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真是因为赵括无能才败的吗?

一说起长平之战,人们都会立刻联想到赵括的纸上谈兵和白起的坑杀降卒。但是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失败真的是由于赵括只会夸夸其谈吗?将整个战争失败的责任全部怪罪到赵括一个人身上恐怕对赵括来说并不公平。

长平之战并不是一般的两国交锋,而是秦赵之间的战略总对决,秦国处于战略攻势,赵国处于战略守势。如果秦国获胜,则能扩大秦对关东六国的优势,加速统一六国的进程;反之,秦只能退守函谷关,重新积累力量,关东六国则又能获得喘息的机会。

战国七雄

首先让我们看看交战双方的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国经过宣太后芈八子(不错,就是芈月传里的主角芈月)和昭襄王嬴稷几十年的经营,实力已超过关东六国。在关东六国进行各种权力内耗和相互战争时,秦国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

秦昭襄王在位时间相当长,与其同时期的关东六国国君都至少换了三茬。在当时人均寿命都比较短的情况下,昭襄王能寿至七十五可谓老天给了秦国一个统一六国的机会。昭襄王执政前期由宣太后主政,虽经历公子壮叛乱,却也靠她灭了北边的义渠,免除了秦国的后顾之忧,权力过渡得也比较平稳。亲政后秦昭襄王拜魏人范雎为相,远交近攻,秦国日益强大。

此时年龄只有二十多岁的赵孝成王继位虽有6年,但与在位近半个世纪的秦昭襄王相比还是显得太过稚嫩。赵孝成王的父亲赵惠文王在位三十四年,每每面对秦昭襄王时都是以弱者的面目出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渑池会都是发生在这两个国君之间。

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时选择赵括取代廉颇,除了秦国反间计的影响,恐怕也是因为年轻气盛,希望进行战略反击。而赵国虽因胡服骑射的改革强了军,却并没有因此富了国,再经过赵武灵王晚年时的动荡,传至赵孝成王时,国力已然今非昔比。

赵孝成王与秦昭襄王

我们再看看长平之战的整个过程:

前奏: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城,切断上党郡和韩国的联系。上党郡首不愿投降秦国,转而归附赵国。赵孝成王决定接收上党郡从而直面秦国大军。

第一阶段:公元前261年4月(一说前262年),秦国进攻上党,廉颇领兵20万驰援。两军交战赵国败多胜少,廉颇退守长平,据长城抵御秦军。战争转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双方对峙数月至公元前260年夏,秦军使用反间计促成赵国临阵换将。赵括取代廉颇指挥赵国大军。秦国也偷偷用白起换下王龁指挥战役。

第三阶段:赵括主动出击但被秦军截断后路,中伏被围。

第四阶段:赵括筑垒坚守46天,粮绝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全体投降。

尾声:白起假意纳降,实则坑杀,史载“四十万赵军,一夜俱尽”。

后世史家基本都把长平之战的失利归结于赵括一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并通过其母口述“括不可使将”,因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且“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事实上,这些评价即便真有,也不过都是挑选出来的一面之词。首先当时赵括已有四十多岁,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不会是从未上过战场的门外汉,否则赵王绝不敢将全国之兵力孤注一掷在一个只从事过文职的人身上。而且临阵换将并非赵孝成王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必定经过多方讨论。想必廷议此事时,支持赵括拜将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因为最后赵括战败身死,那些支持的言论无法流传下来而已。

再者,即便仅仅考虑这些反对的言论,也不能说明赵括就不适合带兵打仗,“不知合变”也可以说成是意志坚定,易言兵事也可以说成英勇无畏,“军吏无敢仰”也可以解读为在军中威望高,至于“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买田地这些,王翦领全秦国之兵在外时不也做过吗?难道因为王翦胜利了,他的做法就是为了免猜忌而自污,赵括兵败,这相同的做法就是专独贪财吗?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作为秦赵两国间战略总对决的长平之战,究竟该如何用兵并不能由前线的主帅决定,而是由后方的国君根据己方对政治、经济总体的判断来决定。廉颇领全国之军与秦军在两国边境对峙逾年,坚壁不出,拼的是两国的耐力。这种打法虽然可以减少伤亡,但战争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便己方粮草无虞、对方补寄艰难,掌握主动的秦军也可以适时撤退。但是举全国青壮年劳力戍边如此之久的赵国真的能做到粮草无虞吗?

《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记载着“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虽然有史家认为赵“请粟于齐”发生在赵括被围后,“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之时,但这种说法明显经不起推敲。赵括被围仅仅四十六天,赵国如何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完成向齐国求援并说服齐国借粮,还能将所借到的粮食运至秦赵边境的战场呢?而且就算赵国能借到粮草并运送到边境,又如何将粮草补给到被围困的赵军主力?

《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中也记载有廉颇初战失利后,赵廷尝有纵横之争及活动。可见赵国向齐国借粮一事极有可能发生在廉颇与王龁对峙之时,而且借粮不仅仅为了供应军队,也是为了供应国内的百姓。战争继续拖延下去,国库已然见底,而赵国又借不到粮草和外援,最终崩溃的只能是赵国。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赵孝成王选择战略决战,希望能主动出击打退秦国的进攻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秦国所使的反间计,不过是赵国换将的一个借口或诱因。反观秦国,在围困赵括之后仍有余力“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并且秦军在长平之战后很快就完全占领上党郡,如果不是赵国使人游说范雎,秦军直扑邯郸,灭了赵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见秦国在长平之战时并非没有后继之力,赵国即便继续廉颇的坚壁战法,不见得能拖得过秦国。在这种情况下,赵括除了尽快进行战略总决战之外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具体到赵括的战术,首先被人诟病的是他上任伊始就“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其实这也非常容易解释:任何时期新官上任后一定会在重要部门重要岗位换上自己的心腹,更何况是在一个国家战略总决战时期的军队中呢。如果赵括没有“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指挥系统失灵,军队领导的作战命令不能顺畅地传达或执行,岂不是要贻误战机?命令你前进时你踟蹰不前,命令你封锁断后时你跑的比指挥部还要快,这个仗还怎么打?

赵括指挥的军队有四十万之多,易置的军吏至少都是师级干部,甚至能达到军区司令级别,这说明赵括是有自己的团队和班底的,而这种团队和班底只能靠以往的战争来建设,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赵括不会仅仅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军事理论家。

对赵括的另一个诟病是他刚愎自用,求胜心切,无视主客观条件,下令西渡丹河,全线出击。其实,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说过,主动出击的战略选择并不是赵括自己能决定的。赵孝成王临阵换将就是为了改变廉颇的战法,希望能主动击溃秦军。赵括拜将后,如果不能尽快进行战略总决战,那和廉颇的战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说明赵国一方还不知道对阵的秦国将领是白起。赵括身先士卒,率领轻骑追击秦军,却被白起切断后路,被围四十六日后突围时身亡也不能说明赵括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只能说白起比赵括更加优秀,而秦国的庙算也远超赵国而已。如果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秦昭襄王为何不继续用王龁领兵,却要偷偷换上当时最优秀的将领白起对阵呢?

白起后来也对秦昭襄王说过“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廉颇在长平时以对峙为主,这些阵亡的秦兵绝大部分只能是在由赵括带军时消灭的,可见赵括的领军能力并不差。而在被围四十六天之后,赵军仍能组织起来试图突围,说明赵括军队的指挥系统和作战系统并没有被完全摧毁,这一点也从侧门印证了赵括的领军能力。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说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失败并不是由赵括一个人造成的,而是赵国在军事、内政、经济、外交方面全方位的失败。赵国当时唯一能脱困的方法就是合纵得到其他关东五国的援助,但秦国远交近攻和各个击破的连横则更加成功,关东各国都陷入囚徒困境,赵国没有得到任何援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廉颇的坚壁不出还是赵括的主动进攻,赵国最终的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一蹶不振,至公元前228年,都城邯郸城破,赵国灭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赵括兵败的原由
耳边历史(72)
60万雄赳赳秦军攻打四十万老弱赵军,为何会逼的秦国割地求和
长平之战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国为何不救援?赵国为什么不派廉颇去救援呢?
最牛廉颇!世人皆知廉颇负荆请罪,却不知他这4个之最无人能比!
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孝成王幡然醒悟,一举消灭秦国20万精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