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圣·桑

     聆听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有感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编号Op.28)是小提琴作品与小型音乐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首名曲,创作于1863年,是圣-桑(1835-1921年)为初露头角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所写,作品于1865年在圣-桑的亲自指挥下,由萨拉萨蒂首演。萨拉萨蒂是19世纪晚期炫技派提琴家,与维尼亚夫斯基同领风骚,他以神奇的小提琴技巧赢得欧洲大众的倾倒,作曲家们把作品题献给他,是希望通过他的演奏使作品获得成功。

    题献给萨拉萨蒂的名曲的除了圣-桑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还有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名师奥尔并不赞成炫技派的演奏风格,但是他也慷慨地说:“以精彩的表演使公众理解布鲁赫、拉罗和圣-桑这几首杰作的真正价值,是萨拉萨蒂演奏活动的最大功劳。”19世纪产生了两位伟大的小提琴家,像两座巨峰耸立在这个世纪的首位两端。前者是意大利的帕格尼尼,后者是西班牙的萨拉萨特。看来西方音乐界流行的一个说法——“名曲背后必有名演奏家”的确如此。

    作者在创作《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时,曾详尽地研究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充分地发挥了小提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部小提琴作品线条流畅、层次清晰、布局匀称,给人以某种雕塑艺术的美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由萨拉萨蒂首演之后,很快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曲目,与萨拉萨蒂自己写的《流浪者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并称是当时小提琴两大杰作。自19世纪至今的小提琴演奏名家都把这二首曲子列入自己的保留曲目,各种演奏版本已经是琳琅满目,录制出版的唱片也难以统计齐全。在我国较早出版的外国名家演奏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有迈克尔·拉宾的版本。

    这首乐曲感情奔放,情绪大起大落,很能触动人心。音乐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热烈狂放的阳刚之气与苍郁忧伤的悲凉情绪交织在一起,浪漫主义特征十分明显。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民族风格的音乐,不仅是本民族的特色,异国情调也很受关注,因为异国情调无疑可以为音乐增添浪漫色彩,尤其是民族性格突出的国度,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就很受音乐家的钟爱,很多浪漫派音乐家以这两个民族为题材创作。许多法国作曲家写西班牙风格的音乐,最著名的有比才的歌剧《卡门》、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这个题目多少有些费解,引子、回旋曲、随想曲,究竟哪个为中心词,不太好确定,由于歧义的产生,有的音乐赏析书里索性把曲名译成《引子与随想回旋曲》。于是对音乐的理解出现两种含义,一个是“带有引子的回旋式随想曲”,另一个是“带有引子的随想式回旋曲”,两种解释各有道理,但是根据曲名的原文字面,还是按通行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为好。

    随想曲,早期是指形式自由的复调音乐,也泛指轻快的快速度乐曲。巴罗克时期器乐演奏形式趋于复杂以后,随想曲用来指乐曲里的华彩乐段。在浪漫主义时期,随想曲被解释为作者凭幻想而创作,很大程度上具有即兴的意味。活泼自由的随表演者想象力,因而具有意外而独特的音乐效果。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大师洛卡台里为了小提琴写过24首随想曲,用以演示小提琴技巧,这个做法成了一代风气之先,19世纪的演奏家和作曲家纷纷效法,写了许多技巧性随想曲,其中堪称经典的,是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

    音乐分为引子与回旋曲两大部分。引子具有西班牙民间舞曲的特征。在弦乐和弦伴奏的背景上,小提琴奏起哈巴涅拉舞曲型的旋律。它大幅度地流动着,给人以强烈的跌宕起伏之感。这里,不时可以听到类似吉卜赛音乐的琶音、即兴装饰乐句。回旋曲,是指主题音乐周期性重现,主部音乐至少要出现三次,中间插入新加入的音乐,回旋曲通常是活泼的。在古典时期,回旋曲用做协奏曲和奏鸣曲的末乐章。很多独立的短小音乐也采用回旋曲形式,贝多芬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一首回旋曲。

    引子部分是小提琴奏出的幻想式的主旋律,这个曲调忧郁苍凉,又不失优美华丽与雅致。回旋曲的主题部分由小提琴奏出轻快敏捷的主部主题,一连串切分节奏的半音为基础,在行进步伐的伴奏音型上展开,显示出热烈奔放的西班牙人的性格。谐谑生动而富于情趣。插部B由主题A平缓过渡。此插部共出现两次,比较短暂却较重要,它与主题有明显对比。它是由全曲中最为轻快、最为愉悦的一段有色彩的,它是那种明亮的金黄色,透露着阳光,略有些俏皮、乐队的气氛也不在那么严肃拘禁。整支曲子荡漾着(AB)两种情绪,忧郁而苍凉和光彩照人时时交织在一起,在不同的乐段交互浮现,左右着听者的心情,热情与忧伤并存,抒情与叹息同在。圣-桑将这一对矛盾色彩一一融入到他的音乐中,非但不影响曲风的和谐性,反而使其相得益彰,凸现出圣-桑独特的风格,并略带一点人生观在里面。

    轻快的主部旋律不断重复,把各种不同情绪的插部音乐引进来,插部音乐时而高扬时而低回,有舞曲风格的、有抒情性的,铿锵有力的西班牙节奏使音乐的性格化特点十分突出。音乐是绚丽多彩的,小提琴华丽技巧得以充分的展示。回旋曲有三个插部(CDE),由三首风格不同的舞曲构成,情绪上均与回旋曲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个插部尤为精彩,伴奏声部是强烈而富于弹性的西班牙舞曲节奏,而飘浮在上面的小提琴曲却悠长舒展,旋律缓缓地下行流动着,并降低了六级音,抒情中略带伤感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音符在圣-桑特殊的排序节奏下形成其乐章结构:主题A和其它几个插部依照“ABACDACEBA”的次序穿插——引子部分在二个不同的乐段中交互浮现,气氛重新聚拢,回到主题A。A之后在鼓声强烈的节奏中转向插部C,这段乐曲恢弘而壮阔,稳重而成熟。行至插部D,悠扬的琴声让人形成些许憧憬,和浅浅的满足感,却在释怀之时感到一点预兆——再次到来的A略失从容,甚至夹杂一丝来自对暴风雨的惶恐。重而强烈的鼓点砸下来,C、E插部接连铺开,平和稳定,直到熟悉而明亮的B第二次出现,用一种说不清是热情还是急躁的情绪鼓动着,推波助澜,步步逼近,最后一次再现的主题A终于从低沉的背景音中浮现,小提琴快速而华丽的演奏强烈而鲜明,将全曲推向高潮,整个音乐在小提琴飞快的音阶及琶音流动声中结束。小提琴的风华和洋溢的热情如华似锦徐徐展开,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夏尔·卡米尔·圣-桑183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其父于他出生后数月辞世。圣-桑的母亲及姨母均为音乐爱好者,在他们的薰陶下,圣-桑从婴孩开始便认识到音乐的奇妙,对周围所有声音均甚感趣味,是一位音乐神童,而且堪称空前绝后:他刚刚两岁半,就开始随他的姨母习琴;三岁生日刚过不久便懂得作曲,他的第一份钢琴作品至今仍保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中;七岁时已正式从师学习作曲了;十岁已经开了个正式的演奏会,这时的他竟然能够不看谱就背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任意一首;他还是一个能够“一心二用”的人,例如他经常一边搞配器,一边同别人闲聊,两不耽误;13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并进修管风琴及师随阿莱维学习作曲。奇怪的是他曾赢得多个奖项,但却无缘赢取知名的罗马大奖。他曾于1852年及1864年,两次去争取罗马奖,但都遭到失败。他竟然输给了今天已几乎被人们全部忘记的一些音乐家。

    圣-桑在巴黎各教堂中以演奏管风琴为生。1857年,他更取代了莱弗勃尔· 威利这位杰出风琴师的地位,于马德琳教堂里当了二十年风琴师。他每周的即兴演奏更震摄了巴黎大众,1866年,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听过圣-桑在管风琴上的即兴演奏之后,竟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管风琴家”。之此,他与李斯特结缘成为要好的朋友。圣-桑十六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乐;他的第二交响乐则以降E大调第一交响乐之名面世。1861年至1865年,圣-桑于Eacute cole Niedermeyer任职钢琴教授,并把当代的音乐,如李斯特、古诺、舒曼、柏辽兹、华格纳等,纳入于学校以巴哈和莫扎特为要的保守课程中。他最成功的门生有梅萨热及福莱。福莱是圣-桑得意门徒,不久更成为好友。

    圣-桑多才多艺,早年曾涉猎地质学、考古学、植物学及昆虫学,他亦是一位数学专家。后来,除了作曲、演奏及撰写音乐评论外,他还与欧洲知名的科学家进行讨论,以及撰写关于声学、巫术科学、罗马剧院装修及古老乐器的学术文章。他曾编写一份哲学著作,名为“Problèmes et Mystères”,讲述科学及艺术会取代宗教;圣-桑悲观及无神的理念,预示了存在主义的出现。他的其他学术成就还包括一册名为Rimes familières的诗集,及一份十分成功的滑稽剧本,名为La Crampe des écrivains。圣-桑亦是法国天文学会的成员;他还教导海市蜃楼,又懂得按自己的要求制作望远镜,以及按如日食般的天文现象来计划演奏会。青年时代的圣-桑,才华得到许多前辈的赏识。柏辽兹称赞他为“无所不知,缺少的不过是一点点实际经验”。

    1870年,圣-桑参与了国家防卫军,并参加了普法战争。短短半年的战争,令圣-桑心中留了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疤痕。1871年,圣-桑与歌唱家布辛成立国家音乐社团组织,借此推广新的法国音乐。巴黎公社瓦解后,圣-桑以社团组织主席身分,公开首演社团成员的作品,包括福莱、塞扎尔·弗兰克、拉罗及他本人的作品,令他成为塑造法国音乐将来的重要人物。

    1875年,圣-桑与Marie-Laure Truffot结婚并育有两名孩子,但不幸于1878年先后逝世。三年后圣-桑离开了妻子,然二人并无正式离婚。据说圣-桑后来牵涉入同性恋的关系中,由于他曾于公开场合备受指责,他竟以自己有娈童恋性倾向为反驳。

    圣-桑于1886年完成著名的《动物狂欢节》及《第三交响乐》,并以此献给当年逝世的好友李斯特。同年,圣-桑被解除音乐社团的会籍。两年后他的母亲逝世,为免睹物思人,圣-桑易名为Sannois及离开法国往加那利群岛。接着的数年他游历各国,游遍欧洲、北非、东南亚及南美等地。圣-桑更以Sannois为笔名,把他的旅游经历笔录成多本受欢迎的书籍。圣-桑还是第一位写作电影音乐的著名作曲家,1908年他为电影《暗杀吉斯大公》配乐。圣-桑仍继续他音乐、科学、历史方面的著作,并经常到处游历。

    青年圣-桑超凡的才华是可以肯定的。中年时代的圣-桑,十分支持新人、新作。他是当时法国音乐家中推崇瓦格纳歌剧的第一人,而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多诺夫》的总谱,也是圣-桑最先从俄国带回法国的。可以说,印象主义音乐能产生在法国,圣-桑功不可没。然而有趣的是,晚年的圣-桑变得十分守旧,他对印象主义音乐大加贬斥。有一次,圣-桑听了德彪西的音诗《牧神午后》之后说:“听起来是好听的,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如果它也可以算作音乐,那么调色板也可以算作一幅画了。”圣-桑不仅无法容忍德彪西,而且对二十世纪先锋派音乐亦心存偏见。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春之祭》初演之时,特意到场的圣-桑竟立刻离席而起,拂袖而去。

    他晚年居住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1921年12月16日,圣-桑于阿尔及尔因肺炎病逝,遗体运返法国后葬于今巴黎的蒙巴纳斯公墓。圣-桑多才多艺且贡献良多,法国政府后来以荣誉军团勋章来表彰圣-桑的成就。

    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圣-桑最主要管弦乐代表作如下:

    c小调第三交响曲《管风琴》,作品第78号;

    F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埃及》,作品第103号。必须说圣桑的一系列钢协、小协、大协等都是不错的;

    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该作品本来只是圣·桑戏谑(甚至有点不怀好意)其他音乐家之作,在有生之年不愿公开。仅《天鹅》一段愿意公开而已。晚年经同意出版,受到热烈欢迎;

    歌剧《参孙与达利拉》;

    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2017.10.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敏茨:《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圣桑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帕尔曼演奏,一部“热情与忧伤并存,抒情与叹息同在”的作品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小提琴大师穆特、柏林爱乐演奏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斯特恩小提琴: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