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赞”的是是非非
 

【真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前,几乎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是正能量满满的“点赞”派。在界面设计上,这些平台将点赞功能放在最为明显的位置,而愤怒、不满、懊悔等负面情绪的表达,在功能设计中被刻意淡化,乃至彻底消失。

    有人说,设计点赞功能提供了一种积极表态的方式,让我们拓展了社交的空间,在互动中找到存在感;也有人说只有点赞功能会掩盖真实的表达,代替深入的交流,反而使我们迷失于自我的世界。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赞美虽易,仍需谨慎

 兰溪一中高三6班   蒋文佳

“点赞”以高昂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流行开来,被誉为“最简单的赞美”。但即使是如此简单的“点赞”,我们仍需认真对待。

借用周国平的一句话:“面对这个无所不能的怪兽,赞美声与质疑声此起彼伏。”虽然“点赞”并不是无所不能,但它的确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褒贬不一。这个时候我们就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点赞”。

    “点赞”,究其根源是一种心理认同行为,它反映出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喜爱。“点赞”给我们枯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新型的获取乐趣的方式。当我们在外游玩、获得个人殊荣、家有喜事时,只要发一条朋友圈,便会收到亲戚朋友的“点赞”,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夸奖与赞美。这一场公平的交易使“受赞”者收到他人对己物的认同,满足了内心些许虚荣感,“点赞”者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乐而不为呢?与此类似,当我们遭遇生活的滑铁卢、心灰意冷之时,朋友圈的“点赞”派便会送上真挚的祝福与鼓励,以致我们不是生活的希望。

    再者,“点赞”给我们的生活附加了满满的正能量。如今的微博风靡网络,在“热评”上揭露社会陋习、官员腐败现象的草根群众越来越多,而网友们的纷纷“点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媒体对其进行额外报道,强大的舆论压力无疑给作恶者带去了精神上的折磨。由此可见,“点赞”除了给予我们情感支持外,还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公众意识,唤醒日渐淡化的正义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知道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中论述了三种存在性焦虑,其中之一是非存在威胁人在精神上的存在,是当代人表现出的对无意义和空虚的焦虑。那些热衷于上网求“赞”的人们缺乏心灵的充实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这种焦虑的出现,如此恶性循环。同时,哲学家奥伊肯最感忧虑的是物质成果与人们心灵要求间的尖锐矛盾。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将自我价值过分寄托在网友的认同感上,若仅仅收到一两个“赞”,就会陷入“自我检讨”的深潭无法自拔。这简直是荒诞至极。“点赞”代替了深入交流,的确容易让人迷失于自我的世界,形成错误的认知和极端的精神依托。微信创始人之一张小龙也曾坦言:“微信一类的技术解决不了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问题。”这是“点赞”给人们带来的弊,使人紧锁了心门,变得愚昧而可笑。

对待“点赞”这个新兴时代的“怪兽”,我们切不可全盘接受,也不可完全否定。我们既要有接纳“点赞”的胸怀,也要有如木心般“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清醒头脑。“点赞”虽易,我们仍需谨慎。

跳出赞美

 兰溪一中高三7班   龚贺

在这样一个社交盛行的年代,点赞成为人们的日常,似乎所有人都享受赞美。而我认为,适时地跳出赞美,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社交,人们总是被鼓励着点赞,究其首要原因,是社会对“点赞”的需要致使点赞功能的出现。社会上总有些公开发表的大事及观点,点赞便代表着认可。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匡正社会风气,促进积极正能量的传播,营造轻松的网络氛围,但是,它却是在隐形之中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将“点赞功能”置于最明显的位置,造成一种暗含着的压迫,改变人们对事件的看法,甚至助长某些舆论的力量。马尔克斯有言:“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因此,利用明显的点赞功能潜移默化地使读者倾向于文本的观点,便是在用单方面的标准影响读者的判断,从而使人们变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的判断,使社会言论单调划一,缺少“百花齐放”的繁荣。

除了社会需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心理也是这种现象的催化剂。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赞美,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出动态,多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美。而事实上,“点赞”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假想的平台,它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态度,一味的点赞,缺少批评,不仅使人的内心因他人的赞赏而膨胀,更是让人被世俗的态度所蒙蔽。因此,跳出赞美,用明亮的双眼觉察人们真实的判断,是非常有必要的。

诚然,跳出赞美是需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拒绝赞美,远离点赞大潮,这是让人们学会用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以更清晰的头脑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纷扰。社交平台应像一面镜子,不能只是展现出赞同的一面,批评的一面也应被展出,从而达到修正的目的,使网民的言路更加宽广,使民意更能体现。

梭罗曾说:“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里都会过得很好,把着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中一般。”因此,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跳出赞美,客观地面对他人的评价,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至于被赞美冲昏头脑,也不至于被批评得伤痕累累。

唯有跳出赞美,擦亮双眼,方得洞悉现实。

“点赞”让人盲

兰溪一中高三7班      吴张婕

当今各类社会平台都不约而同地充满了“赞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说说、微博、朋友圈中寻找快乐。而我不以为然。

实际身边随手点赞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盲目的行为又恰恰促进了发动态人的盲目自足,以致陷入“盲目循环”。很多人根本没有关注你的动态内容,只是顺手“赞了你一下”,他们甚至闭着眼睛都可以顺利点完一排赞。你呢?收获赞后欣喜不已,花更多时间在发动态上。你何曾想过你真的收获了什么,是快乐还是试图提升存在感的空虚,这样的精神状态是麻木的。

日常交流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表情、语气判断出对方的情绪,甚至在网络评论中也可以。但点赞不行。点赞即将不同的想法情绪转化成同一个符号—“我赞了你一下”。但你不能知道对方看见你的动态时,是开心,是愤怒,是嘲笑,亦或是别的什么情绪,你所得到的信息被大量精简化了,对方的感情从主观题变成了选择题,且只剩下一个选项,那就是“我觉得很赞”。而这种精简化的情绪往往造成误导,使发动态者自足于他所得到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信息。盲目地以为自己得到了别人的认同。

更有人,还甚至是不少的人为了让自己点赞数增多而广加好友。加来一些自己并不认识的人,只为了那个数字更大一些,显得自己存在感更强。实是一种虚荣心的催化剂,更是导向“良莠不齐”人群的捷径。

点赞,不仅让发动态者盲,点赞人也深受影响。

不妨看看为什么点赞的功能会比评论、转发的行为更受欢迎呢?明明评论转发会更便于表达情感。我们其实都心知肚明,人都是有惰性的,“赞”一下,是因为我觉得这条动态很有道理;“赞”一下,是因为我觉得这条动态滑稽得让人发笑,诸如此类多种感情既然对于点赞者来说都可以化到这个图标中,点一下可比打一大串字方便多了。这种“懒得表达”的思维并不鲜有,再加上有些人不认为感情不必要。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达情感显得越来越难,沟通少了,人们便容易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辩是非。

虽然点赞偶尔不也有其最正规的“表示赞同”的意思,但越来越多的盲目现象实在让我不敢苟同于这些“收获满足”的行为与想法。倒不如都沟通沟通,而非沉溺于存在感。毕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非以“赞”。

点赞中的“伪正能量”



兰溪一中高三7班   龚贺婧

如今,社交媒体平台满满都是正能量的“点赞”派。可是,当点赞影响了负面情绪的表达,这便成了一种“伪正能量”的赞扬。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将这种点赞功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将负面情绪的表达可以淡化的设计很人性化。毕竟,人都是喜欢赞扬的,没有多少人是喜欢被批评的。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捧着手机看今天收了多少赞,若收到的多,便喜上眉梢;若收到的赞少,有的人心情竟会因此收了影响!于是,许多人就喜欢每天发东西,数赞,乐此不疲。

然而,你是否想过你每天发的东西,或是你每天刷屏点赞的东西,是否真的担得起“赞”这个字。毋庸置疑,“赞”的意思就是赞扬。难道我们随便发些图片,发些段子,就值得别人点赞了吗?诚然,这根本是不成立的。那由此看来,这些赞里又有多少是真正认同你,而给你赞在的呢?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在刷朋友圈,看动态的时候,当看到好友或亲戚发的东西,没什么特别的,你能毫不犹豫地点赞;即使有些是不堪入目的,更甚至于是使你愤怒的,你竟是只犹豫了两秒,还是点了赞。试问这是为什么?很大原因是社交媒体将“点赞”功能放于如此显眼的地方,无疑给了我们一种心理暗示:“赞”很重要。于是,一些人就会产生不给别人点赞不好;收不到赞是不是别人对自己有意见的荒谬心理。可见,点赞功能的出现并在人们心中地位的逐渐上升,很可能使我们在网络社交平台掩盖其真实的情感表达。

从表面上,一大片的“赞”看似满满正能量,却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不过是一些“伪正能量”罢了!在现实生活中一味接受赞扬,只会使我们飘飘然,失去自我;若我们还能接受别人的不满,愤怒,则能让我们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正。同样,在虚拟世界的交流也应保持相同态度,点赞应出自真实情绪的表达,否则,网络虚拟与真实世界真的会脱节!或许虚拟的一味点赞,也正是许多人沉溺虚拟世界的众多原因之一。因为现实中不会有这么多的“赞”,相反会出现更多的批评与不满。接受不了批评的人就极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社交平台的点赞设计,本出于好意,却不料弄巧成拙,出现了“伪正能量”。而我们只有跟随内心,恰当点赞,适时批评,才为正能量!

赞不绝手

兰溪一中高三6班  吴玉静

   现在的网络上“晒”已经成了一件每日必做的事情,这种分享的心理有时还需要“作为”回报。有人说可以从中找到存在感,有人说会被甜言蜜语迷惑。为何那么悲观呢?或许只是你还未看透它,没有意识到它的力量。

   有这么个道理:人都喜欢听夸奖的话,有时人才就是夸来的。这种心理就像是与生俱来的。当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孩子被夸奖的时候,他会异常兴奋手舞足蹈。而且一旦被夸,他会变得更乖巧,甚至不厌其烦地做你让他做的事。可见,就是一个什么都还没有概念的稚儿也受益于被赞,更何况是我们这已经有思想的人呢?

再者说,网上的赞也并非都是盲目的。当然,有炒作因素的另当别论。就看看在新闻时事上的表现。首先我们要清楚为什么决策需要民众调查,就是因为大范围地听取意见能够更客观。毕竟作乱的搞怪民众还是少数。所以,赞得多了不一定说这件事做得好,说明有很多人关注到了这件事。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去关注这一话题并去审视一番。

显然地,赞是起了一个引子的作用,接下来的主角还是评论。那些认为赞阻挡了人们发表自己看法的人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在评论中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看法,集思广益,深入探讨。而且在这里赞还可以体现哪一方的支持者比较多。这不正发挥了网络方便了人们交流的目的了吗?

相反,如果取消赞这项功能,那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没有赞这颗糖,网名“晒”的热情会淡下去,网络上的信息就会少下去。没有赞这个引子,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察觉。严重地说,会放慢社会进步的步伐。没有了赞,我们又会回到之前的生活,没有害处,只是往回走了。

“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这是《姥姥语录》里的一句话。我们需要自信来支撑自己,不会倒下去,变得更强大,深深扎下自己的根,永远不倒下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个需要互助的社会,就让赞一直激励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智之 : 当微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QQ空间发布2012网络年度汉字“赞”
动态图:随手传播正能量
一对一交友源码,一对一视频交友源码,这些功能是主流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的时代
【儒学研究】兰溪市寒溪文化研究会2021年工作总结与2022年工作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