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繁露·天道施第八十二注

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圣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类,比类也。《荀子·王制》曰:“以类行杂,以一行万。”苏舆注类犹统类,非也。统类之语出《荀子·非十二子》:“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杨倞注曰:“统,谓纲纪;类,谓比类。大谓之统,分别谓之类。”显然荀子之言统,一也,得一而应万之谓;所言类,比也,类之治之谓。)动其本者,不知静其末,受其始者,不能辞其终。利者盗之本也,妄者乱之始也。夫受乱之始,动盗之本,而欲民之静,不可得也。(民趋利则争,民好妄则乱。)故君子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好色而无礼则流,(視不端諦曰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民必齐于礼。)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苏舆云:“体情二字,最得作礼之意。”欲匡民防乱,此情当是民情而非己情。度己情制礼以匡民,非其义也。民俗得民情而成其俗礼,乃民之宜也。故雅礼,君子之礼,不下于民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度礼,以礼为度也。)目视正色,耳听正声,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变谓之情。(苏舆以此句接下为句,非也,此句当接上为断,相应的“安其情也”应为逗号。)虽持异物性亦然者,(见珍异之物不变性夺情也)故曰内也。(内,中也,合于礼者,而出于敬也。《易经·坤》云:“君子敬以直内。”)变变之变,谓之外,(卢云:“变变,本或作变情。”前文云:“变谓之情。”故变变和变情一也。变变之变,礼之动,义之合也。《礼记·祭义》云:“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易经·坤》云:“义以方外。”)故虽以情,然不为性说。(说,悦也。礼以安情,非任性妄为,故不为性悦。)故曰外物之动性,若神之不守也。(神之欲守者,静也,真也,正也。若美色动性,欲淫而悦性,故神不守舍也。)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积习,长久以来而形成的习惯。渐,浸染也。靡,细也。积习浸染于微小也。《荀子·儒效》云:“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其入人不知,习(因也)忘乃为,常然若性,不可不察也。纯知轻思则虑达,(纯,《说文》丝也。轻以言少。《左传·桓公十二年》云:“绞小而轻,轻則寡谋。”意谓,每次少想想,知道一丝丝,积累下去则思虑通达。)节欲顺行则伦得。以谏争僩静为宅,以礼义为道则文德。卢云:“僩与娴同。贾子《传职篇》《道术篇》多用此字。”然以谏争为宅心,意颇有失。涵泳再三,此文当应下文之圣人心定不移,故重心断句如下:“以谏争僩,静为宅,以礼义为道则文德。” 僩,《说文》武貌。以谏争僩,是谓武德,与下句文德相应。谏争者,变变之变,君子义以方外也。静为宅,以礼义为道,君子敬以直内也。内文外武,守志不移,故接下文,以言圣人不自失其心也。)是故至诚遗物而不与变,躬宽无争而不以与俗推,(遗物谓忘物,指不受外物的干扰。《淮南子·齐俗训》云:“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人能遗物而反己。”此言争,争私己之欲也。此言俗,欲也,俗人所欲也。)众强弗能入。(此应“以谏争僩”。)蜩蜕浊秽之中,含得命施之理,(苏舆以两句为意,谓蝉虽在浊秽之中而常含存天理。语义牵强,尤其“含”字不明所以。其实此两句是两个不同的意思,皆与“圣人之心也”相承,而非前后相承。“蜩蜕浊秽之中”谓蜩不受浊秽浸染,化而依旧是蝉,以比喻圣人行于浊世而不失其真。而含,当指饭含。天命所施,不虚其口。故人死饭含其口得命施之理。含者,得命施,而不自失之谓也,故引出后文。)与万物迁徙而不自失者,圣人之心也。

名者,所以别物也。亲者重,疏者轻,尊者文,卑者质,近者详,远者略,文辞不隐情,明情不遗文,人心从之而不逆,古今通贯而不乱,名之义也。男女犹道也。(道分阴阳,男女亦阴阳,故男女犹道也。)人生别言礼义,(生者,性也。人性有别,故言礼义以求其善者。)名号之由人事起也。(因礼仪而生名号,凡以治人事也。)不顺天道,谓之不义,察天人之分,观道命之异,可以知礼之说矣。(礼必合天道,顺人命。天道有分,人命有异,故礼有别也。)见善者不能无好,见不善者不能无恶,好恶不能坚守,(苏舆注本据凌本在“好恶”后补“去就”两字。)故有人道。(人道,人之基本道德,仁义礼智信之类。)人道者,人之所由、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万物载名而生,(载以言始。此倒装也,强调载名,即云万物生而始名也。)圣人因其象而命之,(物生而有其象,而圣人命其名。)然而可易也,(旧注谓名不可易,谓疑“可易”上当有“不”字,非也。盖古兰草今谓之孩儿菊花,今之兰草非古之兰草。此名可易也明也。)皆有义从也,故正名以名义也。物也者,洪名也,皆名也,(即通名也,荀子谓大共名。)而物有私名,此物也非夫物。故曰:万物动而不形者,意也,(无形谓之意。)形而不易者,德也,(形成谓之德。)乐而不乱,(乐之卒章曰乱。不乱则无终。)复而不厌者,(厌者,斁也。斁者,終也。故不厌亦无终也。)道也。(天道周流无穷,人道循环往复,万物生死轮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性恶学说(一)
郭沂:道的下贯、呈现与修行
人参天地—天与人之四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姚海涛丨荀子人本主义群道生态哲学的建构与诠释
流行的黄老思想的概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