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许朝廷,心许客氏---聊聊九千岁魏忠贤


这是一篇严肃的历史文章,阅读需要五分钟

国历史上,太监是个令人厌憎又离不开的行当。因为古代君王家国一体,家事即是国事,内宫上至皇后,下至普通宫女,名义上都是皇帝的女人,这么多人要有人伺候,不想出宫闱丑闻,就用这种很残忍的手段。而且并不是每个阉人都能称为太监,这是个尊称。


明朝定鼎后,内廷设12监,各司其职,如内官监、司设监、御马监、尚膳监等,这些机构的首领宦官才叫太监,总管这12监的就叫提督太监,12监里最有权势的就是司礼监,明朝几个权势滔天的大太监,都是司礼监秉笔。


明代的太监干预朝政很深,几乎追上唐代,唐代的宦官更夸张,居然可以行废立皇帝事了。那为什么明朝在朱元璋立了这样的规矩:“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牌子后,还是步了前朝后尘呢?这就要从明朝的政治说起了,话长,言简意赅的谈几句吧。




穆认为,中国政治自汉代以降,是走了一条下行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地方的权力逐步收上到朝廷,朝廷的权力,又被内廷逐步侵蚀。内廷的权力不断扩大,到了朱元璋的时代,索性连丞相也取消了,天下大权集于一身,但我们知道,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事务也越多。所以朱元璋这个工作狂一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还怕权力不够集中,设置了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来监督官员,后来又增设了东厂、西厂和内厂。



他的儿子永乐大帝朱棣,毕竟也是雄才大略,所以这制度还勉强能运转。而到了后面那些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就不行了,朝廷的权力名义上全部归属皇帝,官僚集团只是办事机构。人都是这样,你不给我职权,又要我干活,哪有这种好事?所以明朝的官僚体系跟皇权也是斗的最为激烈,当然表面都是以大义名分。


比如,嘉靖大礼议事件,万历立太子事件等等,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朝臣就是不依不饶,拿着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跟皇帝死磕。你说一个皇帝,怎么对付的了满朝大臣,因此他们必须倚重太监,也只有从小伴随皇帝长大的太监能让他们信任。




以,一方面明朝政治空气极度恶劣;一方面太监擅权无始无终。魏忠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场的。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有次输了大钱走投无路,一咬牙净身入宫当了阉人,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大太监魏朝。皇长孙的乳母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这就是所谓的对食关系。



对食原义是搭伙吃饭的意思,也指宫女与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到魏忠贤进宫后,客氏就与他好上了,客氏于是冷遇前面的对食魏朝而亲近魏忠贤,所以其实客氏在跟魏忠贤之前,也是有人的。


客氏为什么喜欢魏忠贤呢?因为他能干嘴甜!魏忠贤市井无赖出身,对江湖那套话术还是门清的,到了宫里,讨好个把重要女人,其实并不难,无非投其所好而已。而客氏又是魏忠贤很重要的臂助,在日后的权力斗争中,帮了大忙。


万历死后,他的儿子朱常洛继位,结果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朱由校继位,这就是上面说的皇长孙了。客氏作为他的乳母,被封为“奉圣夫人”,地位尊崇,连她的儿子、弟弟甚至魏忠贤的侄子都因此受了荫萌,更何况她的对食菜户魏忠贤,就获益更多了。


之后魏忠贤权势滔天,各地督抚争相归附,甚至给他造生祠,被称为九千岁。明史:明代阉宦之祸酷矣,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迄乎恶贯满盈,亟伸宪典,刑书所丽,迹秽简编,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




我并不同意明史的论断,把明朝覆灭的责任扣在一个太监头上,过分了。相反,我还要给老魏说几句公道话。前文说了,明代政治空气极度恶劣,因为制度关系,皇帝其实是孤家寡人,与官僚集团无休止的斗争。


官僚集团呢,既然此国姓朱,那也就与己无关,无非结党营私而已。比如名臣徐阶,家里的良田足足有40万亩,而官绅不纳粮,东南的商税也收不到,朝廷哪里有钱?皇帝不用太监收钱,哪来军费哪来朝廷开支?最后负担还不是都落在自耕农身上?


从这个角度说,皇帝和他的太监们,还真是一心为国了,天下是朱家的,皇帝不为国还为谁?太监集团都是依附于皇权,手上并不像官僚集团那样有大义名分,不可能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至于说阉党贪腐、手段残忍,你们以为东林党便不残忍么?实际上东林党人代表的是不想纳税的官商集团。


从实际效果看,魏忠贤掌权时,明朝政府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给力的可以说一扫万历末年辽东战场的颓势,大有光复辽东之势。能够认识到辽东与京师唇齿相依的关系,否定龟缩山海关的决议,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



当时明军的情况是:关宁铁骑不用裁员,军饷仍可足量正常发。皮岛军队不用精简,收入来源也是稳定的。寄居海岛的毛文龙进行黑市贸易、抢掠朝鲜边民商旅,朝廷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毛文龙也积极进取,开拓了东江军镇,不断骚扰满清盛京以东的城池。朝廷授毛文龙“钦差平辽便宜行事总兵官征虏前将军左军都督”和尚方宝剑,人心笼络绝对到位,搞得毛文龙热血沸腾,誓死巩卫皮岛和朝鲜(题外话,相比私心很重误国误君的袁崇焕,被他杀掉的东江总兵毛文龙才是民族英雄,盖世英豪,文首英雄赞歌献给毛大帅)。魏忠贤若不死,满清还真未必夺得了天下。因为他要防范文臣--文臣怎么可能看得起一个阉人,必须笼络武将--明代武将地位也低,倒跟阉人同病相怜。



后来魏忠贤被自断羽翼的崇祯干掉,于是无论内廷外廷,再也没有为他真心办事的人了。最后陪着崇祯上煤山的,只是个孤零零的太监曹化淳,那些口口声声效忠君上的大臣,都屁颠颠的去迎闯王了。魏忠贤以一阉人残缺之身,为皇帝朝廷效命到死,权势滔天时,也没有抛弃客氏,所以用身许朝廷、心许客氏来形容魏忠贤,还是很公道的。


怎么,你还不扫码加入本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最后一批太监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
那年「中官」那年「村」,那年村里那年人……
大明王朝最后的十七年,让你看明朝真正的敌人,是祖宗留下的
忠臣袁崇焕何以被定为汉奸凌迟处死?
大明帝国的转折点——魏忠贤之死
袁崇焕为什么必须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