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以为你在帮孩子,却没想到你正在失去他——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过招”?

当父母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具有高挑战性。

当青少年的父母将会面临更多的难题,因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需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成长任务(自我角色定义),他们需要更多的自主表现来确认自己的能力与角色定义。

所以他们时常会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状态,甚至处于或激烈、或消极地与父母进行对抗,以此来挑战权威,争取个人意志的最大化自由。

家中有叛逆孩子的父母会忍不住地问:小时候明明是个人见人爱天使,长大了怎么成了恶魔?

一位将孩子送入军事化管理行为矫正机构的父亲,无奈地说道:“即使这个机构里存在武力、打手,我也认可。只要把孩子的行为给矫正过来。这是让孩子给逼的没办法了啊”。


论坛上有位母亲发帖说:想离婚,孩子也不想要了。丧偶式的婚姻,让这位妈妈既要上班赚钱,又要回家照顾老公,孩子。

正在上小学的儿子,脾气跟老公一样倔,就算做错了,也要大吵大闹,犟到最后拒不认错。这样就导致孩子同样的错误会重复犯,母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这位妈妈心酸地说:“都看穿了。老公指望不上,孩子小学就开始不服管教,跟我叫板。如果离婚后孩子跟我,将来也会养成仇人。没意思。”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品学兼优,敬爱父母;有的孩子却离经叛道,仇视父母呢?

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布拉夫曼博士在所著的《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中提出: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那他们就可能会通过身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苦恼。如果父母正确地理解了孩子的焦虑,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一个孩子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家人彼此之间充满爱与关怀,而且都顾及对方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会顺利成长,情绪上也不会出现过大的波动。

但是如果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孩子可能会重复某种行为,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很多父母在不理解孩子焦虑或苦恼的情况下,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干预,导致了很多家庭矛盾与难以挽回的亲子关系破裂。


高艳雷,一个重庆大学法律学硕士,由于学业优秀可以继续读博深造。

每对家长都有着对孩子全然投入地照顾和殷切地期盼。能够培养出一位博士生,相信会是父母的骄傲。

但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也不同。在这些期盼之下,父母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造成压力。父母会出现既关爱孩子又专制的表现。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无法获取到自尊与自信,并会产生一系列不安全感,甚至出现惊恐、焦虑等恐慌情绪。

这种混杂的情绪会使孩子感到压抑、感到被束缚,孩子自然会想要挣脱父母对其的控制。

一旦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会引发父母强烈的不安全感。父母会进一步的强化其对孩子的管控,从而引发孩子愈加强烈的抵触情绪。


高艳雷的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是回老家结婚、生孩子。当高艳雷不同意并坚持读博时,家中爆发了矛盾。

这样的家庭矛盾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家长与孩子都没有顾及到彼此的自尊心,并产生了极大的情绪波动。

最后,高艳雷父母将“专制”表现到极致,将高艳雷送入了杨永信的戒网中心。


对,戒网中心不单“治”网瘾,更多的是去替父母管教那些不服从父母想法的孩子。

高艳雷,一位法学硕士面对杨永信的治疗理念展开思维缜密的辩论,但杨永信的电击让高艳雷彻底放弃了他自由意志。


最终,高艳雷疯了!见到人就下跪,嘴里不停说着:“杨叔,我恨你。”


那么,在这家戒网中心接受电疗,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竟会将人逼疯呢?

在柴静的采访报道中,曾经接受过电疗孩子们对接受电疗感受的描述为:“就是剧烈的疼痛,然后抽搐。” 、“如果真要说的话,就像是那种特别高频率震动的小锤子一下下打着我的太阳穴,痛不欲生”。


由此可见,高压、强势并不能作为管教孩子的法宝。


也有人说,杨永信的戒网中心也有成功治愈的案例。

因为杨永信的戒网中心有“心理大课堂”,课堂上会有不少幡然醒悟的孩子,哭着感谢杨老师求了他们,让他们迷途知翻。他们甚至用下跪的方式来表达对杨老师最大的感激。


这些孩子们是真的被“治愈”了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温尼科特提出一个观点:当个体面对严重剥夺时,自我的一部分将会完全放弃客体寻求。同时也放弃内部客体,退缩到一种将自己埋藏的隔绝状态中。此时的自我将会感到深刻的无助与绝望。

个体被迫应对外部世界而形成的顺从自我(假我)。


也就是说,当孩子们被送进网戒中心,丧失个人自由,被强行做“电疗”之后,他们都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无助与绝望。

因为把他们送进来的,是与他们关系最亲密的家人。他们以往所惯用的发脾气、爆粗口、动手砸物等表达自身愤怒的行为,在网戒中心里完全无效。


此时的孩子们,为了应对周边的生存环境,必须表现出顺服,发展出顺从自我(假我)。他们必须按照外界的期待与指示来过每一天。

因为一旦违背了网戒中心的各项规定;一旦表现稍有不好,他们马上又会被送回“电疗室”接受让人痛不欲生的电刑。

当亲子关系变成专治与服从,那么这种亲情的链接,质量是相当糟糕的。

一位孩子由于治疗表现良好,出院后就此与家人断了联系。


所以,通过暴力手段让孩子发展出假我,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生存策略时,对孩子内心造成的是毁灭性的伤害。

你以为你把孩子“救治”回来了,却没想到正是真正失去他的开始。


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父母到底应该如何与之相处,让孩子顺利地渡过青春期呢?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作者布拉夫曼博士说道: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当父母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折磨着孩子,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改变时,父母就能正确的看待孩子所出现的问题。

就像在柴静的采访中,那些不服父母管教,或沉迷网络,或结交社会不良人士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没有在家庭中感受到爱与温暖,甚至再情感上受到了父母的伤害。


在这种亲子关系家庭中,受到情感伤害的不单是孩子,父母也是情感的受伤者。


如果家长能够掌握了解孩子情绪感受的能力与方法,就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愿意与父母说出心中的想法,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会理解他们,会提供给他们安全的倾诉环境。

若是家中已经出现了亲子矛盾,而自己有缺乏应对方法时,一定要求助正规的心理咨询师。例如:学校里的心理老师、有正规资质且口碑好的心理治疗师,切忌病急乱投医,将孩子送入恐怖的深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称职的父母必读
【管教孩子:聪明父母如何不唠叨】
送你52个宝典,助你亲子路上“母慈子孝”
两分钟亲子电台 1220期 | 父母管教孩子常见的误区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分析
【突破亲子沟通的瓶颈】家长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