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识教育”要慎用!越奖励,越没有兴趣,小心“德西效应”

◆◆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深井冰蓝

家有熊孩,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成绩不好,不认真学习,怎么办?

想培养孩子的才艺,结果他一个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

面对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大概我们最先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奖励”与“惩罚”。但随着科学教养方式类的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开始意识到,惩罚非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反倒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所以“多奖励”便成了很多父母屡试不爽的手段。

然而教育是个长线的过程,很多效果与副作用是要在很多年后才会显现的,有时候立刻见效不见得就是个好方法,而其中我们惯常运用的“奖惩”就是其中一典型的例子。

“自己整理被子奖励一颗星,凑满十颗兑换一个玩具”

“考到全班前三名,奖励50块”

“看完一本课外书,奖励一朵小红花”

.....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里最常见到的鼓励手段,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和统计会发现,不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长期处在“奖励”之中的孩子会越来越缺乏兴趣与动力。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别着急,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聊聊“奖”与“罚”。

事实上,奖励与惩罚换成心理学上的术语其实就等同于“正强化”与“负强化”。

而提出这个概念的一行人在心理学上被归为行为主义流派。

以斯金纳为例,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他曾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就会出现食物,于是他发现小鼠自发学会了按压按钮。

于是他得出结论:奖励可以塑造行为习惯。

而后斯金纳又把小白鼠放在一个有按钮的箱子中,但这次不同的是,只要小白鼠不按按钮它就会被电击,于是小白鼠也学会了按压按钮,但不同的是这样惩罚带来的行为规范来的快去的也快,一旦惩罚消失,小白鼠也就不再按压按钮。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他认为:奖赏比惩罚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为。

这差不多就是“奖惩”手段的前世今生。然而在斯金纳这样极端的行为主义者面前,人类和狗无一差别,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以驯服狗的方式来驯服人类。斯金纳的根本性错误就在于他太过于把强化理论推广到万事万物了,以至于忽视了“人”的复杂性。

再回到今天的主题上,长期采用“奖励”手段的父母其实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项实验。他随机找来了一群学生志愿者担当被试,让他们做一些智力难题,并将这些学生分为“有奖励组”和“无奖励组”。

在实验开始前,两组被试都是无偿解题,不给奖励。

而进入第二阶段后,其中一组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后就可以获得一美元的奖励,另一组学生并不知情并继续无偿解题。

待到最后一阶段时,德西把题目设置成了选做题,让两组学生自愿作答,可以继续也可以放弃,但结果令人惊讶的是:

在最后一阶段,之前给予奖励的学生基本都放弃了解题,反倒是自始至终未曾给过奖励的学生却一直坚持作答。

后来许多心理学家也陆续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都无一表明:

当一个人自愿进行某种活动或任务时,此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使他丧失兴趣。换句话说就是奖励手段其实反倒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而这一效应也被称作:德西效应。

其实类比到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考到第几名就会相应得到多少钱的孩子,刚开始确实动力满满,但随后却很快对学习产生厌倦,更有甚的,没有奖励就不会去主动学习。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也不难解释,不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这其实都是一种外部手段,通过他人的激励去获得一定的成绩,这就是变相的他律。

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对于任务本身却产生了根本性的认知偏差。

以学习为例,如果长期在奖励教育下,孩子会认为学习不是我自己的事,我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取奖励。不仅如此,这样的奖赏还会致使孩子忽略自己每一次进步成长时那种巨大的成就感。

比如第一次把难题解决,第一次学会穿衣服,第一次学会做饭,人生中无数多的第一次,成功实现后的快感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而这种巨大的愉悦之情则是外在动力不可比拟的,这是一种由心而发的乐趣,是一种自愿沉浸其中的内在动力。

其实我们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书,看书就是他的一种乐趣;而有的孩子就是讨厌学习,非得家长守着盯着才勉强得个好看的分数,而这也就是内驱力与外驱力的真实展现。

根据德西效应,我们不但要避免在学习这个情景下使用奖励手段,而且在培养孩子兴趣中也应该尽量杜绝使用,更甚至的,应该说最好不要使用这种赏识手段。

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会在孩子原本喜欢的东西上破坏他的内在动力,还会在他未喜欢或是潜在喜欢的东西上浇灭他刚燃起的激情。

以兴趣培养弹钢琴为例,刚开始奖励本身可能是为了让孩子去接触这个活动,让他体验弹钢琴,然而我们却不能得知孩子在弹钢琴过程中是否会对其本身产生兴趣,也即内在驱力,如果我们继续进行奖励,那么此时的内在驱力就被我们消磨掉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表明,奖励只会带来短期的爆发,效果不会持续太久,反倒还会带来许多危害:

1.目标发生转移

孩子只会为了奖励而做事,将许多本应该是自己分内的事变的非常的功利。比如学习,明明学习为的是自己,但随着奖励的进行最后的目标却变成了想法设法得到奖励,而非学习本身。

2.更加贪婪

由上文可知,奖励其实就是一种正强化,就是一种反馈机制。而每次的满足都会带来正反馈的加强和阈限的提升。比如这次考到了第五名要50块,下次考到第4名就想要100块。

3.产生厌倦情绪

仍然以学习为例,如果孩子和家长约定好了如果期末考到全班第一就奖励某物,但我们知道考试结果经常会有不如人意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考到第一,那么奖励就会落空。待到下一次考试时就会对取得第一名高度的焦虑和渴望,如果再次落榜或长期未实现目标,孩子很容易陷入厌学状态。

说了这么多“赏识教育”的危害,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奖励”和“惩罚”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呢?其实也不全是,“奖励”的方式仍然有许多可运用,可操作的地方。

但前提是:当奖励作为秘密礼物时,也即是当奖励并不是提前和孩子商议好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段时间孩子在学习努力刻苦,或在某件事上明显改善,父母就可以偷偷给孩子买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是带孩子去吃一顿孩子喜欢的大餐,并告诉孩子你的努力和改变我们有共睹,我们一家人好好庆祝一下。

而这时候,这里的奖励就不会削减孩子的内在动力。

由此可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养育孩子越来越成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大工程。

一些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也在逐渐被我们淘汰,这也难怪有家长说养育孩子其实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修行呢……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西效应告诉天底下父母,一味奖励孩子不可取!
你的物质奖励正在消灭孩子的学习动机
父母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德西效应
越推孩子越不学?可能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就这样被你破坏掉……
美国心理学家:“交易式育儿”, 正在摧毁孩子的自驱力
《墨菲定律》:学会运用4个定律法则,消解人生路上的迷茫与无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