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年中考复习指导

2015年中考复习指导

常见有些同学说:我非常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笨”么?

前面曾提到,“努力”加“方法”都炒不出一盘好菜,你还指望仅有努力就会做出珍馐美味?只要你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学就能披红挂绿当状元?照这个逻辑,工人每天工作18个小时就能生产出好产品,农民整天守在地头就能种出好庄稼?中国足球只要拼命就能胜了巴西?战场上都不怕死就能取得胜利?汽车只要加满了油就不需要车刹和方向盘?

如果努力能证明一切,那中考就不需要了,只要看谁起得早睡得晚就直接上高中,能24小时不睡觉的保送重点高中就可以啦。努力是必须的,但仅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最能抹杀努力作用的。莫过于生搬硬套。

据说,拿破仑检阅士兵士总喜欢问三个问题:你多大了?你到我的军队几年?你是否参加过我两次大战中的一次?有个士兵总担心拿破仑问到他,所以他总是在心里默默念叨“253,都是”。结果怕什么来什么,拿破仑真的来到了他面前,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他的问的问题与往次不同。
   
你来到这里几年了?
   
25,先生!
   
拿破仑大吃一惊,嗯?本来还想不问你年龄,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呢,这下不问也不行了。
  
“你多大了?
  
3,先生!
   
这简直就是对领导智商的挑衅,拿破仑悖然大怒!
  
“嘟!大胆,是我疯了还是你疯了?
  
“都是,先生!
   
生搬硬套害死人啊
   
英语翻译中也有生搬硬套的。看看这个漫画就知道。缺乏思考,是翻译不好的。
   
我们之所以努力,是为了学得更好,而不是为了努力而努力。我们不怕付出,但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而付出。我们不但能低下头走路,还要抬头看看远处的山。
   
生搬硬套是学习物理的大忌!克服生搬硬套还是有办法的。
   
◎第一,先动脑,后动手,避免生搬硬套。老师布置这次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些课外题?为什么这道题可以用图像法来解?这个式子是怎么来的……你就是要多想,什么事都要想一下,不要害怕,要怎么想就怎么想。想完了再做。
   
◎第二,勤询问,多交流。别把思想老集中在自己的世界里,别把眼睛老盯在面前的书本上。左顾右盼一下,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多与同学交流(你这么努力,我相信你主动问老师应该没有问题),尤其当别人向你求教时,千万不要吝啬。当然,你更要多多征求别人的意见。
   
◎第三,有目的,提效率。学习不是闲庭信步,东游西逛,而是为了学知识、学方法、加强自身能力。另外,加强时间管理,不要大把大把地花时间,要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要在特定的任务中完成特定的目的。
   
◎第四,少而精,讲方法。一般来说,努力的你只想依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大需要那些技巧的,你认为那些技巧是那些不肯努力的人才去追求的,这样就对技巧甚至是方法有了一定的排斥。如果没有了方法做指导,那学习中蛮干的成分会越来越多。
   
◎第五,轻形式,重能力。依靠时间的增多,依靠题数量的增多,注意预习、笔记、复习、作业的各个环节,而不注重在做些事情的时候所取得的效果。要取得什么效果呢?总体来说就是要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单单是知识。
另外,要想努能换来成功,还得明白下面这个道理。
   
▲知识和能力是需要积累的
   
你早起晚睡了,是不是意味着你下次物理考试就是“状元”或“榜眼”,最差也弄个“探花”?一般来说这不可能,你不要认为自己练了一遍降龙十八掌就能打得过欧阳锋,也不要期待在操场上转了半个月在游泳比赛中也能拿到名次。
   
如果你修炼的是力学的公式,你会指望在电学考试中有明显提高么?如果你把所有的物理概念理解了一遍下次考试就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么?如果这种期待过重,恐怕是武侠小说看多了,认为在古墓中发现一个剑谱看一遍就会天下无敌。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闭关修炼”之后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成绩常常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木桶效应”: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所以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考试考查的因素很多,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对方法的掌握、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此外,还涉及毅力、细致、耐性等,你的短时间自学只是增强了一个方面,也就是给那个木桶的一块木板增加了长度,那么它的容量仍然没有增加,所以你的考试成绩也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当你的修炼到达一定的程度,相当于最后一块木板加长,量变引起质变,水桶里能盛的水量就会增加。
   
明白了这些道题,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啦。
考前怎样复习?
  首先,要抓住基础概念,将其作为技巧突破口。数学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要寻找差异——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所以容易造成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要抓住常用公式,理解其来龙去脉。这对记忆常用数学公式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推导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做胜过做大量习题,并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公式的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要抓住中考动向,勤练解题规范。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能拿到满分了。其实,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所以,要规范书写过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形。
  最后,要抓住数学思想,总结解题方法。中考中常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法、面积法、特值法、数形结合法等,运用变换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来解决一些综合问题,在脑海中将每一种方法记忆一道对应的典型试题,并有目的地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做到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而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要将较为简单的题组合成较有价值的综合题。中考题最大的特点是浅、宽、新、活,因而,在复习中要回避繁、难、偏、怪的题,否则,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心理负担。
  另外,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还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提升:
  1.速度考试是向时间要质量,复习时一定要有速度意识,不能只要质量而不要数量和速度,超时间的投入就是一种“潜在丢分”,如在考场上发现时间不够,就会乱了阵脚,导致后面的题无法思维,无法下手解答,全部丢分。
  2.计算中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然近年来试题的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简捷、迅速,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且简单。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型为主体的考试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但要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最后的综合复习中要注意书写要求,特别是做完历年的中考题后不能完事大吉,而要针对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检验自己实际的得分情况,不仅要自己分析,必要时还要请教老师,这样才能做到针对自己平时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效率,在校认真听讲,不要盲目做题,一切听老师的指导,你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人生在世,追求的当是一种境界,心存的当是一种梦想,眼含的当是一种至远的眺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勤奋才能化拙为巧,只有勤奋的背后才是成功,才是进步,只有勤奋才能缔造奇迹!为了目标,我们要不惜代价的努力,即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也要追求,应相信:勤奋能战胜一切。

平时的月考的成绩,可以说是中考的摸底,考试后暴露出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一阶段学习,学生该采取怎样的复习策略?看看老师们给了哪些建议。
【语文】阅读中多一些自己的思考
   
语文老师在学生考试的阅卷中发现,像根据内容提示默写诗文名句这种理解型记忆默写,难得有学生满分;对诗句的理解,暴露出学生缺少人文底蕴,许多学生不能把握其象征含义;有的考生甚至对诗歌阅读的一些基本常识一无所知;现代文阅读欠规律方法,表达不准确;许多学生将文章写成“半叙半议”类的“四不像”文章。
  对此,老师给出了下一阶段复习的建议:读好书,多观察生活,在阅读中多一些思考感悟:“文无定法亦有法”,针对某种文体,某种类型的阅读题,通过练习,总结归纳一些答题规律、方法、技巧。
【数学】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次初三的考试中,很多老师发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部分学生几何论证欠严密;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老师提醒学生,接下来要加强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二是做好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核心内容的复习,并能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是培养自己的“实验”和“猜想”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意识地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使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多做限时阅读练习
   
老师分析,考试导致学生听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话中的人物关系没搞清楚、短文细节听后遗忘。其他方面,单词拼写错误、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混淆、名词单数复数使用错误、同根形容词的意义混用、固定搭配和固定短语记忆不准确、两种句型的糅合、做完形填空不能兼顾前后文的内容一致性等,也是考生常见的错误。
  老师建议初三学生,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注意培养边看试卷边做选择的能力;多做限时阅读练习,以便提高阅读速度。在此后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梳理,尤其是词汇的整理和补漏,还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法环境中的变化和用法,对没有完全掌握的语法知识明确了解并要在使用中强化,再辅以适量的针对性阅读练习和翻译练习,英语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物理】提高识图和运算能力
   
学生解题时,往往对一些看似熟悉的题目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答题不符合要求。此外,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老师还发现,很多学生不能从物理图像中选择有效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直接影响答题的最终结果。在相关情景中,学生不能正确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运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估测能力都有待提高。
  根据这一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下一阶段如何复习?老师说,对一些通过画图和计算才能得到结论的题目,要注意运算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缩短答题时间,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利用寒假,将初中重要知识点、例题整理归类并努力做到熟练识记。
【化学】养成良好习惯,不因小失分
  
考试暴露出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元素、分子、原子及结构、质量守衡定律、金属活动顺序、溶液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出现了许多障碍,不能准确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和理论解答试题中出现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老师建议考生强化“化学用语”的针对性训练;在实验探究题中,要大胆猜想和发现问题,把所学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内化和迁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重视培养自己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因非智力因素造成无谓的失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三一轮复习关键点
特别提示中考数学复习“六原则”
中考指导:数学复习“六原则”
资深数学老师:想考145?总结能力很重要!25条必考公式背熟
中考复习基础是关键教材要通读
2012中考数学复习到位的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