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磁枕

梦之缘起 
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磁枕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这是《诗经·陈风·泽陂》中的诗句,说明早在周代已有“枕”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卧所荐首者。从木,冘声。”从字面上解释了先民们选择的主要制枕材料是取用便利、制作便宜的木料。考古资料显示汉代枕的材质有木、玉、石、铜等,出现于高级贵族的墓葬中,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还出土过素绢珍珠囊枕,是早期最软、最保健、最奢华的荐首用具。陶瓷作为制枕材质大约出现在唐代,最初的陶瓷枕为近方形的长方箱式三彩枕,这种枕的边角往往不加处理,棱角硬折,似为按照当时制度定制的高档陪葬明器。而陶瓷价廉物美的特性吸引时人将陶瓷枕进行符合人体舒适度的柔滑改良,遂成为“无贵贱通用之”的实用枕具,它不仅仅可以睡觉时荐首、枕颈,也可以写字时枕腕,还可以诊病时托脉。从出土情况看,这种硬质的枕具主要流行在长江以北地区,此后五代宋金元也以北方为主。有意思的是日本出土的唐代瓷枕非常多,反映了唐人生活方式对东瀛之国的影响之深。

瓷枕是荐首用具,同时也是一件瓷器,宋代时期经济强劲发展,促进了瓷业的繁荣,也使得瓷枕在样式上和装饰上丰富多样。样式有方形、长方形、圆形、腰圆形、多边形、如意形、花瓣形、银锭形、台座形、仿生形等等。装饰几乎涵盖了瓷器所有的表现方法,有刻划花、色地剔花、模印戳花、珍珠地划花、绞胎、彩绘、书写诗文、颜色釉、仿生瓷塑等等。由于瓷枕的枕面相对于其他瓷器比较平整,特别适合彩绘艺术的表现,宋代繁盛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找到了新的表现载体,这是两种国粹的激情碰撞,也促使了陶瓷装饰从硬质工具刻花瓷胎向软质毛笔彩绘瓷面的装饰方法发展,是装饰理念的一大进步,也为后来的青花及其他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彩绘不仅形式新颖,且内容丰富,透露出当时的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受赠的“墨彩诗文长方枕”,枕面书写“枕赋”一首,由此我们知道瓷枕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炎热的夏季它还具有消暑纳凉的功效。

墨彩诗文长方枕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墨彩诗文长方枕  枕面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瓷枕元代以后逐渐沉寂,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但这种沉寂并非销声匿迹了,民国时期。河北京津一带的农村尚保留着使用陶瓷枕的习惯,虽然形制不多,只有猫形和房舍形等几种,但可以看到使用硬质枕具习俗的传承。

“清雅集古”是由一群杭州70、80后年轻人自发成立的收藏团体,为了向港台的“求知雅集”、“敏求精舍”、“清翫雅集”等知名收藏团体学习并且致敬,2007年他们成立了以唐宋瓷器为对象的收藏组织,其收藏理念是“鉴、赏、玩”。去年“清雅集古”曹灼先生来我馆洽谈展览事宜,他们务实的梦想打动了我们,为让更多的人分享他们的收藏成果,此番萃选其所藏古代陶瓷枕80件,由我馆专业人员主持编撰《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瓷枕》一书,以期对陶瓷及枕具收藏爱好者有所裨益。同名展览也将于2015年7月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展出,这是我馆“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之十三,通过图书、展览,我们相信为保护、研究、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一步挖掘、利用民间收藏资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瓷枕》 书匣封面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瓷枕》书封面



清雅集古珍赏集


三彩印花卉纹长方形枕   唐代

长11.5  宽9.5  高6.1cm
该器物为唐代巩县窑产品。整体呈规则的长方形箱体形状。正面和反面的纹饰一致,都是呈四纵三横等距排列的菱形朵花的印花纹饰。该枕特意进行了全身施满釉的处理,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不分正反面。两面纹饰一致,只在底色的颜色上进行了刻意的区分,一面的底色是白色,一面的底色呈黑褐色。由于全身施满釉,该枕只能通过支钉支烧的方式进行烧制。在黑褐色底色的一面有三个很不起眼的小支钉痕迹。


珍珠地划花忍字纹腰圆形枕   北宋

长25.3  宽18.6  高12.8cm
该枕为鲁山段店窑产品,整体呈腰圆形,底部不施釉,胎呈褐色。枕面珍珠地划花装饰,主体图案是“忍”字纹,边缘辅以四朵花卉装饰。枕墙用剔刻的方式装饰了四朵牡丹。


珍珠地虎纹长方形枕   北宋

长27.8  宽16.4  高11.5cm
该枕为鲁山段店窑产品。整体呈梯形,除底部外施满釉。底足胎色呈红色。与上面一件“福德”纹枕的风格十分类似,只是在纹饰上稍有区别。枕墙的前后各剔刻了一朵牡丹花。枕面的主题纹饰是老虎,先在枕面刻划了一只正在行走的老虎形象,用三三两两的草叶表示老虎生活的环境,再戳印珍珠纹为地。老虎的形象刻划的十分生动,从静态的画面可以看到老虎刚要抬腿行走的动态瞬间,可见古代窑工艺术表现力何等高超。


珍珠地划花猫头鹰纹腰形枕   北宋

长19.7  宽15.5  高8.5cm
该枕为宝丰清凉寺窑产品,风格与上面一件器物十分类似,只是在纹饰上面有所差异。这件枕的主题图案是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猫头鹰。猫头鹰在古代称之为“鸮”,在古代属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鸟类,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以“鸮”为主题的古代器物,尤其是在早期的青铜器和陶器中常常出现此类纹饰。在我们今天略显陌生的动物,在古代确十分常见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珍珠地漏彩长方形枕   北宋

长23.7  宽14.3  高13cm
该器物为密县西关窑产品。整体呈长方形,除底足外全身满釉,胎土呈红色。该枕除了一圈珍珠地卷草纹标示边框之外,其余光素无纹,中间大片的留白区域本来应有纹饰,只是后续工序没有跟上就上釉烧制了,属于“漏彩”。这种现象在明清景德镇彩瓷器物里面也经常出现,本来高温烧制之后还需要再釉上彩绘,结果遗漏了,称之为“漏彩”。从这件器物大片留白区域就可以看出,当时在制作这类珍珠地瓷枕的时候很可能也是分流水线作业的。每个人负责专门的一道工序,有的人专门刻边框,有的人专门刻枕墙,有的人专门刻枕面,有的人专门负责戳印珍珠地。总之,在那个时候,对于复杂器物的制作已经开始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了,极大的提升效率,并且降低成本。分工协作,这其实就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理念。



白地剔牡丹纹长方形枕   北宋

长19.2  宽12.4  高10.4cm
该枕为登封窑产品,整体接近长方形箱式,枕面有一个微微向下凹的弧度,以符合人体自然舒适度。从顶部开始有明显向内收的斜度,底足部分比枕面部分要小一些,从侧面看接近梯形。整体造型可能是参考了当时的银锭样式,这种造型设计并不常见。

整器包括底足在内,都上了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然后通过剔刻的方式进行纹样的装饰,最后上透明釉烧制。日本学者称这种方式为“骚落”。该枕的剔刻纹饰通过多种工具配合完成,层次丰富,显得很立体。该枕的主题图案是牡丹纹,枕面和枕墙四个面的图案都不一致,有的画面是单朵牡丹花,有的是两朵牡丹花争艳。每一个图案都是十分成熟的图案设计,显示出刻工的高超技艺。由于每一个图案都不一致,而且每个图案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所以对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很难做到珍珠地瓷枕的那种分工协作和流水线作业,只能由合格的工匠独立完成一个画面。这就无形中提高了成本。

这种深剔刻的银锭式登封窑瓷枕存世量极少,在全世界公私收藏中仅有几例可参考。法国集美博物馆、玫茵堂、上海博物馆各有一件。另外还有两例云形的,分别藏于芝加哥艺术馆和日本奈良的大和文华馆。
此枕流传有序,曾为养德堂杨医师收藏(纽约苏富比2015年春拍养德堂专场,第71号器物);1987年曾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国八代陶瓷精品展》展出,图书第33件器物。


白地黑花蓦山溪词八方枕   金早期

长31.8  宽22.5  高13.5cm
该器物整体呈八方形,除底部外施满釉,胎土呈白色。枕墙的背面用黑色的矿物颜料彩绘了折枝花卉的图案,枕墙的其余地方光素无纹。

枕面的图案很特别,是用黑色颜料书写的一首词。词有牌令,以固定韵律演唱,在宋代时期发展到巅峰。该词的牌令叫做“蓦山溪”,有固定的平仄格式,创作者据此填写文字,因此也称“填词”。“蓦山溪”这首词牌令一共有82字,全文如下:

人生前定,前定应难躲。
士庶与王侯,自古来,有成有破。
贪财恋色,灾祸暗中生,阿谁肯?
肯修心,泼煞无明火。
休休贪爱,且莫欺心过。
有后自然来,若无时,强图惹祸。
君还知命?知命远离殃。
名与利,利和名,身外全然可。

该首词牌令大意是规劝世人不要迷恋权利和财富,带有一点“灰败”的色彩。有可能是金代早期,作为沦陷区人民所表达的一种失望的情绪。此枕无论是花卉的绘画,还是文字的书写都颇具功力,在当时属于比较精工细作的产品。不是普通窑工能够完成的。

枕的边缘涂上了厚厚的一圈表示边界的黑框。在绘画风格和颜料的色泽上均与河北磁州窑白地黑花类作品有较大差异,应是河南地区生产的白地黑花类产品。在美国费城艺术馆有一件此类风格的作品,枕面绘画的是高士弈棋图,底部有金代早期“大定初年”(1178年)的纪年款。


三彩刻花鸟纹八方形枕   北宋金

长40.4  宽25.5  高13.4cm
该器物整体呈八方形,器形硕大。包括底部在内,整器都施满釉,在枕头的底部施的是酱黄色釉,其余部分以浅米黄色釉打底,以绿釉和黄釉来装饰纹样,形成三彩装饰效果。整体图案都是采用刻花的方式进行装饰的,枕面的中心图案是用菱形开光的方式勾勒出边界,在开光之外刻划了四朵牡丹花。开光中间是瓷枕的主题图案,刻画两只相对飞行的鸟,边缘以牡丹花衬托,对比鲜明,主题突出。从鸟头部高耸的羽毛和尾羽的纹样来看,中间的两只鸟应是孔雀。枕墙每个面都是一个开光图案,刻划牡丹花和绿叶纹样。这类宋三彩器物比较特别,颜色艳丽,与山西的宋三彩和勋掌窑的宋三彩有很大区别。在宝丰清凉寺窑址中,曾经出过类似的三彩枕残片,可以推断出此件瓷枕是宝丰清凉寺窑的产品。


三彩刻花卉纹腰形枕   北宋金

长38.9  宽27.2  高14.6cm
该器物为当阳峪窑三彩产品。器物整体呈腰圆形。瓷枕在器形的细微局部进行了精心的处理,枕墙的后部明显比前部要高一些,枕面有一个明显内凹的弧度,枕墙的正面还有刻意的圆弧处理工艺。这些处理适合人体的自然舒适程度。全器除了底部之外施三彩釉。底胎呈红色,全器都施有白色化妆土。枕头的右侧有支烧的痕迹。器物的整体纹饰很复杂,有多层纹饰。枕墙的一周都是剔刻的牡丹花卉纹饰。枕面的图案共分为三层。最中间的图案是用方形线框进行间隔,用黄、绿、白三种颜色共同勾勒的牡丹花和蔓草纹;第二层图案是借用了豆形线框和方形线框的中间区域,用黄色和绿色在单独的开光区域分别刻划了牡丹花和蔓草纹;最外层的区域是辅助纹饰的花叶纹。值得一提的是,剔刻的方式十分特别,首先是在枕头胎土的基础上要施一层很厚的化妆土,然后剔刻出设计好的图案,最后还要上一层深色的化妆土,填入剔掉的“地”中间。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图案需求再施不同的釉色。这样,瓷枕“地子”的颜色就很深,可以让图案的对比度更高。

该瓷枕是日本著名收藏家坂本五郎旧藏,纽约苏富比2015年3月17日坂本五郎藏瓷专场拍卖第8件器物。


绿地黑花水波纹如意云形枕   金

长29.7  宽21  高12cm
该器物整体呈如意云形状。除底部外,整体施满釉。胎土呈现红色。该枕是以绿釉为底色,在绿釉的基础上再用黑彩进行绘画装饰。枕面的主题图案是篦划水波纹饰。枕墙是用黑彩绘画的卷云纹饰。一般的如意云形磁州窑枕头都以白釉为底色,像此类绿釉为底色的比较少见。在磁州窑博物馆有一件瓷枕,与此件展品的纹饰几乎一致,只是以白釉为底色。枕的底部印有“古相张家造”的印款。“古相”就是文献记载的“相州”,即现在河南省安阳市,与磁县近邻,南北隔漳河相望。这个款识表明了此枕的产地和生产者。张家是磁州窑非常大的一个制作作坊,经常在磁州窑的枕头的底部可以看到“张家造”、“古相张家造”之类的款识,这表明当时的瓷器制作已经非常具有品牌意识了。有意思的是,在如今磁县官台西边五华里处,有一个艾山,近山脚下有个叫东艾口的村庄,是早年磁州窑烧造的场所之一,现村里张姓仍为大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瓷上的牡丹国色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磁枕》瓷枕答客难(下)
磁州窑——民窑里的百变大咖秀(下)
元 釉里红 拔白凤穿缠枝莲纹蒜头瓶
冠称古今 | 万历五彩瓷器独步一时(高清大图)
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10月10日发行《故宫博物院》特种邮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