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杭州:荒野求生之下的艺术生态

近年来,新一线城市这一群体持续发力,城市发展和人才引流并行。当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各大城市对于人才的争抢已经是必然趋势。在此大背景之下,《艺术商业》9月刊提出“新艺术魅力城市”专题,以杭州、成都、深圳、西安、南京、武汉6座城市作为样本,从艺术家、机构、政策、市场等方面展开深度调研,希望为城市的艺术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也希望为艺术从业者提供一个真实而详尽的城市指南。


说起杭州,许多人就会想到许多围绕着白娘子、苏东坡、济公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以及西湖、灵隐寺等旅游胜地,这类印象反映出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今天的杭州不仅是《第一财经周刊》连续数年评选出来的“新一线城市”,更是中国当代互联网经济重镇。除北上广之外,杭州无疑也是上半年最活跃的艺术城市之一。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数位多年在杭州工作生活的艺术家、学者、策展人,展现一个真实的新杭州艺术图景。

 

先天缺失的艺术市场


说起杭州的艺术,就不得不提中国美术学院,这所迄今已有90年漫长历史的艺术院校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实践者,他们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聚集于此。中国美术学院的两大主要校区分别坐落于西湖南畔和转塘镇。许多美院学生毕业之后仍然滞留在杭州,从南山到象山的这条钱塘江南段就成了艺术家们的主要活动范围,而滨江老校区附近、转塘和靠近转塘的富阳野生动物园一带就成为这些杭州新移民的主要聚居地。经过一代代的“递归”,杭州已经展现出了有别于中国其他城市的独特艺术气象。

 


近两年来,随着美院的当代艺术教学系统的发展和扩招,杭州囤积了庞大的艺术家人口,然而杭州的当代艺术环境却始终呈现着不温不火的状态,本地艺术市场也并没有随着学院的当代艺术教育一同升温。


 


郭熙于2006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之后,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参加了为期两年的艺术家驻地项目,之后他又在纽约大学完成了艺术硕士学位。如今他是杭州“想象力学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位比较活跃的青年艺术家。郭熙表示,来参加想象力学实验室活动的几乎都是艺术家,普通民众少之又少。他不由地感叹:“相比较北京、上海,杭州只有很少的像江南布衣这样几乎是个人出资的民间机构在支持艺术活动,杭州有钱人也多,但要搞收藏大多还是选择古董字画。在国外,官方非常支持当代的艺术实践,国家有专项资金支持艺术家和艺术领域的学者,而中国艺术家几乎只能通过画廊卖作品拿到钱,几乎没有其他渠道……”


策展人宋振熙在“'诗的’巡展”上海站现场


众所周知,杭州囊括了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科技公司、电商和互联网巨头,所以互联网也自然而然成为杭州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独立策展人宋振熙为我们讲述了他的尴尬经历,经常会有很多人来找他谈用互联网经济的思路来炒作当代艺术。


宋振熙策展的“苏州寒山美术馆 - 扫描·山水展”展览现场


他举例说,曾经有一个女老板来找他谈用区块链的方式发展当代艺术市场,要用比特币做一个艺术基金,然后把比特币返给艺术家,作品则放在藏品池里,再拿去卖。“其实他们就是在寻找一种安全的投机产品,这对艺术家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宋振熙说道。他继续介绍,杭州同时也是最早开始做艺术品线上销售的,但是也未见什么成效。


双飞艺术中心


缺乏群众基础、缺少制度的支持是一方面问题,而今天资本至上的社会风气不仅影响了艺术家反思和探索的空间,也严重影响着社会对艺术的判断。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认为,国内学术界对当代艺术不太严谨,大家都太急于制造历史,但没人去认真梳理概念……资本市场对当代艺术也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尤其是2000年以后,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入了一个很急功近利的方向,不仅是艺术家和画廊被带入资本浪潮里,连很多理论家、评论家都被卷入其中了。”同是国美的教师、艺术家高世强也强调:“今天资本引导下产生的消费文化极大地伤害了艺术,大众的偏好容易被资本引导……你看今天在国内,连电影也讲IP,被小鲜肉带着跑……”


双飞艺术中心

 

民间自主的生态梳理


不过即使先天的市场不足、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大、资本的大肆入侵,杭州的年轻艺术家、研究者、策展人还是会时常自发展开对杭州艺术群体状况的调查、梳理。

 

2014年,宋振熙和策展专业的两位博士同学马楠和姜俊年成立了“当代艺术调查局”。这是一个以策展、出版和个案写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艺术组织,专门选派一位学者跟踪一个艺术家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每3~5年为他出一本书,梳理他的创作脉络,从个案出发来梳理杭州当代艺术的脉络。


“花鸟集”艺术拍卖现场


独立策展人刘畑和孙大棠2009年在杭州凤凰创意谷策划了“杭州青年艺术家调查展”;之后2012年策展人宋振熙、翁桢琪、刘畑、唐锁延续了之前做调查展的想法,在宁波美术馆合作策划了“8090青年志业展”;美院教师、艺术家郑文昕和爱人彭忠明在他们一起组建的“半野艺舍”艺术空间中展开了“半野艺术家地图”项目;自媒体艺术平台“从南”开展了杭州艺术地图项目。可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调查项目为新生代杭州当代艺术实践生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吴俊勇在“花鸟集”现场纹身


“野生”之道


2000年之后,中国美术学院一边响应教育部扩招的号召,一边兴办了许多学术性和实验性并举的艺术学科,并且不断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升级。它就像一个庞大的造血器官,源源不断地输出了大量艺术与设计人才。尽管艺术环境并不乐观,但是许多艺术学子并没有放弃初心,毕业之后,依然选择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继续留在母校所在的城市,没有条件就主动创造条件。所谓“野生”并非生在旷野,而是在荒野中求生,辟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程然,在艺术界摸爬滚打了多年之后,成为在国内外都小有名气的青年艺术家。2017年他在富阳野生动物园附近租下了物业闲置不用的一处房子,自己出资创办了以他的爱猫命名的“马丁·戈雅生意”空间,主要分成4部分:纹身、群展、个展,还有一部分作为仓库。“我们就是个替代空间,既不是画廊也不是美术馆,很多来搞展览的人都是美院的朋友,也有学生。国外媒体很关注这种独立空间,比较灵活,没什么限制,可以和国外的艺术家进行交换项目。”


展览“藏身之所”高英普参展作品
? 马丁·戈雅生意,2017


从2017年年底创办到现在,这个小小的艺术空间里已经举办了几十次群展和个展,其中参与艺术家人数最多的一次展览是2018年5月份举办的“藏身之所”群展,有200多位艺术家参加。程然的空间目前已经做好了两年的规划,也有很多国外的策展人和机构表示要和空间合作搞活动。可以说,马丁·戈雅也是一门生意,它不是商业画廊也不是非营利机构,程然相信发明另类的商业模式是可以经营下去的。


采访、文 / 叶斯

图片提供 / 郭熙、宋振熙、程然、周轶伦、李明

 

《杭州:荒野求生之下的艺术生态》选自《艺术商业》9月刊,文章有删减,点击下图了解杂志详情,订阅杂志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中国』——重点推荐艺术家 ● 俞芳
『雕塑头条』杨奇瑞丨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雕塑家
【聚焦名家·常青】当代实力派艺术家系列报道-著名画家常青作品微展览
从中央美院《造型》展看中西美术教育的利弊
南山路上的最美书店回来了!不仅买书常年有折扣,咖啡也便宜!
国美象山校区掠影(杭州行1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