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为建设美丽中国形成重要支撑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在工业经济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就是要积极引导各类工业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园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工业园区中企业的高度集聚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需按照生态工业的原理加以组织,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

  生态工业园区强调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空间的规模、结构和布局,通过主动构建生态产业网络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制定并实施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有效措施,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促进资源能源节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出率。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把促进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与关键环节,把促进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提升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首要任务。这就需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开展重要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共生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造良好竞争环境,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转变。大力促进发展业态创新,促进园区从制造业为主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结构转型。

  工业园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

  截至2010年底,经国家公示的省级以上开发区1568家及各类功能区、集聚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以上。这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是我国先进生产力最为集中、工业组织最为有效、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优秀人才最为聚集、管理体制机制最灵活高效的地方。全国1500多个国家级和地方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也是我国资源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是推动区域节能减排的关键。

  要实现我国工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必须从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入手,率先在这些园区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这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

  生态工业园区为探索环保新道路积累宝贵经验

  从1999年开始,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推进生态工业、促进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3部委推动下,稳步、健康、有序地发展。截至2012年11月,3部委已组织专家论证通过66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规划,其中17家已通过验收并正式得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命名。已命名和正在创建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覆盖我国东中西部的21个省份。涵盖综合类、行业类和静脉产业类3类园区。目前已批准建设和通过验收的66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中,国家级经开区为30家,国家高新区为15家,约占总量的70%,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在所在地区排放总量中的比重较小,以较小的环境负荷产生了显著的经济贡献。根据对已验收的17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前后的分析,在平均3~4年的建设周期内,园区平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超过50%;COD和SO2排放量下降约20%和40%,远高于国家“十一五”期间COD、SO2分别减排12.49%和14.29%的实际水平。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的COD排放量、SO2排放量、新鲜水用量和固废产生量平均下降幅度均超过20%,有力地支持了区域节能减排。

  新时期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新时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需要从深化转型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凸显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惠及公众等方面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工业园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要进一步破解环境资源约束的瓶颈,推进园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与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

  各园区要根据产业特点和区域资源分布特征,进一步按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和优化生态产业模式,推进生态产业链之间的横向耦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促进资源能源在企业、行业、区域的合理流动、循环使用和梯级利用,加强行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利用,环境基础设施集成共享,构建多行业复合共生的产业体系,促进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各园区需要进一步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深入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建立全过程的污染防治和监控体系。在确保总量控制的同时,强化对特征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控制,注重园区建设中累积环境风险的防范。

  各园区要深入实践,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在生态园区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同新兴环境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培育有机结合,引入合同环境服务体系,开展环境基础设施运营、合同能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绩效审核和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等工作,建立生态工业园奖励机制,积极开展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管理、排污权交易等工作,引入环境保险管理体系,强化园区的环境风险管理。

  在下一步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中,各园区要注重探索发展模式,加强园区生态创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统一调配园区周边的政策、服务、环境、资源、产业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强园区生态创建模式、建设经验、引导机制的输出,强化园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园区生态建设驱动力。开展重要区域、重点行业或领域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共生链接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提高有利于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围绕环保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以需求拉动生态工业技术进步,着力培育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为了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园区要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实现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打造惠及民生的美丽园区。

  (作者: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区、县(市)循环经济发展指导意见
吉林日报 - 生态工业,友好“零排放”
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之路
【专家视点】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评述之一:总体指导原则和方法
引导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
从理念到行动——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