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中的十个经典效应,教你进一步认清自我

今天带大家来盘点下心理学中的十个经典效应,相信看完能对您在认识自我及社会生活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瓦伦达效应:越在意越失意

“瓦伦达效应”是指人在巨大心理压力下患得患失的心态,太在乎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心理负担过大,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弄砸。

“瓦伦达效应”源于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瓦伦达以走钢索这种高危表演为生,之前从未出过事故。1978年,73岁的他觉得自己年岁已高,准备在退休前做最后一次钢索表演作为自己的告别演出。但这次告别演出却让他送了性命。当瓦伦达刚刚走到钢索中间,做了几个难度并不大的热身动作,就从钢索上掉了下来,抢救无效当场身亡。

“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他在出场前就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每一次成功的表演中,他都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而在最后一次的表演中,瓦伦达太想成功了,反而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变得患得患失。”事后,他的妻子分析道。

库里肖夫效应:所见皆所想

“库里肖夫效应”是指旁观者将自身的经验投射到了眼前的事物中,他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联想。

“库里肖夫效应”源于苏联导演库里肖夫,来自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有一天库里肖夫给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摄了一组没有任何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镜头与其他影片的片段拼接成三种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特写后面接了一盘汤的镜头。第二个是特写后面接了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女尸镜头。第三个是特写后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耍的镜头。

库里肖夫把这三种组合影像放映给观众看时,发现他们有着不同的观看感受:莫兹尤辛看着那盘汤时,表情是沉思安静的;看着棺材时,表情是悲伤沉痛的;看着小女孩时,表情是愉悦轻松的。但事实上,莫兹尤辛自始至终都毫无表情。

有时候人们看到的外在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影,他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事。

巴纳姆效应:无形的意识操控

“巴纳姆效应”是指我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概念化的概念,然后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借助外部的信息来评判自己,即使这种概念十分空泛,并没有什么道理。

“巴纳姆效应”源于著名的杂技表演者巴纳姆。巴纳姆的演艺生涯非常成功,后来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些人人都很喜欢,并且很容易就对号入座的东西。

很多社会现象背后都有“巴纳姆效应”的影子,如算命、星座学等。

鸟笼效应:惯性思维的影响

鸟笼效应是指人们在偶然获得的一件自己原本不太需要的物品,为了避免浪费或者其他原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继续添加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

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物理学家卡尔森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听了,当时不以为意。没过几天,詹姆斯就把一个漂亮精致的鸟笼当作礼物送给卡尔森。不久,卡尔森发现只要有朋友到他家里来做客,看见了鸟笼,几乎都会问他鸟到哪去了。

刚开始,卡尔森会一遍又一遍地向朋友解释这个鸟笼只是别人送来的礼物,但后来面对朋友们不断的询问,卡尔森感到厌烦。于是在某天,卡尔森买了一只鸟放在鸟笼里。

美既好效应:以貌取人的一种

美既好效应是指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美既好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提出,它认为人们会因为一个人的外貌而产生与此相关的判断。这也是“以貌取人”的一种说法,但这种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一个人公正客观的判断,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常会偏离事实。

拆屋效应:提要求先大后小

拆屋效应是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

拆屋效应来自于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所说的一句话:“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比如我们在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就是拆屋效应最常见的应用。当你提出一个不合理的高要求时,对方会权衡得失进行调整,并会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你之后再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对方可能就会因为第一个要求的影响而让步去满足你的要求。

首因效应:重要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交际中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触,这种第一印象留下的好感也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被广泛应用,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注重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希望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在心理学上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习惯对看见的人和事进行归类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当我们首次接受到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的框架,后来接受的信息就会被整合到形成的框架上,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羊群效应:普遍的从众心理

羊群效应是指如果有一只羊做出了异常的举动,跑向某个地方,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蜂拥而上。

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简单来说,羊群效应就是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普遍存在于人群中,大众常常会选择追随时下流行的热点,跟风去做当下流行的事情,以寻求在社会上的一种归属感。很多时候我们持有的普遍认为“正常”的观点本质上并非正确,只是主流的大部分人会持有这种观点。要注意的是,这种心理是普遍且正常的,但要注意保持清醒,把握尺度,避免因“盲目从众”导致自身权益的损害。

路西法效应:善恶交替皆在一瞬

路西法效应是指受到特定情境或氛围的影响,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会表现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一面,路西法效应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路西法效应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当作实验者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情况就渐渐失去了控制:充当狱卒的慢慢变得残暴凶恶,充当犯人的变得越来越逆来顺受,最终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提前终止。

路西法在圣经故事中曾是最美丽、最强大的天使,但是因为嫉妒亚当发动叛乱,后来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为了邪恶的堕天使。“斯坦福监狱实验”直白的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旦受到某个特定的情境的激发,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涌出,我们便会变成路西法般的恶魔。

鲶鱼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会激活小鱼的求生能力。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来有人发现,如果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成活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是因为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燥”,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这种搅动会让它们紧张并加速游动,从而提升沙丁鱼的存活率。

鲶鱼效应可以应用到社会生活或是企业管理中,通过某种刺激的手段或措施,从而激活个体或是组织活跃起来,重新焕发生机。


感谢您的阅读。聊东聊西聊世界,我是长木,希望能帮您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读宁安宁撰写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摘抄
最常见5大心理效应,直指人心
盘点10大心理学效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几个?
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鲇鱼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