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虞世南《笔髓论》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授银青光禄大夫。卒赐礼部尚书,谥文懿。博学善文辞,尤工书法,亲承智永传授,妙得其体。所书笔致圆融遒逸,外柔内刚。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笔髓论》是一部书法用笔论著,全书共有一卷。该书既述真、草各体的结构特征、书写法则,及运笔方法等,分叙体、辨应、指意、释真、释行、释草、契妙等则。其中“叙体”一则云:“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等,以政喻幸具匠心。“辨应”一则,以君喻心,以辅手,力为任使,管为将帅,毫为士卒,字城池,以明临池之要。“指意”一则,要:用笔需解书意,在于心悟。而“释真”、“行”、“释草”等三则,分别介绍了“真一、二、草三,指实掌虚”等法,如“释真”云:“拂掠轻重,若浮云蔽于晴天;波撇勾截,若微风摇于碧海。气如奔马,亦如朵钩,轻重出于心,而妙用应于手。”“释行”云:“顿挫盘礴,若猛兽之搏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释草”云:“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比拟各 ;体书法的运笔技巧,均颇得要领。而“契妙”一则,以“正、和”之道概括作书过程,则切人尤深,云:“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鼓斜;志气不和,字则颠扑。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鼓,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进而揭示心神于书道之妙,在于“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自取也”。又如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等,阐述了似法非法,法外求法的道理,更以“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之卓见,指明了从法外求神韵的至理,可谓深得书法理论之“三昧”。

全文一方面讲真、行、草各体的笔法,另一方面则谈书艺之神韵,而“契妙”一节,尤为精髓。其首段“叙体”也有作“原名”的,各本不同。《宣和书谱》谓:世南“尝作《笔髓论》,学者所宗”也有斥之者,如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谓:此篇“仅言真、行、草,殊无精义。文词乖拙,不类永兴所为”。则有失偏颇。而此著揭示出运笔的客观规律,在书学史上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一 、心与意的关系


正是由于在创作中'心'起到了绝对作用,那么如何使心契于妙就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只有心得书之妙,才能有书作妙迹之意,在《叙体》一章中,虞世南有着这样的论述:


文字经艺术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 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为蔡邕、张、索这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二、各体书的创作特质


很显然虞世南悟到各体书在创作上的不同要求以及各自的特点。因此在《笔髓论》中他特意设立《释真》、《释行》、《释草》三个章节。在论及真书和行书的用笔特点,他指出行草书的用笔较之于真书'行草稍助指端钩距转腕之状'的差别,这自然是由于行书笔画不像真书那样追求笔笔完整,而点画之间往往有较多的连带和牵丝的特点,从而使行书之笔法略异于真书。同时,由于行书的书写速度相对较快,虽然'行书之体,略同于真。'然'至于顿挫盘礴,若猛兽之博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故覆腕抢毫,乃按锋而直引,其腕则内旋外拓,从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 玉瑕,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客曳而来往,又如虫网络壁,劲而复虚。


三、关于创作的心态


纵观个文;我们不难看出,虞世南所谓的'心'其内涵是较为广泛的,他不仅涉及到艺术的构思,作者的主体精神,同时,也包含着创作心境和心态。因此,在创作前如何迅速进入非功利的超脱于现实世界的创作心态也是他关注的重点: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 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 ,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


这一论述很显然与汉以来的书法创作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不仅汉·蔡邕在《笔论》中有'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的阐述,而且王僧虔在《论书》中也有创作中'穷神静思'之说。虞世南关于创作心态的论述可以说是对这一观点的延伸和发展。所谓'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惟此方能'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也就是说,良好而充分的心理准备,静虚的状态,不为世事所挂碍正是迅速进入艺术创作境界取得创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以上我们从涉及到书法创作的几个重要方面剖析了虞世南《笔髓论》对于书法创作的一些独特见解和认识。虽然想籍此以加深我们对他书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然而一孔之见,难免偏颇,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代书法大师虞世南,他在书法创作理论上的建树以及他的历史地位是决不可为我们所忽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约言》
欧阳询、虞世南书学比较——“求其却好”与“意境美”的“冲和”
临写赵孟頫名帖《续书谱》长卷,视频 88个放大单字
书论短语精粹(三)(收藏)
珍贵民国《习字入门》— 让你书法速成
梅花道场*****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