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让孩子“开窍”2——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原文地址:如何让孩子“开窍”——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作者:尔尔居

很多人都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如果说素质教育更重视启发而不是“填鸭”的话,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我承认这种说法也他的合理性。至少不能让孩子讨厌学习,有着抵触情绪的孩子很难学好的。不过光凭兴趣解决不了孩子的学习问题。

原因呢,兴趣与否是心态问题。对于少年儿童来讲,心态变化是很快的,这一个时间段对这类东西有兴趣,下一个时间段兴趣又转移了,这很难把握,但又是常态。如果对孩子的学习以兴趣与否为来衡量,则少而又少。纯粹从兴趣出发学习的孩子,我还真没见过一个。用任何指标来衡量,我儿子都算学习好的吧,连我都没想到,他对学习的兴趣却不大。记得他刚上高中时,他母亲看到报纸上讲某地一个初中生,因为不满意学校,预谋将学校烧了。吃饭时把这件事当奇闻逸事来讲,不想儿子憋了半天来了一句:“我也这么想过。”搞得我们夫妻目瞪口呆。

另一方面,真正的兴趣往往比较狭窄,像李云迪就会钢琴,陈景润就会数论,霍金关心宇宙的起源。比如刚考上清华的钱三强,当时他是典型的古典文学爱好者,高考作文居然写成了一篇骈文的赋,而且行文大气磅礴,让老师无法修改一字,而数学物理是大大的不及格。后来他为了对中国抗战有用而改学物理,完全跟兴趣无关;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的,恐怕是广东人说的“周身刀,没把利”。不过对中小学生来说,面临的考试偏偏要求没一科都要平均,这样总分才比较高,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就是偏科,甚至严重偏科,是最吃亏的学法。

我也遇见过几个孩子,看起来对学习很有兴趣。说起来自己为争取一个考试高分,如何废寝忘食,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再深谈之下,我才感觉到:他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分数高、班级排名靠前感兴趣。有了高分,换来地是同学羡慕的眼光,老师的青睐有加,当然还有家长的夸赞。对于这些,他都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他真正感兴趣的不在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学习成绩好换来的这些附加值上。对此我倒没有什么对错的判断,尽管这种心态有些功利、甚至是短期功利。

兴趣不可行。我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方法上。有一句话很是时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落实在学习上,就是说教孩子知识不如教他学习方法。当我把这句话落实在实际中时,问题出来了。虽然教练孩子们一些解题技巧和分析思路,可对于孩子来讲,却效果欠佳。往往是针对这个问题讲了一下技巧,他好像听懂了,换一个环境就又不会应用了。最令人头疼的在于,他们每碰到一个问题,不是堂堂正正地思考问题,而是首先寻找有否捷径,有否技巧,颇有点旁门左道的味道。到此时,我只能承认,此路不通。

 

原因也许在于,上面那些格言,对于久经社会风雨的成年人来讲,对于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大学生来讲,应该是对的。因为他们学习过很长一段的时间,对学习方法一定有自己的独到理解。而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讲,讲学习技巧的功效接近于零。而且什么是“渔”,什么是“鱼”,对于成人来讲,尚不易区分。何况对于初对人世的小朋友呢?他们还需要更加基础的东西。

“众人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只在灯火阑珊处。”直到2006年,我才发现一线生机。契机来源于与儿子的闲聊。此时他正准备赴美留学,在家小休几个月。有时间父子俩就在一起聊天。海阔天空,没什么主题。一天我们的话题是他的学习,我没什么客套:“你讲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属不得已而为之之类。为什么你并没有躲避或者放弃,而且效率极高,效果很好呢?”这个问题好像把他难住了,过了一两分钟才不肯定的回答我:“也许是习惯吧?”等他赴美之后,我才静下心来考虑这个问题。越想越觉得儿子的答复接近真相。越想越觉得用“习惯”来解释,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习惯是什么?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动作与思考途径。关键点在于下意识。它不仅仅是一种动作反应模式,而且是一种心理反应模式。恕我冒昧,用北京奥运会作个分析。假如没有任何铺垫,有一群中国人突然得到这个消息(不过是假设而已),作为政治领导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是一个树立中国形象的好机会。”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这么大的事,一定有不少机会,叫底下人分析一下,看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分一杯羹。”作为体育迷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好嘛,这回可过瘾了。”作为一辈子在地里劳作的老农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奥运会是什么,与我有关系吗?”诸如此类,我可以用旅游迷、警察、农民工等等各类人模拟出他们的反应,恕不一一列举。

我注意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无意识造成的,也不排除有人是刻意培养的。当然每个人除了社会人的职业习惯之外,由于他还具备家庭人这个身份,对待爱人、父母、子女应该是符合身份的另一种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不管是好是坏,是科学是不合理,他一定只有自己的习惯。不过是年龄小的话,这种习惯还不能完全称之为习惯,称之为行为趋势或思维趋势较为合理。值得注意的是,我这里关注的重点是思维习惯,而很少指行为习惯。前者比较难把握,往往是通过后者显现。

中国古语“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见一个人的习惯形成定势之后,改起来有多难。由于往往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往往在行为主体还没认识清楚时,已经开始动作了。而在中小学求学的孩子正是习惯形成期,早点儿下手改正,阻力会小许多。习惯的延续期越长,改起来越困难。即使孩子在主观上已经非常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却很难克服。


在我的10年培训实践中,也经常遇见这个问题。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要他建立习惯异常困难,可能多次都解释不清。可是一旦建立起来却相对巩固,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自己扩展。而对于一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他的理解力很高,很快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习惯,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可是反复性特别强,只要有一段时间你不去关注,就走回老路上了。

正是因为习惯的形成期较长,而且容易反复,这才是学校与老师力所不能及的。由于学校、老师关注的是分数、名次、作业,也就是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是什么原因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这种十分个性化的原因就不是老师力所能及的。比如一道作业题,孩子做出来了。至于他是短时间内自行思考出来的,还是长时间冥思苦想做出来的,或者是瞎猫碰死耗子蒙上的,或者干脆是抄别人的,老师无法知道。如果相对多数的孩子对某道作业题不会,老师当然会重视,以至于在课堂上重新讲述。对于体的个性化原因,老师是无从关注起。

而家长在此具有相对优势。相比学校老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共性来讲,家长更熟悉孩子的个性。也就是更为熟悉孩子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更容易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至于仅仅是讲有可能,而不是讲必然。就是讲如果家长还像学校中的老师那样,关心的重点仍然是分数是名次,而很少去关心孩子的习惯,则与现行学校并无二致。如同一位教师职业的家长,如果在家里仍然不能快速转变角色习惯,仍然以学校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则教师家庭出身的孩子也没有相对的优势。具有老师与家长双重身份一位读者讲:“应该比一般家长还有劣势。”事实上,向我讨教的家长中,不乏教师职业出身的。

运用“习惯”一说,甚至下列现象也好像能够得到合理解释:有的家长学富五车,在专业上造诣很深,可自己的孩子却很难继承自己的衣钵,泯然常人耳。说他不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业那一定是冤枉,他恨不得用一切业余时间把知识灌输给孩子。是不是我们可以说,他关注的是知识的灌输与这种灌输的衡量标准,而没有想到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这样的人大家都有耳闻吧。

我甚至可以举出反例,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农民,却培养出闻名天下的大家。比如说美籍华人崔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家里不过是河南的普通农民。这种例子也不少见。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虽然作为父亲不能确定在书本知识上帮助孩子,可是他有阅历与非常人可比的归纳总结能力,有意无意之间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

在这里我并不否认作为孩子来讲,个体之间一定存在天资的差异。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天资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否则,学校也不必要组织选拔考试,简单地将学生按照智商排名好了。我只是认为,由学校可以继续按照教学大纲管他的知识的获取,管分数与名次。家长则应该来关注孩子的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什么来拯救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孩子?
家长如何教育中学生
好文收藏(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
怎样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热情?
育子心得大全简短
【家长课堂】父母必读的家教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