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余生:有家回,有人等,有饭吃

    “你在路上随便遇到的一个人,都是别人做梦都想见到的人。”

    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

    故乡是什么?
     
    是我们年少时想要拼命逃离的地方。
     
    那时候,我们不喜欢父母的唠叨,讨厌父母安排我们的喜好,并且畏惧他们给我们设置的条条框框。

    所以我们卯足了劲儿想要挣脱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
     
    大多数孩子离家,都是从收到那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的。
     
    所有离开家的我们,内心都充满了独立自主的喜悦。
     
    我们周末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起床不叠被子,可以跟三五好友玩个通宵,可以穿所有花花绿绿自己喜欢的衣服。
     
    就像音乐人秦昊说的,第一次离开家时的离开,真的是期待很久的离开。


    《小欢喜》里的英子,虽然被母爱灌溉,但她从没有想过留在妈妈身边。

    抵触情绪严重的时候,几乎发疯一般的想要从妈妈身边逃离。
     
    离开家的选择有很多,想要保持独立,和父母保持距离就是其中之一。
     
    有句话说,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之爱是为了分离。
     
    这么说来真的很残酷,但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和疏离,早就像一个哲学命题一样横插在彼此之间,不能割舍,也无法逃避。
     
    除此之外,吸引我们离开故乡的另一个原因是:

    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拥有比现在更自在的生活。
     
    所以我们背起行囊,像一个侠客一般挥挥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诗和远方。
     
    你看,那些所有离开故乡的选择里,有对故乡的不满,对现实的不快,还有对未来的不甘。


    可当我们真的尝过生活的苦,感受过父母的惦念,领略过想家却回不去的无奈,我们就真的懂了。
     
    我们开始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也乐于重新体会故乡的美景,甚至在离开故乡多年后,最终以一个老朋友的姿态回归。
     
    山一程,水一程,我们终将明白,当初拼命逃离的故乡,其实早就以另一种形式印刻在自己身上:
     
    吃不够的家乡味儿,听不够的家乡话,看不够的家乡景。

    我们以为自己远离了它,其实不是,我们相辅相成,早就融为一体。


    撑不住的时候
    总会特别想家

    今天看到好友发了一条朋友圈:

    “来北京五年了,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累,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或许撑不下去了,就会回去了吧。”



    她的这番心情,相信在外漂泊的人都能体会。

    感冒四肢无力,为了全勤奖也要隐忍坚持去上班;
     
    凌晨还在送外卖,因为差评痛哭之后还得接着送下一单;
     
    为了攒房租,已经很久没有和朋友吃过一顿大餐了;
     
    劳动成果被他人占用,满腹委屈也不敢说出口......
     
    我们努力适应这一切,戴着巨大的面具遮掩自己的无助。

    我们以为自己百毒不侵,却在接到父母电话的时候泪如雨下。
     
    他们那一句“吃饭了吗?”击碎了我们尽全力筑起的坚硬外壳,将我们打回原形。

    《请回答1988》里说:

    “或许家人是最不懂你的人,但懂不懂有什么可重要的呢?

    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

    归根结底是家人,别说是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爷爷,最后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边。”


    年少时不懂,只有成长了,经历了,才会明白,原来家人才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不喜欢管租的房子叫家,这样有一点对不起有家人在等我的那个家。

    秦昊的这句话,戳中了千千万万个“北漂”、“沪漂”、“深漂”的心。

    就像我每次加完班跟我妈报平安,我也不会说“我到家了”,只会说“我到了”。
     
    我知道,那里不是我的家,真正的家,应该是有家人在的那个地方。
     
    人真的很奇怪,多年前想要逃离家乡,现在又倔强的认为,家乡才是自己最后的归属。
     
    秦昊在他的新书《常客》里提到,多年后他也终于明白,所谓的故乡,其实只是一段时光。

    离开,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33岁的秦昊辗转过很多地方,在西安、长春、南京、北京等城市都有短暂的停留。

    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异乡生活:

    “虽然永远无法真的属于一个地方,但至少可以成为它的常客,和它产生特别的关联。”
     
    那些远方成了家乡,而他的家乡重庆成了真正的远方。
     
    前阵子秦昊重回重庆,带着他的奶奶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拍摄,奶奶拍重庆的风景,他跟在奶奶的身后用镜头记录家乡和奶奶的身影。

    离家13年后再次回归,地图上的好多地方已经不复存在,而秦昊对家乡的感受也不似儿时。
     
    已被夷为平地的老家旧址,热闹非凡的旅游胜地,桃花源般的小街小巷,都和当初离开时有了强烈的反差。
     
    我们都需要一个地方来安放自己的回忆。
     
    秦昊重新回到重庆生活,其实代表的也是千千万万个离家又回归的我们。

    在外漂泊很辛苦,可一想到故乡的那盏灯,就总觉得,归去才是离别最好的意义。


    我们和家人的连接
    最后变成了一张相片

    有人说,我们和家人之间,是要靠回忆来承接的,而回忆是否存在,要靠物件。
     
    我从前不懂这句话,可自打我姥爷去世之后,我明白了。
     
    姥爷因为摔了一跤,没扛过那个严寒的冬。
     
    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身上还有钱吗?
     
    我拼命的点头,但他还是从枕头下面拿出来500块钱,放进我的掌心里,还用手按了按。
     
    他看着我,用力咧开嘴角,笑了笑。
     
    那个冬天格外冷,我拼了命也没把姥爷拽回来。
     
    我看着他闭上眼睛,感受着他用最后一丝力气给我的500块钱的温度,内心突然就崩塌了。
     
    亲人就是,地上的一个个送,天上的一个个接,到最后再团聚。
     
    姥爷的葬礼之后,他的很多东西都被烧掉了,房间里回荡的只剩下姥爷残留的气味。
     
    我偶尔会抱着他的外套发呆,然后忍不住担心:

    味道迟早会消失,这样一来,姥爷是不是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突然姥爷外套的口袋里掉出来一张照片,那是我们一起出去旅行的时候,我偷偷拍的。

    那时候还很意气风发的姥爷

    照片里的姥爷意气风发,雄赳赳气昂昂。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回忆要靠物件来证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郑重其事地把那张照片放进相框里,而这个相框就成为了姥爷和我们、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

    尽管你不想承认,但我们和家人的连接,到最后都会变成一张相片。
     
    这张相片就是证据,证明他们曾经的叨扰并不是幻觉,证明我们曾体会过的美好也都是真的。
     
    人是很健忘的,有物件的支撑,我们才不会漂泊无依,我们才会一直有家可归。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越是喜欢回忆往昔时光,还会拉着别人的手絮絮叨叨给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关于回忆,秦昊这样写:
    “关于童年,每个人都会想起一些画面。

    可能是风吹麦浪,可能是稻花飘香,可能是大江大海,可能是小桥流水,是爷爷的严厉,奶奶的慈祥,是爸爸的宠爱,妈妈的温柔;

    是邻居串门来吃饭,是小伙伴在一起做游戏,这些美好的画面都将一一消散,成为我们的乡愁。”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但即便回不去,那也是我们日日牵挂,魂牵梦萦的地方。
     
    真正的好风光,是团团圆圆,父母年轻,孩子活泼,一家人整整齐齐。

    离家多年,最令人怀念的,就是当年在家乡,那一段想见的都能瞧见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染千秋现代文学第95期 ‖ 乡愁 ‖ 同题诗歌欣赏
母亲的眼泪与微笑
上帝啊,我怎能就这样回家… | 45个春节不回家的故事
漂泊千里万里,走不出一口家乡味
故乡问答两则
有种爱,叫“隔代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