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出版啦!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



l 内容简介: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

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筒”,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度过无悔的小学六年。

l 编辑推荐: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

近百场教育分享会,数十万妈妈口碑相传,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静待花儿从容盛开!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杨雪扬 联合力荐《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最微妙的提醒,最贴心的分享,帮你陪孩子走过最初的六年求学路。

l 作者介绍:

刘称莲 山西大学毕业,现居北京,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父母大讲堂讲师。曾经作为中学老师的她很注重家庭教育。,倡导并践行“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家庭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培养出了一位素质全面心态阳光的优秀女儿,2011年她的孩子参加高考,被香港大学与北京大学同时录取,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已出版畅销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prlotus

l 推荐

刘称莲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会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

如果你希望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请一定要打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教育无小事,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您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

——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 杨雪扬

什么是教育?很多人给看了很多解释,但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教育就是陪伴。在若辰顺利的成长之路上,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足迹,而是一家三口并肩行走的背影。翻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懂另一种教育。

——清华附小班主任李延红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告诉我们,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只有先放下一些东西,才能完全腾出手来结结实实地拥抱我们的孩子!

——新浪知名育儿博主情深雨蒙

非常精彩,一口气读完!与同类教子经不同的是,《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看过后没有了以往的焦虑,而是让我真正思考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慢慢享受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咸。

——一位小学生妈妈 HuHu


总目录

生活篇

越玩越出色

玩物并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01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 002

02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 006

03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 010

04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014

05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018

06 从小运动好处多/ 022

07 呼朋唤友好人缘/ 026

阅读篇

泡在书海里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01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 032

02 书店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 036

03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 039

04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 043

05 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 / 047

06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 051

07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 054

08 妈妈的“下水”作文 / 059

学习篇

学习是一颗糖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01 择校,是因为伤不起 / 064

02 寻找让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 / 069

03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 073

04 语文学习的好方法——阅读与写作 / 076

05 引领孩子进入英语世界 / 079

06 警惕孩子偏科 / 084

07 应对错题有妙招 / 088

08 课外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 / 092

09 小升初,总有一款适合你 / 096

品格篇

我们要彼此听话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培养品德和学习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并尽其所能教给孩子,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独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得。

01 孝敬需要家长以身作则 / 102

02 当个人利益遭遇集体利益 / 106

03 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 / 111

04 做,方知生活百味 / 115

05 当女儿乱花钱之后 / 118

06 小心呵护孩子珍爱生命的心 / 123

07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收获 / 127

心理篇

让天使自己飞翔

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他们并不比我们脆弱,而是我们比我们的父母脆弱。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01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长大 / 132

02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 / 136

03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 139

04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 143

05 清晨等在门口的小男孩 / 147

06 科学引导,健康上网 / 151

07 走近青春期,由指导变陪伴 / 156

关系篇

换个方式表达爱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要有最终的效果。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那么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01 我家的“邮筒”和BBS / 160

02 爸爸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 163

03 “契约约束”很有必要 / 167

04 不做书桌上的“直升机父母” / 171

05 收藏孩子成长的足迹 / 175

06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 / 179

07 张老师颁发的小奖品 / 183

08 现代版“孟母三迁” / 187


推荐序一:

陪伴也是一种爱

非常幸运地读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但为人父母本能的爱很难有统一标准。我早已发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单就爱孩子的一颗心来说,所有母亲都是好母亲。与孩子共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开放的心态。

什么才是跨越代沟、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钥匙?怎样才能与孩子亲密无间地沟通与交流?书中的这位母亲,以她的亲身经历详细列举诸多真实事例,描绘朴实自然的生活原景,留给人们启迪和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从经历了普通幼儿园的失败、选择北大幼儿园,到孩子上小学时权衡利弊,选择了优秀的清华附小,她认为宽松而高素质的学校,不仅能传播知识,还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作为母亲,她深知孩子生活圈的重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辞辛苦地“孟母三迁”,租房也要把家安在清华大学,让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为了让孩子终身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家人常常把书店作为休闲交流的地方,有意选择视角不同的书籍共同探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再辅以家长的见解,寓教于乐;在写作培养上,妈妈甚至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他们身体力行,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输得起”的人生态度……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为人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孩子成长来考量的。

作者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孩子之所以让老师省心,是因为父母在细节上注重孩子优良品格的培养。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他们依然能一直心无旁骛地坚持素质教育,最终使女儿顺利考取了北大。这一案例印证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必然对立与矛盾。这一点,很值得广大教师与家长认真研读与思索。不仅如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很多家庭不同,作者的家庭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全部家庭成员参与,默契合作。其中,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会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从孩子无意识地去学、去做,到孩子有意识地去学、去做,这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标志。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为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作者的实践,最终启迪我们和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不属于我,他终究属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由此可见,在孩子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要用教育学的眼光与心理看待学校与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个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了,让他把阅读、乐学、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等好的习惯养成了。

过程正确,结果就不会错。我经常提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今天我还想增加一个超越,那就是学习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会、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联手“折磨”我们的孩子,而应该积极和老师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启迪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培养孩子抬头看天的情怀,塑造孩子阳光开放的心态。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博士

推荐序二:

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在李若辰从幼儿园毕业的这些年里,我和辰辰的爸爸妈妈也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他们对辰辰的付出令我敬佩,他们在教育孩子上的用心也鞭策着我。他们将培育孩子当做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地在父母、老师、玩伴和朋友之间转换着自己的角色。从他们的身上,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辰辰的开朗、乐观、宽容、好学、坚强、富有同理心等良好个性和优秀品质,无不和她父母所坚持的“快乐教育,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相吻合。

辰辰是幸福和幸运的,因为父母对她的爱是理智的,因为爱,他们要让辰辰拥有真正的快乐。为此,他们精心设计“家庭日”、“游戏时间”、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为此,他们努力经营家校关系,让辰辰喜欢她的每一位老师;为此,他们在多数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时候,带辰辰去博物馆、看流星雨、滑旱冰;为此,他们帮着辰辰照顾各种她照顾不过来的动植物;为此,他们持之以恒地关注辰辰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地观察着、记录着、引导着、支持着、欣赏着、享受着辰辰的成长。

当社会上很多人在责怪着“80后”、“90后”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时,一方面大多归因于他们是独生子女,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另一方面,大家又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地重复着那些大家认为不好的做法。似乎自己的孩子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家长不替孩子出气就是不爱孩子;似乎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家长不找老师理论就对不起孩子;似乎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就耽误了孩子……很多家长,甚至学校和老师,正在“身不由己”地陷入一个教育的怪圈。

如果你希望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建议大家读读辰辰妈妈写的书。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读一读这本书。不要认为自己已为人师就是一名无所不知的教育专家了,其实每一位家长都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赏识每一个学生,用教师公正的爱关心他们,用伟大的人格影响他们,用广博的学识引领他们,让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如果你是一名家长,更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都只能在某个阶段成为孩子的重要影响者,而血缘关系注定了父母一生都要对孩子负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最能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是家庭。教育无小事,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您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在教育孩子上,不要让“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成为自己偷懒的理由,教育孩子的责任,学校和家庭永远都无法相互取代。

杨雪扬

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

————————————————————————————————————————

预告:2012年9月26日,当当网、卓越网开始预售

谢谢支持!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全文)

核心提示: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作者介绍

刘称莲  山西大学毕业,现居北京,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父母大讲堂讲师。曾经作为中学老师的她很注重家庭教育。倡导并践行“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家庭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培养出了一位素质全面心态阳光的优秀女儿,2011年她的孩子参加高考(微博),被香港大学与北京大学同时录取,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已出版畅销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内容简介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

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筒”,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度过无悔的小学六年。

推荐

刘称莲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会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窦桂梅

如果你希望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请一定要打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教育无小事,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您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

——北京大学燕东幼儿园园长  杨雪扬

什么是教育?很多人给看了很多解释,但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教育就是陪伴。在若辰顺利的成长之路上,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足迹,而是一家三口并肩行走的背影。翻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懂另一种教育。

——清华附小班主任 李红延

非常精彩,一口气读完!与同类教子经不同的是,《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看过后没有了以往的焦虑,而是让我真正思考应该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慢慢享受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住校的家长 要注意了!#家庭教育 #父母必读 #教育 #小学 #亲子教育
同一个班的孩子为何差距大?看了北大教授的总结,终于找到原因了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推荐父母读的书,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网络连载稿
小学五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