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砺锋话唐诗第三讲:咏史明志(4)
莫砺锋话唐诗第三讲:咏史明志(4)
  
  除了贾谊,唐朝的咏史诗里还有另外一个历史人物,也是诗人们发泄怀才不遇的牢骚的对象,此人也是西汉人,不过是一个女性,她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古代著名的美女,民间传说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为什么也是怀才不遇的类型呢?我们先把王昭君的故事简单地讲一下。古代的帝王要选美,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期的人,她因为长得美,就被选进宫里去了。但是选进宫里以后,王昭君在汉宫里过了几年,都没见着皇帝的面。当时的皇帝是汉元帝,王昭君一次都没见过汉元帝,就此默默无闻地待在宫里。几年以后,有一个机会来了。有一次,南匈奴的首领,叫呼韩邪单于,那时候南匈奴跟汉朝比较友好,双方没有打仗,呼韩邪单于就到长安来朝见汉朝的皇帝。汉元帝为了笼络匈奴,表示友好,就下令从宫廷里选五个美女送给他,嫁给他。这一选就选到王昭君了,也不是被动地选上的,王昭君是主动报名的,她在宫里也见不到皇帝,一连几年无声无息,她心里有怨气:我这么美貌,皇帝为什么不召见我?所以她听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了,皇帝决定要送五个宫女给他,王昭君就主动报名,说我愿意去。结果王昭君就被嫁给匈奴的单于了。临走的时候,按照当时的外交礼节,皇帝要赐宴,汉元帝就设宴会招待呼韩邪一行,当众把选中的五个宫女叫出来,交给他带回去。王昭君一出场,不得了了,大家读白居易的《长恨歌》,还记得描写杨贵妃的一句话吧,叫做“六宫粉黛无颜色”,就是一个特别美貌的人一出现,宫中其他的美女顿时都没有光彩了。王昭君一出现,整个汉宫都失去了光彩,因为她是宫中最美的人。汉元帝一看就呆住了,这样出色的美人怎么能送给匈奴,这个人是宫里最美的一个啊!汉元帝很想反悔,这个美女是我自己要的啊,留在宫里我可以立她为皇后啊,但是现在要送给匈奴了,名单已经公布了,人也已经出来了,没法再追悔了。为了外交,汉元帝就让王昭君走了。王昭君就这样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死在匈奴了。
  
  《汉书》也好,《后汉书》也好,都记载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事情,其他的书像《西京杂记》,还记载了一些细节。为什么王昭君进宫几年都没有见到过皇帝呢?原来这个汉元帝是一个官僚主义的家伙,他做皇帝,他要选美,宫里有那么多美女,他不是一个个地找来看,他只看画像。汉元帝叫画工给宫中的每个美女画一幅像,他只管看画像,看画像上这个人美不美,那个人美不美。现在的年轻人找对象,都知道光看照片来判断对方的容貌是不可靠的,一定要见到本人,看照片谁知道到底长得怎么样,画像就更加不可靠了,画像不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它是画家画的,画家画的像也许会失真,画得不很像真人。而且《西京杂记》里记得很清楚,因为汉元帝是看画像来选美,所以那些画工趁机捞钱:哪个宫女给我送钱,我就把她画得美一点,你不给我送钱,我就把你画得丑一点,这样你就选不上。王昭君自认为是宫里最美的,她天生丽质,觉得我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当然也许她家里穷,没有钱,所以她没有给画工送钱,结果画工就把她画得不太美,所以汉元帝看美人像时没有注意过她,也就压根没见过她本人。这样,一个汉宫里美貌第一的女性就远嫁到匈奴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死在匈奴,葬在匈奴。
  
  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引起后人无穷无尽的同情和感叹,李白为她写过诗,杜甫也为她写过诗。李白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王昭君》,他说:“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这是什么意思呢?李白说,王昭君西嫁了,我们汉王朝的月亮一路跟随着她,因为月亮是跟着人走的,月亮一直伴随着王昭君到匈奴去了。王昭君走到玉门关以后,就到了天涯,玉门关外就不是汉朝的疆域了,是匈奴的地方了,一到那里就再也不能回来了。“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月亮伴随着王昭君西行,这个月亮到了明天又会回到东方,它还会从我们的东海升起来,又出现在汉国的上空。但是王昭君西嫁,却是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昭君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到祖国来。再下面两句是:“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匈奴那边有一座山叫燕支山,传说燕支山上出产一种草叫燕支草,匈奴的妇女拿来化妆、美容的。所以汉武帝时代汉朝的军队把燕支山攻下来以后,匈奴就有一首民歌说:“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燕支山丢掉了,我们的妇女没有化妆品了,脸上就没有光彩了。李白的意思是说,燕支山啊,这座匈奴的山,一年四季都很寒冷,从来不会开花的。燕支山上有什么花呢?只有雪花,天上飘下的雪花就是燕支山里的花。王昭君嫁到那里去了,她尽管美貌,但是不久就憔悴、衰老,最后死在那里,死在黄沙满天的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回来。最后两句特别值得注意,李白说:“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你生前没有黄金送给画工,所以画工把你画得丑一点,你就没有机会受到皇帝的重视。你死后只留下一座青冢,使后人到这里凭吊你,为你叹息!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墓,在现在内蒙的呼和浩特市的南边,传说当地的草都是白颜色的,只有青冢上的草是青绿色的,所以叫做“青冢”,就是一座青色的坟墓。这是李白咏王昭君的诗。
  
  杜甫也写了一首诗来凭吊王昭君。杜甫晚年来到夔州,在长江的三峡旁边,那个地方有很多古迹,有很多历史人物在那里活动过,他就一连写了五首诗来缅怀五个古人,我们看看他缅怀了哪几个古人。第一个是庾信,这是南北朝最后的一个大文学家,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个文学家。第二个是宋玉,是跟屈原同时代的,写作楚辞的一个大作家。第四个是刘备,第五个是诸葛亮,这是古代的一对明君良相,堪称英雄豪杰。五个古人中前面两个是男性的大文学家,后面两个是男性的英雄豪杰,唯独第三个是王昭君,是一个女性,是一个不幸的弱女子。但是在杜甫心目中,他们五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人物,所以杜甫写《咏怀古迹》五首,第三首专咏王昭君。那么,杜甫的诗是怎么写的呢?杜甫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就是在三峡那一带,两岸都是崇山峻岭,从瞿塘峡到巫峡,再到西陵峡,两岸的山从高到低,一路东奔,一直奔到西陵峡,奔到最后一座荆门山,荆门山再往东就到了江汉平原,就没有高山了,所以杜甫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本来就叫王昭君,后来到了晋代,因为晋文帝名叫司马昭,古代皇帝的名字其他人是不能用的,一定要避讳,司马昭叫昭,王昭君就不能再叫昭,晋朝人就把她改称为“王明君”,“昭”字跟“明”字的意义差不多,都是光明的意思。改成王明君以后,就有人管她叫“明妃”,实际上都不是她原来的名字。她原来名叫王嫱,字昭君。杜甫说在崇山峻岭东奔的途中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就是生长王昭君的地方。王昭君生在此,长在此,后来它的地名就叫做“昭君村”。昭君村现在在湖北的秭归县,那里有一条很美丽的河叫香溪,香溪从神农架发源,一直流进长江,昭君村就在香溪边上,在整个三峡的中段,它的西边有瞿塘峡与巫峡,它的东边有西陵峡,这样一个山势雄伟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就是昭君村。杜甫的这两句诗很有意思,引起后人很多的讨论。
  
  明朝有一个人叫胡震亨,他说这首诗的头起得不好,就是杜甫的这两句诗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呢?胡震亨说,杜诗写了崇山峻岭一路飞奔,向东而去,气势非常雄伟。这样雄伟的气势,应该说这里诞生了某一个英雄人物才对,可是现在却诞生了一个王昭君,一个弱女子,这两者不相称(胡震亨《杜诗通》:“‘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但是一个叫吴瞻泰的清朝人不同意胡震亨的意见,吴瞻泰说,不,杜诗的这个头起得非常好,杜甫就是说山川的气势非常雄伟,昭君出塞图(清?倪田绘)然后钟灵毓秀,也就是山川的精华都凝聚在一个地点。这么雄伟的山岭一路东奔,在中途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产生了王昭君这么一个人物。他说杜甫这两句诗可用八个字来评价:“窈窕红颜,惊天动地。”(吴瞻泰《杜诗提要》)这个小村庄里产生了一个很柔弱的女性,一个美丽的女子,但是她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吴瞻泰的解读是符合杜甫的原意的,因为在杜甫心目中,王昭君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当然,从客观效果来说,王昭君远嫁匈奴,促成了南匈奴和汉朝之间更加和平、更加友好。王昭君嫁去以后,接连四十年间双方没有发生战争,这是件好事。但是从主观上来说,对于王昭君个人来说,这毕竟是她的人生悲剧。她的绝代美貌在汉宫里一点都没有受到重视,她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后来远嫁匈奴,从此生活在那里,死在他乡,葬在异国,终身再也没能回到家乡,没能回到祖国,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大悲剧。所以杜甫对王昭君表示了深厚的同情,他最后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曲里有一支曲叫《昭君怨》,就是表达了昭君心中的怨恨心情,所以杜甫对她表示深深的同情。
  
  杜甫的这首诗,清代的金圣叹评论说,这是写的什么?这就是为千古的怀才不遇的人抒发浓重的牢骚!那么,王昭君并不是一个才子,她不是一个男性,她只是一个美女,她并没有表现出有过人的才华,为什么她的遭遇跟怀才不遇是同样的主题呢?原来在封建社会里,男性以才能而见重于社会,女性却只能以容貌见重于社会,因为古代的女性不参加社会活动,没有做事业的可能性,所以在封建社会里,女性有美貌而不被重视,跟男性的怀才不遇,两者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在唐代的咏史诗中,怀才不遇这个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把咏贾谊的那些诗看做这个主题的男性版本,而咏王昭君的那些诗就是这个主题的女性版本。一个咏男性,一个咏女性,一个咏怀才不遇,一个咏怀貌不遇,但是两者的悲剧性质,以及它们引起后人的感慨,都是一样的。封建社会里有一句话叫“郎才女貌”,就是说男的要看才,女的要看貌。贾谊有天下第一的才华却不被重视,王昭君有天下第一的美貌却不被重视,两者的悲剧性质是一样的。当唐代诗人来咏史的时候,当唐代的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从而同情古人的怀才不遇,当他们带着这种价值观来选择历史人物当做吟咏对象的时候,那么男性的贾谊和女性的王昭君,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人物,所以在唐代的咏史诗中咏得最多、咏得最好的,就是贾谊和王昭君这两个历史人物。
  
  怀才不遇并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问题,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悲剧。有才能的人物不能人尽其才,当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同样,由于他们不能人尽其才,国家与社会就不能建设得更好,这当然也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巨大损失。正因为如此,唐诗中吟咏贾谊和王昭君的诗,不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普遍的同情和共鸣。直到今天,我们再来读这些诗的时候,仍然觉得诗里包含的价值判断跟我们是一致的,我们读了以后也会同情他们。当然,我们更希望这些唐诗成为我们的历史借鉴,让我们的社会里不再发生贾谊和王昭君式的悲剧,因为社会的公正毕竟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追求。
  
  【思考与练习】
  1、呼和浩特市西南的青冢是谁的墓地?
  2、贾谊和王昭君有何相似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杜甫为何把王昭君写得惊天动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学习网
【古典诗词漫话】杜甫心影录------昭君怨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每天十分钟,跟徐子读诗词(37)】
王昭君的诗词
李白杜甫白居易如何评价“昭君出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