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妈妈——献给所有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

我的童年

我是妈妈唯一的孩子。妈妈说她怀我时因为爸爸不在她身边(爸爸当时还在江西插队),所以经常感到抑郁。不过我认为这是她不完整的归因,因为后来爸爸从江西调回上海,妈妈依然常常处于抑郁状态。虽然妈妈是个抑郁的、没有太大力量的人,但在我小时候最需要母爱的阶段,依然能感受到她温暖的母爱。现在我依稀还能回忆起我三四岁(或更小)的时候,在亲戚家等妈妈下班来接我回我们自己的家,每天下午当我看到她在弄堂入口出现,我就会立即飞奔过去扑进她的怀里,一天没见她,实在太想她了!还记得在我不认字那会儿,妈妈每天晚上在我睡前总会给我读一个儿童书里的故事,我猜就是这个母爱的举动在我幼小的心中植下了一生热爱书籍的种子。同样是在我学龄前,妈妈当时听人说小孩子学点艺术很有好处,所以有几年妈妈每个周末都会带我去一个绘画班学画画。现在,当我翻看小时候的照片,黑白影像里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欢喜地坐在妈妈身边,这也令我确信,小时候妈妈很爱我,而我也爱妈妈,依恋妈妈。感恩妈妈!

在我大约十岁的时候,爸爸从江西调回了上海工作,这样家里就有了六口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以及爷爷的养母和我。与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那么多人住在一起,夫妻争吵,代际矛盾经常出现。我记得那时候家务大多由奶奶包办,妈妈白天外出工作,下班回家就“抑郁”地躺倒在床上——现在的我已经可以体会一个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是多么容易感到身心疲累。那时的我照例是个很乖的孩子,功课之类的事也不需要家长操心。记得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妈妈帮我改过几次作文,至于其它的事,比如请她帮我背课文,她拿着我的课本,很快就睡着了。

妈妈的婚姻

妈妈说,她跟爸爸恋爱时,包括我出生后他们尚分居两地的时候,爸爸给她写过很多热情洋溢的信。因此,我想妈妈也曾品尝过恋爱的幸福喜悦。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妈妈和爸爸真正相处在一起的时候,关系从来都没怎么好过。爸爸脾气暴躁,妈妈长期抑郁软弱。

在我26岁那年,妈妈终于第一次有勇气面对爸爸不忠的事实。但即便发现了确凿的证据,妈妈也没想要跟爸爸离婚。由于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已经搬到了其它地方居住,爸爸因为工作和生活原因也不常回家,因此家里大多数时候只有我和我妈两个人。于是,我就成了妈妈的精神支柱,依赖对象兼“出气筒”。

一段糟糕的婚姻,会把一个原本温柔有爱的女人,变成什么?

作为妈妈的女儿,我同情妈妈,且本能地想为她分担痛苦;但在内心深处,我无法认同妈妈。我总是想,如果妈妈是个独立强硬的女人,果断选择离婚,那么不幸婚姻对她、对我的伤害都会小一些。

作为一个陷在糟糕婚姻里的妻子,妈妈对我的影响

海灵格说:“父母自己的事(尤其那些糟糕的事),不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遗产。所有那些只能局限于父母自己去承受。保护孩子不受自身负面状况的影响,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对父母天然而本能地有无限的爱和忠诚,因此当父母身处逆境,在自己孩子身上寻找情感寄托或情绪发泄时,孩子都会觉得有责任抚慰父母。但作为妈妈的女儿,我不可能满足妈妈对配偶的情感需求。同时,当我面临这样的困境,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我力图给予妈妈我可能给出的最大安慰和支持,并且忍受她糟糕的情绪宣泄。

但正如海灵格所说:“当父母像孩子一样接受自己孩子的付出,必然导致家庭中角色和功能的颠倒。其结果不会让任何人满意,且必然对孩子造成伤害。”结果是,那段时间我和妈妈都痛苦不堪,我根本无法安慰好妈妈,只是作为另一个“受害者”陪在她身边。

我想不仅是我的妈妈,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父母,在他们自己身处困境时就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精神依靠或情绪的宣泄口,完全不会想到需要在这时保护下一代的心灵不受伤害。而当痛苦的父母连累孩子介入到他们的挫败情绪中,孩子也会在痛苦和困扰中带着一个有破洞的灵魂长大,并且很可能后面一生都活在父母糟糕婚姻的阴影下,在成年后不自觉(潜意识)地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但是子女没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一生去继承、背负父母的痛苦。更何况,父母的痛苦也不会仅仅因为子女的承接而有所减轻或发生转机。毕竟,对每一个成年人来说,TA自己才是其人生的首要责任人。子女感激父母的生养之恩,但成年后我们有责任为了让自己过上良好的生活而走出上一辈给我们投下的阴影。

所以,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终于有了自己住处,与妈妈分离

如上所述,我与妈妈一起在痛苦中沉沦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读到约翰·布雷萧所著的《家庭会伤人》,这本书让我心潮澎湃,彻底震醒了我。从那天开始,我知道我很可能救不了妈妈,但我要尽可能拯救自己,不能和她一起沦陷。

海灵格说:只有当孩子放弃对父母的道德评判,也抛开分担父母痛苦的潜意识冲动,誓言不再让父母的痛苦在自己身上延续下去,孩子才能过上正常快乐的生活,这一家族不幸的链条才会就此斩断。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住处,在物理距离上离妈妈远了一些。但我发现,即便如此,母女之间的心理纠缠,以及如果我想最大程度摆脱父母对我人生投下的阴影,依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01在心理上解除与妈妈的“共生”状态

如果一个人到了结婚年龄,但还没有在心理上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那么此人即便结婚、成为父母,也很可能依然是个心理不成熟的大小孩。不少从原生家庭直接进入自己婚姻的人,通常丧失了形成“独立自我”的历练,因此在心理上、人格上都没有长成一个“独立的人”。这样的人,通常缺乏健康独立的人格,因此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边界,总要在精神或物质上依附于什么人。比如,未结婚时依附于父母家人,婚后依附于配偶,之后若与配偶感情疏离,则会在自己孩子身上寻找寄托。这样的人(尤其女人)大多缺乏清晰的“自我边界”,在有了孩子后,会渴求与子女“共生”在一起。即便子女已经长大成年,她们还是会不自觉地向子女传递“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或“没有我,你怎么活下去!”这样的潜意识信念。

我妈妈就是一个未脱离“共生”状态的人,我也是。

一个从有“共生”问题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会在ta自己的人际关系中遇到相同的人际边界不清问题。一个有“共生”问题的人,很可能会对自己内在的情绪、需求和欲望感到生疏和麻木,而去认同身旁另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陷在另一个的情绪感受中不能自拔。这样的人无法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也不知道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必须首先为自己的情绪及需求负责,而不是首先为另一个成年人的问题负责。

海灵格写道: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限的,通过受相似的苦和父母连接在一起,对他们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如果母亲情绪低落,女儿也会情绪低落;如果一个父亲酗酒,孩子也会不自觉地用某种方式模仿父亲,并会像父亲那样在生活中处处失败。

“和妈妈拥有相同的感受”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直至我读到海灵格的学生马克·沃林恩的书《这不是你的错》,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有共生问题的家庭里,女孩的妈妈有酗酒的毛病,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觉得自己对母亲的幸福和健康负有责任。当这种责任模式持续到她成年,让她在自己成年后的关系里总感觉到对他人的需要负有责任,但同时又会被他人的需要压得喘不过气来。

治疗师让她坐在地板上,并用一根长绳在自己身体周围绕了一个大圆圈。她发现,当明确划分出自己的空间时,感觉轻松了许多。然后,治疗师让她说了下面这些话:

“妈妈,这是我自己的空间。你在那边,我在这边。对于你的问题,过去我负担太多了。妈妈,从现在开始,你的感受和你一起在边界的那边,我自己的感受和我一起在这边。有了这样的边界,我可以开始尊重我的感受。当我要与他人建立关系时,我就不会再失去我自己了。”

治疗师建议这位女性在自己心里不断重复这个自我边界意象的练习。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越多重复新的意象并体会它,就可以通过创造我们大脑中新的神经通路,从而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令自己生活遇到麻烦痛苦的老旧通路。

我也需要在心里不断重复这个练习!

此外,我还意识到,对于“家人”等与我关系密切的人,我心里对他们的感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面对他们或心里想到他们时,我常常压抑了一些真实存在的情绪。但是,我需要让心里所有的情绪和感受都流畅地表达出来,让它们流动起来,这样我才可能慢慢变好。如果总是将诸如“恨”,“愤怒”等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结果只能导致自我攻击

02接受现实的父母,然后与父母分离

海灵格在书里写道:“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满足自己父母的情感需求,填补他们的空虚。当父母的痛苦需要盲目地借助传导给孩子而取得平衡时,痛苦就会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永无止境。”

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接受父母,然后不再陷在与他们的牵绊中。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是唯一做成这件事情的人,因此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我们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对于这点孩子没有办法改变。

“但严格来说,”海灵格写道:“我们并不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生命只不过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经由他们来到我们这里,父母只是我们和生命源头之间的联系,无论父母自身有什么缺点,都不会影响这一点。并且,只有当我们和父母联系上时,我们才接近了源头。”
父母生小孩也只是出于延续生命的需要,你的生命借他们而来是一个无关道德、无关是非的事实。因此,除了这个事实之外,无论父母是怎样的人,都不必把父母言行的责任拦到自己身上,我们可以对父母说:“你做的一切,你自己负责。但无论你做了什么,你还是我的父/母亲,我感谢你给了我生命。我是你的儿子/女儿,不是法官。”
当一个孩子抱怨父母:你给我的不够,这件事你不对,你们伤害我很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不能和父母分离。而一旦接受了自己的父母,则会产生一个奇特的效果——孩子和父母分离,这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圆满。接受父母意味着:“我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现在我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我心平气和地离开你。”
爱要求接受者尊重 ‘生命’这份礼物,并感谢礼物的提供者。只有当一个人接受礼物并感谢礼物提供者的时候,TA才会在阳光下高高举起这份礼物,让它闪闪发光。”

接受自己的父母,以及和父母分离,其实是一个人内在的过程。我需要在内心重复:“妈妈,爸爸很高兴你们生了我。我接受你们给予我的这份珍贵礼物——生命,我会爱自己并活出自己的人生。也请你们祝我幸福。”

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然后允许他们是他们,自己是自己。

03建立自信

拥有自信,也可能也是一条满满长路。

一个没有自信的妈妈,必定制造一个同样没有自信的女儿。直到现在,妈妈在潜意识里依然不能接受我想要跟她“分离”的意愿,依然想要阻挠我的成长,打击我的自信——希望我永远陪伴她左右。而我的爸爸向来对待家人很粗暴,我知道这是他的悲哀,但同样也是我和妈妈的悲哀。

我发现,在我的内在总是有一个极其严厉的“超我”。当我需要确认——我足够好,这样一个简单明晰的事实,也花费了许多年的自我探索和觉醒。

或许,一个人想要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不可能的,当我还是妈妈子宫里的胎儿时,就已经被打上了父母的烙印。但我还是要尽可能地争取康复。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或许那些负面经历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件生命的礼物,就像《家庭会伤人》的译者郑玉英在书的译序里所写:

许多经验使我相信:家庭真的会伤人,但人的康复也绝非不可能。当我见到有人从原生家庭的羞耻感,逐渐走向自尊和自爱时,或一个幼时曾被打得遍体鳞伤,而现在成为一位慈爱的父(母)亲时,我相信人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人类固然会在童稚时受到家庭系统的创伤和扭曲,但是如果他具有锲而不舍、面对真实的精神,康复永远是可以达成的。就像有些食物经过霜寒之后,会格外的甜美;在困苦环境当中形成的人格,常常拥有格外坚忍、美丽和可待开发的潜能。

人都会有悲伤,但我们还有一颗坚韧美丽的灵魂。感谢所有的经历,帮我发现和找回这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乎9.8万赞: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比起出轨、家暴、离婚的父母们,这一点对孩子的长期伤害更大……
触目惊心《北大弑母案》:原生家庭的伤害,远远大过你所想
青岛霸气女律师命丧于15岁亲生女儿之手。别把孩子养成仇人
为什么她会用伤害自己来伤害父母?
图文详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