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的三国

三国,这大概可以算是日本人最感兴趣的中国历史片段了,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在日本有很大影响,甚至日本人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开发的产品,反过来也影响了中国,比如各种游戏,相信有不少人对《三国》的兴趣,都是玩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玩出来的吧?和我们很多人通过小说、游戏来认识三国一样,研究三国时代,也是从小说入手,向历史挺进,最后落脚于现代,这正构成了《三国志的世界》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我们不妨追随他的路径,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说起,一点点走入历史。

《三国演义》

好,那我们就先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说起,很多人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入门的,《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了,甚至于我们可以说,有两个三国,一个是小说家的三国,一个是历史学家的三国。我们更熟悉前一个三国,不过要追寻真正的三国时代,还得以后一个三国为准。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三国演义》,还要读陈寿的《三国志》,读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用《三国志》检查《三国演义》的错误,不仅有助于我们纠正从少年时代积累的偏见,还能帮助我们认清从三国到明朝这一千多年来历史与政治的变迁。要知道,《三国演义》不仅在写三国,还反映了元朝人、明朝人的思想和生活,书中的三国人,有时便是他们自己。这里需要提一点。日本人研究三国史,有独特的史料优势,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来说,《三国演义》并非纯粹原创,罗贯中下笔之际,曾参考元朝人的话本。其中一个插图本,叫《三国志平话》,出版于元朝末年的至治年间(1321-1323)。这本平话,写法有些玄幻,开头说,汉初被刘邦害死的韩信、彭越、英布,在汉末分别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来找汉朝报仇,刘邦转世为汉献帝,为当年的杀戮赎罪。所谓三国演义,则成了一种报应与轮回。当然罗贯中没有采纳这种低级的思想。这本《三国志平话》,在中国已经绝迹了,但是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了原本,天理图书馆收藏了流传本。

本篇介绍三国不仅在史料,更是视角。我们可以一些关键词为例,第一个词,叫“正统”。正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就是代表天命,代表民心。搁在三国,就是谁有资格继承大汉王朝的王统,答案只有两个,一是魏国,二是蜀国。以魏国为正统,那是因为,曹丕建立魏国,来自汉献帝的禅让,从程序上讲,汉朝的接力棒,落到了魏国手上;以蜀国为正统,那是因为,刘备姓刘,号称刘邦的后裔,汉献帝得叫他叔叔(当然如果从辈分上考证,汉献帝反而是刘备的叔叔辈),从血统上讲,刘备更有资格说自己是汉朝的合法继承者,那些年来,他始终以兴复汉室为政治旗帜,在蜀地四川建国,国号还是“汉”,史称“蜀汉”,一笔写不出两个汉字,正如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他说自己是正统,谁能否认呢?

算起来,关于三国的正统之争,已经持续了千余年。每一次争论,每一种主张,都涉及一段历史背景和纠葛。最早一本写三国的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这不仅因为陈寿动笔之际,处于西晋治下,晋朝的政权,来自魏国禅让,所以他要尊魏贬蜀;更是因为,陈寿虽出身蜀国,不过他和他的老师谯周,对蜀国都没有多少忠诚感。说起谯周,在《三国演义》里虽然戏份不多,却是个投降派反面典型,其实早在《三国演义》之前,谯周就被定位为这种形象了,与很多后代的文人写诗损他,比如温庭筠的《过五丈原》:“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是说,走到了五丈原,就想起当年诸葛亮死在这儿,而可叹诸葛亮死后蜀国就无人了啊,连谯周这号人都能称为老臣了。再比如罗隐的《筹笔驿》:“千里江山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不用解释,都能听出来,诗人在嘲讽谯周的不忠。话说谯周这个人,是蜀国最有学问的人之一,人称大儒,官居光禄大夫。他曾直接拿刘备和刘禅的名字开玩笑:“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意思是,刘备和刘禅,这父子的名字合理来看,就是“老刘家准备禅让”的意思,暗示蜀国将被魏国所取代,这种话简直大逆不道,正可见谯周对蜀国的态度。后来姜维北伐,他大力反对,邓艾攻蜀,他又力劝刘禅投降。谯周是这样的思想和主张,那陈寿作为谯周的学生,他的思想自然深受谯老师的影响。此外,陈寿贬低蜀国,还有一个原因,据说陈寿的父亲陈式,曾受马谡——就是《失街亭》里的参军马谡——连累,被诸葛亮严惩,因此陈寿怀恨在心,对蜀国和诸葛亮大加贬斥。当然这近乎流言,无法考证,大家姑妄听之。

《三国志》出自西晋。等到东晋,习凿齿写《汉晋春秋》,则以蜀为正统,这是第一本以蜀为正统的史书。东晋不也属于晋朝么,为什么突然转向呢?东晋是西晋灭亡后流亡到江南重组的政权,属于偏安政权,中原被异族占领,不得不偏安于南方,这就跟蜀国有些相似,所以东晋以蜀为正统,其实是为自家政权的正当性辩护。

到了宋朝,魏国与蜀国的正统之争再次爆发。北宋时期,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对于魏蜀吴三国,都不承认他们的正统性,只是为了行文方便,采用了魏国的年号。南宋时期,朱熹写《通鉴纲目》,与司马光唱反调,把《资治通鉴》的魏国纪年改作蜀汉纪年,不仅以蜀为正统,还提出尊王攘夷的观点,王,就是蜀国,就是南宋,夷,就是魏国,就是辽国、金国这些异族政权。从此以后,本来与民族问题毫无关系的正统论,渲染了汉民族抵抗北方民族的色彩,魏国与异族被视为同类,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此定格。

正统之争的高潮,发生在元朝。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是国史之上第一个异族征服整个中国的政权,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而痛苦的精神冲击。于是爆发了一场争论:元朝的王统,到底继承了北方女真族的金朝呢,还是继承了南方汉族的宋朝。其实啊,元朝的执政者们未必会关心这个问题,他们一向奉行马上得天下,哪里在乎什么正统性呢,反倒是被铁骑征服、作为失败者的汉族士大夫,对这个问题纠结不已,由此形成了上述的争议话题。罗贯中活在元末明初,他写《三国演义》,以蜀国为正统,以魏国为叛逆,尊刘贬曹,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则属有感而发,所针对的不仅是三国,还有他所身处的元朝,不仅是写历史,同时也是在写现实。

关于正统,“三帝鼎立”,三帝者,三位皇帝:曹丕、刘备、孙权。曹操并未称帝,对于群臣劝进,他曾表态:“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要是我们老曹家真有当皇帝的命,那我也不期待在我这一辈来实现,我更愿意像周文王那样,等我的后代完成改朝换代之后,追认我为“王”,后来果然曹操如愿了,虽然生前没当过皇帝,但被追尊为“魏武帝”。说到底,以曹操的雄才大略,最在意的是扫平乱世,统一中国,而不是区区皇帝名号,他的心思是,如果天命所归,称帝一事,不妨由小儿辈来做。这个任务,落到了曹丕头上。公元220年,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当时他还玩了一个小把戏,因为汉室是尧的后裔,他宣称曹姓是舜的子孙,尧曾禅位给舜,那么汉献帝禅位给自己,正符合中国政治的优良传统。掩人耳目到了这一步,令人叹为观止。

刘备更绝,听说曹丕篡汉,他立即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这是公元221年的事,仅比曹丕称帝晚一年。而且,当时有一个谣言,称汉献帝被曹丕杀死了。刘备对这则谣言,心知肚明,明知这不是真的,依然把它当真的来宣传和利用,迅速召集群臣为汉献帝服孝,追谥他为孝愍皇帝,因为唯有如此,他才方便称帝,假如献帝在世的消息传播开来,这戏就不好演了。结论是:“刘备的即位也不过是一场并不高明的戏,而且匆忙上演草草收场。”

最令人感怀的反而是孙权。孙权称帝之前,一度臣服于魏,被册封为吴王。按理说,他该使用魏国的年号,然而,吴国只是对外使用魏国的年号黄初,在国内继续使用汉朝的年号建安。1996年出土的湖南长沙走马楼木简,曾发现“建安二十七年”等字样。事实上,建安到了二十五年,就完事了,所谓建安二十七年,应该是曹丕执政的黄初三年。孙权却不计风险,依然使用汉朝的年号。对汉室的忠诚,反而在貌似局外人的吴国身上得以残存。终于,在曹丕称帝九年之后,刘备称帝八年之后,孙权正式登基,号称吴大帝。至此,三个皇帝全部就位,这才是三国时代的真正开端。

明白了魏蜀的正统之争,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三国必须充满敌对、战乱。我们能想象魏与蜀平等相处,互相承认吗?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魏和蜀都宣称自己的法统来自于对汉朝政权的继承,而汉朝的正牌继承人,只能有一个,承认了对方,就意味着否定了自己。但是实际上蜀和吴之间却保持着一种准同盟的关系,存在二帝相互承认的状态,这是既是因为他们与魏国的实力对比,决定了他们必须相互依存,也是因为前面说的,孙权称帝的时候刘备已经故去了,蜀吴的矛盾已经得到缓和。

真实的三国

说完了虚幻的正统,再说具体的三国。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对比,究竟是怎么样的?谁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最强者?如果依据《三国演义》,我们对蜀国的印象可能非常好,有刘备这样的明君,有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和智者,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样的“五虎上将”,但是,请大家想一想,蜀国要真是这么彪悍,应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才对,为什么没能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反而龟缩于西南,最后被邓艾、钟会这样的晚生后辈给灭了呢?小说家到底虚构了多少历史,真实的三国应该是什么面目?

我们来看看三国的国力。国力可分作领土、人口、军队、人才等。先说领土。魏国的领土包括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徐州、兖州、豫州、司州、雍州、凉州等十个州,基本相当于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宁夏、甘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可能还包括内蒙古的一部分,总之长江以北,尽归魏国所有;吴国的领土包括扬州、荆州、交州这三个州,其中扬州、荆州与魏国共有,大体而言,吴国的势力范围就是现在的江南和华南,包括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地方虽然也不小,但还是比不过魏国,而且当时中国南方开发还很不充分,所以人口和综合国力,更是没法比;蜀国只有一个州,益州,当然益州相当大,包括现在的陕西南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广西的一部分,统称西南。对照一下地图,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三国的实力之比:三国当中,魏国最大,蜀国最小,吴国与蜀国的领土相加才接近魏国。

再说人口。我们列出了三国灭亡之时的人口数据:蜀国共28万户,94万人;吴国共52.3万户,230万人;魏国共66万户,443万人。这一比,更加明了,魏国相当于两个吴国,五个蜀国。

与人口相关的数据,是士兵与官吏。蜀国94万人中,士兵占10.2万,官吏占4万;吴国230万人中,士兵占23万,官吏占3.2万;魏国的士兵没有明细的数目,我们推测有40万以上。数据一列,强弱分明,已经没有对比的必要。我们只想指出一点,蜀国的人口虽然还不到吴国的一半,官吏人数却超过吴国,可知他们的政府队伍臃肿,行政效率与财政压力都将构成执政者的难题。

明确了士兵人数,再说军队的性质。三国的形成,可视为军阀之间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大军阀吞并小军阀,最后决出三个胜利者,就是三国的君主。不过这三大军阀之间,依然有其区别。魏国坚持中央集权,把私人武装改编为中央直属,同时推行军屯制,积极组建隶属于国家的军队。吴国则相反,由于孙氏父子在江南地区属于外来政权,不得不跟当地的豪族势力寻求合作,让渡一部分权利给他们,造成豪族势力过于强大,尾大不掉,所以吴国的政治体制,从表面上看,属于中央集权,实际上近似各大豪族的联合政权,吴国的皇帝,更像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幕府将军或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君主。至于蜀国的军队,与前两者毫无可比性。刘备不像曹操和孙权那样出身豪族,称他为“浪子英雄”,说白了就是流浪汉,因刘备大半生流浪、转战各地,他的军队则是一个由流民聚合而成的武装集团,而且,在蜀国的本地人看来,刘备的军队更是标准的外地人军队,刘备的政权也属于外地人政权,战斗力既差,而且不接地气。

最后来说人才。如果相信《三国演义》的叙述,显然蜀国人才最盛,数一数二的文武人才基本都跑刘备那儿去了,实际上恰恰相反,人才层面上也是曹魏政权占绝对优势。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贤令,为魏国培养了至少两代人才,何况魏国的领土,中原和华北,本是人才汇聚之地。吴国地处江南,文采风流,所出产的鲁肃、周瑜、陆逊等,都是三国时代的第一流人物,问题在于缺乏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最惨的还是蜀国,且不说五虎将都是被神化的人物,单讲一点,刘关张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了近一代人,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张飞都已经年过四十,虽然他们在这之后也都有过出色表现,比如张飞在汉中争夺战中的功绩,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关羽别的事迹很多都是演义里虚构的,但水淹七军是真的),但毕竟他们年龄摆在那呢,巅峰时期都已经所剩无几了,用足球术语来讲,他们和诸葛亮的巅峰期不幸错开了,没能擦出多少火花。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一来当地人才匮乏,二来即便有些人才,并不甘心为刘备所用,第三,在研究《三国志・蜀书》,指出蜀国群臣好内斗,刘备和诸葛亮在世,还能镇住局面,他们一死,蜀国内政逐步陷入混乱,无可救药。

蜀国为什么灭亡

前面说过谯周、陈寿对蜀国的忠诚度极低,而这在蜀国的知识界,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三国时期,蜀国盛行谶纬之学,谶纬,一语成谶的谶,经纬的纬,谶纬就是预言的意思,尤其指政治预言。蜀国的学者,比如阆中人周舒,解释《春秋纬》中的著名预言“代汉者,当涂高”,认为“当涂高”指魏国,因为宫殿两边的高台,被称为“像魏”,这就把“魏”字跟“当涂高”的“高”字联系起来了;成都人杜琼也说:“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属曹,此殆天意也。”就是说,汉代以来各级官吏的称呼,往往都带个“曹”字,所以老曹家掌权,这是天意啊。虽然这两个解释都是非常牵强,甚至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在当时预言盛行的文化环境下,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舆论的作用,而且,这不是魏国人宣传的,而是蜀国的知识分子自己想破脑袋硬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他们这么不遗余力地鼓吹曹氏和魏国将取得天下,从中就可见蜀汉政权在当地的群众基础有多差了。

那么吴国呢?虽然也是由于实力对比悬殊而灭亡,但是从一点可以看出,吴国比蜀国强的地方:蜀与吴亡国之后,大多官僚都在晋朝做官。来自吴国的官员相当怀念故国,譬如陆逊的孙子陆机,他曾经写过一篇《辩亡论》,分析吴国灭亡的原因,文中充满了对吴国的哀惜与作为吴人的骄傲。来自蜀国的官员却表现得非常冷淡。在这一点上,吴与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蜀国大臣对政权的忠诚度之低,再次得到证明。

谁是正统;国力如何;何以归晋。这就是这本《三国志的世界》的主要线索。当然,这本篇的精彩之处不只在于这些宏观层面的讨论,我们对史实的考证,还有很多地方都令人耳目一新。诸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六出祁山,这都是《三国演义》里最著名的段落,然而,并不是史实,因为从地理上讲,它们都不能成立;再如曹操的儿子曹彰,因胡须呈黄色,曹操称之为“黄须儿”,曹操喜欢黄色,有其政治考量,因为根据中国传统的“五德兴替”理论(就是说,每个政权的兴起,都对应着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之一所代表的“德行”),汉朝是火德,根据这个理论,取代汉朝者将是土德,火德对应红色,土德对应的颜色则是黄色。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所选择的颜色也是黄色。

另一个演义形象与史实形象严重不符的典型,应该属吴国的鲁肃。罗贯中笔下,鲁肃是一个忠厚长者,好好先生,所以他常常作为受骗对象,用来衬托诸葛亮等人的所谓智慧。事实上,鲁肃是吴国最有远见、大略的人,从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抗曹,到借荆州给刘备巩固同盟等决策,都是鲁肃主导的结果。可惜,《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吴国则被贬低到一个陪衬的角色,鲁肃因此被冷落、弱化,完全脱离了其历史面貌。

除此之外,我们读《三国志的世界》,还得注意,不仅写三国鼎立,还写到“三教鼎立”,正是在三国时期,儒教开始统一,道教开始壮大,佛教开始普及;三国还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譬如曹操,不仅是大英雄,大政治家,还是大诗人,单凭一首《短歌行》,足以笑傲千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把手教你读《三国演义》,只需抓住4个点,读懂三国并不难
比魏延更冤的蜀臣,保全了蜀国上下,却仍被唾骂一千多年
三国志真能代表正史?陈寿为啥专黑诸葛亮等?有内幕!不服来辩!
《三国演义》真的是篡改历史吗
王夫之一字评三国君主 夫子书话
郭清华 【三国研究】三国人物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