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小学严控作业量意味着什么?中小学严控作业量令人震惊

谁在给老师“留作业”?中小学教师减负更难!

谁在给中小学老师“留作业”?而且达到了需要减负的地步?教育“去行政化”不仅是学校的呼声,实际上也是政府的自我解放。如果不能简政放权,教育厅、教育局恐怕也要整天疲于批改给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干预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存疑。

央视新闻2019年1月18日消息,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成为重要议题,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生减负的工作,旨在减少教师、学校给学生布置的课内作业,培训机构安排的课外作业,以及学科竞赛、兴趣班给学生制造的额外作业。

而与此同时,中小学老师的“作业”也不少,甚至也达到了需要减负的地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手炮制的各类大检查、大考核、大评比,据说已经占用了专职教师一半以上的时间和精力。

从本质上分析,学生的负担是升学造成的,而教师的负担则是评估造成的。

界定一个好学生,看分数;界定一个好老师,也看分数。前者是任课教师评的,后者则是上级主管部门评的。

对公立学校及教师的监督、考核,确实是教育厅、教育局的职责,但这种直接下达的指令其实是变相干预学校的管理。

中国公立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校行政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下达各项行政指令“刷存在感”,严重弱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学校唯上不唯实,疲于应对上级直接要求,自主运营的机制被窒息。

教育“去行政化”不仅是学校的呼声,实际上也是政府的自我解放。

根据教育部官网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9万所,专任教师949.4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干预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不能简政放权,教育厅、教育局恐怕也要整天疲于批改给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

于是,学生写作业、做卷子,老师填表格、答问卷。

给学生减负是把学习时间、娱乐时间还给学生,给教师减负则是简政放权,把管理权还给学校。

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高层领导提到“各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很显然,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机制与学校的实际管理是脱节的,监督、考核变成了负担。

如果能完善国内校董会机制,将政府职能放置在“监事”角色上,能够突出学校自我管理的主导作用,使政府服务于学校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少给学校、教师“留作业”,用服务代替行政指令,反而能建立起更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国际教育知名专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资深自媒体人,获评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

济南加强学生作业管理与改革 中小学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与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并严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60分钟。

为合理布置作业,济南市明确,应采用“基础作业+弹性(特色)作业”的模式,“弹性(特色)作业”要体现分层、灵活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应当堂布置,不能只通过短信、、等媒介布置作业,需书写的家庭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在电子设备上完成。不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将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根据意见,济南市严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寒暑假期间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每天平均用时小学不超过90分钟,初中不超过120分钟。( 丛民)

虹野:作业在“量”上的改革已经进入死胡同

虹野:作业在“量”上的改革已经进入死胡同

文/虹野

一度“精讲精练”几乎代表着优秀教师所有的优良品质,具体表现为“作业少、学生负担轻,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好”。在排名竞争的教育生态下,教学更加侧重于知识量的多寡和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这使得“精讲精练”逐渐演变为“多讲多练”,以至于“题海战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观泛滥,通过现代社交软件遥控家长监督学生作业,挤压学生正常的休息、锻炼和生活时间成为常态,学生学业负担之重、身体之差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减轻学生负担,从作业量上入手不失为一个“应急”措施,短期内或能够缓解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不过教师、家长和学生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知识膨胀对教育的冲击。计算机从娃娃抓起、食品安全从娃娃抓起、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可见学校课程增加多少。除了固定的国家课程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内容的多寡上看,作业量增加是必然的。同时,升学压力的排名,又对学生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要求颇高,“熟能生巧”的教学观催生了重复训练为特征的“题海战术”,而且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多练有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

即便是学校和教师能够遵守各地出台的作业管理办法,做到“精讲精练”,我们依然没有办法阻挡家长和学生额外增加“作业量”。宛若禁止学校补课催生课外辅导机构一样,家长会把学生送到课外辅导机构进行练习,甚至采用激烈的方式反对减少作业量。

在知识膨胀的时代,教育有从传授专业知识逐渐向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能力转变的倾向。但在现实情况下,学校面对日益增多的课程内容,学生日益繁重的作业量和升学压力,仅仅在作业“量”上进行改革是“逆势而行”,最终会带来诸多负面问题。

教师布置作业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上,有过去教育传统的惯性,也有应试教育的实际需要,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则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过去教育传统之间冲突的必然结果。

如若跟着时代发展,必须正视当前课程设置是以知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观,必然会出现以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的作业,知识越多,作业量就越大,学生负担就越重。可以说,在现在的知识本位教育生态下,作业在“量”上的改革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在知识膨胀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催生出来的终身教育观,学生掌握更高级思维技能才、形成良好的性格是作业的最终目的。知识、技能、性格和元认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现在还是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我们的作业依然是以知识、技能为主,我们没有办法脱离知识、技能去谈论性格和元认知,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且设计出来相关的作业还需要很长的路,这需要教育系统性的改革之后才能落实到作业层面,目前需要全体教育工一起进行探索,为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的转变做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减负工作措施
“五严”背景下,如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热点七:中小学减负问题
治理作业问题不能只盯作业环节
禁!老师不准让家长批作业
取消奥赛、不得公布考生成绩,中小学要有大动作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