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路名故事多
日期:2010-10-17 作者:薛理勇 来源:新民晚报
早期的南京路
在中国的传统和习惯上,人们把城市中路面较宽,有一定商业活动的道路叫作“街”;把路面窄,以居住为主的小道称之“巷”或“弄”。于是有了如“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之类的成语;当大街上发生大事,巷内的居民争相到街上观瞻,就被讲作“空巷而出”。上海也不例外。
历史上的上海属江南水乡城邑,多河道水渠,人们外出近行靠轿子,远行靠舟楫,几乎没有马和马车。1843年上海开埠,大约在1845年,侨民们醵资圈进一块位于今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两侧的约81亩土地兴建了一个跑马场,又在跑马场的南门外筑了一条路,侨民称之road。这里每天有马进出,上海人就叫作“马路”。渐渐地上海人就把城市中的道路叫作“马路”,上街也被“兜马路”“荡马路”替代。
壹  公共租界的路名
近代上海租界的市政建设较快。1846年租界建立了一个叫“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负责对租界内马路的规划和建设。因为规划在先,建设在后,所以租界的道路与上海老城厢相比,显得井然有序,犹如棋盘,于是,上海人把租界的道路统称为“棋盘街”。若干年后,棋盘街的每一条马路都有了自己的路名,“棋盘街”或“老棋盘界”就特指今天的河南中路。
早期,租界没有道路的管理机构和命名法则,路名的取名多以约定俗成的办法,如附近有教堂就被叫作“教堂街”(今江西中路),“佈道堂街”(今福州路),附近有庙就被叫作“庙街”(今山东路),有的马路同时有几个不同的路名,这给市民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租界筑的第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以后,租界先后在这条路的南面筑了与这条马路平行的马路,上海人就把第一条马路叫作“大(沪音du)马路”,大马路向南的马路依次被叫作二(沪音ni)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即今天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这些旧名称至今仍有人在使用。
1861年,原来的英租界和美租界宣布合并,就是后来的公共租界。1863年,租界当局针对租界路名混乱的状况开了多次会,始终拿不出个合理妥当的方法,因为若用英国人的办法会引起美国人的反对,而使用美国人的办法,又会引起英国人的不满。最后,双方接受了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曾任工部局董事的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今泰兴路旧名麦特赫司脱路,即以其名字命名)提出的“第三方案”,即原英租界的南北向道路,统一用中国行政省名为路名。今天,外滩向西的南北向马路依次为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东路、山西路、福建路、浙江路、湖北路、广西路、贵州路、云南路、西藏路等,就是当时确定的路名;同时规定,该地区东西向马路统一用中国城市名命名,如原来的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五马路分别被命名为: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
这里有个困惑,广东是中国行政省名,“广东路”显然与此规则不符。原来,“广州”是州、路、府的名称,辖境相当于今广东、海南全省,以及广西省的部分,清代置广东省,首府为番禺,即今广州。在近代以前,中国只开放广州一口,即外国对华贸易只能在广州一口进行,早期英文把广州和广东均叫作Canton,而Canton更多地是指称广州,后来,外国人才把广州(市)另译为Kwang-chow。广东路的原英文名为Canton Road,本意是“广州路”,是汉名把Canton Road误译为“广东路”了。
当时还确定了虹口美租界道路的命名原则,这里的道路,原则上使用上海周边城镇名命名,现在虹口区近江地方还有:青浦路、昆山路、乍浦路、吴淞路、南浔路、闵行路、海宁路等,就是当时命名的。
以中国行政地名作为城市道路名称是上海的首创,并逐渐影响到全国的大城市。
贰  法租界的路名
1849年法租界建立,它的面积不大,约相当于今人民路与延安东路之间,东起黄浦江,西讫西藏南路的狭长地块。早期,这里路名的得名随意性很强,还带有中国地名色彩,如永安街、兴圣街(永胜路)、吉祥街(江西南路)、紫来街(紫金路)、典当街(金门路)、火轮磨坊街(盛泽路)、东自来火街(永寿路)、西自来火街(广西南路)、老北门大街(河南南路)、郑家木桥街(福建南路)、公馆马路(金陵东路)等。
1900年法租界扩张成功,打铁浜(河流,相当于今顺昌路、太仓路、重庆中路)以东的区域被划进了法租界,法租界立即对新界投入规划和建设,仅二三年中,这里就新筑了二十余条马路。于是,为新马路取名也成为棘手的事,法租界不愿学公共租界以中国行政地名作为道路名的方式,后来根据一公董局董事的提议:以中国的山名作为该地区南北向道路名,以中国河流名作为东西向道路名。不久,他们就感到,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山川太少,可以用作路名的更少,而且山川名往往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取名者也感到“山穷水尽”。1906年,法租界公董局否定了这一办法,大多改用对上海法租界作出贡献的侨民名字命名这里的路名。据《1906年法租界公董局年报》中记,当时该地块改名的道路有
此也确定了法租界路名的特点,即大多使用法国驻华公使、驻沪领事、公董局总董、法国名人作为路名,一直到租界结束后,法租界的路名又大多被中国行政地名或山川名取代。
叁  “新上海计划”和路名
洋泾浜是上海北城外的河流,近代后成了英、美租界的分界河。而旧上海的市区分别被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中国地界)分割成各自独立的政区,而华界又被分为南市和闸北,人们把旧上海政区割裂的状况称之“三界四方”,在市政管理和建设上也出现“局部有序,整体混乱”的现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混乱的政局,进入暂时统一时期。国民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宣布上海建“特别市”,直属中央政府行政院,但是,上海的市中心区已被租界占领,南市和闸北被租界分割,市中心区已无太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决定放弃原市中心区,择址江湾地区重新建造一个上海城市,这个工程计划称之“新上海计划”。计划包括几大部分,其中的道路计划就是以今江湾五角场为中心,兴建呈辐射状的主干道,把原市区和新上海贯通,它们是:其美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西段今为邯郸路)和淞沪路,“五角场”即以该五路交会点而得名。
“新上海计划”中计划铺筑的包括干道、次道、支路、环形道路达二百余条,在短时期内为这些新路取名就成了一个难题,后经多次讨论,选择了一个可行性强,又带有浓厚时代特征的办法,就是原则上以“民国市政府”五字作为首字来命名。“新上海计划”因1931年和1937年的二次淞沪战争而未能实现,而今江湾地区还保留如——民庆路、民京路、民府路、民星路、民康路、国权路、国达路、国年路、国和路、国定路、国粹路、市光路、市京路、市兴路、政本路、政修路、政通路、政熙路、政民路、政肃路等,就是“新上海计划”留下的印迹。
肆  中山环路外的路名
1949年前,上海市区的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制约了上海城市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中,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拓展上海城市,加快上海建设,计划以中山环路为起点,开辟彭浦工业园区、桃浦工业园区、曹杨路工人住宅区等,在全线完成中山环路改造后,在环路沿线和外侧兴建或拓展了数以百计的马路,同样也开始面临如何为众多新马路命名的困惑。最终确定以中国行政地名作为路名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则将中山环路相近的地方划为若干“块”,以同方位的行政省的地方名作为道路名。具体讲,位于上海东部的浦东地区路名使用山东省的行政地名,如潍坊路、崂山路、栖霞路、荣成路、乳山路等;控江路到宝山地区位于上海东北,则统一使用中国东三省地名,如控江路、凤城路、靖宇路、打虎山路、长白路、图门路等;而今曲阳街道则使用河北省地名,如曲阳路、密云路、玉田路等;今彭浦地区位于上海市正北,则使用中国正北的山西省地名,如汶水路、闻喜路、万荣路、临汾路等;普陀区中山北路以北的区域位于上海市正北偏西,就使用中国正北偏西的陕西省地名,如镇坪路、石泉路、延长路、子长路、岚皋路等;天山路到桃浦位于上海的西北,则多使用甘肃省地名,如敦煌路、古浪路、祁连山路、武威路等;长风公园一带位于上海的西面,则大多使用四川省地名,如金沙江路、大渡河路、丹巴路、中江路等;而桂林公园一带位于上海西南,则多使用中国西南的广西、贵州省地名,如桂林路、田林路、苍梧路、桂平路、钦州路等。这种城市道路命名的方式有诸多的优点,除了为新道路命名提供方便外,还有较明确的指向性,你如多一点行政地名的知识,就能初步判断该马路在上海的大致方位,同样,你也能通过上海马路的名称,增加一些中国地理知识。
后记
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上海路名规则使用了几十年,而且至今仍被局部使用。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市区有正式路名的马路约2400条,而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上海市区面积不断扩大,新辟道路数迅速增加,传统的道路命名方式已难适应上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必须要有更科学、更规范、更合情合理的道路命名方式,才能适应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同样,历史和现在仍在使用的路名在某种程度上是承载和记录城市历史、文化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研究和保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路名的来龙去脉
上海的街道
上海最早最繁华的马路
“中华商业第一街——上海南京路
【享读】你喜欢南京东路or南京西路?(附沪语音频)
弄晓得伐:上海第一条马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