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最美地质队员”群像速写: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广西“最美地质队员”群像速写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覃宇扬 通讯员 王赣子

在八桂大地,有这么一群人,崇山峻岭,河流大海,最让他们恋恋不舍;繁华都会,喧闹市井,似与他们不甚相干;舍家离乡,远别亲人,让他们俯仰愧疚,却必须踏上征程……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地质队员。

在这个群体当中,既有“走在区调最险地,组织指哪就到哪”的唐专红,参与勘查、探明铝土矿达6000多万吨却不争功利的徐文忠,20多年坚持扎根野外的“铿锵玫瑰”潘晓丽,为说服群众支持稀土勘查、勇敢试喝泥浆水的林光荣,机关不待、爱在山野的何明耀,还有“舍得遭遇万般难,不找到矿非好汉”的黎兆喜,敢在高山掬甘泉的疯狂找水人胡纯龙,在地震灾区、岩溶塌陷区呕心沥血的江日光,坚守找水打井野外一线的黄祖勇,用“CT”解疑地下盲点的黎海龙……

是什么,让他们甘居大山挥洒青春年华?当采访组走进这些“最美地质队员”的心灵深处,一座座精神富矿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

最美,源自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作为家里老大,潘晓丽从小在伯伯家长大。只因作为地质队员的父亲,无法带着家人四处奔波。

初中准备毕业时,父亲对她说,上地质学校吧,我希望你去。看着父亲期盼的眼神,潘晓丽点了点头。虽然从父亲身上模糊知晓地质工作的各种艰辛,但她还是踏上了这条道路。

1993年中专毕业,潘晓丽来到了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1995年5月就被派去参加两江国际机场工程勘察。

机场处于待建设阶段,工地植被剥离干净,路面铺着一层30多厘米厚的泥粉。炎夏,工地一片尘土飞扬,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雨后,大部分工地又几乎成了一个烂泥潭,车辆无法进出,项目组人员只能穿着水鞋步行。粘上烂泥的水鞋,沉得让人举步维艰,大家干脆打赤脚,深入工地10多公里处进行勘察。因为满地烂泥,工地没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往往一站就是一整天。

累,还不算什么,最让潘晓丽难受的,是在工地无法上厕所。为了不被这个问题困扰,她选择了“滴水不进”。办法很快见效,但很伤身体。“这样就能好好工作了。”当时仅21岁的潘晓丽,靠着一股青松般的坚韧,在工地蹲守了一个多月,出色完成任务。

从两江“起飞”,潘晓丽飞得越来越高。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野外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并完成了40余项大中型和数十项小型岩土工程勘查、设计项目,在2008年破格成为当时广西地矿局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

与潘晓丽同样从地质学校走出来的徐文忠,毕业后进入广西第二地质队时,却正好赶上地质行业长达十多年的低谷期。

亲戚劝他换个单位,并在老家县城为他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在挚爱的地质工作面前,徐文忠婉言谢绝了,毅然拿起地质锤和罗盘,背起地质包,跋山涉水在茫茫群山与漪漪河流间。

徐文忠的地质包一背就是23年。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他经历了桂西铝土矿集中勘查的十年会战,参与的勘查项目不计其数,探明的铝土矿达6000多万吨。近年来,他又创新找矿思路,在大新弄屯找到一个大型铅锌矿,查明资源储量约60万吨。

“正是在初中语文课上读到的《地质之光》这篇课文,让我对地质先驱李四光肃然起敬,也下定了决心要学习找矿专业。”徐文忠说到做到。23年,他始终奔走在找矿第一线,饱经风霜,矢志不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小冬教授最新速写,塔利班群像
地质工作转型,广西地矿这样做!
古风群像速写 草图
警惕!摩的女司机深夜“拉客”到公园……多名受害人选择沉默!
建筑工地速写
听爷爷辈的地质人讲讲:60、70年代的地质生活是怎么过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