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研读(第八讲)

论语研读(第八讲)

 

教学内容:解读“述而第七”篇38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孔子的思想。孔子亦是教亦是学

述而篇共38章,873字。本篇集中阐述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亦是教亦是学

孔子的为学。主张述而不作,反对不知而作之者,要求自己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己认为自己是非生而知之者,并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乃至五十以学《易》,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在文章典籍方面,孔子自己认为还大约赶得上一般的人,至于身体力行的做个君子,还没有达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坚持从善如流,闻过则改,尤其是陈司败昭公知礼乎之问,孔子为君王讳,以知礼答之,以至于弟子巫马期转告孔子的错误,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表现了孔子闻过则喜的圣人风范。以”“为标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终身以周公为榜样,立志恢复周礼,以推行仁道为己任。认为在日常生活之中,在举手投足之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的为教。即如何对待学生,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包括对互乡童子的教育,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鼓励前进。在教学时,采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具体的学生要求他们不能暴虎冯河,死而不悔,应该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而且要求吊丧祭日不能唱歌,特别惧重的应该是斋戒,战争,疾病,尤其不谈怪,力,乱,神,绝不助纣为虐,帮助作乱之卫君。孔子教育学生胸襟开阔,用快乐面对人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对待财富,可求则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不义而富且贵,不可追求,则视之如浮云,并从吾所好对奢侈与勤俭的态度也十分明确,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对待学生胸襟也十分坦荡,在传受知识时毫无隐瞒,吾无隐乎尔。坚持四教:文、行、忠、信,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生。

【原文】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述而不作:只传述古人著作而不创作。 ②信而好古:相信、爱好古代的文化。  ③老彭:商代的贤大夫彭祖。一说指老子和彭祖。

【语译】孔子说:继承传授而不去改变创作,忠实并遵从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

【解读】本章孔子谈对文化的传承。文化与科技的发展,是两种有趣的发展现象。科技以新为美,文化以旧为美。科技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给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诸多福泽。文化的发展似乎恰好相反,愈古愈好,弥久弥新。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文化思想,经过由浊而清的变化,沉淀,经过历史的洗刷,时间的磨砺,留下来的便是晶莹透亮,辉光永驻的珠玉,犹如一个历史的老人,经过岁月的清洗,便也变得弥足珍贵。孔子好古,敏以求之学而不厌信而好古,便是对一种积久而沉淀文化的研究探索。述而不作,便是对这种文化的因袭传承和发扬。孔子的述而不作,并不仅仅是温故传承,温故、传承之中,亦有大量的创新,只是他不愿意做不知而作之的人。他删《诗》《书》,定《礼》《乐》,演《周易》,修《春秋》,有述也有作。只说述而不作,一方面固然是自谦,另一方面是作了圣人之事,于心不安,故讳言之。因为在古代,著作是圣人之事,只有天子才能制礼作乐。《礼记·中庸》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据此,孔子天子之事,有天子之德,而无其位,世称之素王,自以为能而不能

【原文】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默而识(zhì)之: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识:记住。  ②诲:教导,教诲。  ③何有于我哉:于我何难之有的倒装和省略,

【语译】孔子说:默默地掌握知识,学习上从不满足,教导他人从不厌倦,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本章谈孔子的态度。开头三句,分别三层含义,且相对独立。第句谈对文献知识的默思识记,即知识技能的学习。第句侧重谈道德修养的学习。孔门的有时是合用,有时是分用。合用指文献”“道德的学习;分用或指文献,或指道德,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文献技能。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指道德修养。①②句概括起来,也可合称为。第句,将所学的知识道德用来教诲他人。子贡曾赞扬孔子说: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仁且知,夫子既圣矣。意思是孔子在的问题上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孔子平生仁以为己任好学不厌,诲人不倦,是我的本份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也就是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如此如此罢了。进一步说则是仅仅如此而已。因此前三句是客观陈述句,末一句是表反问语气的宾语前置句。

【原文】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德之不修:不修德。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讲:前人多注为讲习,笔者测讲当通jiào),考校,考查,研究,意即不研究学问,语译”“解读仍以旧注为依据。闻义不能徙:听到合义理的事不能全力以赴去做。徙:迁移。

【语译】孔子说:有的人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能去讲求,知道了何为道义却不能践行,自己不好的地方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啊。

【解读】本章谈孔子的忧虑。第句讲德之不修,”“在儒学中是空位概念,它和”“一样,是诸多道德范畴的总和,可以与并列合用,称为仁德,与合用,称为道德德必修而后成。第句讲学之不讲并列使用时,则专指文献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属于的范畴。有两个含义:一个属于学的范畴,一个属于学的范畴,学之不讲属于学学而不厌,属于学。朱熹说:学必讲而后明,学习到一定程度需要讲习,通过才能使自己知识更清晰系统。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可以促进学习。第句谈义者,宜也。恰当、适度、适中均可称。文中的,含有道义义理等含义。第句讲不善不能改。真正能改正错误的人,是大仁、大智、大勇之人,对错误认识通脱透彻之人,是属于的范畴。

前四句话,即孔子倡导的”“”“”“四项美德,是全德之称,有时又与其它道德范畴并称。德不修,学不讲,义不从,善不改,四句构成一组排比句,语势连贯,气脉畅达,一气呵成,而且均用字居中做排比句的连接词,且强调其否定之程度,正是孔子忧虑之所在。

【原文】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燕:通。朱熹《集注》:燕居,闲暇无事之时。”   ②申申:容貌舒缓。  ③夭夭:态度和悦。

【语译】孔子闲暇的时候,情趣盎然,态度温和,潇洒自如。

【解读】本章是孔门弟子记述老师闲居时的仪态。孔子不仅重视言教,同时也重视身教,所以门徒们也记述孔子的行为、仪态,作为学习的典范,(《乡党篇》均是这类材料)。闲居无人,一般是人们仪态比较松懈的时候,孔子能做到松而不弛,说明他持身严谨。

【原文】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甚矣,吾衰也:即吾衰也,甚矣,我衰老得太厉害了。  ②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成王执掌天下。鲁国的始祖,孔子认为他是圣人,对他非常崇拜。

【语译】孔子说:老了,我已衰老成这样了!很久我都不再梦见周公了啊!

【解读】孔子晚年感叹不复梦见周公,一是表明对周公的怀念,二是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未能完成的感叹。

本章从文字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孔子晚年气血衰尽,体力不支,精力不够,不复梦见周公,实际上内涵丰富,感情凝重。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约卒于公元前1095年。早先被封于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尚书大传》说:周王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一生主要功绩集中在商周之际,在打天下和治天下两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他摄政七年,功昭天下,辅佐武王,克灭殷商,三年东征,平定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尤其是制作礼乐,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周公制礼作乐,借鉴于夏商二代,有所选择,有所发展,把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推向了发展的顶峰,所以孔子由衷地赞叹: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礼乐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而周公是礼乐文化的最重要的创造者。儒家文化直接承袭了西周的礼乐文化,并于西汉武帝时代一跃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如果我们把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史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两千多年),则可以说,周公是前一个两千多年间礼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后一个两千多年间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关于孔子梦见周公所含的意义,从客观上看问题,其实这是中国先哲的一个文化传承之梦。孔子一心想把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此梦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强烈愿望和精神追求。孔子十分赞美西周丰富灿烂的文化成就,立志要追随它。人们习惯上以文、武为西周文化的代表。其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看,周公才是最重要的代表。

【原文】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艺:即六艺。有初级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即礼节、音乐、射箭、驾车、写字和算术等内容。也有高级六艺:指《礼》《乐》《易》《诗》《书》《春秋》。是孔子教学的内容。

【语译】孔子说:(一个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立身之基,以仁为本,致力于六艺之中。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的追求和探讨。本章”“”“三个概念,是儒学中的三个空位概念,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们是所有道德范畴的总和。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以及夫子之道均指的具体表现,即。因此,三者可以互相组合并称仁道”“仁德”“道德。因此,三词一义,这在修辞学上称变形不变义的重复。在《论语》一书也不泛其例,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三句话,其实一个意思,变形而不变义,或者说:变形而义有微变,目的在于强调。这里也是用不同词语形式强调并强化仁德实施之重要,这三句话,三个名词意思虽然一样,三个动词却大有讲究。立志执守不违背是对内心而言,是对行动而言,是对目标而言。国有道,不变塞(不改初衷)。”“国无道,至死不变。内心专一向往,行动守一不改,目标至死不变。”“”“三个动词各自强调一个方面,万泉归海,为万川之海,万流之总和。前三句为进德游于艺修业六艺,分初级六艺和高级六艺,四句话是孔子诲人不倦,教弟子进德”“修业的谆谆教诲。

【原文】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束脩(xiū):十条干肉,古代用来作初次拜见的礼物。脩:干肉,又叫脯。每条脯为一脡,十脡为一束。

【语译】孔子说:只要带一束干肉来见我,我没有不施教于他的。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以及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关于束脩,通常有三种解释:第一种,十条干肉。古人相见,必执贽为礼,束脩乃礼之薄者。朱熹注:脩,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第二种,束脩,谓束带修饰。古人年十五,可自行束带修饰之礼。郑玄注《论语》: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第三种:指束身修行。《陔余丛考》引《汉书·光武诏卓茂》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脩,执节诚固。《邓后纪》有云:故能束脩不触罗纲。一般以第一说为长,略有薄礼,不分贵贱远近亲疏,孔子未尝不予教诲。

【原文】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愤: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  ②悱(fēî):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③隅():角。

【语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

【解读】本章谈启发式的教育。离开契机的启发式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启而不发。子贡”“之问,孔子相机启发,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接着用切磋之句以接对,孔子顺势向前推进一步,可与言诗也,吿诸往而知来者。(参见1·5)正如颜回赞叹孔子说:循循然善诱人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的启发式运用娴熟自然精妙,俯拾皆是,诸如传言之教,不屑之教,无言之教,都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运用。”“是启发的条件契机,举一反三则是启发的结果。能做到举一反三的弟子,最好的是颜回,闻一知十;其次如子贡、子夏,吿往知来(参见3·8章),闻一知二;最笨的应该算是樊迟、司马牛,闻而否喻,常有未达之状。”“站在师长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条件,举一反三是启发的结果。站在学生角度看”“是能举一反三是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结合,温故而知新谈的是”“结合。学习三步曲,一是,二是,三是,三者缺一不可。”“是启发的前提,是启发的结果。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善学者思而能悟,悟而能得,博而返约者也。

【原文】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语译】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进餐,从来没有吃饱过。

【解读】本章谈对丧者的礼仪,亦表对丧者的恻隐之心。丧事饱食,从心里角度讲,无恻隐之心;从礼仪角度讲,不合礼制。丧事不饱,内有恻隐仁爱,外有礼仪规矩,礼形于外,仁存于内。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谈的也是仁内礼外。魏·何晏说:丧者哀戚,饱食于其间,是无恻隐之心。·邢昺说:故得有食饥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

【原文】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于:在。是:此,这。

【语译】孔子在吊丧哭过的一天里,是不会再唱歌的。

【解读】本章内容与前章内容联系紧密。前章讲丧与食,本章讲哀与乐。《礼记·檀弓》说:君子哀乐不同日。快乐与忧戚不同日。宋·邢昺说:一日之中或哭或歌,是亵于礼容。

【原文】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舍之则藏:不用我就藏起来。舍:舍弃,不用。  ②惟我与尔有是夫: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尔:你。是:这种。夫:语气词,相当  ③子行三军:指挥军队。行:率领,指挥。三军:古代大国有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这里指全军。  ④谁与:和谁一起。与:一起,共同,动词。  ⑤暴虎冯(píng)河: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徒步过河。《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吕氏春秋》引此高诱注:无兵搏虎曰暴,无舟渡河曰冯。

【语译】孔子对颜渊说:是用于世就去干,不能用于世就隐匿,恐怕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了!子路问:先生如果率领三军作战,那么打算选谁作你的助手呢?孔子说:赤手和虎搏斗,蹚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会和他共事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画而有把握成功的人才行。

【解读】本章孔子谈用行舍藏以及智勇兼备的问题。孔子、颜渊、子路师徒三人,颜渊尚文,子路尚武,一文一武两个弟子和孔子同居一室,可以设想,孔子坐,弟子立。孔子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颜渊、子路是孔子最喜欢的两个学生。子路听到孔子对颜渊如此高的赞扬,冷落了他。孔子话刚一落音,他便率然而言:您率领三军打仗,那么,谁做你的助手呢?子路的问话,别有用意,能,有颜渊,我虽不服气,但无话可说;但武之行军略地,非我莫属。在老师面前也不敢讲武斗狠,只好说子行三军,则谁与?谁做您的助手呢?其实子路心里要说的却是我带三军去打仗,谁跟着我呢?我行三军,则谁与?即便是他口头问的子行三军,则谁与?至少他也希望得到惟我与尔有是夫的答案。孔子当着子路的面盛赞颜渊,本来运用的就是旁敲侧击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要子路虚心学文,加强修养。谁知他侧面教育不行,不仅听不进去,反而仍然表现出争强好胜,出言不逊。孔子则转侧面教育为当面批评,而且言辞非常犀利,毫不留情。空手打虎,赤脚趟河,死也不后悔的,我才不和他一块儿去打仗呢。孔子劈头一阵批评,语气果决,其言也厉。批评只是反面赌截,不能没有正面疏导,孔子话锋一转,语气平缓,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讲的便是临事而惧,加之好谋而善断,便是勇而有谋的理想人格,孔子既有旁敲侧击,又有正面批评,既有当面堵截,又有循循然善诱,正面疏导,教育家从事教育,常常是多管齐下,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有时是一石三鸟,有时是三石一鸟,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文】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而:如果。  ②虽执鞭之士:即拿着鞭子为当官人开路的差役。

【语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追求,即像拿着鞭子为人赶马车这样的事,我也会去做的。如果不可以去追求,我还是做我喜欢做的事吧!

【解读】本章亦表现孔子的财富观。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财富可以追求,以道取之,可以不辞小官,孔子也担任过乘田”“委吏管仓库,任会计一类的职务。更重要的是孔子多次谈到财富问题: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泰伯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孔子对财富的取予,要求限之以义,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原文】7.13子之所慎:齐,战,疾。

【注释】齐:通,斋戒,古代祭祀前要沐浴,戒荤,穿戴干净衣服以此来表示虔诚,叫做斋戒。  ②战:战争。

【语译】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事是:斋戒,战争,疾病。

【解读】本章谈孔子所谨慎的内容。斋戒,侧重对先祖而言,有关孝道、民德。战争,侧重对青壮年而言,有关国家生存发展,国运兴盛衰亡。疾病,侧重对老年人而言,老人安定,有关国家安宁祥和。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慎斋戒、少疾病、少战争是怀之”“信之”“安之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孔子对”“”“三者重视的原因。宋·邢昺说:将祭,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斋之为言齐也,所以齐不齐也,故戒慎之。夫兵凶战危,不必其胜,重其民命,固当慎之。君子敬身安体,若偶婴疾病,则慎其药以治之,此三者凡人所不能慎,而夫子能慎之也。(《十三经注疏·述而第七》)

【原文】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韶》:舜时的乐曲。  ②三月:泛指长时间。  ③斯:这样。

【语译】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后,沉醉得三个月都不知肉的味道。说:没想到韶乐美到这种境地!

【解读】本章描绘孔子对韶乐的痴迷状态。本章记载孔子闻听韶乐如痴如醉的情状。三月,言其久远,不知肉味,言其深入肌骨,沁人心脾。声乐,系声觉系统;肉味,系味觉系统。音乐之美妙,由声觉而味觉,通贯其感觉系统,妙不可言之状,尽现于眼前。

孔子在《八佾篇》中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据《汉书·礼乐志》载:夫乐,本性情,浃肌肤而藏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至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舜之后,《韶》乐存焉,故孔子适齐闻《韶》。原来齐国的《韶》乐是陈国公子完传过去的。那么,孔子又是怎样在齐国听到《韶》乐呢?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年三十五,昭公奔于齐,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说苑·修文篇》说: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趋之,趣趋之,《韶》乐方作。孔子是因三桓驱逐鲁昭公,鲁国大乱而到齐国听到《韶》乐的。孔子听了《韶》乐,叹为观止;学习《韶》乐,专心致志,所以三月不知肉味了。

【原文】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为:帮助。卫君:卫出公蒯辄,蒯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太子蒯聩的儿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被逐出卫国逃到晋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晋国为侵略卫国,送蒯聩回卫国与蒯辄争夺君位。蒯辄父子俩争夺君位,与伯夷、叔齐兄弟俩相让君位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可以看出孔子对蒯辄的态度。  ②诺:应答的声音。  ③求仁而得仁: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互让君位是为求仁,他们这样做已得了仁,即使最终饿死了,也不会有怨恨。

【语译】冉有说:我们先生会去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说:是吗?我去问问看。子贡进去孔子问:伯夷和叔齐是怎样的人啊?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回答说:追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子贡退了出来,告诉冉有说:我们先生不会帮助卫君的。

【解读】本章记叙了子贡对孔子是否帮助卫君而进行的侧面探听,表现了子贡的机智,亦表现孔子的正直。本章关涉人物众多,背景复杂,情节颇为曲折,人物个性也十分有趣。先从卫灵公谈起,卫灵公治国有方,但为人无道,其夫人南子品行不端,臭名远播。治国者必先齐其家,齐家者必先修其身。卫灵公身不修,家不齐,教子无方,其太子蒯聩仇视南子,并欲加害,卫灵公知道后发怒,欲行惩治,蒯聩跑到晋国。卫灵公死了,国人推立蒯聩的儿子,即卫灵公的孙子,蒯辄为国君,即卫出公,也就是本章的卫君。卫出公的父亲蒯聩知道儿子立为国君,于是借晋国兵力攻打卫君,以期夺回君王之位,卫出公率兵拒之。父子相残,祖孙三代如出一辙。卫出公新任国君,冉求、子贡担心孔子会去帮助卫君。因孔子以天下之任为己任,对天下之事采取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为天下黎民苍生着想,不羞污君,不以侍奉坏君王为耻辱。冉求、子贡两弟子忧虑不是没有道理。两个弟子心里如此想,但不便直言相问。若是子路在场,一定口无遮拦,率而逼问,或者面露不悦。冉求不愧是孔门政事科的高材生,多谋略善筹划,故意问子贡:夫子为卫君乎?老师会帮助卫出公稳定政权吗?子贡也不愧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善于辞令,当即许诺,吾将问之。冉求幕后操纵,子贡前场表演;冉求善谋,子贡善说;两人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原文】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饭,吃,名词作动词。  ②曲肱(gōng)而枕之:把胳膊弯曲起来当枕头枕着。肱,从腕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枕,枕着,动词。

【语译】孔子说:吃粗粮,喝淡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那不合道义得来的富和贵,对我来说,犹如天边浮云一样,还值得在意啊。

【解读】本章记孔子的快乐观兼及财富观。孔子一生追求快乐,讲究快乐,不主张苦修,如学习的快乐、交友的快乐、修道的快乐、悟道的快乐(见6·11)。贫而乐,粗食淡水,弯起胳膊做枕头,幕天席地,面对苍天,仰依大地,远山隐约,白云漂漂,其乐无穷,真似悟道真人。孔子何以能达到贫而乐,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呢?关键在于孔子一生致力于的追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孔子并不是贫而乐而安于贫,而是求和义之富贵,君子疾没世名不称焉。《卫灵公篇》又如《周易··文言》所说利者,义之和也。只是富贵要求合乎道义,不合道义,则如浮云。合道义之富贵,何乐而不取也?君子临财,取之有道,快乐就在其中了。

【原文】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易》:又称《周易》或《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书。

【语译】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让我五十岁的时候去学《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

【解读】本章记孔子学《易》的时间以及作用。《易》,即《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深奥难懂。孔子为什么要五十以学《易》呢?因为孔子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天命,也就是知道事物运行发展的规律,鉴往以知来者。”“五十以学易。《易》也是一部研究事物变易、守易、不易的运动规律的著作,《易经》的学习,必须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后,反复研读方能读懂,所以孔子五十以学《易》,传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编连简册的熟牛皮带竟然断了三次,可见孔子读书之勤、之苦、之久。

【原文】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雅言:当时中原通行的语言,相当现在的普通话。孔子平时用鲁国的方言讲话,读《诗》、《书》和赞礼则用雅言。

【语译】孔子有时用雅言。在读《诗经》、《尚书》,或是在主持礼仪活动时。都是用的雅言。

【解读】本章记孔子对雅言的运用。公事用雅言,私处用俗语,教学用雅言,闲居用俗语。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不求一定,但求适宜。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君子临事,择时而处,择义而行,不必拘泥,不必固守,天下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无适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事(无莫也),以为准则。仅雅言”“俗语之用,孔子亦是择善而从,择时而行,何况其它。

【原文】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城故称叶公。  ②女:通。奚:为什么。  ③云尔:如此罢了。云:如此。尔:通,罢了,而已。

【语译】叶公问子路孔子为人怎样,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哪,发愤努力以致都忘了吃饭,快乐得竟忘掉了忧愁,以致于连自己就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等等啊。

【解读】本章是孔子对其一生的自我描绘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情况,子路刚勇好斗,暴虎冯河,死而不悔。勇夫一个,居然不能回答,孔子难免有一些责备的语气,女奚不曰,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孔子一生的自我写照。

【原文】7.20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语译】孔子说:我不是圣人生来就有知道一切,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解读】本章记叙孔子对古代知识的追求。孔子认为从获取知识的角度看人有四个层次。四个层次是生而知之者,第一等人;学而知之者,第二等人;困而学之,第三等人;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指普通老百姓中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困而不学下愚之人。他们是第四等人。孔子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承认自己是学而知之,并且喜好古代文献,敏而好学,发愤忘食。

【原文】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怪:怪异。  ②乱:叛乱。

【语译】孔子不谈论的有: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怪异、暴力、叛乱、鬼神存而不论的态度。朱熹《集注》说: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原文】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译】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

【解读】本章孔子谈什么是老师的话题。三人行有人释为虚数,表示有人释为确数。字和其他数词配合使用时,有表示或表示仅仅有的意思,如三番五次三令五申配合使用并有作后续数词,那么则表其,如后续数比少,那么则表其,如三言两语”“三长两短表示寡言少语,表示不幸而短夭三人行没有后续数词,结合语境看,应表示仅仅三人”“字表示,表明孔子谦虚敏而好学的精神。

【原文】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桓魋(tuí):宋国的司马。据《史记》记载,孔子离开卫国去曹国时经过宋国,与弟子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桓魋想杀死孔子,砍倒大树,孔子于是离开,他的弟子催他快跑,孔子便说: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

【语译】孔子说:天把德行赐予了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待暴力的态度。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欲杀孔子,拢其树。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则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临事不忧,临难不惧,处变不惑,面对暴力,从容应对,凛凛然一身正气。孔子一身而具仁、智、勇三德。

【原文】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三子:你们几个人,孔子这里指他的学生。隐:隐瞒。

【语译】孔子说:你们大家认为我有什么还隐瞒着吗?我没有什么隐瞒的啊。我没有一点不能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啊。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坦诚的教学态度。有关孔子的学问,颜回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贡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子贡又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因其学问高深辽远无边无际,仰不可企及,俯不可探究,进不得其门,登不得其阶梯,故而疑孔子学问有所隐藏。孔子有圣人之心,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智,因此,孔子直露胸臆,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自问你们以为我有什么知识没有传授而有隐瞒吗?自答吾无隐乎尔!我没有什么隐瞒的,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不仅是知识无隐藏,行动也不隐匿,浩然坦荡。

本章文字可说明三点:一见其学问之广博,二见其为人之坦诚,三见其教学无私心,包括对儿子伯鱼的教育,以及对弟子的教育,犹如天地,无私载无私覆。

【原文】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行:社会实践。

【语译】孔子按四项内容教授:典籍文化,社会实践,忠和信。

【解读】孔门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历史文献教育;行,指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忠信,是道德实践者具体的道德人格修养。孔门四教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为教是为了解决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问题,以为教是为了解决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问题,以忠信为教是为了解决人格基础和道德养成问题,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参与国家政权、改良社会政治的贤才。就四教内在结构而言,忠信为体,文行为用,或如《礼记·礼器》所言: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原文】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斯:就。  ②恒:恒心。这里指保持好操守。  ③亡而为有:没有却假装有。亡:通  ④虚而为盈:空虚却假装充实。  ⑤约而为泰:穷困却假装富足。约:贫困。泰:宽裕。

【语译】孔子说;圣人,我无法见到了,但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孔子还说:善人,我无法见到了,但能见到行善持之以恒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装有,空虚却装做充实,穷困装富足,这种人是很难恒久(坚持美德的),真难啊!

【解读】本章谈人格修养的层次。从人格角度讲,儒学一般有圣人、君子、小人之分,细分则有圣人、贤人、君子、士、小人。地位最高,品德最好称为圣人。没有地位,品德极好称为贤人贤人多指不在位之人。君子含义有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有位者。有德但不是最好,有位但不是最高。君子称谓极易混淆:有德而无位称君子,有位而无德也称君子,当人们发觉他无德时,便称其伪君子,君子的最佳状态当是既有德又有位是知识分子阶层,前进可以成为德位相符的君子,退则为无德之小人,所以孔子有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历代知识分子中品德或高或低者比比皆是。小人君子相对,也分无德者、无位者、无德无位者,无德是小人的基本特征。无德是小人,无位也是小人。无位的小人可分两类:一类是无位且无德,是标准的小人;一类是无位而有德,这个小人所指的却是普通百姓,仅指地位低而已。从人格标准角度讲有以上分类,从道德规范角度讲,又分仁、智、勇三项。

【原文】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注释】不纲:不用大网网鱼。纲:即网。  ②弋:()不射宿: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却不射已归巢歇息的鸟。弋:用带生丝的箭射。宿:歇栖的鸟。

【语译】孔子钓鱼,但不用绳网捕鱼。孔子射鸟,但不射栖宿巢中的鸟。

【解读】这是孔子的生态观。前人多说这是孔子的仁者之心,其实不然。孔子厩焚,问人不问马,可见孔子贵人而贱物。持竿钓鱼,而禁渔网捕获,弋箭射鸟不射宿夜之鸟。

【原文】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语译】孔子说:可能有虽无知却敢创作的人,我没这种事。多听,选择对的依从它;多看,选择对的而认识它,和生而知之相比则差一点。

【解读】本章谈孔子对创作和学习的态度以及方法。本章分两层:第一层谈;第二层谈是因袭,是传承,是变革,是创新。知而不作属于狷而隐,不知而作属于狂而显。孔子则是知而述之,述而不作。因袭而不创作。述而不作。对孔子来说则是一种谦辞,孔子深知不知而作的荒谬与弊端,也深知的艰难。

多见而识之承前省略择其善者,全句补齐应该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知之次也。”“闻而知之”“见而知之皆系学而知之。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当属学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次也知之次也,闻见而知,属于学善的范畴。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择其善而识之。”“闻而从之”“见而识之是践善、行善的范畴。

【原文】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互乡:地名。据说这个地方的人惯于做坏事,不太讲道理。  ②童子见:互乡的一个少年受到孔子的接见。  ③与其进也:赞许他的进步。与:赞许。  ④唯何甚:何必做得太过分。唯:语气词,无义。  ⑤保:守,抓住不放。

【语译】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以交谈,有个孩子来,孔子接见了他,弟子们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赞许他能要求进步,而不是赞许他的不进步,何必做得太过分!一个人为了追求高洁而来,我赞许他的高洁,肯定他的现在而不肯定他的过去啊。

【解读】本章记载孔子对后进者或过而能改者的态度。孔子在《卫灵公篇》中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互乡人蛮不讲理,纠缠不清,难与言,互乡童子却要拜见孔子,依孔子自己一贯言论,当属不可与言之类,孔子却偏偏又接见他,并与之言,令门徒十分疑惑。孔子与进不与退,与洁不与往,既往而不咎之言,皆为解门徒之惑而言。此行此言,表现孔子两点精神,一是有教无类的博大襟怀,凡愿受教育者,不论贤愚、不肖以及有过错者,皆在教之列。奖掖后学,鼓励后进,不遗余力,唯善是举。二是与人为善,明代·袁了凡《家庭四训》说: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为度也。

【原文】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释】斯仁至矣:仁就可以达到。孔子认为为仁由己,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语译】孔子说:仁啊仁,你很远很远吗?可是,如果我想要仁,那仁就会到来。

【解读】本章谈仁之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多种道德范畴的总和,它涵盖孔子提出的所有的道德子目,如:礼义忠信,勇直刚强,廉清简约,恭宽敏惠,温良俭让,敬孝诚和等等40多个道德子目。因此,具有两重性,一是博大精深,广远无垠,二是具体而微,些微琐细。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谈的就是细微琐碎,仁之易行,一般的匹妇匹夫都可以做到的,也如:伯夷、叔齐,孔子评价他们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之仁,只是做到了的一部分,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之清,而非的全体。所以孔子说:我未见行仁而力不足者。

【原文】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陈:陈国。司败:即司寇。主管司法的官。 ②昭公:鲁昭公,生姬,名裯。  ③揖巫马期而进之:向巫马期作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巫马其:孔子的学生。党:偏袒。  ④取于吴:从吴国娶了夫人。取,通。娶妻。  ⑤为同姓:鲁国国君是周公的后代,姓姬。吴国国君是太伯的后代,也姓姬。周代的礼法同姓不能结婚。  ⑥吴孟子: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通常是其所生长的国名加她的本姓。鲁娶于吴,这位夫人的称号应是吴姬。但这样显然违法乱纪背了周代同姓不婚的礼法。为掩盖真相,故改称她为吴孟子。

【语译】陈司败问道: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恭请巫马期进来,说: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偏私吗?昭公从吴国娶的女子和他同姓,无奈,只好叫她吴孟子。如果说昭公知礼,那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给孔子。孔子说:我啊,真幸运啊。如果有了过失,人们就会知道。

【解读】本章谈孔子对待过错的态度,也涉及为尊者违的品德。鲁昭公,春秋记载鲁国第十个君主,娶吴女为妻,鲁君与吴女都是姬姓,按礼制规定取妻不取同姓,二人相婚,显然非礼。陈司败,身为陈国大夫,此事不合礼制,孔子不可能不知道。问昭公知礼乎?显然是明知故问,孔子也不可能不知道陈司败问话的目的所在。孔子的答案有两种,或非礼,或知礼。如果回答非礼,那么孔子则违反礼制,礼制规定: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何况君王呢?另外,孔子主张为人应该隐恶而扬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臣为君隐,居下而不讪上,为尊者避讳。孔子当然不便回答非礼。如果回答知礼,显然会受到君子亦党的批评。孔子左右为难,但还是选择了知礼的答案,明知两难,孔子为何仍然回答知礼?除上述理由外,陈司败问得笼统含混,所以孔子佯装不知而回答知礼。陈司败转而找到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君子亦党乎?事情很快被说穿了,事关老师的名节,不能不告诉老师。孔子听说后,主动承担其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宁可自己承认君子亦党的错误,也不愿背负居下而讪上之恶名。

【原文】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反:反复,重复。  ②和():唱和,这里是跟着唱。

【语译】孔子和人一起唱歌,如果那人唱得好,就一定请那人再唱,然后自己与之和唱去。

【解读】本章表明孔子虚心好学,而且不掩人之善。朱熹说: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

【原文】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莫:大约,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词。  ②躬行君子:身体力行做一个君子。

【语译】孔子说:典章文献等,我大约还赶得上一般人。但身体力行地做个君子,我还没有达到。

【解读】本章孔子自以为不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弟子,指文章典籍,具体指《诗》、《书》、《礼》、《乐》、《易》。指社会实践,儒家文化一向主张”“结合。孔子自谦认为文章典籍,诵习六艺,我与他人相比,不相上下,吾犹人也,但是在躬行实践方面,我还未能做到。可见知之难,行之更难,李善注《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唯艰。

【原文】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抑:只是。  ②云尔:如此。

【语译】孔子说: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但为此而不断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则可说是已经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法学到的啊。

【解读】本章表现孔子对的自谦,同时对的自信。是孔子学问中最高的道德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孔子学问中核心道德范畴,仁者,爱人。”“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自谦说未能达到。可见”“境界之高,行仁之难。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差不多做到了,为之不厌学而不厌同,从修己以安人角度讲,为之不厌。讲的是修己诲人不倦。讲的是安人

以上两章,既有孔子自谦的一面,也有孔子自信的一面,正符合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的自知境界。

【原文】7.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疾:病。病:病得很重。  ②祷:祈祷,祷告。 ③有诸:有这事吗?诸:之乎的合音。  ④诔(lěi):向鬼神祈祷的文章。  ⑤祇():地神。   ⑥丘之祷久矣:孔子认为自己言行合于神明,所以说丘之祷久矣

【语译】孔子有病且加重,子路请求为他祷告。孔子说:有这做法吗?子路回答说:有《诔》上说:为你向上上下下的神祇祷告。先生说:我已祷告很久很久了啊。

【解读】孔子对神灵采用的是存而不论两可论。他认为神灵辅佐帮助有德的人,天生德于予,桓魋想加害于我,也是把我没有办法的。同理,我生病,临时向上天祈祷也是无用的。若祈祷有效,我孔丘早已开始祈祷了。丘之祷久矣。意思是我用修德的方式向神灵祈祷已经很久了。孔子这段话,萌芽于春秋早期的德义决定论,是惟德是辅的天命观的具体体现。

【原文】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语译】孔子说:奢侈就不恭顺,俭朴就简陋。与其不恭顺,宁可简陋。

【解读】本章谈孔子对奢侈勤俭的态度。辅佐齐国在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他俩相距一百多年,一个是管仲,一个是晏子。国君有什么,管仲就有什么,雕龙画凤,错彩镂金,十分奢侈;一个是晏子,衣着朴素,居住简陋,连祭祀的猪腿都小得被器皿遮住看不见。为官奢侈,大肆铺排不好,过分俭朴,俭朴得连祭品都要节省,的确是苟俭。子贡一天问孔子说:管仲失于奢,晏子失于俭,与其俱失矣,二者孰贤?孔子认为奢俭最好的境界应该适度适中,做到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如若做不到,与其奢侈张扬而不谦逊,还不如因俭省谦退而固陋。也就是说,宁取晏子之俭而固,不取管仲之奢而狂。

【原文】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荡荡;宽广的样子。  ②长:常。戚戚:忧愁的样子。

【语译】孔子说:君子坦荡宽广;小人忧心忡忡。

【解读】本章孔子谈君子小人的胸襟。君子的胸襟坦荡舒泰,小人的胸襟悲戚忧愁。《荀子·子道》篇有一段话: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忧乎?孔子回答说: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小人的典型特征是患得患失其未得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原文】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恭:庄重。

【语译】孔子温和而严厉,威武而不粗暴,谦恭而安详。

【解读】本章是对孔子仪态的描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其言也厉。体现了孔子无过无不及的中和慈祥泰然的圣人气象。
​  性情温和的人一般难于严厉,孔子待人温和,和厚之中自有师道尊严,温这得中,故而温而厉;人之威者易于猛,孔子尊严可畏自有其威,但可畏可近,威之得中,故威而不猛;孔子庄敬自恃坟,舒泰而不拘迫,安之得中,故谦恭而安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德义论语解读3——八佾篇第三
安德义论语解读—述而篇第七(8)
述而篇第七
《论语》述而篇第七
安德义论语解读
论语 9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