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鉴赏】古诗中的牵牛花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起初 简雅姗 - 橘子走路 雅姗的音乐生活手札

夕颜花,民间称之为牵牛花,夕阳西下花儿开,日之出而合闭:夕颜不与百花争,只为明月与繁星。孤芳自赏我独醉,何管百花争与风。牵牛,花酷似喇叭状,因此有些地方叫它做喇叭花。种植牵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其品种很多,花的颜色有蓝、绯红、桃红、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边缘的变化较多,是常见的观赏植物。果实卵球形,可以入药。牵牛花叶子三裂,基部心形。花呈白色、紫红色或紫蓝色,漏斗状,全株有粗毛。花期以夏季最盛。种子具有药用价值。

传说

牵牛花有个俗名叫“勤娘子”,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时针还指在“4”字左右的地方,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晨曦中人们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那一定会有人问:“牵牛花是怎么来的呢?”这可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以前,也不知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座形状像伏着的牛一样的山,大家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伏牛山”。伏牛山下有个小村子,村子里人不多,其中一家有一对孪生姐妹。村子里的人都很穷,没有钱买牛耕地,只有用一些自制的土工具来刨土、耕地。那对孪生姐妹就住在山脚下,她们在山前山后开垦了一些荒地,靠着自己的双手,春播、夏耘、秋收,日子还算勉强过得去。姐妹二人心地善良,还经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人。 有一天,姐妹二人正在刨地,突然刨到了一块特硬的地方,姐姐和妹妹把所有的工具都拿来,却怎么也刨不动一丝土。姐妹二人累了半天,就坐在硬土边上歇一会儿。忽然,那块硬土自己裂开了,姐姐连忙瞪大了眼睛瞧着,里面发出银闪闪的光亮,妹妹跑过去拿出了一块东西,原来是一个银喇叭。姐妹二人正在奇怪时,旁边突然走来了一个白须白发的老翁,老翁笑着对她们说:“这座山是玉皇大帝从天上降下来的,里面压着一百头青牛精,这些青牛精都修炼得很好,幻成人形,在人间作恶,是玉皇大帝收服了他们,并把他们压在伏牛山下,到今天,他们已整整压了九百年了,到明天他们就会全变成金牛,再也不会危害人间了。这个银喇叭就是伏牛山的钥匙,今天夜里听山里“哗啦啦”晌,过不久就会有一处发出金光,那就是山眼,只要把银喇叭插进去就行了。不过还必须记住口诀‘伏牛山,哗啦啦,开山要我这银喇叭’念三遍,那山眼就会变大,可以进去抱出一头金牛,一辈子吃喝不愁了。这钥匙是九百年一现,只有一会儿灵验,天一亮就不灵了,千万不要被山关住了,否则就必死无疑。还有,这银喇叭千万不能吹,否则一百头牛就全会变活冲出山口的。”两姐妹还没回过神来,那老翁已不见了。

姐妹二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里很高兴。她们就赶紧回家,商量如何开山抱金牛。姐姐说:“我们要把腿脚放快些,争取把一百头金牛都抱出来,分给穷乡亲,让大家都不再受地主的气,都过上好日子。”妹妹说:“金牛虽好不能当饭吃,黄灿灿的金,白亮亮的银,在富人眼里是值钱货,可在穷人眼里还不如一勺面呢。如果吹响银喇叭,把那些金牛全变成活牛分给乡亲们,让他们有牛耕田,不更好吗?”姐姐高兴地同意了妹妹的意见。

于是,姐妹二人分头去通知乡亲们,交代他们夜里去伏牛山下牵牛。夜里,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山前山后漆黑一片,看不到一点亮光,姐姐拉着妹妹从山前转到山后,听了听,一点动静也没有,姐姐对妹妹说:“不要放弃,我们再等等。”就这样等到了五更,忽然听见山里面“哗啦啦”作响,山北坡放出一道耀眼的金光,姐妹俩急忙朝发光的地方跑去,只见那洞眼只有手指头那么粗,顺着洞眼往里看,见到内有一张金方桌,方桌上整齐地摆着一排排馒头大小的金牛。妹妹忙把银喇叭拿出来插进山眼,姐姐忙念:“伏牛山,哗哗啦,开山要我这银喇叭。”念了三遍,山眼慢慢变大了,但只容一个人钻进去,姐姐闪身就进去了,妹妹也跟着进去了。姐姐一进去就吹起了银喇叭,顿时桌上的金牛都变活了,它们伸伸腿,抖抖毛,跳下桌子来,就都变成了大牛,它们顺着山眼往外冲,当最后一头牛刚刚伸出头时,东方已经微微泛红了,山眼慢慢变小了,这一下要急坏了姐妹俩,姐妹二人合力推牛屁股,就是推不动。

再说乡亲们,他们听见喇叭响,就纷纷往伏牛山跑,只见一头头牛满山坡跑,他们跑上去,一人牵一头牛,心里好感激姐妹二人,都想去谢谢她们,就是找不到人影。这时有人发现被卡住的那头牛,大家有的扯牛头,有的扯牛脚,使命往外拽,就是拽不出,后来有人往牛鼻子上套了个鼻圈,再在鼻圈上拴了根长绳,大家齐心协力地拉,牛被拉疼了,一急,四蹄一蹬就出来了,山眼马上就合拢了,姐妹俩被关在了山里。

这时太阳出来了,山眼里的那只银喇叭一变,就成了一朵喇叭花。也有人说,为了纪念那姐妹二人,所以喇叭花也叫牵牛花。还有人说,如今闻名全国的南阳大黄牛是那些金牛的后代呢!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传说而已,表达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良好愿望。不过,牵牛花还真的有益于人民,它不但可供观赏,而且还可入药。它性寒,味苦,有逐水消积功能,对水肿腹胀、脚气、大小便不利等病症有特别的疗效。直到今天,一些农民还用它来治病哩。


篱上牵牛花

宋-梅尧臣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注: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和花庵上牵牛花

宋-邵雍


叶闹深如幄,花繁翠似钿。

瀼瀼零晓露,羃羃蔽晴烟。

谢既成番次,开仍有后先。

主人凝伫苦,长是废朝眠。


注: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1]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2]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牵牛花

宋-秦观


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

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


注:秦观(1049-1100),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江苏省高邮市人。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

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

牵牛花

宋-危稹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注:危稹(1158~1234),南宋文学家、诗人。原名科,字逢吉,自号巽斋,又号骊塘。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南康军教授,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出知潮州,又知漳州。卒年七十四,文为洪迈所赏,诗与杨万里唱和,著有《巽斋集》。


牵牛花

宋-杨万里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


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


注: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牵牛花

宋-林逋山


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摘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


注:《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四

见牵牛花有感

宋-释宝昙


篱落牵牛又著花,摘花心在鬓先华。

故园红染姜丝在,安得缄封寄各槎。



牵牛花

宋-汪应辰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注:汪应辰(1118-1176),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南宋官吏、诗人、散文家。生于宋徽宗政和元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五十九岁。


牵牛花

宋-徐橘隐


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

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



牵牛花

宋-陈宗远


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

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蜓带露来。


牵牛花

宋-董嗣杲


篱笆雨过晚阳红,碧衬秋空点染工。

河鼓星高钟异卉,铢衣烟靓袅西风。

香挼茜彩涂姜色,蔓引凉姿入豆丛。

为蕊尚犹分黑白,此花岂与易羊同。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有《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很常见的牵牛花,它不但长的漂亮,和牛还有一段渊源
走进原野,去寻那拔萃芬芳的“勤娘子”(原创)
观赏 逢时盛开喇叭花
散文||竹引牵牛花满墙
又见牵牛花
牵牛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