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主任提醒:毁掉你孩子的,大多在于这“6个字”!
userphoto

2022.09.12 广西

关注

有父母说:“别人都说我对孩子太过娇惯,养孩子不能太惯着了,可我就这么一个孩子,不宠她还能宠谁?”

也有父母说:“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不听话,该打打,该骂骂,现在不严格要求,以后社会会替你教训孩子的”。

还有父母说:“说了孩子几句,那都是为了他好,谁知道他还不乐意了,和我闹得很不愉快”。

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

以上三种情况,分别折射出我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三个误区——纵容(溺爱)、暴力和打击(刀子嘴,豆腐心)。

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变相地侵蚀着孩子的独立与自尊,从而走向了教育的两个极端。

一个是过于放纵,以致于孩子日后成了“白眼狼”,一个是过于管教,以致于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其实,这都是不对的。

李嘉诚曾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在教育下一代上的失败!”

今天,小中就带您一起去看看,这“六个字”的教育方式,是如何毁掉你的孩子的。



1

纵容

其实,有时候养孩子就像放风筝一样。

你线拉的越紧,孩子就会越压抑,难觅自由,很难飞得更高;

线放的很松,孩子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风一停就急速坠落下来了。

因此,放风筝时,需要借助风力的作用,家长自己也要活动活动双手。

如此一张一弛,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也牵住了孩子成长的风筝线。

可有些家长就偏偏不信,非要把风筝的线剪断,任由孩子随处飘荡,不加以约束与引导,等到发现时风筝已走远,却再也找不回来孩子当初的模样。

如何快速毁掉一个孩子?纵容他,溺爱他。

尤其是当孩子有一些坏习惯时,如果不加以约束,反而“以孩子太小,长大后就好了”为理由,那么迟早有一天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

去年,一个“男孩大骂店员”的视频火了。

在北京五棵松某书店,一个男孩在书店里大声朗读英语,丝毫不顾他人的感受。

女服务员礼貌上前提醒,却被男孩疯狂怒怼。男孩用手指着对方鼻子大骂道:

“信不信我抽你!!!”

“我投诉你丫的!!!”

而男孩的家长,全程戴着口罩,敷衍了事,没有任何愧疚之意。她唯一的反应,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

“他只是个孩子啊”!

“你忙你的就行,你别搭理他”!

这种趾高气昂、毫无悔改之心的行为,令广大网友义愤填膺,网友纷纷表示:“对,孩子是小,家长不小,那抽家长吧!”

每一个肆无忌惮的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蛮不讲理的大人。

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放纵宽容,是给孩子的慢性毒药。

来看一则对话↓↓↓

妈妈:宝贝,写作业了。

孩子:待会,等我打完这把游戏!

妈妈:宝贝,不能这样,已经很晚了,写完明天老师还要检查呢!

孩子:不,我就玩一会,就一会嘛!

妈妈:好吧,那你打完这把吧。

最后妈妈还是屈服了,选择纵容孩子的贪玩任性。

玩手机如此,上学、吃饭、玩具等亦是如此。

而更多事实证明,纵容孩子,甚至会让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上海迪士尼,一个小男孩摸臀猥亵了一个女士,女士看见是一个小孩,就提醒了几句,没想到小男孩的母亲上去就给了她一巴掌。

随后,亲戚们轮番上场,对姑娘拳打脚踢,嘴里满是肮脏污秽的咒骂:

“你他妈的屁股没给人摸过吗?(既然如此,我儿子摸摸怎么了)”。“长这个样,还摸你”。“你没被摸过”。

试问这样的家长,如何给孩子做榜样?又如何能够教出自律的孩子?

纵容孩子摸人屁股,以后岂不是要让他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个家庭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可怕的令人不寒而栗。

父母的纵容,不仅会最终毁了孩子,还会让自己悔不当初。



2

暴力

打是亲,骂是爱,曾是中国传统教育屡试不爽的法宝。

“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等话语被称为至理名言。

这些话告诉父母,孩子的任性不能惯,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必须要严加约束管教,才能加强自律。这是为了孩子好!


某学期开学,在一小学门口,一父亲送女儿上一年级,孩子站在校门口不肯进校园,家长劝说10多分钟后,孩子仍哭着站在原地。

女孩家长随后将其拉到偏僻处,抬脚狠狠地踹向孩子大腿处,并抬手连扇女儿三个耳光。

此事一出,便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有强烈反对的。也有举手支持的。

但小中的观点,是反对的。不能纵容孩子,也不代表就要对孩子动辄得咎,教育不应走向两个极端。

要毁掉一个孩子,最直接的行为就是对他使用暴力。

不管是体罚,还是语言上的侮辱,都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体罚孩子,是很多家长心目中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因为孩子知道疼了,下次就不敢再犯错。

但他们不知道,这却成了孩子难以抹去的噩梦。

去年,一个小女孩被绑在树上的视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视频中,一个小女孩失魂落魄,哭啼不止,下身还被人脱掉了裤子。

原来,这个小女孩哭闹着不愿意去上学,被父母绑在了树上。

随后,父母驱车离开。路过的行人想把孩子放下来,却遭家长阻止:“我自己的孩子,不要多管闲事!”

女孩一直大哭,路人都觉得心疼,可却换不来家长的心软。

这是什么样的教育?小中表示看不懂。

无法想象孩子心里会有多大的阴影,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在这路上,也许会遇到许多难以忍耐的事情。可就算再不易,也不能拿自己失控的情绪去伤害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暴力,会产生两种后果。

一是会使孩子软弱而缺乏主见。

在父母的暴力教育下,她不敢反抗,会变得自卑、敏感、做事小心翼翼,慢慢丧失对外界的好奇心。

而,第二种情况,则会让孩子和父母一样,学会“以暴制暴”,变成一个习惯性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

6岁男孩把鞭炮扔进下水道,炸毁了3辆奥迪车。

14岁小孩在母亲的“鼓励”下,摔死了7只未睁眼的小猫,只因为他想知道猫死的时候会不会掉眼泪。

12岁男孩在家中看动画片,因嫌外面施工太吵,一气之下拿来水果刀,将绑在施工者身上的安全绳割断。

这些原本不应发生的悲剧,如果没有父母的教唆或是以身示范,完全可以规避。

而父母的暴力行为则很好的为孩子提供了施暴的借口与参考。

还有一种暴力,不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他的一生。

父母对孩子实施冷暴力(语言暴力),孩子会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比如孤僻、冷漠、自闭症等。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在调查研究青少年犯罪记录时发现:

有个孩子12岁时,爸妈就分开了。明明不是他的错,母亲却经常骂他,让他去死,说他是废物。

心理研究显示,对六岁之前的孩子,经常使用语言暴力,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等心理,而且他们还害怕与人相处。

所有的语言暴力,无法起到半点教育效果。

因此,请家长们记住: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制造更多问题,千万别因你的棍棒而毁掉了一个孩子。



3

打击

有种伤疤,是一辈子都好不了的。

多少父母,一生都在做着子女的差评师,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

这种打击式教育,会逐步摧毁孩子的自信与好奇心。

其实,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是他们最重要的人。

我们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对他们来说,是标签,更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即使后来你忘了,孩子也会记得清清楚楚。

在知乎上有人问,长期被父母打击的孩子会怎么样?

有人说,会变得很不合群,被父母打击多了就会觉得这样的自己是没有人喜欢的。

也有人说,会有仇视心理,渐渐变得敏感不相信别人。


2016年,高考结束后,达州一名18岁的男孩小斯,留下遗书跳江自杀了,而他,就是被父母的打击给摧毁的:

考98分要挨打,考全校73名要被讽刺“才考了73名”。

爸爸问英语学懂了吗,如果回答懂了,直接批评一句“不要骄傲自满,半灌水响叮当”;如果回答不懂,也会被批评,“你这一学期干嘛去了。”

小斯在他留下的遗书中写道:

我发现我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我感情方面有严重问题,丝毫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他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在挣扎呐喊。

可他的妈妈却还在哭诉:对他严格点是为了他好,没想到他这么记仇。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有些父母天真地以为,打击就是对孩子最严格的管教。不打击孩子,他的抗压能力就会变弱,将来成不了大事。

而事实是,父母的打击和否定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让他变得越来越糟,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泰国,一位父亲指责儿子:“你这个垃圾,你怎么不去死?”说着便把枪放在儿子面前,悲剧就此发生。

父亲一句不经意间的冷言冷语,结果成了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此的悲剧,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蔡康永在《说话之道》中说过一句话:“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好好说话,是一段关系中真诚沟通的钥匙,同时也体现了你的为人处世之道。

所以,当你对孩子说话时,请惜字如金,好好说话。因为,你说的话,会决定将来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中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当孩子获得来自周边的赞美、鼓励和掌声时,他会不断地增强自我认同感,他会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所以,请父母们对孩子少一些打击,多一些赞美和鼓励吧,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

孩子,是一个独立而有尊严的个体,他们需要自由的空间,也需要被尊重与理解。

孩子,同样具有贪玩、任性的天性,他们需要被引导,被约束。

孩子,不应该被放纵,不需要来自父母、家长的棍棒,更不应该被随意责骂、打击。

所以,各位家长,请你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吧,千万不要走入六个字的教育误区,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走上毁灭的深渊,才会让孩子顺利健康的成长!!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个大学用长达50年的研究证明,“棍棒教育”究竟效果如何?
经常挨打的孩子,和从不挨打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真相令人心酸
经常挨打和从未挨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可一定要重视
考试考砸了怕挨打,报警求助:别以爱的名义毁掉孩子
魏大勋回忆儿时被父亲暴打:童年的创伤,竟然可以疼一辈子……
销量过万,多平台售卖“打孩子神器”:再不管管,就真来不及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