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原“古八景”今犹在,看看有没有你没去过的?

太原,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时就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说山西好风光,太原古八景更是名震天下: 这八景是:汾河晚渡、烈石寒泉、双塔凌霄、巽水烟波、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

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晋阳八景或已物是人非,换了人间。但是,太原八景的风采依旧,值得一去哦!!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回归来簇就像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那个谁能俦。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这是明代诗人张颐的诗。古人观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为就像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

与雁丘一溪之隔的汾河晚渡,如今又重现于新建的汾河公园之中。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碧水清涟,飞鸟归巢,在感受古人落日归舟情怀的同时,激起人们对未来的畅想。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中北大学旁。二龙山下,殿宇壁立,清流潺潺,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

晋国大夫窦抽,字鸣犊,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历代皆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保留了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

祠旁清泉自烈石山(现称二龙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隐现,其水温寒澈,人称'寒泉'。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永祚寺的双塔被誉为'晋阳奇观',太原地标之一。历代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八景之一,寺院的本名'永祚寺'却鲜为人知,直至被'双塔寺'所取代。凌霄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建筑,二塔犹就像如一双孪生姊妹。凌霄双塔,还有一个别称--文笔双峰。

数百年来,文人墨客、绝色佳人把永祚寺的'凌霄双塔',当作一个绝创于世之艺术珍品或文物珍品给予珍视。

这二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一个是创建于先的'文峰塔',一个则是继建于后的'舍利塔'。不但非一同所建,而且属性也不相同。所谓'文峰塔',是'起自堪与家言'的风水塔,即封建社会地方仕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欣赏性建筑。它的造形虽然取之于佛教的浮图,但是,与佛地教义或佛门没有丝毫的关联。而'舍利塔'则是佛门圣物,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这正是永祚寺'凌霄汉塔',近在咫尺,本质相去甚远之差别。

太原城中历史最悠久的湖泊当属文瀛湖,文瀛湖是明代展扩太原城池后由东南半壁雨水汇集而逐渐形成的两片积水,当时的名字叫海子堰,当年李自成的部将陈永福就是在这里处死了一千余名明朝宗室。海子堰的两片积水在清代被贯通,因为靠近贡院而被命名为文瀛湖,成为旧太原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

1912年孙中山来太原时,在文瀛湖畔向各界群众做即景讲演,此后,这里先后被命名为文瀛公园、中山公园、新民公园、人民公园,1982被命名为儿童公园。

崛围山风景区位于市区西北24公里处。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崛围红叶'是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山顶建有多福寺,寺中有一座七级舍利塔,寺内藏有寺观壁画跟傅墨迹。崛围山风景区距市区较近,气候宜人,成为久居闹市区者向往的旅游区。该景区之景点各具特色,进出交通便利,附近小滩、名吃具有山西特点与风味。

崛围红叶是太原八景之首,也是全国十大红叶景区之一。红叶植物名黄栌,是一种野生灌木,其叶子在九月以后会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红,最后变成深红。叶落之前,尽显其最美丽妖娆之颜色。傅山先生一生钟情红叶,曾邀请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严而梅来此赏红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土堂怪柏是古太原“晋阳八景”之一,位于现太原市北郊尖草坪区土堂村,土堂的净因寺就是当年傅山先生隐居于崛围山时的一处住地。不知当年傅山先生钟爱之古堂怪柏是否在此,那土堂怪柏又哪里?是因树形很怪异,还是其他境况?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但是此地一个民间传说很有意思,是说当年净因寺周围之柏树长得非常茂盛,但究竟多少棵,谁都数不清。一位统领过千军万马的将军,来到这里,他试图把这些柏树数清楚,他数了整整一天一夜,并且将数过的柏树贴上小纸条做为标记。但是,第二天他来到这里,发现所有柏树,同样地贴上了纸条,那数量也就数不清楚了。

双龙泉、千(虫蜀)谷均为北都晋阳附近名胜。双龙泉即今太原市阳曲县西北地南、北龙泉。二泉相距仅五百米,周围山峦起伏,林木荫翳。泉旁有大安寺,建于唐初,寺内有佛塔一座,俗称'唐僧宝塔',为贞观年间高僧玄奘法师传经之所。千(虫蜀)谷是太原西北地一条峡谷,古代为晋阳通西北诸州地孔道,其东口为著名地天门关,隋炀帝曾在此开辟交通,修设栈道,故名杨广道。此地山崖就像如削,谷径幽深,'天门积雪'为古代晋阳八景之一。就在这山崖就像如削、谷径幽深地天门关下,当时地并州总管杨广架设栈道,修筑了北上地驰道,史称杨广道。当年,第三次北巡地隋炀帝杨广就是由晋阳出发从这条驰道北上,率领十万吏卒宫女巡幸宁武天池地汾阳宫,并在那里住了五个月。

天门积雪这一古景并不一定要在雪天去看,尤其是因为雪天路滑,交通也不便,当然有赏雪景的独特爱好者也不会因此而止步。这个地方并非繁华的景点,却是小众旅游和爱爬山驴友的首选哦,来这里不但能欣赏到高山积雪的美色,还能惊见一个美丽的冰晶奇观。正是因为它的奇观,自古就被列入了太原外八景。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北之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

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古有蒙山晓月之称。蒙山是块风水宝地,自古历代帝王、将相曾多游蒙山建庙、凿窟造佛。蒙山是块风水宝地,自古历代帝王、将相曾多游蒙山建庙、凿窟造佛。

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地殿阁,唐高宗跟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一点(不多的意思),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原八景
太原也是个风景优美的古都,古晋阳八景带你领略晋善晋美!
“古晋阳八景”
到清凉太原看二青会,“古晋阳八景”你记得要去打卡哦
山西有一条秋季最美公路,仅80公里,无数景点,此时自驾正当季!
最新!太原又一网红公路曝光!136公里串联100个景点,航拍震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