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夜经济”亮起来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源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概念。夜间经济是指发生在当日18时到次日6时,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第三产业,如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

夜生活的丰富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座城市的现代化和活力指数。与此同时,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极大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因此,夜间经济正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推崇。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政策,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今年以来,各地“夜经济”更是量质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中国“夜经济”亮起来

据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本地消费者和外来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较去年同期扩大4个百分点。北京王府井、三里屯等区域18时至次日早6时夜间消费十分活跃,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达51.3%,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5%以上。

而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美团点评发布数据也显示,2018年我国夜间餐饮消费交易额较上年增长47%,高于日间餐饮消费交易额增长率2个百分点。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邹统钎等专家认为,“夜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但同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等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夜间经济多以餐饮、购物等消费为主,企业相关投资、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及盈利水平等仍较白天有很大差距。

当前我国“夜经济”发展特点:

一、“夜经济”消费主体是年轻人。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消费数据,有1400万青年晚8时后叫外卖到办公区;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夜间旅游消费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0.0%、19.8%。

二、“夜经济”的消费时空和内容都在延展。业界认为,我国夜间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目前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发展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

三、城市“夜经济”正逐渐呈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新疆国际大巴扎夜市自去年8月正式开放,迅速成为全疆人气最旺“深夜食堂”,民族风情的餐饮、手工艺品和建筑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首月日均客流量便突破20万人次。另外,成都“夜经济”主打“休闲牌”;南京将丰富的夜间活动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相结合,形成夜间旅游“金字招牌”等,均有着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各地出台政策发展“夜经济”

近期,全国各地密集出台“夜经济”相关政策,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其中,上海推出的《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其实,早在2017年上海就启动“打造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建设计划,推出能体现上海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且满足海内外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形成特色街模式、餐饮集聚型夜市广场模式和文体融合型模式三大夜市模式。

此外,天津、南京、西安、成都、济南、郑州、青岛等诸多城市都已经从政府层面强调,要在“夜经济”上面下功夫。

我国发展“夜经济”存在短板

相较于消费者的旺盛需求,我国“夜经济”发展还存在优质供给不足、城市配套不够等短板。如何更好激活城市“夜经济”,让城市“夜活力”释放出更多增长动力,仍待破题。

一、优质供给不足,夜间消费“菜单”待丰富。2019年春节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两江夜游、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等夜间体验项目火爆;今年元宵节,故宫首次开放“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门票一开售便“秒光”。

夜游项目的火爆,一方面折射出现代人对夜间消费的刚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目前夜间消费项目还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以旅游为例,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近八成旅游企业夜游产品投资规模不足20%;参与调研的657家旅游企业中,72.99%的旅游企业提供的夜游产品品类在30%以下,79.24%的旅游企业夜游产品收入不足30%,夜游产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存在同质化现象,“夜经济”配套服务不足。除少数城市外,目前很多城市发展“夜经济”尚不能形成品牌特色,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发展“夜经济”,应充分挖掘本地夜间休闲资源、场所和项目,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打造休闲娱乐项目,如苏州评弹文化、天津相声文化等,都是当地发展“夜经济”可充分结合的优势资源。

此外,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到49.4%,夜间交通不便占25.8%。

三、考验城市管理,规划要先行。大城市夜间消费人车流量都较大,能否保证充足的停车位?部分城市公交、地铁停运时间较早,如何解决夜间出行便捷化问题?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如何避免光污染、噪音扰民?发展“夜经济”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城市发展“夜经济”,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提升配套服务,创造便利的产业环境,为产业良性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事实上,为发展夜间经济,很多城市正在规划先行,先行先试。例如,上海鼓励各区建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试点在部分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天津提出,在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晚20至24时放宽相关摆卖管制等。

-延伸阅读-

伦敦“夜经济”为什么红火

在英国伦敦,夜间经济被称为第五大产业,其成熟的运营模式和巨大的商业潜能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也为英国创造了复兴城市、增长经济的多元化新引擎。

英国于1995年正式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城市发展战略。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同年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达263亿英镑,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亿英镑。

伦敦的夜间经济主要由酒吧、饭店、音乐厅、剧院等组成。在一篇题为《为何伦敦的“夜间经济”无价》的文章中,有学者提出伦敦夜间经济和其城市文化氛围的密切关联。

遍布大街小巷的酒吧、俱乐部是这座注重“酒吧文化”的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主力军。在伦敦,酒吧是英国人民结束一天忙碌工作后的首选。“酒吧文化”提供的畅所欲言、结交朋友的机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创造了轻松无负担的氛围,使英国人不惜花费更高的附加服务费也要在酒吧消费。

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漫长的文化传承上的。伦敦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不胜枚举,近年来也逐渐向公众开放夜间展览。如今,英国已有不少博物馆实现晚间开放,每周五延长开放时间到22时。每年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夜”,伦敦大小博物馆更会推出不同类型的晚间活动,一展文化魅力。

而为了能够为当地居民打造更安全的夜生活,伦敦市政府还成立了夜间经济活动委员会,并专门留出一个公务员岗位招聘一位夜间主管。旨在“捍卫伦敦夜间文化价值,推动伦敦夜间经济发展和多样化”。

此外,伦敦市政府实施了地铁通宵运营计划,为夜间经济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此举不仅方便了民众,也为发展夜间经济“向世界发出伦敦进一步开放的信号”。据报道,通宵地铁计划每年能为伦敦经济带来7700万英镑收益。

伦敦的夜间经济发展汲取了城市特色文化的优势,开发了多样的商业模式,又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建设,已高居全球夜生活榜单。夜间经济已成为全球化大城市推动经济复兴,展现文化底蕴的新亮点。

中国较为发达的夜间消费市场如上海、南京、北京等城市都相继推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发掘城市文化内核,平衡安全与多元化的需求,城市夜间经济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经济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夜经济大开发”前奏已打响,“24小时地铁”不是梦
【城市案例分享】夜间经济和商业特色街区
夜上海升级版不是只有烟火气
国际大都市如何点亮夜间经济
夜经济如何布局?且看相关分析
对照伦敦,我们如何把“夜间商业”做成世界标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