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知识归纳
userphoto

2024.01.05 山西

关注


一、病句的主要类型

(一)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眼睛”不能“集中”,应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

例: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解析:句中动宾搭配不当,“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应改为“英雄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上海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本句提取主干为“上海是季节”,“冬天”是“季节”,“上海”不是“季节”,应改为“上海的冬天是美丽的季节”。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

    解析:本句属于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聪明”不能修饰“手”,应把“聪明”改为“灵巧”。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解析:句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面的“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

(二)用词不当

1.感情色彩不当。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

2.关联词使用不当。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

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应改为“工作”。)

(三)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发挥着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解析:“无穷的”应紧靠“力量”。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2.动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移到“有”的前面。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他”应移到“如果”后面。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四)成分残缺

1.缺少主语

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通过”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后一分句由“使”领起,造成该句缺少主语,“通过”或“使”保留一个即可。

2.      缺谓语

例: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个介词结构,只能作状语而不能作谓语。“为建设强国”怎么样?话没说完。在“强国”后面补上“而努力奋斗”,句子就有谓语了。

     例: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这种较长较复杂的句子,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但提取主干后变成了“表明我国已经能力”,显然是缺谓语了。在“已经”后面加个“具备”,成分就完整了。

3.缺少宾语中心语

例:经过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解析: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得出”与“打赢一场战争”不能搭配,应在“战争”后面加上“的结论”。

4.缺介词

例:周日,嘉成老师跟他关系最好的宏涛老师去逛街了。

乍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分析一下句子成分会发现“跟他关系最好的”是修饰“宏涛老师”的定语成分,而这里想表达的是“嘉成老师和宏涛老师”去逛街了。若要修改,在“跟”字前加个“和”即可。

(五)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顾名思义就是句子里有多余的成分,造成了语义重复的问题。

1.主语有多余成分

例:全场座位座无虚席,教授的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座无虚席”的“座”已经是“座位”的意思了,没有必要再说一次“座位”。

例:我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

“原因”和“是因为”说重复了。可以改成“我这次没考好,是因为没按超帅的要求认真审题”,或者“我这次没考好的原因是没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审题”。

2.谓语有多余成分

例:这位老教授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可以堪称一流。

“堪”的意思就是可以、能够,再说一个“可以”,说重了。可以改成“在国内堪称一流”或者“在国内可以称得上一流”。

3.宾语有多余成分

例: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的“见”就是意见的意思,这里直接说“提出真知灼见”就行了,没必要加“的意见”。

例:语文老师们去香山开月会,一天之内走了30公里路的距离。

直接说“走了30公里路”就行了,已经是恰当的宾语,没必要加“的距离”。

4.定语多余

例:你去劝劝她,让她别把过去的往事放在心上。

“往事”的“往”就是“过去”的意思,“过去的往事”,显然说重复了,可以说“别把往事放在心上”,或者“别把过去的事情放在心上”。

例:昨天是交作文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小胜老师又收到了十多篇作文。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期限”的意思,“截止日期”也只能是一天,不存在这个范围里还有“最后一天”的问题。“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

5.状语多余

例: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现象,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如果”和“一旦”都是表示假设,没有必要都用,删去任意一个即可。

6.其他多余

例: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句中的“发生”就有“出来”的意思,再加“出来”就多余了,形成了补语赘余的问题,应当删掉“出来”。

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的保护。

“深受……欢迎”已经是完整的表意结构了,再加“所”是多余的。

(六)结构混乱

1.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结构。

例: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保留一个即可。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指本来是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却被杂糅成一个单句。

例: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一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3.藕断丝连。指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它的最后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

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民间力量”在前部分作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部分,又使它作了后部分的主语,整个句子的结构乱了。为突出“民间力量”,可从它后面断开,再在“在舆论……的作用”前加“民间力量”,使整个句子变成两句话。

4.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混乱,删去“对”。

(七)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遇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并列不当。

例:他们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解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最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4.主客体颠倒。

例: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

解析:“山山水水”是客观存在,是“熟悉”的客体,“他”是“熟悉”的主体。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从小在这长大,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他太熟悉了”。

(八)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介词误用。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应是人对物不陌生。)

二、常见的辨析病句的方法

1.紧缩法

这是最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2.      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关联词语的使用等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此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辨析病句还得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就能辨其正误。识其病因。

3.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辩明原因,加以修改。

4.造句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捏不准时,按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

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

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

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成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代替原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改病句
从语义出发探讨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病句辨析与修改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和判断病句方法
初中语文语文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技巧,附例子及解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方法病句修改的技巧】作业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