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人姓前置是怎么来的?

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这和楚国习俗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完全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我们现在往往笼统地说姓氏文化,其实姓和氏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姓是用来区别婚姻用的,而氏是用来区别人们的高低贵贱用的。姓氏都是贵族们的特权,而早期平民没有姓氏。

姓的来源非常古老,姬、姜、姚、妫等一些古老的姓氏都带着一个女字旁,就说明他们应该起源非常早,或许和母系氏族有关吧。姓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区别婚姻,古人认为同姓不婚,同姓的人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这大概也是从氏族时期的对偶婚制度所形成的民俗。

到了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城的制礼作乐,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了宗法分封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宗法制度。这个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强调,周天子是全天下姬姓的大宗,代表着整个姬姓宗族行使宗族权力。同时,周天子在政治上也是全天下的共主。周天子之位只能由周天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他的儿子受封而为诸侯。比如康叔分封到卫国,唐叔分封到了晋国等等。这些诸侯国君在其诸侯国内是君主,同时他们和天子之间也是君臣关系。他们都是姬姓贵族,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也建立起自己的宗族。相对于周天子,诸侯国君的宗族被成为小宗。这些诸侯国君就是这些小宗的宗子,也就是族长。为了和整个姬姓大宗相区分,每个诸侯国君所在的小宗,又有了自己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氏。同样的,在诸侯国内,国君之位也只能由其嫡长子来继承,其他的儿子受封而为卿大夫。这些卿大夫也有自己的封地,在各自封地内,他们也都是最高的统治者。而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也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宗族,他们的宗族相对于国君的宗族又被称为小宗。为了和国君的宗族相区分,他们的宗族也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比如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等等。至于卿大夫之位,也由其嫡长子来继承。其他的儿子就成为了士人。士人也有自己的小宗族,他们的小宗族也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比如由孟孙氏分化出来的南宫。

作为姬姓是一个整体,他们全体构成了姬姓宗族,由周天子来代表,被称为大宗。在这个大宗之下,各诸侯国国君的小宗是其组成单元。而在诸侯国内,诸侯国君代表整个诸侯国内的姬姓行使宗族权力。诸侯国内的姬姓宗族由各卿大夫的宗族来组成。就这样,形成了层层分封的宗法体系。

不仅是在姬姓之中是如此,在其异姓也是如此。比如姜姓的齐国之内,国君是全体姜姓的大宗,在国君之下,又有卿大夫们的宗族。在妫姓的陈国,国君是全体妫姓的大宗,在国君之下,也有卿大夫的宗族。

异姓的宗族,比如姜姓和姬姓宗族之间是可以通婚的,而姬姓宗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比如鲁国和卫国两国国君就不能相互通婚。至于氏,则起到了区分贵贱的作用。比如一个被称为季平子的贵族,由其季,就知道他是属于卿大夫之家的。在平时,贵族男子们不用报自己的姓,姓和名一般不连在一起说,比如周公姓姬,名旦。但周公并不被称为姬旦。

宗法分封体系,只通行与贵族之中。在平民,则是没有姓也没有氏,他们只有名。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偶然提及到一些平民,都是没有姓氏的。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宗法分封体系开始崩溃。层层分封的宗法贵族制度被打破,大量的贵族下降而为士人,最终成为了普通的平民。而与此同时,平民之中的优秀分子也开始上升。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都以打击宗法贵族为目标。除了一些和国君血缘关系非常近的人之外,绝大多数原来的宗法贵族都下降成为了普通的士人。换句话说,除了那七个国家的国君和极少数的如同平原君、信陵君等人之外,其他的人身份都是相同的,用不着再区分了。姓氏就混为一谈了。到了战国,人们就已经不再怎么区分姓和氏。大家都直接把原来的氏当成了自己的姓,作为名前面的前缀。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开始了户籍登记制度。所有的百姓都成了国家管理之下的编户齐民。为了管理的方便,百姓们不能仅有名。比如,你叫小伟,他也叫小伟,怎么区分呢?就这样,平民们也需要有一个名前面的前缀了,平民也有了姓。所以,我们看到战国时期的人们,几乎每个人都是有名有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臣,一个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寄生阶层,春秋动荡变革的重要推手
从宗法制角度,解读晋国兴亡
姓、氏是一回事儿吗?时间:2015年03月1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王泉根
晋国有六卿,为何是三家分晋?背后原因让人沉思
第五讲:“祖宗”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影响中国的一些制度之宗法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