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针灸必备知识,五腧穴详细讲解
userphoto

2024.03.26 浙江

关注

人体上有好几百个穴位,如果要把这些穴位全部记住,那对于初学中医的小白恐怕是太难了。

但是和我们身体最常用的穴位并没有那么多,只要记住“五腧穴”就可以了,对于初学者也比较容易。

首先人体上有十二条经络,分为阴阳各六条。手上和脚上各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

十二条经络里每一条经络都有五腧穴,从每条经络的手指或脚趾端开始一直到肘或膝处共有五个穴位,分别是井、荥、输、经、合五个穴。

而每条经络上的五个穴位又都具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

因五输穴每个穴位都特定的五行属性,所以又称为五行穴,它是古人用做气血运行盛衰的比喻,因此每个穴位有着不同的作用。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所出为井的意思是说:'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四肢爪甲之侧,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如地下所出,水的源头,故称井。

“所溜为荥”的意思是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 zhí )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所注为输”的意思是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的意思是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所入为合”的意思是说:'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但不超过肘膝关节。经气最后汇集,如百川的汇合入海(合有汇合注入之意),故称合,脉气深大,其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你可以这么理解五腧穴, 就是从我们的手指端或者脚趾端开始,一直到我们的胳膊肘或者膝盖处这一段距离,每条经络上各有五个穴位。

然后把五个穴位的流动想象成一幅画面。

把手指端或脚趾端开始的穴位想象成一口地下出水的井开始往外冒水(井穴);水越冒越多积成一滩水(荥穴),最后流出来以后成为了一条小溪(输穴);小溪继续往前留,水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一条很大很深的大河(经穴);大河越留越大最后汇聚到大海(合穴)。

从井水经过积水,变成小溪,汇聚成大河,最后汇合到大海里,但是这段距离仅仅是在我们手肘或者膝盖以下的位置。

五腧穴因为又具有五行的属性,但是根据阴经和阳经的不同,五行的属性又有不同。

阴经经脉五行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君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足少阴肾经(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阳经经脉五行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手太阳小肠经(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土) 厉兑 内庭 陷谷解溪 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水)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下面的这张表非常重要,是上面的概括,看起来就比较简洁了,刚开始可能觉得有些复杂,不用犯愁,当做字典使用,用的时候去查找就行,时间久了理解了就记住了。

五腧穴对我们有什么用?

古人言:“善用针者,手不过肘,足不过膝”,就是指五输穴而言的,意思就是说一些高明的医生给病人用针治病,仅仅针手脚这一段的穴位(五腧穴)即能达到治病愈合的目的。 

五输穴是一种要穴归类法,有以少带多的优点。这些穴道一直被认为治疗范围广,效果好的穴道,不仅可治疗局部,邻近和循经的疾病,还可治疗全身脏腑的疾病。

以下内容是《内经》中关于五腧穴的应用,对于初学的小白来说,不要犯难,可以当做字典来用,哪里有问题了对照病症和五腧穴的表去查阅。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一)“病在脏者取之井”。井穴有醒脑开窍,宁神泄热及泻实祛邪的作用。可用于发现神志突变之急救或炎性证初发期之暴痛。

井穴为十二经交接点,急救必

例如:在少商、商阳点刺出血,能泻脏热,疏通经脉中气血凝滞,开郁通窍,对中风、热厥、喉肿、狂疾有特殊疗效;

脾井隐白,配胃井厉兑能安神治梦靥不宁;

隐白(脾统血)配肝井大墩(肝藏血)能治崩漏症;

心井少冲,小肠井少泽均能治中风猝倒,卒然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

少冲清热镇心尤有卓效;

膀胱经井穴至阴能矫正胎位及治难产;

肾经井穴涌泉善治各种厥逆及各种痫症,小儿惊风。此外中冲、关冲均能回阳救逆,治疗中风猝倒……。

窍阴也能治失眠。从这些例子看来,可见病在脏者取之井,是经验的结晶。

《乾坤生意》中说“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侯,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点明了井穴急救的特殊作用。

(二)“病变于色者取之荥”。阴经之荥属火,阳经之荥属水,病变于色多为火热或水寒所致。

荥穴对各种病变于色的初发病期,及原发性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例如:临床上治疗肺热病(急性支气管发炎或肺炎)咳喘右颊先赤之初发病期,刺手太阴经之荥穴鱼际和手阳明经之荥穴二间,有退热镇咳平喘之效。

鱼际穴对于肺热及肺热之气喘皆有立刻定喘之效。晕针时脸色惨白,可针心经荥穴少府强心解之。

此外《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肝即病肋中痛,取之行间(肝经之荥穴),以肝经行肋下,临床上治疗肋间神经痛刺行间,有镇痛疗效”。

还有三焦荥穴液门配肺荥鱼际善治喉病。

(三)“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输穴有益气化湿之功,善治中满、倦怠、溏泄、疼痛之疾。

输穴对于阵发性的神经痛及间歇性的发热有效,所谓:“时间时甚”就是有时间歇(停停),有时严重。

这种状况的病变在临床最为常见,疼痛除“伤风”及“癌痛”外,几乎皆为“时间时甚”之痛。

风湿痛平时天气好则平安无事,下雨天潮即疼痛发作。还有疟疾癫痫也是有间歇性的发作,这些都是输穴主治的范围。

个人临床常用束骨治后头痛颠顶痛,陷谷治前头痛,临泣治偏头痛,效果很好,这些便都是输穴。

此外用各经输穴治风湿病痛也极有效,这都是从“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的原则出发所致。

(四)“病变于音者取穴经”。经穴之五行属性在脏属金,金与发音有关,金与肺相应,与风寒有关。

经穴能温通经络,疏散风寒,经穴对于病变导致声音失常之症状,皆有疗效。对于各经病变累及某一器官,功能失调者也适用。

例如:刺肺经之经穴经渠能治喘咳就是有调整呼吸器官功能紊乱的作用,又脾经脉连舌下,刺脾经经穴商丘,能治舌本强痛就是一例。

而前述之咳喘及舌本强痛亦皆能导致声音改变,此外心经经穴通里善治暴瘖亦是本于“病变于音者取穴经”的原则下使用的。

综合观察各经经穴,如:阳溪治牙痛;解溪治风湿面肿及颏部、下颌、前颈病变;阳谷(小肠经经穴)治颌肿口禁;昆仑(膀胱经经穴)能定喘及治齿痛;复溜(肾经经穴)能定喘;间使(心包经经穴)可治失音皆与咳喘或口部发音有关。

(五)“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合穴能益经气调整内脏器官之功能活动,主脏腑一切慢性病,有健脾强胃,具有培元之功,善治逆气、胀闷、泄泻等症。

对于饮食不节所致之病变亦有特效,例如:肠胃有关消化之病多取足三里、曲池、阴陵泉等合穴。

又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曲池和足三里,则能促进消化、呼吸新陈代谢的强壮保健作用。

尺泽、委中、足三里刺血能治饮食不节,急性肠胃病,又“经满而血者”取之于合,委中、足三里、曲泽、尺泽等合穴都是刺血常用的穴位。

此外,《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曾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意思是说荥穴、输穴适于治疗各经所过的体表和所属经脉病变,合穴则适于治疗体内各自所属六腑的疾病。

所谓“荥输治外经”,一系指荥输部位较浅,所以用治体表及经脉病,其次是与荥输的五行属性有关,盖阴经之荥穴属火,阳经之荥穴属水,水火与寒热有关,也就是与外感有关,而善治外感病。

液门为外感起手针,治感冒甚效,配合肺荥鱼际疗效尤佳。阴经之输穴属土,阳经之输穴属木,土应脾主湿主肉,木应肝主风主筋,外经病多与风湿及筋肉有关,所以风湿肌肉疼痛之病多取输穴,外感风寒风热之病及上火火热,体寒阳虚之病多取荥穴。

每一经之输穴皆善治本经之筋肉疼痛,如:束骨治腰痛,头痛太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

临泣善治偏头痛,腰侧痛等少阳经之疼痛,又如上牙痛取内庭,下牙痛取二间、三间;耳鸣耳聋取液门、中渚、束骨等有效,这就都是“荥输治外经”的具体实践。

至于合治内府,一则系合穴之本,水与肾相应为先天之本,针合穴有调先后天之作用。

《灵枢·夭寿刚柔篇》则说“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意思是说 

  • 内为阴,体内的五脏属阴,五脏有病,即所谓病在阴中之阴,当刺阴经的荥火穴和输土穴;

  • 外为阳,体表的皮肤属阳,如果皮肤有病即所谓病在阳中之阳,就当刺阳经的合土穴;

  • 外为阳,体表的筋骨属阴,如果筋骨有病,即所谓病在阳中之阴,就当刺阴经的经金穴;

  • 内为阴,体内的六腑属阳,如果六腑有病,所谓病在阴中之阳,就当刺阳经的络穴。


针对上述原则,五脏有病可取荥穴、输穴。

如:心经有火,出现舌赤、口燥、心烦等症时,可取心包经的荥穴劳宫、输穴大陵治之。

肾经有热,出现尿频、溲赤、腰痛等症状时,可取荥穴然谷、输穴太溪治疗。此处取荥输主要是指阴经之荥输,与前述荥输主外经,多系取阳经之荥输有别。

病在脏(阴之阴)取荥输之原因大致如下:脏病以心病为急,又心为五脏六腑之主“主明则下安”阴经荥穴属火,与心相应,针之有护心气之作用。

阴经之输穴属土,针之有健脾固后天之本的作用,而且阴经之输穴与原穴同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患当取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针输穴有调脏腑原气之作用。

病在皮肤(阳之阳)取阳经合穴,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病常用大肠经曲池穴治疗。

其它天井、足三里、委中(刺血为主),阳陵(治带状疱疹)均能治相应的各经皮肤病变。

盖合穴属土,刺合穴一则通于脾,清热利湿,一则补土生金,增强皮肤之抗病力。

还有《灵枢经·本输篇》曾说:“春取络脉诸荥……夏取诸输络……秋取诸合……冬取诸井……。”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也说:“……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这些都与季节有关。

好啦,同学们要把本文转发收藏学习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腧穴
五腧穴,至关重要,一穴胜十穴!能解决我们身体一大半的问题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五输穴之井荥输经合
不丑学中医-经络篇 十二经络之井穴
取穴原则(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