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亮程:土地里“长”出的作家

时间:2012-02-23 13:21   来源:深圳商报

   
 
    打量刘亮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他者,一种是自我。

  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生长在新疆沙湾县黄沙梁的汉人,当过农民,种过地,放过羊,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后来进城当了报社编辑,现在是新疆作协的副主席。1998年他在新疆出版了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后,文坛像发现了一位世外高人,反响热烈,赞誉不断,“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的头衔慷慨而至。作家李锐用博大、朴素而沉静、丰富来形容读到刘亮程散文的感觉。蒋子丹感叹:刘亮程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

  一个远在新疆的作者,只写他生活的那个村庄的生活,却获得文坛和读者一致的认可。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索。而刘亮程却没有停下,从诗歌到散文再到小说,新疆一直在他的关注和讲述中。20014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去年,他的小说《凿空》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10年十大小说。

  至于他怎么看自我,刘亮程曾在《新疆时间》一文交待个人底细:我的长相既像维吾尔人,又像哈萨克和蒙古人。我应该是匈奴人的后裔,据记载,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在汉代多改姓皇姓,我的祖先把什么样的姓氏丢掉,改姓为刘?我的目光肯定是这个地方的。地域的辽远和开阔,使我的眼球朝后凹进去,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这是一种新疆人的目光,中亚人的目光,也是汉史中时常描述的窥中原的目光。他看见的事物肯定会不一样。也许正是这种不一样的目光,带领着我们从寻常熟见的情景中看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刘亮程认为孤独是人性的。在他的作品中,孤独像一种慢慢散发出来的味道,密密地缠上来,从头到脚包裹你,让你无法突围,甚至找不到出口:从早年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到近年的小说《凿空》,刘亮程说他是从写一个人的孤独到写一个地方一个群体的孤独,在读者的心目中,刘亮程成了一个孤独的体验者和享受者。在香港评委的眼中,他的这个孤独是中国式的。刘亮程觉得新疆给了他一种脱离时间的可能,一直向后走的可能。他说:在新疆的漫长时间里,获得了我的目光、口音、味觉、走路的架势和文字。

  大家都知道深圳和新疆的距离有多远,记者对刘亮程的采访先通过电话,再通过邮箱,然后有了以下的问答。

  故乡在身体里,被我的思念养活

  《文化广场》:能介绍一下你将出版的新书《在新疆》吗?

  刘亮程:《在新疆》是《一个人的村庄》之后的散文结集。是一个人的新疆生活

  《文化广场》:在中国文坛上,作家与故乡的关系非常密切,故乡成了作家的创作源泉,读者跟着贾平凹认识了商州,读莫言知道了高密。从你的笔下了解了黄沙梁。你曾说过故乡不仅是一个人的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寄托。现在你住进城里了,跟故乡的关系有没有改变?

  刘亮程:故乡在身体里。小时候它是养育我的怀抱,长大后它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像一个婴儿,被我的思念养活。土地会出自己的言说者。

  《文化广场》:现在写新疆的还有一个年轻的作家李娟,在网上你们的作品推荐紧挨着。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她的作品?评价如何?

  刘亮程:她的作品中有一种被我们疏远和遗忘的游牧精神。所谓游牧精神,就是边疆精神。它植根于游牧文化,对待自然环境、生老病死,以及贫穷苦难,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它更达观开放。在我们的传统文学中,农耕精神和游牧精神曾经并存过,在唐代,李白的诗歌中就有浓烈的游牧精神,他和同时代杜甫的诗歌多么不同,杜甫的诗歌则是农耕精神的代表。 

信仰万物有神

  《文化广场》:新疆的作者总能给文坛和读者带来惊喜,当年你的《一个人的村庄》像天降奇兵样,让大家发现了一位世外高人。李娟的作品也给文坛刮来一阵清新之风,被赞为浑然天成。你觉得是不是跟地域有关?一个作者所处的地域对写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亮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作家。土地会像长出苞谷和麦子一样,长出自己的言说者。

  《文化广场》:你说过人越老到写小说才越好。五六十岁也不晚。你今年正好是知天命的年龄,以后的创作计划有没有侧重?会不会以写小说为主?诗歌还在写吗?

  刘亮程:我不太在意文体。在我心中,诗歌散文小说是一个东西。我不愿意将它们分太清。

  《文化广场》:当代作家中你喜欢的是谁?你平时的阅读状况是什么样的?像与你同时入选亚洲周刊十大小说的香港的董启章、内陆的张炜、韩寒、台湾的施叔青,还有美国的哈金,这些人的作品在你的阅读名单上吗?

  刘亮程:我信仰万物有神。记得写《一个人的村庄》时,我可以对花说话,跟草言语,刮过耳旁的风都明白意思。那时候我眼里有神,看啥都神。现在有点神情恍惚。心里还是有神。万物有神应该是一个作家的基本信仰。至于阅读,我不是一个好读者,阅读三心二意,不专注,没耐心,好像很少从头到尾读完过哪部书。所以少谈读书。

  喜欢中国式的孤独这个评语

  《文化广场》:你从一个人的写作到成为文坛的热点,这对你的创作心态会产生什么影响?

  刘亮程:就像人对一棵树的赞美不会长进树的年轮。我的心态会随着年龄变化。但不会受人言影响。

  《文化广场》:你说过写作对读者的期待不高,写作要有足够的自信才能支撑。我想问你写作的动力是什么?诉说的欲望,交流的欲望,还是一种自我的实现?

  刘亮程:是我对生活还有异常新鲜的感受,不说出来会头疼。

  《文化广场》:《凿空》入选亚洲周刊评选2001年十大小说,评语介绍说是描写中国式孤独的罕见的作品。并比作是意大利卡尔维诺寓言小说的中国版。你对这个评价如何看?

  刘亮程:中国式孤独。我喜欢这个评语。我早期的散文是一个人的孤独,《凿空》是一个地方一个群体的孤独。有孤悬塞外的味道。孤独是人性的。

  《文化广场》:在你的博客上看到你编的柳条筐。好漂亮,尤其是那个浑然天成的提手。还看到你写的书法,很朴拙。除了写作外,平常还有哪些爱好?

  刘亮程:我的爱好是走路、晒太阳、冥想。都不花钱。喜欢手工活。又不太喜欢动手。写作是一个不爱动手的人的理想工作,所有想法在文字里实现。当然,如果仅冥想而不写成文字,最好。(杨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灵隽永,守护乡愁,“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散文究竟好在哪里?
刘亮程:散文是中国人的语文
刘亮程:心定的地方,才是故乡
专访丨“听风者”刘亮程:像风一样讲述,守候内心精神家园
刘亮程:作家都是见过“鬼”的人
刘亮程散文的艺术特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