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科普 | NTSC色域淘汰了没?

想买个显示器、甚至是笔记本电脑的时候,CPU和显卡必然是我们最关心的项目,频率高一点低一点、功耗大一点小一点,都会改变我们购买的欲望。


不知道你在看显示一栏的时候,有没有见过一些生僻的规格,比如说色域(Color Space色彩空间)?是的,这是个很重要的参数,很久之前老张聊过一次《你屏幕咋这么黄?聊聊关于显示器校色那些事儿》(戳这里)其中就提到过色域。


如果你的显示设备色域低了,看什么都会很灰、颜色很淡。如果色域高了,上限越高,不仅能还原色彩,更能显示更丰富多彩的图像。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色彩管理,而是色域本身。


▌过去几年谈色域

今年绝大多数厂商已经标注了sRGB色域作为标准参数,在各种商品详情页都能看到,但放在几年前那个“鱼目混珠”的年代,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那时候很多厂商都喜欢标NTSC色域。

下面的是CIE国际照明协会的CIE-xy色域图,整个范围是人眼可见光的范围,从中可以看到,NTSC色域几乎和Adobe RGB差不多大。


72% NTSC色域也确实接近100% sRGB,那时候如果哪个显示器标注自己是72%而不是45% NTSC,咋一听肯定会觉得这显示很“真彩”,但其实这又是一个文字游戏。

因为NTSC色域比sRGB更大,所以100% sRGB确实可以说成是72% NTSC,但反过来说72% NTSC,可并不一定就是100% sRG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方说从上面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NTSC很大,随便划一块72%,与sRGB的重合率是很低的。

当年有部分厂商可能是老牌子遗留下来的习惯,但更多低端厂商可能是滥竽充数的,标个72% NTSC要么意味着面板本身不太行,或者说厂商品控烂,心虚又不能作假,那就标个模棱两可的参数。


▌NTSC的历史
 
可能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NTSC是1941年电视广播的传输标准,到了1953年修订成色彩标准,这已经大几十年过去了...这是个模拟信号时代的东西,虽然几经修订,但放在数字时代,已经不太能说明问题了。


能用到现在,主要也是因为美国、日本的显示器巨头都用过NTSC标准。起初它规范了CRT显示设备输出 约29.97帧30 / 1.001 59.94场的画面,每帧又2个场组成,横向720列,纵向525线(486条可见),对应分辨率720 x 486


由于阴极射线是一行行扫上去的,扫多了画面会越来越亮,少了会越来越暗,因此也规范了隔行扫描技术,早期原始比色法6775K白点色温也逐渐改进为D65 CIE白点(6500K)


放眼到今天,显示设备早就一换再换,手机上都开始普及P3,中高端显示器也基本以Adobe RGB作为卖点,sRGB已经成为了最基础的色域标准,再谈NTSC已经感知不强。这两年厂商都开始标sRGB,或许再过几年,NTSC就要淡出我们的视野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显示器选购,从入门到放弃
高色域真不是噱头 掰开揉碎给你说明白
色域是什么?显示器屏幕色域sRGB、NTSC、Adobe RGB区别对比科普
屏幕重要指标之一的色域真的是越大越好吗?
显示器厂商 请别拿所谓sRGB广色域忽悠消费者
NTSC色域和sRGB色域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