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曹操这辈子说的最豪迈的一句话,到底是吹牛X还是真性情?

在曹操一生中,说过无数的豪言壮语,什么“宁叫我负人,休叫人负我”,什么“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我认为,在曹操所有的名言中,下面这句话是他说过的最豪迈最令人激赏的一句名言。

曹操在他的“自传”《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如此说: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句话意思是说:假如没有我曹操,这天底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称王,与汉朝皇帝并驾齐驱,所以我说汉朝的大功臣。

那么曹操这个话有依据吗?汉末乱世究竟有多少人称帝称王呢?

下面我们就来剖析剖析这个话题。

要说起来,做皇帝这件事自从秦始皇开始,就成了大多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最高“成就。”

刘邦看到秦始皇威武的出巡队伍就说:“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刘项虽然不读书”,但俩人想称帝称王的心那是一样一样的。

其实不止刘邦项羽,陈胜不也说了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道出了一个草根的心声:做皇帝这事人人都有可能,只要你敢想敢干。

自此以后,“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其实就成了中国人尊奉的潜规则。

西方国家也认为,日本天皇千年如一日,而中国的皇帝却换了不知道多少姓,所以中国人更具备“民主”精神。

《孟子》不是说了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等等这些无不表明: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而在社会上,大家却又都明白,只有德没有力量那也是没用滴,所以,其实大家暗中奉行的是“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的信条。

无论怎么说,只要有机会,那些大大小小的“混世魔王”总是要出来称帝称王的。

汉末时代从黄巾之乱开始,就开启了一场称帝称王的狂潮。

笔者大致统计汉末称帝称王者,著名的大致有以下这些:

张角,大贤良师,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渔阳张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

益州马相、赵袛,称帝。

徐州厥宣,自称天子。

会稽许昌,称帝。

“河首平汉王”宋建,看他这名号。

袁术,称帝,国号“成。”

公孙度,自立辽东候。

刘备,自立汉中王。

而至于边疆塞外称王的,什么峭王、汗鲁王等等等等,那就多的数不过来了。

除了这些明确称帝称王的,还有一些打算要称,或者说伺机称王却没有得逞的人。

比如张鲁、刘焉等人。

张鲁打算自立汉宁王,被阎圃劝阻。

刘焉主动要求出镇益州,就是因为有人对他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目的是去做皇帝。

又有袁绍曾打算册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但由于刘虞执意不肯,终于作罢。

天子、王们大致是这些,至于那些自称“将军、太守”什么的就数不胜数了,比如“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等等等等。

汉末乱世,各种势力蜂起,各种“谣言”也从未中止。

这种玩意儿与陈胜的“丹书鱼腹”、“篝火狐鸣”以及元末明初的“独眼石人起义”其实是异曲同工。

比如袁术的“代汉当涂高”,比如刘焉“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比如孙权时代的“东吴当有帝王”,比如刘备的“黄龙见武阳赤水”,其实,曹操也有类似的谶言,官渡战胜后,中原一带就开始流传“谯沛之间有真人出”,而曹操就是谯郡人。

乱世的乱相非三言两语可以言尽,乱世之所以称为乱世,不止是兵荒马乱,更主要是人心乱了,思想乱了。

这种的岁月必须要有人安定天下,否则一个族群就会自相残杀直至灭亡。

以识人著称的乔玄曾对曹操说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荥阳之战,曹操惨败,眼看性命不保,这时曹洪将马给曹操,对曹操说曰

:“天下可无洪(我),不可无君(曹操)。”

吕布偷袭兖州,兖州豪强叛迎吕布,曹操所占县城皆被占领,将士家属多被吕布控制。

只有东阿、范县、甄城三地未反,程昱为了安定大局,亲自对范县县令靳允说

:“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靳)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

翻译过来就是:听说吕布抓了您的母亲妻儿,这确实是孝子无法容忍的。但是,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定会有天命之人出世,来稳定大局,有智慧的人应该看清这个形势。曹公文韬武略世间无双,这就是天意!如今你只要固守范县,我去守东阿,那么就是田单那样的功劳。难道你还要违背忠义,顺从恶人,而母子皆死吗?这个问题你不能不慎重。”

靳允听完,哭着说:您放心,我对曹公绝无二心。

辛毗也曾说

:“当建安之末,天下不可一日无武皇帝(曹操)也。”

董昭是帮助曹操迎立汉献帝的功臣。但他早年与曹操分属不同派系,出身也大相径庭,但是董昭却主动投靠曹操。当时曹操尚未挟天子令诸侯,论实力和声望,远不及袁绍、袁术,甚至不及公孙瓒等人。

那么董昭为何要一心一意辅佐曹操呢?

我们看董昭是怎么说的

:“曹(操)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

后来董昭屡次为曹操献策,为曹操早期建立基业立下了大功。

对于董昭这个事情,史学巨匠吕思勉先生说的再透彻不过了

:董昭并不是曹操的谋臣策士,而如此尽力帮他,那是由于扰乱之际,顾全大局的人总要想大局安定。而要想大局安定,总要就有实力的人中拣其成气候的而帮他的忙。这是从来的英雄所以能得人扶助的原因。明朝的王阳明先生说:“莫要看轻了豪杰。能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有一段真挚的精神在内。”可见天下事一切都是真的,断不是像平话家所说,用些小手段可以骗人的啊!

汉朝末年,桓帝、灵帝就已经开始作死,整个国家被败坏的不成样子,宦官外戚又争斗不休,最终在黄巾军和内乱的双重作用下,导致天下大乱,百姓横遭兵革。

董卓入京后,更是废了少帝,立献帝。后献帝在李傕等人威逼下,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是董承等人,也并非善男信女,都将皇帝当做“奇货可居。”(可参阅拙作《他是被尊奉几百年的大忠臣,其实他是龌蹉的小丑,颠覆你的思维》)

而从汉献帝刘协的角度来看,若没有曹操他这个皇帝恐怕也未必能坐稳。比如,袁绍等人最初就不承认汉献帝的合法身份,认为他是董卓立的“伪皇帝”,他们本打算立刘虞为帝,是刘虞执意推辞才作罢。假如袁绍击败曹操,汉献帝的下场很可能会很惨。

汉献帝死后,魏明帝曹睿亲自率领众臣哭祭,以天子之礼厚葬。这一年是魏青龙三年,刘协53岁,寿终正寝。

曹氏对献帝,不能说是仁至义尽,起码也算得上是善始善终。

曹氏确实利用汉朝名号行霸王之业,并称魏王,杀戮了一部分反对自己的汉臣。但是,客观的说,曹操无论对于汉朝还是对于献帝,在感情上并没有多少亏欠。

他的“自述”《让县自明本志令》固然有“作秀”的成分,但那句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以及说自己不愿交权,是因为怕自己死后儿孙遭到清算,这些话恐怕并非作伪,而是真性情。

而至于曹操为人是不是缺德,那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见仁见智罢了。

要说起来,汉朝仍在的时候,既没有称王也没称帝的倒是人家东吴孙氏,再想想孙坚孤身一人击败董卓,恢复洛阳旧都,孙家原来才是大汉的忠臣良将啊?!(可参阅拙作《此君击败吕布,吓得敌军送女人求和,有他在,曹操刘备只能陪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称王的幕后推手, 鬼才军师郭嘉的继任人
荀彧必须死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儿,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资治通鉴》216:荀彧所论大顺,大略,大德,精彩至极
吕布为什么与汉末乱世格格不入?因为他是真正的“汉室忠臣”
曹操手下一心腹谋士,吕布栽在他手上,死后曹操杀百官为其陪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