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经辨证如何入门.六经辨证口诀和总结. 中医六经辨证常用吗 ?六经辨证的技巧
中医诊断时,首先会辨别疾病属外感或是内伤性质。外感病指感染各种外源性病邪而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往往由表入里,疾病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变化规律。治疗重点为祛除病邪,与内伤病以扶助正气的方式有很大分别。
张仲景(150~219AD)
后世医家将外感病分为伤寒与温病两大类。根据中医的观点,他们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辨証方法有异;伤寒病以六经辨証为基础,温病则以卫气营血或叁焦辨証为基础。
六经辨証最早记载于汉代张仲景(150-219AD)之《伤寒杂病论》中,该书对外感病的辨証论治奠定了基础塬则。它针对外感病的普遍証候,根据症状特点,划分为六个証型阶段。分别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以此解说外感病势,以及相互间的传变关係。实际上六经辨証基本上描述了臟腑、十二经脉病的内容,但由于只注重分析外感寒邪病,所以是较局限的臟腑辨証。
由以上看出,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伤寒病开始时,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经脉深入臟腑,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中医描述为由表入里,正气渐衰的过程。六经病的传变,往往与正气、邪气、治疗、体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外感病的循经传变途径
太阳病指外邪开始侵犯表体阶段。又称为表証。
阳明病指外源性风寒邪转化为热邪者燥邪,直接传入臟腑,影响阳明经相关部位。亦可由于治疗失当导致津液虚耗所引起。表现阳气未衰,邪气盛极的激烈情况。
少阳病指表証未能及时缓解,病邪开始侵入内里,但又未达内部阳明水平的过度阶段,属于半表半里之証。
太阴病病位在里,表现虚寒湿証。是由叁阳病传入中焦,或脾胃素虚所致。
少阴病表示病在心肾,出现严重虚寒,整体机能衰煺情况。
厥阴病病变的最后阶段,正气与病邪相争。但身体正气已衰,阴阳严重紊乱。証候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根据六经辨証,叁阳经病及叁阴经病的表现
病証基本病变主要症状
太阳
外风头痛、发热、出汗、恶风,脉浮缓。
表寒恶寒、发热、无汗、气喘、头颈痛、全身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阳明
里热兼燥高热、出汗多、非常口渴、面红、心烦。脉洪大,舌苔黄燥。
胃肠实热身热、下午潮热、便秘、腹满痛拒按、烦躁、严重者、神志不清。脉沉实有力,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
少阳
半表半里口苦咽乾、视力模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厌食、、噁心。舌苔白,脉弦。
太阴
脾胃虚寒腹满胀、时痛时止、喜温喜按,腹泻、呕吐、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迟或缓弱。
少阴
阳虚内寒畏寒、精神萎靡、手足冰冷、腹泻、泄泻未消化食物、噁心、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阴虚火旺心烦、失眠、口燥咽乾、小便黄。舌尖红,乾燥少苔,脉细数。
厥阴
寒热错杂口渴不止、寒热错杂、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四肢冰冷。舌苔白腻、脉弦数。
总括来说,阳经病属表、多热証、实証;阴经病属里、多寒証、虚証。叁阳经病治疗,以祛除邪气为主;叁阴经病治疗,以扶助正气为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论三阴三阳/六经辨证
阳气是六经辨证的关键
干货!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伤寒论临证应用思考
伤寒与发热 - 伤寒研读 - 华夏中医论坛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