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解图】沈周教你画江边水岸


小编有言

      【名师解图】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临摹大师之作。

        由于年代久远,昔日大师逐渐变成虚幻的神话,而他们的传世之作也逐渐流于“笔墨程式”,今日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摸不着门道。

        张伟平老师一向善于悟古人言、会古人意,其著作也多有解古人画意之作。

     故今艺海拾贝,将张师只言片语,配与高清大图,编录成文。尤其是关于大师技法的经典解读,终将点石成金,不致湮没古意。

《沧州趣图》

       沧州,隶属北方河间府。沈周从未到过此地,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水岸汀洲景致。

       此图作平远布局:山丘逶迤,水面浩渺,坡岸伸展,杂树成林,一派秀丽风光。

       长披麻皴法创自南唐董源对江南景色的特殊观察和描绘,直至明代沈周发扬光大。在《沧州趣图》里表现尤为明显:刚柔相济、苍中带秀,既具有董巨的秀润之韵,又呈现出较强的硬度和力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沈周心目中的沧州之趣。



局部1:点苔坡石,一水两岸

此为画面起始部分。表现坡石的长披麻皴法为其典型画法,水岸两边坡石逶迤,因而画家用笔一气呵成,层次分明,最后的浓墨点苔尤为精神、墨深笔厚、圆横交错。“天生如是之山石,古人创出如是皴法”(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很容易由画面景致联想到我们平常所见的自然水岸之景。


局部2:石块林立,大小相间

此局部图亦主要运用披麻皴法,但又与上图稍有不同,在长披麻皴中夹杂着小披麻皴与解索皴,用以表现石块林立、层层堆积的感觉,率意凝重。画面因此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由最开始较为简单的水岸景致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小山坡,走势高高低低,中间还出现了点石小树。


局部3:逸笔勾石,形简意长

画面中段再度回归简单,并出现众多房屋树木掩映其间。其中一株松树傲然挺立,其下巨石以简笔勾勒,几乎不事皴擦。“叠石分山,在周边一笔,谓之勾勒。”(方熏《山静居画论》)画面出现大量留白,但意味深长。



局部4:山石积叠,势转雄阔

最末一段集中体现出沈周超绝的山石技法,综合了披麻皴、点苔、圆润中锋和水墨渲染等技法。这种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的笔路,为沈周代表画风:笔尖先行,笔画由左至右,锋在线的上侧;笔画由上至下,锋在线的左侧。(童中焘《山水画》)

积叠的山石多尖峻的棱角,显得坚硬,平缓的坡岸亦有所转折、棱角分明,呈现出北方石山的特征,增添了雄健宏阔的气势。



局部:提款

最末一段沈周自题可谓点明了《沧州趣图》的旨趣,相信很多读者在之前观赏此图时都未曾细细体会,故全录于下:

“以水墨求山水,形似董巨尚矣。董巨於山水,若仓扁之用药,盖得其性。而后求其形,则无不易矣。今之人皆号曰:‘我学董巨’,是求董巨而遗山水。予此卷又非敢梦董巨者也。后学沈周志。”

文末彩蛋
童中焘论“披麻皴”


画山石不论何种皴法,或先定轮廓后加皴,或连廓带皴,一气呵成,或先皴而后包廓,“轮廓与皴,原非两端”,不可轮廓自为轮廓,皴自为皴,皴笔与轮廓相接,必像天生自然,方生化机。


上面说到过:“山有家法”。技法上既有南北两派的不同特色,理解了各体画法的不同;勾皴擦染点的先后问题也就基卒解决了。披麻一类,有的先钩后皴,有的边钩边皴,染则在皴擦之后,点一般在最后面。这种南宗技法,层次不妨多一些。至于先浓还是先淡,清代的南宗画家曾有争论,大都主张“由淡而浓”、“由轻而重”,次第增添,反复渐进,衬浅提深。这是他们通常的画法。但也不排斥“起手落笔随浓随淡成之”的方法。

——节选自童中焘《山水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头的皴法一:斧劈皴、披麻皴
零基础国画皴法教程:皴法的结合运用大全,学会这篇,足够了!
沈周的山水画的皴法,凝练其一生的笔墨功夫(附高清山水赏析)
竹雨山房画道秘谈——山水画皴法
老湾学画——披麻皴画法
不同的皴法在山石绘画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