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埋葬着我的亲人和我曾经流过的眼泪

1

离开故乡快二十年了,每次做梦就像还生活在那块土地。

我爷爷是陕北榆林米脂县人,解放前逃荒来到延安。对于米脂县,我没有什么感情,从小到大也没有回去过。

爷爷是个木匠,经常行走江湖之上,走周过县,为的就是生存。奶奶带着姑姑,离开米脂老家,来到青化砭王庄村的娘家人那里投靠。这已经是解放前后的事情了,奶奶的娘家人也是逃荒至此,奶奶的到来,爷爷总算在延安安了一个家。

爷爷在家排行老二,和三爷爷一起参加了延安的建筑公司当工人。爷爷以木匠活为主,三爷爷以石匠活为主,当时都是非常出色的手艺人。可惜,那个时候,城市里工资特别的低,加上孩子多,爷爷就辞职回家当了农民,三爷爷留在了延安城市里。米脂老家里,只有大爷爷没有出来,据说我们老家的祖坟里,不知道是那一辈,曾经获得过武举人,大爷爷守着老家的故土,守着老家的祖坟。

如今,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兄弟姐妹都已经过世。爷爷奶奶和三爷爷一家的祖坟,就建立在我们现在的老家——青化砭王庄村。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回家祭祖上坟,平时很少回去。

2

爷爷有五个儿女,大姑出嫁在延安的河庄坪解家沟,姑父是一名退伍的志愿军战士。

二姑就出嫁在我们本村,一户孙姓的人家,二姑父曾经是青化砭信用社的主任,现在已经退休。三姑出嫁在青化砭的新庄科村,姑父是公社干部,后来调到延安市环保局,现在已经退休。大伯曾经担任十几年村里的书记,父亲是爷爷最小的儿子,在青化砭中学当老师。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是活动的中心,经常有迎来送往的客人。大妈和妈妈就经常给各种客人做饭,有时候一天要做好几顿的饭菜。

说起传奇色彩的人物,当然是一家之主的爷爷了。中国自古就是巫医不分,真假难辨。爷爷通过自学,对中药的针炙草药研究特别的深,而且又会法术,是方圆几十里的“活神仙”,来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我曾经试探性的问过父亲,真的有鬼神之说吗?父亲生气的呵斥到:“小娃娃家,不要胡说。”

几乎周围所有的人,都相信鬼神之说,而我偏偏不信。奶奶骂我是:包文正的儿,劣子子。后来我胆大到,烧了庙里的神神,十年后才被发现,不得不在家长的押解下磕头赔罪,烧过香上了随心布施,才算了结。


3

我们老家的院子,有俩孔土窑洞。爷爷老了,经常在二姐的搀扶下,在院子的中央的枣树下乘凉。这时候,总有一些好事的八卦人物来串门,还有求医问药的。有些想学一些法术或者中医的人,在枣树下流连忘返。无奈,爷爷没有把他的本事传授过任何人,包括父亲和大伯,直到去世。

据说,七月初七的正当午时,被雷劈过的枣树,能刻出一枚“六丁六甲”神印,驱鬼辟邪极为灵验,爷爷再世时就有一枚。后来传到我的手中,被当做文物收藏,有许多人打听印的下落,我都没有说出。

历史终将是历史,无论好坏,我们后辈人无法改变。说封建迷信也好,说愚昧落后也罢,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能挽救别人的生命健康,就是最大的善良。

爷爷一生,以做木活为主,法师和中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也从来没有收取任何人的钱财。经常,都有知恩报恩的人,赶在我们头里,给他祭奠烧纸上坟,这或许就是对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肯定吧!



4

奶奶喜欢听书看戏,还经常和一些老年人一块“顶棍”“梦糊”(一种陕北的纸牌游戏,和打麻将有些相似)。农忙时,带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她,我们兄弟就是由她带大。要说文化启蒙,最早的文化启蒙,就是听奶奶讲故事,听书看戏得来的吧!最早的武侠世界,应该就是《杨家将》《薛仁贵》。

青化砭每逢农历三八日就有集市。离我们家只有五里的路程,奶奶把积攒几天的药材晒干,拿到集市出售。有时,还打下酸枣、木瓜、杏桃等水果,来到学校门口卖给学生娃娃们。父亲是学校的老师,感觉奶奶给他丢了人,经常和奶奶吵架。可结果是,奶奶可从来都不听父亲的话,最后只好由她。

爷爷去世后,父亲兄弟姐妹们就经常的给奶奶零花钱,以供她的赌资。可她偏偏不要,都是自己自足自力更生的,想尽一切办法的赚钱,然后又输掉。奶奶从来不喜欢吃喝穿戴,除了赌博,就是听书看戏,给我们几个孙子卖零食。每天她回家,我们一群孩子就翻她的口袋,看她给我们卖回什么吃的。油麻花、枣果陷、柿子柿饼、动物饼干……总是变魔术般的,从她的口袋里翻出来。奶奶成了我们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人。

母亲一生勤俭节约,生怕把每一分钱浪费掉,除了正常的开销,很少给我们零花钱。只有奶奶慷慨解囊,偷偷给我们塞个一块俩块,我舍不得花掉,偷偷的积攒起来,卖成各种学习用品和玩具。这些事情不能告诉父母,否则所有钱都会被没收回去。


5

父亲辞职下海经商,是我上小学以后的事情了。开始俩仨年,他独自一人出去闯荡。把我们周围几个村子的苹果收购起来,贩卖到包头。有时候把我们这里的羊绒羊毛等收购起来,卖给外地的客人。家里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个人打理,我经常看见她在山里一个人流泪。我对父亲有种说不出的怕,也有种说不出的憎恨,经常和他对着干。有一次,尽然以离家出走威胁他。后来父亲就干脆扔掉了土地,把我们家全部都搬到河庄坪的大姑家,做起了粮油生意。一年后,又全部搬回了青化砭的镇子上,生意买卖越做越大,我们的家庭经济来源,已经不依靠种地了。要说那里是我真正的家,只有王庄村的感情最深,其他地方感觉都是外来户,要看人脸色。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二弟的一场疾病,彻底的摧毁了我们家的经济支柱。父亲经常带着他求医问药,求神问卜。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刚刚开始的好光景,又不得不打回原形。我们无奈的又回到了我们的老家王庄村,母亲种地维持家庭开支,父亲在门外做生意还债。我们家似乎从天堂落入地狱般的熬煎,雪上加霜的是,父亲的生意一败再败。家庭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母亲地里的收入来维持,可以想象母亲当时承担了多么大的压力。她从来不喜欢听书看戏,只知道埋头苦干,要么就是以泪洗面。我渐渐的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然而,父亲的权威不容许任何人挑战,我和父亲一度开始漫长的冷战。经常做些离经叛道的事情,烧庙里的神神、把蛇打死烤着吃、甚至离家出走……

父亲实在没有办法,和我进行了一次长谈,我要求退学,坚决不上。要么,我离家出走,要么退学,无论父亲怎么开导,我都不会回头。母亲哭了,我也哭了,父亲默默的抽着闷烟,似乎家庭一下子就有崩溃解体的局面。最后,经过讨论,我们达成共识。要是我能考上高中,或者中专,我继续上学。要是考不上,就回家种地当农民。我答应了,至少要把初中读完。

以后的日子,顺理成章的落榜,没有任何的悬念。我沉浸在武侠小说里,直到毕业。


6

奶奶在一次赌博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从此一病不起,瘫痪在床,住在大伯家的小炕上。大伯家和我们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所有人尽心尽力的照顾,可是一年后,奶奶还是去世了。

那是1998年,似乎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我学校刚刚参加完初中毕业考试,就迎来奶奶去世。父亲被骗入传销组织,七千多块血本无归,差点错过为奶奶送终。

那是润五月的夏天,我们料理完奶奶的后事,就和父亲踏上流浪新疆的旅途。那年我十七虚岁,基本上从那年开始,我就已经离开了家乡。

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历经坎坷磨难。最后和父亲还是不得不狼狈的逃回家里,那个冬天极为漫长。母亲是欢喜的,她又能看见我了,听说我去新疆打工,她不知道哭了多少回。而我不怕任何的苦难,只是不甘心就这样失败,那年冬天,我几乎不怎么出门,也不愿意和村里的伙伴们玩耍,只是借着一本一本书籍疗伤。

99年春节刚过不久,我单人独马来到延安城,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开始了漫长的揽工生涯。

在辗转于各种行业后,最后选择了当一名厨师学徒,在师范的学生食堂里给师范的学生们做饭。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是以这种方式,这种身份,进入师范。

又一年后,我们全家都搬到了延安城,说是搬家,只是简单的拿了些灶具和被褥,家里又有什么可搬的?

至今二十年过去了,辗转于各种行业,最后成为一名送货员。回想当初来延安城里,我们又带了什么?除了单薄的行李,又有什么?

而今,成家立业,儿女双全,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小窝,生存也不再依赖土地。故乡也只是一个精神意义上的象征了吧!

若干年后,儿子女儿,或许只记的延安城,才是他们的家乡,至于青化砭王庄村。他们或许就像我对于榆林米脂县的老家一样陌生吧!而我心中的故乡,只是青化砭王庄村,因为那里埋葬着我的亲人和我曾经流过的眼泪。

渊故作于2018年9月11日夜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随想
回不去的故乡之; 一生守候的奶奶(原创)
关于爷爷的记忆——写在一位老战士诞辰百岁之时
清明节,我在他乡微信云祭拜
赵梅阳:致桉儿(004):故乡(2020年8月18日)
故乡的回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