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汕器物图解》之摔桶·打稻机·收割机
《潮汕器物图解:摔桶·打稻机》     詹玉池    
这样用手打稻的方法现在在农村已经很少见了。不过在以前,它却是打谷子的重要工具。
在没有电力和机械设备的年代里,割完水稻后,需要有人打谷子(潮汕人称为“摔稻”),“摔稻”的重要工具便是“打稻桶”,潮汕话叫“摔桶”,或“摔斗”。
摔桶主要由桶、篾、短木梯三部件组成。桶面椭圆形,约长1.5米×宽0.75米×高0.75米。篾笘约高1.5米×宽2米,主要作用是把住摔打稻稿时的谷粒,木梯约1米长,挂在桶沿尖形的一端,伸向桶里,稻捆往梯面摔打,谷粒便掉在桶里。潮汕地区过去就有《摔桶打谷》歌谣:“竹木城门无关锁,挂张梯子乃短短。把总人去缴公粮,出来见了阿黄稿。”“把总”是明清时低级军官,喻农夫双手攥住稻捆:“黄稿”则是脱粒后之稻草。  “摔稻”的姿势是很有讲究的。“摔稻”者首先要双手捏紧水稻茎干后部(如果握稻较多,则要用左手挑起3至4根禾稻,绕过右手的大拇指,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夹住),然后双手向上扬起与头齐平(手动作要缓慢,以防止谷粒带出桶外),在空中划一个弧圈,呈“雪花盖顶”之势,接着用力往梯面摔打,谷粒就在惯性作用之下掉了下来。一捆水稻拍打时双手还需稍作抖动,这样有利于已脱粒的谷物全部撒落于谷桶内,防止谷物在再次上扬中抛撒。“摔稻”者还要连续把这捆水稻翻打几次直至谷粒完全脱落。这样原来沉甸甸的一把水稻,经反复打过后,稻谷已基本脱落在“摔桶”中,手里捏的是一把稻草了。 打完水稻一段,“摔桶”就往前挪一段,单纯靠人手“摔稻”是很不理想的,效率低,耗力大,“摔稻”者有时收完水稻后连胳膊都肿了,抬都抬不起来。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为了减轻体力劳动,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试制出了代替人力、畜力、手工农具的机械,解放了劳动力,让亿万农民们走出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       打稻机,是把谷粒从谷穗分离出来,一种稻子收割加工工具,最传统的收割稻谷方法是打稻桶,完全靠手力。人力打稻机相对打稻桶略有改进,靠双腿踩踏,将谷粒从谷穗中分离,省力省时。        图              这种打稻机,它由机架、脱粒滚筒、篷罩、接谷斗等零部件组成。打稻省力、省工;卸下打稻部件,可作脚踏车使用。  “摔稻机”一般必须两人以上同时干活才能使用,一人于前面踩动“摔稻机”,后面的人把稻禾放于谷斗内滚动的轮圈脱稻谷。脱稻谷的活儿很危险,需要把成把的稻禾拿起披开,用双手按紧,伸进“摔稻机”高速运转的滚圈上面脱稻谷,如果一个人拿稻禾的力量不够,便会连人带禾被拖到高速滚动的轮圈内……所以,小孩子只能于旁边打打下手,递递稻禾或帮忙给大人们送送茶水。



这是一种一个人即可用的打稻机。把踩蹬装置改装在打稻口的下面,人一边踩动踏板,一边将一把把稻禾送进滚筒中。

后来,又出现了电动打谷机。改人力踩蹬为马达驱动。这种机动打谷机节省人力,更大程度地解放了劳动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随着全自动的收割机开进潮汕农村,不管再宽的面积,只要收割机一过,就只见稻草整齐地摆在田里,谷子就像喷水一样喷洒在机上的斗里,再不需要人去割和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谷黄时说半桶
风吹稻谷黄 荣昌开启秋收模式
【留住记忆】匆匆那些年的打稻机
水稻的前世今生
《潮汕器物图解》之捣臼
【洞庭作家】万辉华 诗意的农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