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之星|赵国强


赵国强,男,汉族,1977年生于兰州,兰州六十四中美术教师。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国画院山水画创作室副主任、兰州市青少年书画家协会理事。近年来,作品多次入选各类展览及作品集。获“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山水画铜奖。

《秋山陇韵》70cm×192cm   第二届华夏之星山水画铜奖

尊古爱今
——对中国山水画审美的思考

赵国强


       一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不仅来自于画家的生活磨炼、才气、热情和技巧,更来自于长年累月的对艺术哲理的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什么是好画、什么是美?这不仅仅是观众、读者直观的喜爱,更是美术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
        中国山水画,经东晋顾恺之发端,至今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优秀艺术家的努力探索与创新,已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古代学画者以临摹入手,以师带徒的方式,一代一代延续,加之文人、仕人的参与,使中国画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摹形发展到求神,这是历代文人、仕人与民族智慧所至。如有人用一个“旧”字打发掉传统绘画的哲学美,这是对中国画的无知、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无知。
《陇乡山泉伴晨曲》  

      西方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血脉从未断过,他们珍视着传承,宽容于古人,不用整体反传统、批祖宗,然而新的富有时代精神的创作却不断。而且这种创造有传统血脉可承,能找到发展的轨迹和不断的线。我从中看到西方的智慧,他们的基点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攀登,从一代接一代的大师“肩上”爬上去。
《情铸陇山》

      看当今的山水画家中就有:龙瑞的笔墨遒劲,贾又福的苍润如滴、陈平的积墨皴点、以及朱松发的枯笔焦墨、白云乡的满纸斑斓无不是在传统艺术园地中常年辛勤耕耘的感悟,他们绘画中展现出的一种山水画大美之雄风,正如前人所讲“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林山雨初晴》

      品味他们的艺术,他们没被传统束缚自己而固步自封,而是为了艺术的发展更有基础、更有方向,从而更成功地把握“造化”之美,回到艺术的本味之中。
《闲笔赭墨写三源》

      他们不是在故纸堆里掏生活,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再认识,在为传统开辟新的领域。宋元和明清不是他们的追求目标,艺术总是在向前发展,他们的成功是对自然山水的深入观照,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使然。他们笔下的山水,笔意连贯、由一而终、相机生发、山势生动、风起云涌,势不可挡。由多元化探索进一步集中、深化、整合,趋于回归传统 ,其可贵之处是他们那奋进探索的精神。
《董家沟》

      我认为中国画的学习有二。其一:“师古人”;其二:“师造化”。“师古人”一要师古人之迹,二要师古人之心。“师造化”即“师自然”,取天地山川之形貌,又得天地山川之精神。何为“精神”?我参悟至今而有所感:山有山性,水有水性,万物皆有灵性,山水画作品重要之处在于捕捉和表现出的这种灵性,我谓其为“精神”、谓其为“境”。“精神”是心灵与笔墨的完美结合,有感而发才能动人心扉,否则笔墨全无何来意境与精神的表现?我追求着一种随意自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我喜欢清四僧中髡残的绘画,其劲健的用笔,往往粗头乱服,不求形似,苍劲秀健,蓊郁幽邃,一股清新幽逸之气荡然而生,令人顿生可观、可游、可居之情。
《峰峻林茂》

      我认为,山水画应以意为主,但又不应该失去客观的实在性。古人讲“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学习传统才能提升品味,感于自然才能动之以情。高山流水、房屋、树木无不是情与意的自然载体,它们本身就是生命的凝结与组合、山水画要超越出具体的山形、水质,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天祝》

      石涛提出的“蒙养生活”论,就是提高画者对大自然的统一性和感受的认识,把自然万物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生命之体。我常年利用假日去陇南写生,深刻体会到画家写生与观光者的视角不同,一般人的观察角度是大自然的新、奇、怪,追求大自然局部的、表面的、个别的物象特征,追求感官刺激、赏心悦目,而画家则相反,黄宾虹说过“山水画乃写生自然之性,亦写吾之心”,要写物象之特征,写自然之生动、写风物之律动,写自己之感动。在陇南秀丽的山水间,我努力的寻找自然景物的那份和谐与生动所在。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生命力,从笔墨与自然造化中碰撞出对写生师造化的激情,从静观妙悟中发现“众美之妙”得天地之灵气,得自然之精神。
《上尕辅》

      从学习传统到外出写生,从师造化到国画创作,从认识自然到解析自我、贴近文脉、表现生活,让我渐渐清晰地认识到:如果说在传统文人山水画中往往表现出的是一种孤愤、寂寞、避世等消极情绪,那么“果敢入世”应是现今画者处世之道。所表现的是一种蓊郁博大,奇峭峥嵘的意境。所显现的是一种闲适、雅静、平和的心态。
《吊咀沟》

      显然,人生阅历、生活态度、学识多寡、为人曲直都会从作品中流露出来。我还是对自然、对古意、对精神的表达一往情深。在看似传统的点、线、墨、色中融入我个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尽管我的画面中处处流露出对传统的回归,但我并非保守。
《隔溪山色图》

      在我看来抓住最本质的精神,不走泥古的邪路,即使是保守也没什么可怕,因为想刻意地去保守也不那么容易。中国画实在并非是单纯的绘画,几千年国画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画、什么是美——能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具有深刻民族特性和民族表现形式的绘画才是独具艺术魅力的好画!


赵国强参加华夏之星第五回提名展现场



赵国强参加首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华夏之星邀请展现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生”还是“写熟”?中国画写生的变异与缺失
颜景龙山水画流向分析
传统山水画,应将古人的造化和自己的灵感有机结合
「书画当代人物志」肖大平写生,不选奇峰异水,选生活之景
何家英:以“师法古人为能事”是一种惰性传统,阻碍中国画的发展
黄宾虹临古与写生: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