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雨张居正7是敌人还是朋友

演讲人:郦波

讲师简介: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 

内容简介在大明王朝嘉靖皇帝末年,以及他的继任者隆庆,做皇帝的这六年里,大明王朝的朝堂之上内阁首辅的官位之争是此起彼伏,似乎从未平静过,先后有夏言与严嵩的斗争,严嵩与徐阶的斗争,徐阶与高拱的斗争,高拱与张居正的斗争,在这四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张居正却以他高超的政治手腕游走在敌我双方之间,让两边的人都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成为了他的朋友,那么这人刚刚在大明王朝政坛上崭露头角的张居正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做到如此游刃有余,而此时此刻,刚刚被张居正所在的徐阶集团扳倒的昔日宰相严嵩,在面对家破人亡的凄凉景象又将如何度过他的后半生呢?那个我们今日都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六必居酱菜又与这位落魄的严嵩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呢?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但那个朋友和朋友我觉得还是不一样的。有些朋友那是面子上的,他平常跟你挺热乎的,天天跟你凑在一块儿,他关键的时候就掉链子了,对不对?有些朋友那是里子上的,平常跟你挺远的,看上去也没什么热乎劲儿,可但凡你有个什么事儿,他就能够雪中送炭。张居正这个人一般人都说他比较傲气,没什么朋友,因为他比较深沉,平常的样子很酷,《明史·张居正传》里就说他深沉有城府,人莫能测,就是他那样子有点深沉,别人不敢跟他套近乎,所以很多人以为他没多少朋友,其实刚好相反,这个人特别会交朋友,而且他的交友之道,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种里子上的朋友,你看,从嘉靖到万历朝,也就是张居正掌权之前,曾经有过几场著名的政治斗争,各方的主角,你像严嵩、徐阶,还有后来的高拱,这些人不论人好人坏,不论身处哪一个政治阵营,跟张居正都可以谈得上是有朋友的交情,是有友情的,徐阶当然不用说,那是他的老师,又是他政治上的引路人,徐阶对于他来讲,是亦师亦友,所以张居正和徐阶的关系那可以算是铁板一块,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的。但是要说严嵩,还有徐阶的大仇人,后来的高拱,也是张居正的朋友,很多了解历史的人,就会产生疑惑,他们不是对头吗?怎么又说是朋友了?而且还是不一般的对头,我们今天就来一个一个分析一下。 

先说严嵩,严嵩被徐阶扳倒之后,下场非常悲惨,老婆病死了,他们夫妻感表很深的,不要看严嵩是个奸臣,但是他非常尊敬他老婆,两个人婚姻和与爱情,可以说是一个模板,是一个榜样,深爱他的妻子病死了,儿子被杀了,那个严世蕃,虽然很荒淫无道,很无耻,但是很聪明,他不是自己号称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吗?所以他爹也很喜欢他,聪明的儿子谁不喜欢,对不对?家也被抄了,这时候,严嵩的晚景很凄凉了,关于严嵩的晚年,民间有很多传说,特别有名的一种,就是说他最后流落街头,在北京的街头流浪,靠乞食为生,要饭为生,说有一天,严嵩在街上要饭,走到一家店的门口,想敲开店门,进去要点吃的,结果一抬头,看到那个店门的匾额上,上写三个大字,那店名严嵩一看到这个店名,老泪纵横,什么店名,什么字?让严嵩一下就掉下眼泪来了呢?这个店名只有三个字,很多人都知道,上面有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六必居,说起六必居大家都很熟悉,六必居的酱菜大家不仅津津乐道,而且津津乐吃,可见六必居多有名,中华老字号。

解说:这个中华老字号六必居的酱菜,或许我们大家都吃过,但数百年前的北京街头,这个落魄的严嵩看到这家六必居,为什么会老泪纵横,他与六必居会有什么关系呢?

但说到这个中华老字号,那是和严嵩有着莫大的关系的,没有严嵩就没有这个六必居,怎么说,这个六必居,是有六个人,明代的时候,嘉靖的时候六个人合资金入股开的,那也是一个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开了这个店之后,就想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像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一样,所以当时大家一琢磨,一商议,取了一个六心居的名字,原来不叫六必居,叫六心居,为什么叫六心居呢?六个人开的嘛,六颗心,把它拧成一股绳开的这个,所以说它是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名字起得不错六心居,但是起好了名,就想请人题个字,股东大会一开,大家就讨论,倾向于请严嵩题个字,为什么呢?因为严嵩不仅是当朝的宰相,而且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书法非常漂亮了,非常有才,要不是有才,也当不了奸臣,特好和特坏的人一般都特有才,但是严嵩位列首辅,位高权重,你怎么能走到他的门路呢?所以这帮股东们就琢磨了想了个办法,先打通了严嵩他老婆的关节,但是这个严嵩的老婆也很聪明,接了这个任务之后,当然是银子打通了这个任务,她也不直说,她就天天在家拿个毛笔拿着宣纸在那儿写六心居三个字,这个字写得歪七扭八的,严嵩这么大书法家看她写这三个字,不难过吗?说你没事天天写这三个字干嘛,写这么难看,结果他老婆说,嫌我写得难看你写给我看看,严嵩说这有什么不好写的,我写给你看看就是,当时大笔一挥,六心居就写下来了,因为写得很随意,不做作,这个道理跟讲课一样,很轻松,很放松,书法就讲究这个境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所以说六心居这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漂亮极了,他老婆一看,好了,大功告成了,然后就把股东们请写字的事跟严嵩一说,严嵩一听了以后,哈哈一笑,可是严嵩笑过了之后,突然又把笔拿起来了,他老婆说,干嘛你不认了,不是,严嵩摇摇头,琢磨了一下,就在心上面加了一撇,这下六心居就成了六必居了,严嵩为什么要加这一撇呢?

原来,他听说这是六个人合开的店,他就说人太多了,六颗心在一块儿怎么能人心齐呢,不容易心齐,就不容易成事,这个店开不了多久,肯定砸牌子,砸了牌子,我这是严嵩写的字,那就是砸我的牌子,六心居这名字不行,所以他就给加了一撇,改为六必居了,所以从这一撇,也可以看出来,严嵩猜疑的性格,他只相信他自己,他不相信别人,这种人永远都不知道,后来只有一个词叫团队合作,对不对?因为严嵩题了字,店家也不敢改了,说这六心居,就叫六必居了,这帮开店的特别聪明,你不是给我改成六必居吗?我还就照你这名字来卖东西,我们说开门七件事对不对?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生活必需品嘛,他们汰除一样,六必居嘛,把那个茶去掉,就卖前面的六样,这一下在营销学上就有讲究了,这叫独特的市场定位,所以生意一下就火了,结果延续了四百多年,成为了今天的中华老字号,可是六必居火了,严嵩这会儿怎么样?落魄了,流浪街头的严嵩,一个孤独的老人,衣衫褴褛,抬头看到当年自己龙飞凤舞的这三个大字,不禁悲从中来,首先想起老婆来了,感情很深,再想想自己聪明的儿子也被杀了,家也被炒了,尤其那二百多万两银子都给抄走了,谁不心疼是不是?所以严嵩这会儿老泪纵横,怕被人认出来,不好意思再进去要了,所以拿袖子营蒙着面,调头走了,说打这儿以后,严嵩再不在街上要饭了,但是不要饭怎么活?不到活人的地方要饭,改去死人的地方要饭,这话怎么说?

乞食于墓舍,就是到坟地那儿,墓地那儿,吃人家祭祀,上供的祭品,我就想,不知道这时候在坟头里那些像夏言、杨继盛被他害死的人,看着此时的严嵩,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当然这是传说,有很多夸大的成分,要知道,嘉靖和严嵩的关系,毕竟不同寻常,两个人几十年的交情,我们说日久生情,不管是什么情,至少情分总归有的,对不对?嘉靖不可能宋对待严嵩,况且像徐阶,徐阶这个人也不是赶尽杀绝的人,他和严嵩斗,是为了国家的命运,并不是为了一己的私怨,所以《明史·严嵩传》里,明确说,严嵩被抄家之后,他的待遇是令致仕返籍,就是让他退休,革除公职,然后遣返回江西分宜老家,当然因为严嵩得罪的人太多了,据说晚景确实很凄凉,在江西老家也没好日子过,虽然《明史》里明确说,不仅令致仕返籍,而且还岁给米百石(有司岁给米百石),也就是给他发点退休工资,但是据说严嵩在江西老家最后被人整得也很惨,《明史》里最后明确说到,嵩老病,寄食墓舍以死,就是说他死的时候,确实是寄居在墓地里的,死了之后甚至没人给他安葬,这在中国古人就讲究一个入土为安,灵魂不得安息,后来还是张居正拜托江西分宜,当地的县令正式把严嵩下葬了,关于这一点,张居正在《张太岳集》里,就有张居正写给,江西分宜县令的一封信,信里说,闻故相严公已葬,阴德及其枯骨矣,使死而知也,当何如其为报哉”——《张太岳文集·卷二十一与分宜尹》,这话也就是说,你安葬了严嵩,这是一件积阴德的事,我要替严嵩好好谢谢你了,张居正这个时候已经是内阁成员了,也就是说是副宰相了,要不是出于他的托请,你说分宜的县令哪敢去管严嵩的事,怎么可能去安葬严嵩呢?要不是出于这位当朝红人的意思,出于徐阶这位最得意学生的意思,别人也不会允许严嵩有这么一个好的结局。

解说:虽然今天看起来,张居正作为已经开始握有权力的政治人物做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是在当时的情景下,这是要冒非常大的政治风险,毕竟严嵩已经被扳倒,是有罪在身的,大小官员们唯恐避之不及,为什么这个张居正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呢?

但是也有人会说了,张成正好好的,他去管严嵩的事干什么呢?这时候严嵩已经倒台了,而且是定了性的大奸臣,我们说严嵩是奸臣,有些人给严嵩翻案,但我们说是有证据的,因为《明史》里就是把严嵩列在《奸臣传》里的,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张居正这时候去搭把手,你不是惹来一身膻吗?还确实是这样,历来就有很多人借这个张居正年轻的时候给严嵩写过庆贺生日的诗文,以及严嵩死后替严嵩安葬的事,说张居正是谄媚严嵩,也就是拍马屁,其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值一辩,我们知道,拍马屁是锦上添花,真情决是雪中送炭,你要是谄媚是拍马屁的话,张居正有必要对倒台的严嵩,死后的严嵩还做这些事吗?没有必要,虽然在立场上张居正是和严嵩划清了界线,但严嵩欣赏过年轻的张居正,对张居正来说,严嵩可以说是他的一个忘年交,可能对严嵩来说,张居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对于张居正来说严嵩当年的欣赏,却是一种不能随便忘怀的情感,所以在心里面张居正把严嵩是看作是朋友的,就这个词,朋友,很关键。

一个人在官场上,要是只有同盟,或者只有政敌,却没有朋友,我觉得那就悲哀了,那就说明你的人性,已经被彻底异化。——郦波读史有感

所以严嵩还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临死之前还有张居正这样一个朋友。比起严嵩来,高拱和张居正的交情,就更让人迷惑了。

解说:作为后来隆庆皇帝时期,内阁首辅大臣的高拱,有着与张居正相似的身世,同为翰林院出身的高拱,做了多年隆庆皇帝不审太子时的老师,隆庆皇帝在登极之后,高拱作为皇帝老师的地位,让他迅速当上了内阁首辅大臣,但是此时此刻仍旧在翰林院,与张居正是同事的高拱,他和张居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般一些文艺作品,包括很多影视作品,都认为都极力渲染,张居正在获得权力之前,最高权力之前和内阁首辅,高拱之间的斗争,很多文艺作品,表现两个人的明争暗斗,场面可谓是惊险动人,局势可谓是悬念迭起,非常紧张,那么这么两个生死对头怎么会成为朋友呢?历来之所以大家喜欢去渲染高拱和张居正的斗争,我觉得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很多人都认为,你要获得绝对权力之前,必须扳掉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你看徐阶扳掉了严嵩,获得了最高权力,高拱扳掉了徐阶获得了最高权力,那么张居正要想获得最高权力,也要扳倒拦在前面的高拱,其实这种逻辑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就是他认为你要取而代之的话,必须要经过一场面对面的厮杀,虽然佛家也说种一种因,得一种果,但是我们说一种结果的产生,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是一种原因造成的,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高拱和张居正之间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矛盾,他们的斗争,并不像历来很多文艺作品,包括一些史书中的说法,从这一讲开始下面两三讲,我们主要就来廓清一下这个历史谜团,首先来看一下,高拱和张居正的关系,我们看看他们算不算得上是一个朋友关系,说有一天,还在嘉靖朝的时候,作为国子监祭酒的,也就是国立大学校长,作为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心里头很烦闷,突然来了兴致了,想到城外去走一走,去秋游,但是你说,虽然一个人也可以去秋游,但是高拱这个人的性格,他不是那种很自恃的性格,虽然你说一个人去秋游,你可以时不时停车坐爱枫林晚,看一看霜叶红于二月花,但高拱不是这种性格的人,他的脾气是很刚烈的那种人,也是坐不住的人,但是他又想出去走一走,所以他就想找一个朋友一起去,找一个伴儿,我当年读《庄子》的时候就特奇怪,奇怪什么呢?庄子为什么老在他的书里,老去损那个惠施呢?

你看他老拿这个惠施来说事儿,后来读到《秋水篇》,读到庄子想要去濠水河边秋游,才明白了,惠施是庄子惟一的一个好朋友,所以他想到濠水河边去秋游的时候找不到别人了,找到惠施,两个人在濠水河边,讨论那个水里的鱼快乐不快乐,庄子借机又马惠施损了一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庄子最喜欢损这个惠施了,因为惠施是他惟一的一个好朋友,你拿惠施调侃,说事儿,没关系,你拿别人说事,别人告你诽谤,会跟你急,对不对?惠施不会,你庄子再怎么调侃他,惠施听到耳朵里,就算你庄子大爆粗口,他也会听着很得意,顶多就当耳旁风,好朋友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时候,高拱想找一个人去秋游,这个人一定能算是高拱的朋友了,他刚产生这个念头,立马就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时身为国子监司业的张居正,国子监司业也就是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说起高拱和张居正的关系还比较复杂,高拱比张居正大13岁,中进士也早6年,说起来是他的老前辈,高拱这个人,脾气比较刚烈,不肯轻易依附于哪一个政治集团,所以一直也得不到重用,他很早就被派到当时的裕王府,给裕王也就是后来的隆庆帝去做老师,他是裕王的第一个老师,按道理很多人说,这不是好事吗?好差事?你看,你给下一任皇帝当老师了,等到下一任皇帝登极了,你就可以凭这层关系,进领导班子了,对不对?但是当时的情况不是这个样子,嘉靖这个人很猜忌的,最忌读谈哪个儿子做接班人的问题,所以虽然按序列,裕王是他的接班人,是太子,但是整个嘉靖朝,在嘉靖死之前,都不肯立太子,就是说隆庆一直没名分,而且还有别的儿子,在那儿虎视眈眈,所以他一方面没名分,另一方面也不安全,整天就在提心吊胆里过日子,惴惴不安,所以高拱看到自己的学生这个样子,心里就很着急,裕王当时的这个身份和局势就很不安,连严嵩父子都看不起裕王,所以严世蕃经常不给裕王发工资,克扣他的工资,作为裕王的老师,高拱曾经代替自己的学生去可见要工资,严世蕃当面就跟他讲,听说你们裕王府的人好像对我们父子有点意见,你看啊,连严世蕃对裕王府都这么不放在眼里,可见当时裕王的地位多么危急,高拱就很着急,但他还要好好劝自己的学生,他总是劝导裕王朱载厚,要益敦孝谨,敷陈剀切”——《明史·高拱传》,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低调、低调、再低调,不要表现出不满来,忍,但是他劝学生忍,他自己忍不住,他本身是个刚烈的性格,一胆子火,在这个局势下,憋着,很难受,所以他才想出城走走,叫上张居正,两个人就来秋游了,哪怕到香山看看红叶也好,国立大学的正副校长,高拱、张居正俩人就一路上了香山了。

解说:当年大明王朝,国立大学的正副校长,在香山的这一次不同寻常的秋游中将会发生什么,而这一切,又将对大明王朝的命运产生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来到香山的最高峰,香炉峰,现在北京的人到香山,都说鬼见愁最好的地方,那是香山公园建了之后,四百多年前,高拱和张居正一直上了香山的最高峰,香炉峰,举目一望,只见远山近水,层林尽染,大好山河,让人非常感慨,真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按照王实甫《西厢记》的说法,总是离人泪,这两句话的意思,谁染红了这遍山的秋叶呢?王实甫说,是情人间离别的眼泪染红了这树叶,我以为除了离人泪,还有英雄泪,我们常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不是?高拱和张居正,那要算明代历史上有胆识的英雄,所以看到如此江山,感慨就来了,高拱看着远山就说话了,太岳,你看如此大好江山,却国势衰颓,江河日下,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张居正呢,虽然年龄比高拱小,但他比较老成持重,他的性格比较稳重,点了点头没说话,高拱看张居正没说话,转头就对张居正说,太岳,我知道你和我一样,胸中自有沟壑,定非久居人下之人,定非池中之物,你说我们能为这国家这天下做些什么呢?张居正不能再不说话了,人家问两遍,张居正沉吟了一下,突然想起诸葛亮的一句话,手捻长髯,面对远山,神色坚定地说了一句话,若他日身肩国事,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拱一听,鼓掌叫好,好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像诸葛武侯,当年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可以不愧此生了,哪知道张居正听了这话,摇了摇头,说了一句高拱没想到的话,他说什么呢?他说,鞠躬尽瘁,但为国事,死而后已,功业自成,这意思就是说,我是要像诸葛亮那样为国事鞠躬尽瘁,但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大业未成身先死,我要死也死在我建立丰功伟业之后,这个气势,高拱一听哈哈大笑,说太岳兄,你真不愧是名居正,字叔大,号太岳,这气吞山河,睥睨古今之势,非我高拱何人能堪,他这话说得就更傲气了,那就是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是天下英雄,就咱们两个,高拱这话就是说,能超越诸葛亮在生前就建立丰功伟绩的,举目当今之世,也就我高拱和你张居正,所以两个人在香山之巅击掌为誓,相约他日登阁入相,定当戳力同心,振兴大明王朝,所以《明史》上明确说到,相期以相业”——《明史·张居正传》,就是以宰相的事业互相勉励。

解说:许多读过《明史》的人,听到这里都会感到奇怪,《明史》在后来的记载中,明明白白表现了高拱与张居正在其后的日子里是如何明争暗斗,仇人相见,在这里又怎么会像是如此要好的朋友呢?

但我们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在他们这个击掌盟誓之后,就像曹操和刘备两个人刚刚青梅煮酒论英雄过后,没多久就分道扬镳了,但是高拱和张居正,我们说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但是相似不是简单的重复,虽然到最后两个人,确实没能共同振兴一个大明王朝,中兴的大明王朝,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拱和张居正并没有像曹操和刘备一样,貌合神离,虑情假意,他们还是一种很典型的朋友关系,当然这个朋友关系,既不像和徐阶那样,张居正和徐阶,我们讲过,亦师亦友,铁板一块,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的,也不像和严嵩一样,张居正和严嵩的友情是因为严嵩对年轻的张居正的欣赏和重视,除了这一点,也谈不上其他的友情,而张居正和高拱,那是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的,所以两个人的友情,那还是比较深厚的,但是毕竟张居正和高拱的友情,不像和徐阶一样是铁板一块,在香山秋游之后,没过多久,一道细细的裂缝拉开了张居正和高拱的隔阂,这一道裂缝是什么呢?这一道裂缝就是徐阶,徐阶在扳倒严嵩之后,快速提拔了张居正和高拱这些人,高拱说起来不是徐阶这边的,不是他这个阵营的,但是徐阶作为嘉靖末年的执政大臣,已经明显看出来,隆庆要接替嘉靖的,所以,他预测到高拱的政治地位一定会上升,所以,在嘉靖末年,就力主提议把高拱提进了内阁,按道理,高拱应该感谢徐阶,可是高拱心里感谢不起来,他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资历,早晚要进内阁的,徐阶你这么做,只不过做了个顺水人情,对吧?

但是毕竟徐阶提拔了他,按道理应该感谢,问题是,虽然徐阶提拔了他,重用了他,但却更重用张居正,这就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平,徐阶在扳倒严嵩之后,等隆庆一登极,隆庆元年之前,嘉靖的四十五年,当时的张居正还只不过是五品的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可是到了隆庆元年的正月,新皇帝登极了,徐阶就利用自己手中内阁首辅的权力,越级提拔,把他提成了三品的礼部右侍郎,你觉得快吧,不快,才过了十几天,到二月初,还没满一个月呢,张居正就以礼部右侍郎的身份进入内阁了,你知道礼部它是相当于国务院一个部委,它最高首长是一个部长,尚书,它下面是左侍郎,左为上,再下来才是右侍郎,宰相都是一品大员,内阁成员,张居正才干了半个多月的礼部右侍郎就以这个身份,以特进之例进入了内阁,那徐阶也解释,这叫特殊人才,特殊对待,所以叫特进之例,问题人家就要问了,凭什么你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享受这种特进之例,我们却不行呢?所以高拱就有点想法,当然我们说他不是嫉妒张居正,他跟张居正那是好朋友,政治上是结过同盟的,所以他也愿意张居正进入内阁和自己抱团取暖,但是他对徐阶是有点想法的,按道理说,写《张居正大传》的朱东润先生,他的说法,隆庆初年的时候,三大治世之能臣,徐阶、高拱、张居正齐聚内阁,那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来高拱对徐阶就有点想法了,就在这个时候徐阶作出了一个小小的决定,这个决定让高拱对徐阶立刻的产生了仇视的态度,也引发了高拱和张居正之间的矛盾,那么徐阶的这个决定到底是什么?笃信交朋友要居正道的张居正又会怎样在后来的局势中面对他曾经的好朋友高拱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王朝那些鼎盛时期的首辅
神剧《大明王朝》最经典神句,你能品出啥奥义?
大明王朝1566:所谓清流,实在是有负“清流”之名!
明朝末期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是怎么死的,最后结局的一些分析
我非相,乃摄也
大明王朝:嘉靖皇帝登峰造极的帝王心术——一次操作,团灭内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