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自律中得自由

· 如果喜欢本文,记得点在看 ·

在我过去的字典里,自律意味着一个人不管有多忙多累,一周都去5-6次健身房,每次坚持1小时;无论严寒酷暑都早上5点起来跑步。这对我来说太难了啊,臣妾根本做不到啊。

在我的字典里,自律是严格的,死板的,冷着面孔的;而我是活泼的,懒散的,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自律像是一个框框,一条绳子,想要捆住我,修理我。

最近几年,我开始对自律越来越感兴趣了,甚至开始对自律说:“我需要你,请你帮助我。”这个改变源于我发现那些自发的热情和灵感就像奔腾的河,没有自律作为两岸,很容易要么泛滥要么枯竭,流不到我想要去的海洋。

我觉得自己可能误解自律了:它与要求无关而是发自内心的愿意。

于是我想对自律有更深入地了解,一方面我把目光放在最近几年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上,一方面我回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对自律进行一番探究。我尝试着给自己提了几个问题:

1. 什么是自律?


2. 人们对自律有哪些认识的误区?


3. 哪些做法能帮助人们活得更自律,更能响应使命和绽放天赋?

自律就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意志力是什么?我还挺喜欢百度百科的解释的,那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品质。只要我们是人类,这种精神人人有之。

所以,第一个误区就是,给自己贴一个标签,认定自己是一个意志力薄弱、自由散漫的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给自己贴了这么一个标签。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拖延,给自己的各种“不自律”的行为找理由了,美其名曰,姐就是活得很任性、很自由。

与此同时,拖延、赖床、沉溺于刷剧和乱花钱之后,又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自责。然后,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又进入了下一轮的拖延、赖床和乱花钱。这个恶性循环无休无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斯坦福大学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写的一本荣登各大排行榜的畅销书《自控力》。在凯利的研究中,她发现,对自己越严厉的人,自责和羞耻感越深的人,越难从这个恶性循环中跳出来。而那些对自己的错误友善的人,反而能够有足够的心理复原力重回生活的轨道。

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看起来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极度自律,每天早起早睡,锻炼身体,坚持阅读,克己复礼。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我记得前几年读过一本畅销书,讲的是一位五百强企业的CEO,在50多岁时患了癌症,当他得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因为他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堪称楷模,无论是睡眠、锻炼还是饮食。

健康科学家研究表明:自控力太强是有代价的。集中注意力、权衡得失、克制欲望,需要大脑的辛勤工作,身体的积极配合,这些工作非常地耗能。因为自控力非常耗能,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一样,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病的几率。

那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呢? 

凯利推荐了个四个让我们随时随地补充心力的方式:

1. 充足的睡眠;2. 规律地冥想;3. 适度锻炼;4. 低糖素食。

心力上来了,意志力这种人人都有的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在生命中呈现了出来。

简单来讲,这4种方式都能不同程度地贡献于人类前额叶皮质层的发育和连接,而前额叶皮质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意义和长期目标,而不被冲动裹挟。大家可能会说了,要做这四件事儿,不也需要自律吗?的确是这样,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最近几年来在这条路上实践的一些感悟。

这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和自己做朋友的过程,不是一个用暴力改造自己的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反复就再所难免。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律可以是温和的,当自律变得很温和,这一路就会有很多喜悦和惊喜。

在这条探索的路上,我惊喜地找到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发自内心的热望,我渴望将我相信的东西活出来,我希望用自己的存在向这个世界展示了一种可能性: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资源。

于是,我在每日清晨,都会对自己说:“我愿意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自律,请你帮助我活出我的潜力。”也会和自己做个对话:“我愿意如何渡过这一生?我愿意如何渡过这一天?”当答案浮现,我就感受这个答案带给我的力量,带着这份力量开始这一天。

我每天的日程表不一定能固定,但我会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些基础核心练习,比如在排队的时候站桩,比如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做感知练习,比如在出租车和飞机上冥想。而这些练习的目的是帮助我安住当下,放松地努力。自律不是在日程表上写上待办事项,做完了就打勾,而是每时每刻的状态。也因为是这样,每时每刻,我都有机会回到自律里来。这个发现太让人欣喜啦。

我必须得承认,在大多数时间里,还不能做到安住当下。我一感到无聊,就想找东西填满,一冲动,就想不顾一切地行动,而自己的龟毛完美主义倾向,让我时时对“臣妾做不到”感到难堪和想要放弃。每当这时候,我就想逃跑,想逃避这种不舒服带来的不安。这时,我就慢下来,停下来,放松下来。在这个空档,“我愿意”又会升起来,这就是回来的契机。

我还对自己有个发现,为啥过去很多事情不能坚持?那是因为我的野心和对自己的要求。刚开始时,我会为自己设定宏伟目标,因为我是完美的啊,起点自然要高一些。于是很容易受挫和放弃。后来我为自己定的练习目标是:不保证每天都练习,但我愿意无论落下多少天都回来。这的确不完美,但却能让我不放弃。有的时候坚持太难了,但我至少不彻底跑掉,缓两天,再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体会到了自由,无论外界有多混乱和喧扰,我都可以回到呼吸,不是吗?无论自己有多么固执,惯性模式有多深,愿意的话,我都可以看见,不是吗?这个自由不依赖于外境也不被内在的心智模式和情绪所裹挟。

慢慢的,自律在我的生活中变成了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是坚定而又有弹性的,温和开放又坦诚直接的。这里面,很多自发的灵感的小嫩芽慢慢地长成了一棵小树。在一个100天又一个100天的读书会中;在课程的不断迭代中;在公众号的文章中;在发起的新项目中。

每一天结束,我都会花点时间回顾这一天,因为自律,我感觉自己的脊梁又直了一些,可以更安稳地去睡觉了,我是值得自己信赖的。自律给我带来了“耐心”和“实在”这两个朋友。自律让我能够分清:此时此地,我是在逃避不舒适、想要证明自己还是在活出生命的意义?

亲爱的的伙伴们,我想邀请大家思考。这篇文章带给你哪些关于自律的洞见和启示?理清了哪些关于自律的误区?而接下来,为了让你生命中本来就有的意志力向着越自律越自由的方向成长,你愿意从哪里开始行动?

作者: 张擎,系统智慧学苑联合创始人。曾任全球顶级人才管理咨询公司咨询业务负责人、高管教练和首席培训师;翻译多部领导力著作《高管继任》《全胜》;跟随多位领导力大师学习并与他们并肩工作。在40岁的时候,终于通过走进心理学,走进组织,走进领导力,走进教育和走进孩子这条漫长又曲折的路,在生命中发现了无条件的爱、清晰和智慧。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系统智慧学苑,已获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出挫折教育的误区,才能培养出孩子真正的抗挫力
关于自律,你所知道的都是错的
远离消磨你意志力自律力的人和事
衡中学霸考入北大,看她寒假安排:没有高度的自律何来开挂的人生
自控力差的人如何自救?
关于自律,15种常见的思维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