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读│学不学营养食品专业,你都需要知道FCT/FCD



记得在某一次讨论会上,听专家提到了“FCT”,说实话,当时的一瞬间我是懵的……心想,这是什么高级货,我咋没概念?接下来才知道,原来FCT就是 Food Composition Table的缩写,即食物成分表!恍然大悟(我好方

)!原来经常接触的食物成分表有英文简称。除了FCT,另外还有FCD,Food Composition Database,即食物成分数据库

要说到食物成分表,那我知道,我不光知道,还很熟,今天就在这儿跟各位卖弄卖弄

!不过主要从宏观方面介绍,细节各位自己把握。

搞营养和食品专业的,食物成分表可以说是非常之重要,人体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可离不开它。业外人士更应该了解食物成分表,因为有个段子说得好:中国人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占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伤害叫“吃亏”,女人嫉妒叫“吃醋”。所以,大家一见面就问 “你吃了吗?” 我觉得我可能跑题了

~~

言归正传,从概念上讲,食物成分表是以表格形式来组织、编写和管理食物成分数据的集合,描述了食物营养学特性、成分含量分布的资料信息;食物成分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的食物成分数据的集合。说白了,就是XX食物含有多少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数据表格集合。以水果类举例如下(非高清图,可能看起来有点费眼睛):


那往大了说,食物成分表(数据库)是一个国家必备的公共卫生数据,对于营养监测、膳食计划、食品工业、国际贸易乃至食物发展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等大政方针等至关重要。

下面首先说说我国的FCT发展史。

1

1952年  第一版FCT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版食物成分表》出版于1952年9月,由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编著。这版食物成分表包括了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6种维生素的测定数值。

2

     1963年  第一版的修订和补充

3

    1981年  第二版FCT

4

    1991年  第三版FCT 全国代表值、全国分省值

5

    1997年  英文版FCT(网上没找到相关信息,而且这个版本我以前竟然不知道^_~)

6

    2002年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7

    2004年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第2册)》

8


    2009年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 》


讲到这里,就说点儿题外话,其实从这些书籍的编著单位,也可一窥目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历史沿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朱莲珍教授所写的中央卫生实验院的组建及其变迁(链接见参考资料3),那段历史真的值得回顾。

主线是: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实验所→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另外,如果对这些“古董”书感兴趣,某些旧书网有售……

用过食物成分表比较多的朋友都清楚,目前最新最权威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有3个版本,其中具体的规则啊,条目啊,改动等等之类的就不说了;这里想提一下,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版本间的区别。根据2013年杨月欣教授在博客的说法: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就是第一册2002版,以原始食物为主, 如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等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第2册)》是《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的补充, 以加工食品和常见100多种食物为主,食物跟第一册没有重复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 》是2009年出版的,是《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的修订版,食物和条数一样,只是修订了一些数据

那么,工业界和科学界用哪个版?可以使用 2009版第一册 和2004版 第二册。

配膳或消费者用哪个更方便?最好是《食物营养成分速查》 , 简单明了,也可以使用第一册,以食物为主的可以方便配餐用。

对大家来说,这出了三个版本是有些麻烦和困扰,所以杨教授也提到,最近会出版、发布一个标准版, 整理、合并了第一册和第二册的食物和数据。不过,目前还未有相关消息……

还需要提一点,目前网上的PDF版本和Excel版本较多,PDF版本还好,多是书籍的扫描版或影印版,但绝大部分的Excel并不是权威的数据库……(要问权威的电子版数据库咋弄到,抱歉,你首先要进入到权威部门工作

)。


另外,关于食物成分表,除了出版的书籍上有专业丰富的介绍外,再提一个好工具--《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WS/T 464-2015),这个卫生行业标准规定了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的基本要求、食物描述信息和分类、食物编码、食物成分数据的来源、食物成分名称和取值规则以及食物成分数据的约束性规则……总之对于理解和使用食物成分表大有裨益。

另外牛叉的同学别走,这还有另一个推荐

Food composition data: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use(second edition). FAO,2003.

Ps:食物成分表除了可以直观比较食物之间营养素的含量,更重要的作用是计算人体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一是手算(话说以前老一辈的营养学家都是手算的……);二是通借助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导入数据库计算;三就是使用专门的营养软件或者配餐软件,这些软件内嵌了食物成分表(数据库),所以能计算出营养素摄入量。

以上是国内的情况,那么国外有没有FCT/FCD?答案是:当然有,上面相关的都出了咋能没有。

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大学(UNU)成立了国际食物数据协作网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Food Data Systems (INFOODS)。其宗旨是促进国际标准的发展和各国在食物成分数据质量包括能量等方面的合作。从而以适当的方式满足政府部门、营养学家、卫生和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政策制定者起草者、食物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国2002版食物成分表就已经与INFOODS的规范和标准一致。


INFOODS整理了各大洲/地区的食物成分数据库,每个区域还细分为更多的国家/地区/组织,有的提供了下载方式,有的暂不能下载,仅提供了名称。    


      FAO/INFOODS Databases

      Asia

      Africa

      Canada, Caribbean(加勒比海), United States

      Europe

      Latin American

      Middle East

      Oceania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这么多的FCD,比较权威或者好用的数据库有哪些?部分列举如下:

美国农业部的《USDA National Nutrient Database for Standard Reference 》

http://www.nal.usda.gov/fnic/foodcomp/search/

日本文科省的Standard Tables of Food Composition in Japan - 2015 (7th revised version)《日本食品标准(营养)成分表》

http://www.mext.go.jp/english/science_technology/1347490.htm没学过日文看不大懂~据说网上有英文版~

英国食品标准局和食物研究所的《McCance and Widdowson' s the Composition of Foods》

http://www.food.gov.uk/science/dietarysurveys/dietsurveys/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的《NUTTAB 2006 Australian Food Composition Tables》

http://www.foodstandards.gov.au/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我国的食物成分表吧,做个总结。这么多年来,我国学界在食物(营养)成分方面做出了伟大努力和卓越贡献,致敬!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食物成分数据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存在许多可完善的空间。我总结了目前我国食物成分数据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1

食物成分数据需要更新,毕竟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菜和以前的菜还一样不?食物条目需扩大,有许多食物特别是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食物并没有包含进去,当然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咱国土地广阔,物产丰富,没多少东西是不能吃的。

2

对强化食品、营养素补充剂等纳入较少,且区分不够细致。

3

另外在食物成分检测指标方面也有待完善,比如缺少叶酸、VD等项目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等。而食物加工过程中的营养素变化(加工因子、保留因子、变化因子)等信息也很匮乏。


当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于5年前就启动了中国食物成分监测项目,多个省级疾控中心等单位参与,这对于尽快更新完善我国食物成分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说到底,食物成分表不仅仅是专业人员的掌中宝,它更应该融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大家科学、自主的选择食物。有条件的朋友就买本书,时不时翻一翻,不想买书的就网上找找资源(你懂得)。当然,更时尚的方法是使用便捷的计算工具。目前内置食物成分数据库的膳食营养素计算软件(工具)还挺多的,包括一些靠谱的减肥app。这里推荐一款在线计算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小工具--香港食物安全中心(CFS)出的食物营养计算器(链接见参考资料6),以飨读者。

最后,请记住我们的口号(临时想的~):

            了解食物,吃的明白;

            平衡膳食,健康中国。


作者简介:

贾海先

北京市CDC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注册营养师(RD)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0a544a0101qri8.html

2.《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WS/T 464-2015)

3.http://www.cnsoc.org/content/details_142_4235.html

4.http://www.fao.org/infoods/infoods/tables-and-databases/en/

5.http://www.cfs.gov.hk/sc_chi/programme/programme_nifl/nlc-intro.html

6.http://www.cfs.gov.hk/sc_chi/nutrient/fc-introductionc.ph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螺旋藻营养价值分析
唯一一种单一植物可以满足人体的完美全营养需求的食物——藜麦
全能营养,提升免疫抵御慢性病
现在欧洲最夯美食竟是“蚕宝宝披萨”!科学家:吃蚕宝宝好处超多,将掀起一场食物革命...
蜂蜜跟洋葱相克吗?蜂蜜跟洋葱能一起吃吗?
【各种食物营养成分查询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