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号钱系列研究——“崇德通宝”断代的思考与商榷


在古钱币中,有一种折五型“崇德通宝”大钱,由于“崇德”二字,恰与清代第一个年号“崇德”相同,因此,常常被人们称为“大清第一名珍”。

笔者也收藏有一枚这样的折五“崇德通宝”:

01

资料综述

关于“崇德通宝”最早见于“丛书集成初编”中的“钱币考”,此书作者佚名,成书时间估计为清乾隆年间,其中记载有“崇德通宝”的文字为:

太祖高皇帝天命元年铸钱曰天命通宝;太宗文皇帝天聪元年铸钱曰天聪通宝,十年改元崇德铸钱曰崇德通宝。

现代关于著作,见李侠等著《中国北方民族货币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统一中国东北地区。四月,在盛京去汗位,即帝位。改“大金”政权政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元年,改女真为满洲。仿明铸“崇祯通宝'钱铸“崇德通宝”钱,这是是后金仿明代制钱,用以在货币流通领域进行斗争的又一佐证。因鼓铸甚少,几不可可见。

于是,国内其他著作沿用这种说法,如《清通鉴》:

  “皇太极去汗号称帝并改国号“大清”,仿“崇祯通宝”铸“崇德通宝”。平钱,钱文楷书,直读,以铸背郭无文。”

关于这种“崇德通宝”小平钱,至今没有得到其真容或拓片,但是在有关著作中有这样的论述:

“顺治前,有满洲铸钱.钱文天命钱。天聪钱及崇德钱,形制粗劣,内外郭多不齐整。轻贡厚薄不一。

“崇德通宝:小平楷书直读,背郭无文,直径2.6厘米,市5.4克,是“‘大金”改为“大清”,改年号崇德所铸。甚少,传世绝少,几不可见。

在这里几乎可以断定以下几点:

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元“崇德”,铸造了“崇德通宝”钱。其钱为小平钱,仿“崇祯通宝”样式,楷书,光背。

因此,人们将市面上出现的目前市面上的崇德通宝多是:利用崇祯通宝小平作模,再挖去祯字换成德制成罕见的崇德通宝。这样看法来自柳彤的文章《谈谈古钱的造伪及辫别》,文中给出两种钱币的对比图:


就是这样的所谓伪品在今天的收藏市场上也无法看到。

应该说,“崇德通宝”应该属于清代未入关初期的铸造的钱币,这一时期铸造的汉文钱币现已发现有:“天命通宝”小平、“天聪通宝”小平。《清史稿.食货志》有这样的记载,“太祖初铸“天命通宝”钱,别以满、汉文为二品,满文一品钱质较汉文一品为大。天聪因之。”,我们大致可以从天命、天聪通宝钱推测出“崇德通宝”的大致形态。裴元博先生已经发现有折十满文“崇德汗钱”,这也可以证明崇德钱的铸造仍然延续后金铸造钱币的传统。


从这些钱币,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后金钱币的大致特点:

直读小平钱、楷书、为“尔宝”、钱缘为中宽缘,光背。

以下为刊物和网络资料收集的天命。天聪通宝小平钱的照片,可以看出它们符合以上的特点。


虽然,并没有出现“崇德通宝”小平钱照片或拓片,但是根据已知资料分析,“崇德通宝”应该是仿明代崇祯钱或天启钱的,但是应该是小平钱。而笔者从熟悉的泉商了解到,“崇德通宝”虽然少见,但是仍然可以见到,且所见均为小平钱。

关于历代钱币著作中,有清高邮徐偘撰的《历代钱表》,清夏荃《退庵钱谱》云:“取历代钱币绘为圆图,以便观览,第其考据浅略。表中收有崇德通宝、崇德重宝、德佑元宝、景炎通宝之类,虽间或见于董通之谱,世间实未尝有,不知孙氏何所据而收之。”而“景炎通宝”已有发现,或许徐偘先生所说为真。

02

一些“崇德通宝”的考证与讨论

   在网络上时有“崇德通宝”钱出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楷书“缶宝”“崇德通宝”钱:

    某博文曰:“昨日发后金铸崇德通宝大钱一品,今日再发崇德通宝银雕样钱一品,以证后金崇德年间确有铸钱。是品直径31mm”

在“夜看红楼 红楼梦读书笔记”中刊载一张类似的照片(上右图)

在明代后三朝中只有“崇祯通宝”大钱存在着缶宝,根据《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元明货币》介绍,只有背“工、户、监”三种钱币中存在着“缶宝”钱:


其中背“五”钱,直径35毫米,上下,而背“监二”直径在30—31毫米之间。

应该说,这种“缶宝”的“崇德元宝”应该是仿照这些“崇祯通宝”大钱铸造的,最大可能是钱商铸造的赝品,但是也不排除为皇太极时代铸造,这种可能性不大。这是根据历史文献,没有发现有后金没有铸造汉文大钱的记录。

2、类瘦金体“崇德通宝”

在《收藏界》杂志的文章“读者来信”。信中读者三贝也谈到了这样的钱币,这种钱币与各个规格的“崇宁通宝”相比:

三贝认为“形制不规范”、“有点不符合“崇宁通宝”制式”、“钱文有些笔划体现不了瘦金体铁画银钩的韵味”。

其实拿现代语言,这枚“崇德通宝”与“崇宁通宝”的制式“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从文字、形制更加相近于金代钱币,金朝的铸币钱文都用汉字,因为掠取了北宋最重要的铸钱基地,遗留在陕西的铸钱作坊和铸币工匠,所以金代铸钱的技术水平很高,文字清晰俊美,范型规整,好郭深严,铜质精良,整体风格与北宋一脉相承。金钱中最杰出的代表是金章宗的“泰和重宝”和“泰和通宝”钱,因其铸造精美,深受后世藏家的珍视和喜爱,并将其与王莽和宋徽宗三代所铸之钱并称为“钱币三绝”。

我们可以发现“崇德通宝”有许多金代钱币的影子,其中“崇德通宝”与金章宗的明昌通宝、泰和通宝等极其相似:


泰和、明昌通宝楷书钱相传为金章宗的御笔,“泰和通宝”折十型大钱和其它大花钱,以其铸工精整,文字秀美,铜质精良,通过钱文的书写风格,我们恍然看到宋徽宗的“瘦金体”的影子。

金章宗的生母据说是宋徽宗某公主之女,大概是出于这种原因,他的书法竭力追摹宋徽宗的“瘦金体”。元代陆友言“徽宗御题画图,`图'字内从`口',章宗书`图'字内从`么',可以验知其书也。”但是宋徽宗、金章宗两位帝王的瘦金体书法之间的区别,即使在“崇宁通宝”与“泰和通宝”方寸之间,也可一目了然。宋徽宗的“骨秀格清、令人意远”风格,给人以“顺乎自然而又富有节奏韵律的美感。”金章宗临摹的“瘦金体”,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笔力疲软赢弱,风貌上更是呆板、僵硬、乏善可陈。”。

明代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评宋徽宗新创楷书瘦金体曰:“笔法逸劲,意度无成,非可以陈迹求也”,而《书史会要》评金章宗时候则有“喜作字,专师宋徽宗瘦金书”。被后人评论为“笔势纤细纱弱,形质个差”。从陶宗仪的观点出发,宋太宗铸造“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笔力遒劲,淋漓尽致地表现瘦金体的“铁画银钩、廋硬挺拔”的宋徽宗特点。而这枚“崇德通宝”显得“笔势纤细纱弱”,正如三甘在《读者来信》中所写,笔力“平坦无力,没有骨秀刚劲之气”,而“体现不了瘦金阵铁画银钩的韵味”。

如果我们从仅从的金章宗书法遗迹来看:


这枚“崇德通宝”是不是有几丝金章宗瘦金体书法的味道!

    根据这枚钱币的出土情况,可以大致可以断定这枚钱币的大致铸造年限,通过对这枚钱币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枚钱币并非是皇太极在改元“崇德”时候铸造:

其理由有三:

其一,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后金铸造的汉文钱币为小平钱,楷书。而楷书作为明代的官方书写文字,楷书书写是明代铨选制度中选拔官员的一个批准。这时钱币书法开始正统化,为了统治的工具,明嘉靖一清道光时期是官铸钱文最为呆滞的一段。应该属于民间书手所为,堪称“匠体”或“俗体”,面目相近,钱文端正谨严、范式化、制度化、匠气重。而这一阶段也是明清“馆阁体”书法的极盛时期。“馆阁体”书法使文字书法作为文字工具,成为一种范式,且明清铸造钱币分工明细,制度严格,文字成为职业钱文书写工匠的产品,而非书法家自由发挥的场所。后金、清初铸造钱币延续明代钱币铸造的体制,因此,出现如此极具艺术性的钱文,是可能性极小的。

其二,后金太祖、太宗两朝,铸造钱币均实行满汉两体,满文钱为“汗钱”,有小平、折五、折十等多种规格,而大钱一般认为具有庆贺、赏赐作用,而小平钱,则作为行用钱,而尚未出现汉文钱出现大钱的情况,从形制上看,这枚折五“崇德通宝”是不符合形制的。

其三,可以证明这种折五“崇德通宝”,绝大多数出土于金、元窖藏,与金末之前的历朝历代钱币同出一个窖藏。考古学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崇德通宝”基本可以断代为金末以前铸造。

而从形制、直径、钱文上分析,这种“崇德通宝”则有金代钱币的诸多特点,金代折五楷书钱,元宝为旋读,通宝、重宝钱为直读、形制上相同。而直径35毫米,恰恰是现已发现的金代折五楷书钱的尺寸标准,而这种类瘦金体且为金代最为推崇的一种钱币书法。

这种钱币应该为一种金代铸造的待考钱,笔者收集有几枚符合金代形制的篆书钱——“天光元宝”、“天佑通宝”、“至会重宝”,之所以判定为金铸,是因为这些钱币的篆书“宝”为长肩缶宝,而采用这种写法的目前发现仅有金代篆书钱除去天眷钱外都采用这种写法。阿骨打保机收藏有篆楷两种笔体的“至会重宝”,且为鎏金钱,这恰恰是金代折五钱的一个特点。这些待考钱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是属于钱文类吉祥语的厌胜钱,还是金代帝王为改元事先铸造备选钱,这些是一个谜!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这种“崇德通宝”断代进行研究,其结论也是一孔之见!目的是在钱币收藏界,就东北出土的一些出谱钱的断代展开严谨的学术性讨论抛砖引玉!

文章转载自新浪博客

作者:冷眼观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代钱币(45)阜昌通宝楷书折二钱
金代钱币
篆书收国重宝鉴赏
铜钱比银钱更珍贵的蒙古汗国钱币!
有北宋瘦金体遗风的金代铜钱大定通宝
浅谈金代泰和钱文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