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穷养”教育观念毁前途!诺贝尔奖揭秘穷的根本原因!!
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一个记者问放羊娃,“你为啥要放羊?”他回答道:

放羊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生娃是为了放羊→放羊是为了赚钱
... ...

请你不要笑。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球上还有7亿人像他一样,在贫困的死循环中挣扎!

他们吃不饱,吃不好,得了病没钱治,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文化,只能干最苦的活儿,挣最少的钱,永远生活在最底层。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贫困呢?你可能觉得,多捐点儿钱,让孩子们有饭吃,有书读,将来考大学,找个好工作,不就解决了吗?

答案哪有这么简单!



这不本周,诺贝尔奖终于颁出了最后一个奖项——经济学奖。

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给了三个人——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表彰他们为缓解全球贫困所作的突出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位是一对夫妻,都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夫妇二人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在经济学奖的项目里尚属首次,而在整个诺贝尔奖的历史上也只有四次。

诺奖得主夫妇的著作《贫穷的本质》因此又重新被大家热捧。

夫妇俩花了15年,走遍五大洲,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剖析了“贫穷陷阱”的怪圈,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穷人的经济生活,从中可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经济学原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穷人为什么无法脱贫?穷人能实现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一些助力,以及他们为什么会需要这些助力……

对于我们当父母的人而言,应反思自省,看自己是否具有书中提到的“穷人思维”,看自己是否也抱有穷人的教育观。


无可否认,财富积累是一方面,但许多人的贫穷在于技术上变穷的。大抵可探索一下穷人思维:

1)规划层面上,穷人无战略,只有战术,常常局限于发生事件的某个局部;

2)时间维度上,穷人不想未来,只想眼前;

3)穷人更安于享受,一旦经济上有些许改变,就会将储蓄用于享受型消费;

4)穷人不会为风险概率买单,大多不会买保险,且不会做身体例行检查;

5)穷人不会进行投资,投资手段通常都是储蓄,而不会投资于股市或者其他市场;

6)穷人通常只进行绝对收益的比较,而不进行边际收益和潜在收益的计算,比如一个月收入2000的青年人,在选择住房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居住较远的但便宜的房屋,另一个是相对较昂贵但教近便与繁华的地区,前后两者绝对差异是金钱的数额,而相对差异是对时间成本的衡量以及现在的时间成本与将来的时间成本对比;

7)穷人基本不计算单位时间的时间价格,穷人只会计算天总量时间价格或者月总量时间价格,因此不会在这当中寻求比较差异;

8)穷人具有更强的投机心理,与其说穷人因为知识短缺更容易受骗,不如说因为有更强的投机心理而被骗,也因与此,穷人被骗的概率更大;

9)穷人相信明天与今天一样,不是今天的因果反应,对于明天他们会简单的认为是重复今天的工作,而不会认为明天是今天工作的反应与投射;

10)穷人在失败面前归因更多在于主因,而不在于外因,比如失败首先是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失败,在外因上强调的是普遍因素而非特定因素,比如制度环境等等。

与上述相反的则是富人的思维。

穷人变穷往往都因为偶发性事件而贫穷,比如生一场大病,比如一次意外的事故,比如一次意外投资损失。这与经济学中萧条成就富翁是一个道理。穷人经济学的核心是,股市下跌时候必须出仓,而富人则在于股市下跌时候更多加仓。

概括来说,穷人有哪些困境呢?

作者罗列了这些方面:1)信息闭塞、知识匮乏;2)意志力的挑战 ;3)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4) 扭曲的教育观……

我们在此特别就教育问题展开来说。

《贫穷的本质》第四章讨论教育,要讨论的是——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学校对穷人孩子学生不具有吸引力?若既非入学难也非缺乏人才需求,更不是因为家长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受教育,那么阻力到底来自哪里?

这也让人联想到我们身边的情况,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然而教育现实却总是不令人满意,原因到底在哪里?

外部原因包括,穷人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低下,老师缺席,高年级的学生还读不懂低年级的课文,上学纯粹是浪费时间,或者是很多孩子在起步阶段就因为赶不上进度而被放弃了~

而内在原因其实是,穷人的教育观是扭曲而极端的。

在他们心中,上学要么被贬低到只是个形式,要么被崇拜成改变命运的救命草。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东西(更直接的说就是这个孩子没有考到高分),那么上学就被认为毫无用处。

所以只有少数考到高分的穷孩子才可以继续接受教育。

穷人想当然地以为把孩子丢进学校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在得不到足够的指导信息情况下,他们没法接受教育的事实:人天生就是厌学的,学校不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分数更不能,孩子在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

贫穷催生的教育观念扭曲了家长们的期望,这种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搅碎了大多数孩子的不成熟的心智,使这些孩子选择了逃避,过早走上了谋生的道路。

而一旦过早开始走上谋生之路,将意味着错过了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未来也无法得到丰厚的教育投资回报,由此亦无法改观自己的贫穷困境。

《贫穷的本质》作者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你穷,是因为你父母很穷。

富人的孩子越富,穷人的孩子越穷,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并不在于两代人的财富积累,而是富人有足够的钱为成长中的孩子抓住一切机会。

两个孩子,假定资质相当,一个生在富人家,一个生在穷人家。两个孩子都不爱读书,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小学没读完就被送去工作,因为父母看不见教育投资的回报;而富人家的孩子则不同,会持续接受高等教育,父母竭力帮衬,即便成绩不好也将发展他另外的天赋,不断失败尝试后,或许能挖掘出孩子的长处,那这个富人家孩子以后成功的概率就高。

豆瓣高分纪录片《出·路》就印证了上述情况。差不多大的三个孩子,都在懵懂中寻找自己的出路,有人16岁辍学嫁人,有人22岁留学开公司。

甘肃山区农村的马百娟早早就辍了学,外出打工、嫁给表哥、生孩子、养孩子;

而17岁的北京女孩袁晗寒厌学,从学校办理休学手续后回家,之后出国留学去了德国艺术学校,几年后回到北京注册了自己的投资有限公司。

事实上,穷孩子和富孩子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差距,从一开始父母的教育观就有差别了。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穷人的困境,我们一样都有,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和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经常反省自己:是否不经意就掉进了“穷人思维”的怪圈?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自问:有没有对孩子报以过度且扭曲的期望?

反省之余,我们也要坚信:教育会改变命运,它不仅仅是摆脱贫穷,更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最佳通道。

任何的教育投入,不管是投入在我们自己身上,还是孩子身上,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回报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贫穷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告诉你怎样避免“穷人思维”
如何才能摆脱贫穷?穷人和富人有什么差别?【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
如何才能摆脱贫穷?穷人和富人有什么差别?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
阻挡我们贫穷到富有的六点
诺贝尔奖得主班纳吉揭示了一个惊人秘密: ...
穷人为什么一直穷?看看2019诺奖经济学得主的分析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