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明密码(六):发现古埃及圣书字与汉字的本质联系

海色清澄 ·

【一个关键的问题】

文字堪称人类迄今的最伟大发明,也是历史记录的主要载体。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埃及的圣书字和我们的汉字会有什么联系吗?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突兀,但却并不是个新问题。

晚清时期跨出国门、较早接触到古埃及文明的许多知识分子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比如当时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研究后认为:“埃及古碑文字,与中国三千年钟鼎文相仿佛;其石刻人物,与中国二千年刻像相仿佛...疑埃及二千年以前必与中国相通,文字制度尤可推见”。的确凭直觉这两种文字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

古埃及圣书字失传一千多年后,在拿破仑时代为英国的托马斯·杨和法国的商博良等人所破译。从他们的破译结果来看,圣书字是一种拥有辅音字母表,但不记录元音的拼音文字,不仅有单辅音,而且有体现西方语言特点的双辅音甚至是三辅音。显然这样一种文字和汉字的差别太大了,再考虑到这两个文明在地理上的遥远距离,在历史上又无交集,所以对于两者之间的可能联系,给出否定的判断是似乎情理之中的。

不过近年来由于一直没有可与史书相互验证的文字出土,夏朝的存在无法通过考古发掘加以证明,不少民间研究者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古埃及,他们从文化、科技、历史甚至是人种等多个领域推测夏朝以上的华夏上古文明可能就发生在非洲。在这种情形之下,作为这两个文明核心的古文字间究竟有何联系这个关键问题又一次受到了关注。

圣书字和汉字似乎都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所以很自然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字形结构的角度去寻找两种文字的关系。最明显的是日字,在两种文字中几乎看起来一模一样。2011年一位名叫“称乎而矣”的网友公布了他的发现:一些看起来很复杂古埃及法老的名字从字型上可以合并对应于某个汉字,比如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其实就是穆王的穆字,这个字应该说相似度还是非常高的。其他研究者有不少类似的解读,但总的来说用字形相近这种方式能够作出令人信服解读的字太少了。

前面说到的日字和穆字恰巧在两种文字中的读音都是相近的,所以另一种思路就是从读音来寻找两者的关系。作家苏三就曾指出有18个圣书字字母的意音可能和汉字有密切的联系。一位叫赵自强的网友在研究古埃及著名“纳尔迈调色板”上的圣书字时就提出那个代表“池”chi的符号就是汉字里蚩尤的蚩chi。本文作者海色清澄也发现尼罗河在圣书字中的读音he和汉字中的河字的读音he完全一致。海色清澄还利用同音通假的方法,用汉字成功解读了之前尚未破译的“纳尔迈调色板”上的早期圣书字(详见作者“文明密码”系列的相关博客)。

利用汉字读音去解读圣书字这种方式对于早期单字符的圣书字虽然有效,但对后来多字符构成的复合字却也同样无能为力。以圣书字中“渴”这样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字为例,构成这个字的四个字符(“芦花+脚+羊+波纹”)无论是从字型还是读音出发去组合都难以和汉字的渴字挂上钩。

更重要的是目前研究究者据称能用汉字解读的圣书字基本上都是一些孤立的字,其中又很多是一些古帝王的名字,如周穆王的穆字或者尧舜禹的尧字,它们在汉字里本身就很冷僻。这些字不能相互佐证,也不能揭示圣书字本身的造字规律,即便从文字外找到其他的所谓多重证据,都不足以证明这两种文字有什么样的联系。

那么圣书字和汉字究竟有没有联系呢?海色清澄就从上面这个“渴”字开始,通过反复对比研究,终于发现了圣书字更为普遍的造字规律以及与汉字的本质联系。

【破解“曷”字系列】

其实除了形态写款相似外,圣书字还有一个与汉字相似的重要特征,即许多圣书字也有类似于汉字的偏旁,称为定符。我国学者在比较这两种文字的研究过程中更是总结出圣书字有类似于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的全部造字形式。比如这“渴”字的后半部分是三条“波纹”,是代表“水”的定符;前面的部分是由“芦花+脚+羊”组成,这个组合在圣书字中不是没有含义的,而是一个代表“小羊”的字。所以研究者便猜想可能在圣书字里“渴”字是一个形声字,前面的“小羊”是声旁,而后面的“水”是形旁。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但却未能深究出“小羊”加“水”为什么就是“渴”,所以总的结论也还是中国汉字具有独创性,与圣书字没有关系。

汉字里的渴字也有一个代表水的组件,就是所谓的三点水,剩余部分曷字。曷字目前在汉字中的解释是何,为什么的意思,它和圣书字“渴”中除去“水”以外的“芦花+脚+羊”会等同吗?

海色清澄认为其实这枝“芦花”因其喜阳且能顺风飞扬,代表的是上升的阳气,对应汉字为“阳”。而“脚”取象是立定的脚,代表停止的意思,汉字即“止”。“阳+止+羊”,代表的意思就是阳气已止的小公羊,即阉过的小公羊,写成汉字就是“羯”,引申为(阳气)枯竭。

再来看汉字的曷字,实际上是由日(即阳),匄组成。匄字的意思是气亡即是止,合起来的意思是阳止,这和上面圣书字“羯”的引申意是一致的。当然所谓阳止不是件正常的事,也许这是曷字如今是何的原因。汉字在曷字前加了立造了竭字来代表它的本意,而立字应该就取自圣书字“羯”中站立状的“脚”。

所以无论是在圣书字还是汉字里,都是用表示枯竭的字再加上代表水的字合起来表示渴字,两者的造字手法是一模一样的。

这样解读的结果是不是巧合呢?让我们再看下去。

圣书字表示喝水的“喝”字,是在“羯”上加一个与代表“动嘴”的人形定符,表明人失水“枯竭”了要喝水。而汉字则直接在曷字加上口字旁形成喝字。两者的造字方法又是一致的。

再来看一个在“羯”字后面加了“树枝”(相当于汉字木字旁)的圣书字定符,意思是树桩,即是被去除了阳气的树。汉字中曷加木字边旁是楬字,比较冷辟,一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一查字典,读jie也是木桩的意思!

明白并验证了曷的真实含义,我对下面几个汉字的造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看来这些形声字的声旁并非仅仅是表音的功能。

碣=石+曷,阳气枯竭之石,故碣石即为墓碑。

蝎=虫+曷,使人阳气枯竭之虫,故蝎子即为毒虫。

葛=草+曷,使阳气枯竭之人还魂之草,故葛为解毒神草。

我们原来对汉字形声字的认识,一般认为除了偏旁外的声旁部分只是表音,现在看起来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可能最早的形声字的含义是由形旁和声旁共同行成的。比如碣代表了墓碑石,不仅仅是因为有个石字,而是也因为有个代表阳气己尽的曷字。昂字代表金星,不仅仅是因有个星字,而是也因为卬是崇拜的意思。海色清澄相信,通过对华夏文明古老的圣书字的解读,我们有希望发现一些汉字的造字原意,而反之亦然。

【破解“卬”字系列】

至此读者或许意犹未尽,或者将信将疑。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圣书字中有一个字,是仰慕的意思。那这个字会不会就是汉字里的仰字呢?

我们先来看汉字的仰字,本字是卬,平时估计很少有人会用到。这个字的右半部分是个卩字,是指一种类似于跪的坐姿,左边部分争论比较大,一般认为是个匕字,但匕字加卩字为什么就是仰的意思呢,不怎么好解释。

再来看圣书字中这个疑似“仰”的字。左边依旧是代表阳的“芦花”,是古埃及人崇拜物之一,读音和仰一致。令人感兴趣的是右边的这个人形的字符,也是一个跪坐的样子,和卩字一致,再看他的双手的动作很有意思,有点象要去抚摸什么东西的样子,古埃及人的这种动作主要用于表达对神的崇拜和亲近之意,在遗留下来的壁画中很常见。这个姿势,就是“匕”或“比”,可以参考甲骨文匕(或比)字和这个手势抽象后的图形的对比。我国古代有一种取食器叫匕,据说就是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看起来和这个手势很象。还有我们常说的比划,和这个手势也很象。所以汉字的卬字可能就是从这个圣书字“卬”来而,意思就是一个跪着的人抬头双手作匕状表达对阳的崇敬与亲近之意。当然汉字又加了单人旁强调与人有关成为仰,但本字卬仍通仰。

圣书字里还有一个类似的字,把“卬”字的里“芦花”换成了一个“五角星”,把行“比”礼的人从跪姿换成了站姿,这个字表达的是对金星(象征生命的子宫)的崇拜。那么这个字在汉字里是否也有对应字呢?有,就是昂字,汉字里的昂字有高的意思,除此之外,昂字是在卬字头上加了一个代表星星的日字,这会和星星有关吗?一查字典,还真是有所谓昂星,而且这昂星其实也就是金星。所以两边的昂字也完全对上了。

含卬字的汉字并不多,迎字算一个,那迎字怎么解呢,圣书字里的对应字“迎”是不是也是用同样方法造出来的?这比教难,我们先要解开相关的一个字,就是耄,读mao,意思是非常老的人。为什么古人会造耄这样一个汉字呢,特别那里面的毛字是什么意思,这在字典里没有答案。

圣书字里对应的老人这个字的主体是“芦花”加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而汉字中老字的原型就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那毛是什么昵?毛就是那支“芦毛”,芦花是白色的毛状物,即是白毛,象征着白头发,所以圣书字里的老人的原始意思就是拄着拐杖的头发如“芦花”的老人,这应该是汉字里耄的原始意思,或许也是我们习惯用花白来形容老人头发白的源头。

再回过来看圣书字的“迎”字,最前面的字符是一个罕见的由“芦花”和“人”组成的混合字符,代表的是白头发的老人,中间的“芦花”是介词“因”(比较复杂,暂不叙述),最后面的“双脚”代表走出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因老人而出迎。古埃及人和汉人都是以老为尊,汉字将“白发人”转写为代表尊崇的卬字,将“双脚”转写为走字底,这就是汉字的迎字!

此外,汉语中卬还有一个冷僻的含义是本人的意思,圣书字中“芦花”也一样。为什么它们都会有本人这个意思呢?留一个小谜语,读者或许能够猜出。

【总结】

本文对“曷”字和“卬”字系列圣书字的破译和与汉字的对比解读,突破了以往限于孤立字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圣书字一个基本的造字规则以及这两种文字间更为普遍性的转写规律。这些字不仅仅在同一文字体系内在纵向有相同的造字规律,而且在不同文字体系横向之间也有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充分说明这两种文字从源头上讲应该是同一种。圣书字(或许应该叫作仓颉字或夏篆)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汉字是同一个文明(华夏文明)文字演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两种书体,其关系尤如后世的篆书之于隶书。

圣书字的字是有其造字规律的,商杨他们认为的字母,实际上是原始的单字符。圣书字不是由一个个毫无联系的字母组合在一起才形成某种意思,而是由这些本身就有声有意的单字符构成的会意字。比如“芦花”代表阳,“脚”代表止,再加上“羊”合起来就是骟过的羊,引申意就是枯竭。从读音来看,这些原始的单字符应该不是象商博良他们认为的那样是不带元音的辅音字符,而且自带元音的基本字符,比如“芦花”本身的发音就是yang,并且保留到了“仰”等复合字的读音中。应该说商杨都是了不起的天才,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圣书字的本质是由多个单字符组成的会意复合字,而其中又以“渴”这样的会意形声字为主。

关于圣书字和汉字的具体关系,虽然不排除有一种更早的公同母文字的可能性,但更大的可能性是汉字是圣书字的一种转写和重合,因为至少从卬字和曷字系列来看(海色清澄还发现了其他类似的若干组圣书字与汉字的对应组合,本文暂不一一列出),圣书字更能体现出字的原始意义。但这种转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基于文字的外型或读音,而是对其中每个字符含义的转写,同时保持着整体字义和语音的高度一致性。比如对于圣书字“羯”,代表阳的“芦花”被转写为日,而对于“耄”的圣书字,“芦花”则被转写为(白)毛等等。转写后再将多个单字符复合整形为“方块字“,这使得汉字比圣书字更紧凑和易于断字。这种以字意为主的转写方式是基于简单的字型或读音相似的方式来作汉字解读通常会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本文最后,海色清澄分享对两个非常重要的圣书字的汉字的破译(限于篇幅,这两个字的解读过程将在适当的时候公布)。一个就是古埃及后期的国名,这个字(称为KMT)曾被一些研究者误认为是夏字,因为从字型上仿佛有些联系,但实际上这是“秦”字。那么真正的夏字在古埃及圣书字中是哪一个呢?真正的夏字是在圣书字中从古埃及第五王朝开始代表太阳之子的“鸭”字。

海色清澄

*微信号: femtoyang

*公众号:大地的指纹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2466080945

2019年7月20日于海上九城。

【大地的指纹】【华夏探源】【文明密码】【东土西土】系列用全新的视角揭开华夏文明的源头和相关的历史之谜。本文为海色清澄完全原创作品,如需引用文中观点请注明出处。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探源:炎帝王表
文明密码(七):推翻商博良第四假设,还原古埃及圣书字真实
华夏探源(四十五):谁是甲骨文的发明者?
华夏探源(二十一)破解商汤的圣书字王名
文明密码(三)上古之门
古埃及文字意义及研究目的、方法自源文字是指在族群所在的地理环境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