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的“三吏”“三别”研读(一)
杜甫的“三吏”“三别”研读
 
一、前 
    诗歌的叙述与历史的记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段玉裁注说:“君举必书,良史书法不隐。”由此可理解历史记载的本质就是事件。《礼记·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周礼·天官·小史》云:“掌邦国之志。”所以历史的记载包括人类的行动和语言,以及由他们语言和行动所构成的事件。这人类的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且两者是融合无间的。历史将过去各时代的光辉投射到现在,又将现在接续到未来,所以《文心雕龙˙史传》云:“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
    历史记载的本质既是“事”,而诗歌的表现又是什么呢?据《诗经·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说诗歌是以语言文字表达人类的思想与感情的,而人类思想与感情的触发必因事或物来引发心灵的悸动,进而发为歌为诗。人的情感是丰富而多变的,发为的诗歌也呈现多样貌,依所呈现的重点不同而使诗歌更细分为抒情、言志、咏物、叙事。所谓叙事诗则较重于人物与事件的发展,所以它和历史的关系自然较其它诗体来的密切。
    有诗史之称的杜甫,以忠君、爱国、爱时、念乱为主旨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作,它的诗大多述时事,所以无一首不与时事或时人无关,有些地方甚至较史书写的详实,所以唐书《杜甫传》赞云:“甫善陈时事,恺切精深,至千古不衰,世号诗史”后世的人可借着读杜甫的诗而了解他那时代的社会状况与人民生活的疾苦。
    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及“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更是深刻的反应安史之乱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景象。
二、作者小传
    杜甫,河南巩县人,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出生,比李白小十二岁。杜甫青少年时在洛阳的诗坛上就很有名气,二十岁左右游历吴、越一带,足迹几遍整个江南。杜甫二十四岁(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回洛阳应进士试,落第。于是远游山东,在山东停留五、六年之久,在开元二十九年(公元七四一年)才又回到洛阳。天宝三年(公元七四四年)李白来到洛阳,与杜甫相识,交谊深厚。天宝五年(公元七四六年),杜甫到了长安,想求出仕的路途,但时运不济,一住四年,都得不到机会。直到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正月,玄宗要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杜甫向皇帝献了《朝献太清宫赋》、《朝飨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进三大礼赋表》,玄宗甚为赏识,令杜甫待制集贤院,命宰相亲加考试,但是仍没有结果。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杜甫终于被授河西县尉,但杜甫却没有接受这个职位,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是年十一月,杜甫到奉先探望妻子,刚进家门,便听到嚎啕哭声,原来他的幼子已经饿死了。
    安史之乱起,杜甫被叛军俘虏到了长安。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一月,安禄山被安庆绪所杀,同年二月肃宗回到凤翔。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赴行在,五月授任左拾遗,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肃宗回京,十一月杜甫也跟着家人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
    干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改任华州司功参军,这一次离开长安后,杜甫就再也没有回过长安。其后杜甫因政治环境与理念不合,辞官依亲,日子过的穷愁潦倒,但因经历许多地方,体验人事沧桑,而更丰富杜甫诗歌的内涵。
    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杜甫五十六岁,《登岳阳楼》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柝,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深切感叹老病漂泊的悲痛。
    后来杜甫又经历谭州的兵变,再过一次逃难的生活。杜甫最后想去彬州投靠任录事的舅舅崔伟,舟入耒阳县境的时候,江水上涨,被迫在方田驿停顿下来,五天没有饮食,几乎饿死,最后终于折回衡州。大历五年(公元七七0年)冬天,杜甫以疲病衰弱之身,在一只小舟中,结束他苦难的一生。
三、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不但对于唐代的政治、社会、经济,是一大刺激,对唐代文学也具深切的影响。大乱之前,唐代诗歌还是齐梁体艳诗的天下,诗人以此应制、应试,或相互应酬。大乱之后,诗人们亲眼看到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景象,甚至亲自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这时诗人们才深切体会到民间的疾苦、社会的问题、国家的前途。
    所以有见解有感慨的诗人,自然而然的在写作的态度上严肃起来,在写作方式写实起来,因为他们描写的不单是民间的疾苦,也是诗人们在心中忧国忧民的深切悲痛。
杜甫就是站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尖端,也正好作为一个文学运动创始的代表。杜甫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借着文字,用了类似的戏剧手法,向读者展示唐代的社会状况。
四、内容大要
    杜甫的“三吏”、“三别”正是描述安史之乱时,杜甫四十八岁,自洛阳返回华州,沿途所见。纷乱凄惨,满目疮痍,景象历历。以下兹就“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分别作些描述与介绍。
1.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乒。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话是全篇的总起,“客”是杜甫自称,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
    唐天宝年间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因此杜甫见许多少男被当成壮丁捉走而提出此问。但当时战事连连,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因此大肆抽丁拉夫。壮丁既已被抽调完了,只好征用未长成壮丁的少男,所以府吏说“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但中男又瘦又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对此问并没有提出解答。接着杜甫沉痛的将眼光投向被押送的人群,只见结实一点的男孩是因有母亲照料,且有母亲在送行,但瘦弱的男孩,更见其无依无靠。此时虽不见一个“悲”字,但骨肉亲情即将生离的深切哀痛,已回荡在文字之间,读之令人心酸落泪。夜幕低垂下的白水青山,似乎也能感受这哀痛,而呜咽不已。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话,但此时中男已走,杜甫的这番话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其茫茫然的心理。而且“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象要人把眼泪全吞到肚里,这种悲愤也就显的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当安史之乱,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际,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而其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
    而“牧马役亦轻”、“抚养甚分明”、“仆射如父兄”,则是对那些被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实际上,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的刺激杜甫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2、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歌舒。
    “潼关”在今陜西省潼关县南,是守卫长安的门户。相州败后,洛阳吃紧,唐军就积极修筑潼关的防事。杜甫经过这里,刚好看见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成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胡”即指安史叛军,杜甫在此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暗带出了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
    潼关吏对杜甫此问并不急着回答,而是邀请杜甫下马来仔细瞧瞧吧。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看高耸的山峦说:“瞧,那层层战栅,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何须再担心长安的安危呢?」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见潼关吏因修筑坚固的城墙而神采飞扬。接着潼关吏又兴致勃勃的邀请杜甫察看最显要处,“老丈,你看那山口要冲,狭窄的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浦起龙《读杜心解》称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这不仅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坚强奋战的气慨,也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潼关吏的话头,诗人杜甫没有赞语,却有另一层深深的感慨,因为三年前占据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说“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在此“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单纯的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的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3、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唐肃宗干元二年,郭子仪等九个节度史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的全军溃散。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强行捉人,人民苦不堪言。
“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显示捉夫已不只是抽壮丁,而是没有原则的乱捉,连老弱都不放过,“逾墙走”可见当时的恐惧惶急之情。
    中段“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十六句为本诗的主体,从老太婆口中道出征夫之惨,征属之痛。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捉,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虽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的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剪裁妥当,文字精练,首尾圆合,且均诉诸听觉,犹为别致。全诗一百二十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的矛盾与冲突。整首诗用字平易,但沉警独绝,堪称新乐府的典范。
4、新婚别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往,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首诗是“三别”中的第一首,所谓“别”,是指老百姓被迫出征和家人诀别的悲剧,这是三首诗共同的地方,但又有其独特的内容。诗人借用三种不同身份的人,诉说它们自身的遭遇。《新婚别》是以一个新娘子悲诉丈夫应征从军的惨痛事。
    第一段,从“菟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不幸的命运。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存,可是她现在嫁的是一个“征夫”,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菟丝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贴切。“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是加重的说法,但也道出了父母期盼女儿幸福的希望落空,是一种深切的哀伤。这个新嫁娘的洞房花烛夜,原是一个女孩子最重视、最喜悦的夜晚,因为身有所归。但对这新嫁娘而言,今夜的洞房花烛却是明日的生离死别之时。
    普通的相别,还有相见之日,但“征夫”出征守边,能否再相见,只能依托天意。而且古代婚礼,新嫁娘过门三天之后,要先告家庙,上祖坟,然后拜见公婆,正名定份,才算成婚。如今新嫁娘的身分都没有明确,如何侍奉公婆。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广大地区沦陷,边防不得不往内陆一再迁移,“守边赴河阳”而现在,边境是在洛阳附近的河阳,守边居然守到自己家门口了,岂不可叹。
    第二段,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仓黄”,新娘子把话题由自身进一步落到丈夫的身上,她关心丈夫的死活,并且表示对丈夫的忠贞,要和他一起去作战,省得牵肠挂肚,但军队里不容许有年轻妇女的。这段刻画新娘子那种心痛如割、心乱如麻的矛盾心理,非常曲折深刻。
    诗的第三段,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两相望”,在这里,新娘子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及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远了。新娘子鼓励丈夫,好叫他放心的,满怀希望的去杀敌,因为唯有丈夫的凯旋归来,才是她的幸福所在。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四句是全诗的总结。其中有哀怨,有伤感,但是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强烈、显著,而是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化—不可不读的百篇诗作《唐代篇》(9)
三吏三别 心忧黎庶 | 康震讲诗圣杜甫
战乱中的人间疾苦,家破人亡的风雨飘摇,都藏在杜甫的三吏三别中
杜甫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道尽战乱疾苦!
杜甫单纯而炙热的爱国之情让人泪目,谈组诗“三吏”
黄天骥:说杜甫《石壕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