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龟兹古国的前世今生

“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酐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能铸冶、有铅。东至都护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班固《汉书》


龟兹,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枢纽地段。最强盛时其疆域以今天的库车为中心,东抵轮台,西达巴楚,北控天山草原,南到塔克拉马干沙漠腹地。如图中的绿色部分。


龟兹故城遗址,位于库车县城以西的皮朗村,又称哈拉墩遗址。汉代称延城,唐代称伊逻卢城。该城又为唐代安西都护府的驻地。


3000年前的楼兰美女。早期的楼兰人与龟兹人一样,都属于最古老的原始印欧人。眼大窝深、鼻梁高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


古典龟兹南柯一梦


在库车县城以西约两公里处的皮朗村,有一座古城举世闻名。它周长近8公里,其中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除西墙已随着岁月的风蚀荡然无存外,东、南、北三面城墙都清晰可辨。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曾在此城进行发掘考察,出土了大量的中西方文物,包括石器、骨器彩陶片、铜件、汉五铢钱、龟兹小钱、开元通宝等等。2013年5月,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反复地考证,这座皮朗古城(又名哈拉墩古城),被确定为那个繁荣了千余年的古国——龟兹的故都。在汉武帝还未开通西域之前,它已经存在,而直到汉朝灭亡之后的数百年,它仍然在天山南麓屹立不倒,为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承担着伟大的桥梁作用。


龟兹最早与汉文明的接触,缘于张骞。虽然张骞并没有进入龟兹国,但正是由于他的出使,我们始知这个在西域三十六国中,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区的古国。从此以后,汉人与龟兹人,开展了千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据多方研究,龟兹文明应该可以推溯到青铜器时代。在距今3000-4000年以前,也就是中国的夏商时期,这里便已经存在了一批来自西方的“客人”,他们与现今的欧洲人、印度人同源,都来自那个充满远古神话的高加索山。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考古发现“楼兰美女”,以及其后不断被发现的墓葬遗骨,都印证了这一说法,塔里木盆地地区最早的原住民,是一群长颅、高鼻、深目、薄唇、白皮肤的欧罗巴人。他们,也是最早的龟兹人。


关于他们的由来,现今最通用的说法是,在距今数千年以前,高加索地区的人们开始向四周迁移,一部分人向西迁移到现今的欧洲大陆,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并陆续建立对世界史影响深远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一部分向东南迁移到现今的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征服当地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并建立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创造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印度文明;一部分向北迁移到现今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成为斯拉夫人的祖先;还有一部分,向东迁移到现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这一部分人,在中国的文字记载里,被称为月氏人。在古希腊人眼中,称为吐火罗人。当然,这些人迁移的时间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因为从塔里木盆地不断被发现的古文书残卷中,语言学家发现古龟兹语和印欧语系东支印度-伊朗语相差甚大,反而与分布于欧洲的印欧语系西支赫梯语、拉丁语、凯尔特语、日尔曼语相近,因此,专家推测,吐火罗人应该属于最为古老的原始印欧人群中的一支,他们的原居地在中欧或东欧某地。他们在印欧语系分化成西支与东支之前,便从自己的故乡出走,经过黑海和中亚草原,逐渐向东南迁徙,并最终来到中国西北地区。


秦汉以前,月氏人曾经建立过强大的部落联盟,占据了包括整个新疆乃至甘肃地区的广大地域,当时势力较弱的匈奴人,也被迫向月氏纳送质子。只是,匈奴人强大以后,于公元前177到前174年之间,两度大败月氏人,迫使他们西迁至今日新疆西北的伊犁河流域,征服当地原有居民塞种人,建立大月氏。而后,大月氏又被宿敌乌孙所破,部众逃亡至阿姆河一带,并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征服当地的希腊化王国巴克特里亚(大夏),建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贵霜帝国。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月氏人已经在阿姆河流域过上了优渥的生活,无意东进。因此,汉武帝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计划落空。之后,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采取了“断匈奴右臂”的策略,极力联合西域各国。因此,包括龟兹在内的整个西域地区,成为汉朝与匈奴相互争夺的对象。


汉太初元年至太初三年(公元前104年-102年),武帝为求宝马,两度命李广利西征大宛。得胜归来途中,经过今天新疆于田东北的西域小国扞弥,得知扞弥王子赖丹正在龟兹为人质。在当时的李广利看来,西域三十六国都是大汉的天下,龟兹王竟然敢私自迫使他人为质,明显没有把汉王放在眼里。因此,李广利派人责问龟兹王,不许他入质别国的王子,并将赖丹带回了长安。武帝之后,汉昭帝有感于西域动荡的局面,采取桑弘羊之建议,任命扞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屯田轮台,西汉军队第一次有了在西域屯田的记录。


不久,龟兹在匈奴人的授意下,击杀屯田军。但旋即迫于汉军的声威,又俯首求和。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龟兹东部的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郑吉为第一任都护,正式将塔里木盆地纳入中国的版图。


至西汉末年,在西域担任都护的前后有十八人,姓名见于史册的有十人。包括郑吉、韩宣、甘延寿、段会宗、韩立、廉褒、郭舜、孙建、但钦、李崇等。王莽篡汉以后,中原大乱,无力顾及西域诸国,匈奴便再度乘虚而入,西域硝烟四起,最后一任都护李崇率军迎战亲匈奴的焉耆叛军,苦守龟兹数年,直到最终战死。“崇遂没,西域因绝。”(《汉书·西域传》)


在今天轮台县,野云沟乡与策大雅乡结合部发现的两处遗址,让我们还可以依稀地看到西域都护府的荣光。在距库尔勒市113公里,距轮台县城58公里的地方,一座小方城池,城垣仅存1米,夯土建筑结构,周长约百余米,城内散布青灰色陶片,有白色的刻画点云纹和水波纹,城东有一城楼,南有城门。另外,还有一处遗址在乡政府东面10公里处,当地人称之为白土墩,据考证有可能是烽燧。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专家黄文弼先生曾在上述两处遗址上发掘出一些存贮粮食的陶罐,认为是西域都护府设立时期士卒在这里屯守的器具。


时间进入到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光复汉朝,建立东汉政权,汉朝国力慢慢恢复。西域诸国因感匈奴的苛政,3次向东汉请求重置都护。但光武帝都因为东汉初立,需要休养生息,再加上匈奴的势力过于强大,而没有答应。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始以陈睦为都护。第二年,龟兹与焉耆发生叛乱,共同攻杀陈睦,都护府再度废止。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率疏勒等国士卒一万余人,攻破姑墨,兵临龟兹。建初九年(公元84年),龟兹、姑墨、温宿投降,班超废除龟兹王尤利多,立亲汉的白霸为新龟兹王。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大破北匈奴。与此同时,东汉正式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重新经略西域诸国。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彻底平定龟兹的叛乱,将都护府从乌垒城移至龟兹境内的另一座城市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从此,龟兹再次成为汉文明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心。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胡瓜(黄瓜)、胡葱(大葱)、胡萝卜,以及骆驼、驴、马的优良品种等相继传入中原,而相应地,中原的丝绸、铁器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传往西域,远及西亚、欧洲。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更迭不断,龟兹多次遣使入关,先后归附过前凉、前秦、北凉、北魏等。此时的龟兹,佛教文化达到顶峰。《晋书·四夷传》记载:“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而在这时的中原,佛教还只是个比较陌生的新鲜事物。


中原地区的连年战火,给佛教发展提供了契机,摆脱苦楚、关注来生的教义给了战火中的人们精神之依托。隋朝以后,中原国势强盛,龟兹与中原的联系十分密切。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9月,唐军在交河城(今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防备西突厥,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将安西都护府迁至其王城,统管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从此,龟兹再度成为中原王朝在西域的政治文化中心。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大乱。龟兹国王子白孝德率军随同安西驻屯军入关勤王,协助唐军平叛。


西域驻军的大量内调,让觊觎这块土地已久的吐蕃有了进犯的机会。史籍记载,来自南面的吐蕃乘着安史之乱的机会占领河西,从而切断了中原与安西四镇的联系。留守的唐军在郭昕的带领下,在西域苦苦坚持了数十年,但最终依然不敌,龟兹沦为吐蕃的势力范围。九世纪中叶,回鹘击败吐蕃,将势力延伸到塔里木盆地地区。龟兹成为回鹘人的领土,并曾以此为中心建立过龟兹回鹘。


11世纪末,来自西亚的伊斯兰教,经由阿拉伯人的传播,逐渐进入新疆地区,并在改信伊斯兰的西域强权喀喇汗王朝(突厥族后裔,回鹘人的同宗)的强制推行下,让龟兹原先信仰佛教的人们,大量被迫皈依伊斯兰教。14世纪,改宗伊斯兰的察合台汗秃黑鲁帖木儿对龟兹的佛教徒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佛教文化走入萧条,佛像庙宇被毁,佛徒僧侣被杀,千余年历史的佛国文化,破坏殆尽。16世纪,龟兹隶属于叶尔羌汗国。17世纪下半叶,天山北麓的准噶尔汗国日渐强大,叶尔羌汗国被其并吞,龟兹又成为准噶尔汗国的一部分。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兵在剿灭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并统一新疆后。龟兹(时称库车),重新归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今日库车繁华生机


从乌鲁木齐走314国道,穿越天山、穿过茫茫戈壁,往西746公里,即可到达今日的库车县城。“库车”,系龟兹的突厥语译音,在吐火罗语里,有“繁华的城邦”之意,而在维吾尔语里面,它有“十字路口”、“悠久”、“长久”的意思。作为古代龟兹的王城所在地,这个地方自汉唐以来就是西北边境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过二千多年的斗转星移,古老的县城已经迸发出春一般的活力生机,同时又保留着老城独有的古朴韵味。


团结新桥,连接库车县老城与新城的地标。(摄影 / 赵登文)


千百年过去了,赶驴车一直是这里的传统景观。(摄影 / 赵登文)


库车的馕远近闻名,大而薄,直径大的可达到50厘米甚至一米左右,堪称馕中之王。(摄影 / 赵登文)


从地理空间上,今日的库车县城可以分为新城和老城。新城是库车经济高速发展的见证,宽阔的柏油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便捷齐全的生活设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新城在积淀久远的龟兹文化的浸染下,继续展示着古强国的气度。而作为龟兹文化灵魂所在的老城,依然保持着自己古朴的风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当人们从新城走进老城,恍如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龟兹的沙漠,临近那些经久不衰的传说。


老城与新城隔河相望,而连接它们的大桥名叫“团结新桥”,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典雅的名字——“龟兹古渡”。二千年前南来北往的商旅曾在此停留,等待渡河。这里便利的交通曾经造就了伟大丝绸之路的繁荣,也成就了南疆一条旷世古街。


从著名的团结新桥走进老城,库车古城的风情便扑面而来:桥上的人驾着驴车、三轮摩托车驮着货物在赶路,桥下摆地摊的摊主在三五成群地聊天、打盹;路边打馕店的店主跪坐在馕坑之上,一只只光润的面饼从他宽大结实的手掌飞出,扑向炙热的馕坑壁,另一边的老母亲手脚麻利,将新鲜出炉的烤馕迅速摆上店铺的台面;小帽店里衣着鲜艳的维吾尔族姑娘,正耐心地为客人介绍各种特色小帽;铁匠店的师傅要趁在小麦收割季节前赶制镰刀;路边的瓜果摊,时不时会有几人围着就地取食;传统茶馆的大棚架下,不少老人围坐在长条桌旁,端着大碗品着茶,还滔滔不绝地说着话……在古城,随处都能感受一种淳朴的乡俗。


以团结新桥为中心,向四面延伸的就是库车的巴扎,即南方的“集市”。对于当地维吾尔族人来说,“巴扎日”是他们的节日,几乎全城人都会出动。巴扎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各种摊位、货物,还有进行买卖的人们。虽然十分拥挤,但乱中有序。空气中夹杂着各种尘土、水果和小吃的味道,当然还有驴粪和马粪的气味,这也许就是库车城里最天然的空气。一些活畜交易市场更是热闹非凡,库车的牲畜巴扎小有名气,很多从其他城市远道而来的人们也聚集于此,期待能在巴扎日买到满意的牲口。他们通过握手和拍手来讨价还价,一旦价钱合适,就会多买几头,一起装进卡车运回去。巴扎上还有很多闲逛的人,他们会待上很长时间,但不是真的要买东西,只是不停地逛着,走走停停,瞧瞧新鲜货物,跟认识的人打招呼,跟老板聊天和还价。库车老城的巴扎不仅是民间交易的场所,更是平淡生活中温暖的一部分。


在库车千年历史中,如果要找出一件在巴扎上最常见的物体,那便是毛驴车。新疆籍作家刘亮程曾在作品中提道:“库车已是全疆有名的毛驴大县。每逢巴扎日,千万辆驴车拥街挤巷,前后不见首尾……”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今能在老城街上看见的毛驴已经越来越少,而另外一种机器正逐渐成为库车人的新宠,那就是“三轮摩托车”。在刘亮程书中那些曾经在巴扎上可以穿透整个库车县城的驴叫,如今已经被摩托车发动机“呜呜”的轰鸣声取代。


与团结新桥附近的喧闹嘈杂不同,老城的另一边是寂静清幽的古城小巷。这一片是库车老城的居住区,古老的巷道纵横交错,上千年的土墙土屋在数百米的长廊中铺陈开来,灰黄墙体在阳光下显得古朴沧桑,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偶尔蹿出几个打闹的小孩。不少老屋房前伫立着的百年古树,不仅为这土黄色的老城添上了一抹绿,更像是老屋的守护神。大树旁斑驳的门虚掩着,推开这扇门,你或许会见到一位百岁老人在院子的葡萄架下乘凉,尽享天伦,又或者惊喜地看到一院子色彩绚丽的鲜花,在主人的精心料理下绽放……


除了百年土屋,在古城小巷的深处,还蕴藏着一些了不起的成就,那就是库车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陶器业。库车人的制陶手艺名震阿克苏地区,其中小巷中的库尔班·吐孙家族更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制陶名家”。库尔班是家族的唯一传承人,从6岁起就开始在又脏又乱的环境中学习制作土陶,如今他的手艺已经出神入化,并且制作的土陶没有固定尺寸,全凭自己的想象。由于冬天太冷会把土陶冻坏,所以库尔班一家每年的收入就只能靠夏季的努力制陶来维持。虽然制陶的日子很苦,但是对这项手艺的热爱令库尔班依然不懈坚持,优秀的手艺也令他的陶器远销乌鲁木齐等地。


今日的库车,承载着龟兹文化沉重之魂,但库车人表现出来的是回归自然的淳朴乡俗,恬静淡然的生活态度,还有执着向上的顽强精神。这座千年古城,正沿着历史的丝绸之路,走在未来更加辉煌的路上。


文 / 杨宇驰、伍倩丽

绘图 / 廖若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7库车老城是第七批重点国保
最游记 | 丝路之上的南疆 有个媲美摩洛哥的彩色世界
人文地理 | 陕北西汉龟兹属国历史和文化遗存
他扔下笔,带着36人出差,征服了55个国家
神秘消失的古国——疏勒国
中国古代的六大名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