老宅院门前的旅游看板上可见这样的内容片段:

楼上供学徒和伙计睡觉,楼下中间是一大踏道,再下去靠河是酱园的专用码头。经常有船运送各种原料来,又运送酱油和老酒到城里去。据当地老人回忆,方增昌酱园每日从早上开到晚上九十点钟,街上年纪大的人喜欢喝夜老酒话旧,酱园里常备有下酒小菜,如螺蛳、豆腐干、茴香豆之类。

显然,小河直街的建筑景观蕴含着丰富而又生动的地方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向当地居民和外来游人直观地述说着昔日的繁盛,这样的效果是传统的室内博物馆难以达到的。

酱园

游人在小河直街周边的风貌协调区和商贸旅游区,可以看到当代艺术作品及景观设计的介入,主要有沿运河而建的广场上表现昔日运河风貌的雕塑群《运河纤夫》,在沿河绿化景观带设立的搬运工、脚夫、车夫、佣人等劳动者雕塑,以及展现当年往返于城乡和运河码头之间的商贾、乡绅及旅客的风采的雕塑群体,意在明示特定地域和场所的历史情境和意味。同时,也在运河景观带设置了方便居民和游人观光、休闲、娱乐的一些公共设施,作为游人前往小河直街区域观光的前奏。

《运河纤夫》

然而,可以显见的是,由于小河直街在整治和开发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吸引和激励原地居民、投资商、运营商参与其中,街区许多原住民由于业态和经济等原因陆续迁出,而新的商业体系及消费形态又未构建完成,使得街区居民现有的住宅形态和功能体系难以很好地满足游客的旅游接待等方面的需求。因而,街区给人的感受是景观和滨水建筑群落很有历史文化特点,审美价值也较突出,却明显缺乏现今当地居民生动、多样的生活景象,在居住和商业两个方面均缺乏人气,似乎形成了某种“中看而不中用”的“图画”景观。其整改并没有真正产生保护遗产与振兴街区的双重效果。而这恰是地方政府和规划设计方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艺术介入其间时人们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文章节选自《景观中的艺术》)

来源:博雅好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运河 小河直街
小河直街:埠头的市井生活
运河旁又有了新地标!70年老油库变身工业风公园
创共富 迎亚运丨运河历史街园区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京杭大运河杭州世界遗产景区将迎来“蜕变”!
​小河直街一一遗落在运河边的杭州老民居
苏幕遮•小河直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