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的历史
主讲人:杭州真好
      我们开头讲到我们就是主要针对诗歌的审美情趣、结构手法和音韵格律这几个方面聊聊的,那么文人自觉的问题我们也一样,不去涉足官方的规范化讲法,单单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大家对三国史的研究大多很认真,也很详尽,因为这是最富有魅力的一部历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文人,其生活经历也无疑是很丰富的。
政治上的波澜起伏,生活上的颠沛流离,大环境的悲惨萧条,都大大刺激了当时的文人。面对这样的环境,抛开政治问题,曹操无疑诗坛中最资深的一位话语者。他本人是宦官家庭出身,却投身于外戚集团,又与官僚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人生首先是受上层贵族生活影响的,他的诗文也是。曹操诗极为本色。但是为什么都说他的诗文有着浓郁的苦难意识,和丰富的博爱情怀呢?并且带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要从古诗十九首说起。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带着浓厚乐府风格的诗歌,它的核心理念还是源自于诗经的史官文化,但是却在写作技巧和审美方式上,却越趋向于文人的精雕细琢,在主旨上也形成了浪漫主义的个人抒情效果。所以毫不犹豫的说,即是不是文人学习乐府风格后的自我创作,也起码是文人针对乐府素材的深加工,从那个时候开始,文人在诗文上的兴趣不再仅仅是教化作用了,而是真正开始融入到诗歌的广泛的主旨中。
    他们开始拿诗歌来抒发情感,表现思想,关注社会,追寻哲学。古诗十九首都是伤感的诗歌,个人感情抒发得多原本为了言于寺的诗歌,逐渐进化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文学体裁,为个人所用。这就是文人自觉意识的发端。这种发端,在手法上表现为摆脱直白叙述,追寻多变的表达方式。在审美上表现为摆脱格式化的审美主流,追寻自我的个性的美学价值。在音韵格律上,表现为更加细致美观,符合一定规律化。
     这个没有什么好争辩的,就是关于以前有没有自觉意识。自觉意识本身就存在,在诗歌发展的道路上,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文人对自我的觉醒的态度,才是聊文人自觉意识的基础。在诗歌创作上摆脱教化目的束缚,以个人抒发为主。将文学与政治理论,哲学理论分开。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政治哲学的分类,也不需要这样的分类,此处仅是打个比方
     文学就是文学,它可以涵盖某个哲学道理,也可能表述政治诉求,包括宗教教义。但是它的本身是文学,它追求的是用文字去表达的一种意愿。简单地说,文胜于质的,才叫文学。以文采为主,以质为辅。那今天作比喻,一篇文章只有文采没有内容,我们叫他是空洞的文章,如果篇东西只有内容没有文采,我们叫做学术报告。没有质,虽然空洞,还是文章,没有文,虽然深刻,但仅仅是报告,不是文章。文学的自我觉醒,就是这么个意思其次是文人对自我的审视。《出师表》是公文也是文学,《关于默默发展观的报告》就只是公文,这样解释可以了嘛?!
如果你非要说《关于某某发展观的报告》是文学,那么请把它写的文学一点吧文学的自我觉醒,本意就是《出师表》自我觉醒了,觉得它不应该是《报告》而已,而是有更多含义的东西。文学的自觉,就是有意识的使用语言去打动人,去感染人,去反映丰富的情感和负责的社会内容。它学会了用语言这一工具,学会了使用文字的魅力。
      相比较下,魏晋之前的公文也好,诗歌也好,大多都是处在一种模糊的概念下,文笔好的,就写的好一点,文笔不好的,就少点文采,但是不自觉地使用。当然不排除部分有的自觉,但是在主流上,是不自觉地汉魏之后,文学的美学理念逐渐凸显,所以形成了文学的自觉。
      前面所说的,史官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教化为主的格式文化,它并不注重诗赋欲丽这样的一个理念。文人的觉醒,用现在的口吻来说,关怀本我,注重内心的情感,证明自我,积极探索生活的情趣,关注它我,也就是追寻自身社会价值。
 本我是现实存在,是生存,是生活。衣食住行,生活劳作。都应该变得更加精致,变得富有审美情趣。自我是内心感悟,是情感的变化,是心绪的抒发它我是社会存在对我的态度,是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是个人理想。文人的自我觉醒,表现在对生活情趣美的追求,对内心情感的体悟,对社会价值与理想的追寻。
    但是魏晋文学的自我觉醒是一个漫长而变化的过程,从汉末到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各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侧重。
     第三个就是文人对文学的态度上的觉醒。因为文学本身的自我觉醒,文人对文学批评逐渐兴起,品评文学,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这一行为就是文人对文学态度的觉醒。所以文人自觉意识自觉了什么?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文人对自身的三个方面的关注,文人对文学的评论。
     十九首在文学性上的追求无疑是成功的,它是自先秦以来称得上最美的诗歌了。是艺术造诣很高的作品。而成就它的就是文学的自我觉醒。
十九首是公认的文人加工痕迹的诗歌,它是以文人关注夫妇、朋友别离情感,士子失意彷徨,生活内容体验为主旨的。它的情感深沉曲折,带有浓厚的感伤悲愤的情绪,也有部分风格清丽雅致,是个人体验的结果。
     对比诗经和楚辞的内容,个人情感色彩有了明显的增加,文人的自觉印记十分明显。所以将它作为文人自觉意识的开端之一,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分歧。刚才说到曹操的个人经历比较丰富,他对文学的自觉也与众不同。世人都说曹操诗苍凉悲壮,是幽燕老将气脉雄浑。这一句幽燕老将气脉雄浑,其实就是曹操对文学的自觉。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也是雄浑大气,但是在艺术表现力上却远不如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什么不如?就是因为在文学的表现力上大风歌寥寥数语远不能刻画更深厚气脉的语境,而曹操诗入木三分,气势磅礴,靠的就是更加深入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更加鲜明精彩的审美情趣。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心稀,乌鹊南飞经典的古诗有哪些这样富含个人情感的描写,在同样是四言诗的诗经咏月名篇《陈风。月出》中式绝对找不到的。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为什么同样是咏月,虽然月出一样的隽永,但是如此丰富的情感包涵,诗经里是没有的这就是文人的自我觉醒啊!
      屈原的表述,是长叹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而到了曹操,就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了。同样的胸怀,诗歌到了这里,无一比以前更加丰富更加具有了感染力。这里并不是要分出谁高谁下,语言是变化发展的,诗歌也是。汉魏六朝的文人觉醒,为诗歌的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上次聊到三曹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作用,曹操是四言诗的最后一个高峰,而不仅仅是四言诗的终结,那他形成的高峰在哪里?就在于他在原有四言诗的基础上,融合了诗经和楚辞的内容特点,再加入了文人觉醒的内容,使得四言诗中出现了像短歌行(一)这样的划时代作品当然曹操的五言诗和杂言诗也很可观,千里无鸡鸣,狐死归首丘这样的句子也是震撼人心的。曹植是类似于李白式的天才人物,他激情澎湃,富有想象力,文字优美,辉煌灿烂。为什么曹子建独占八斗,是其诗一气呵成,没有丝毫阻碍啊!
        从美女妖且闲到白马饰金羁曹植的清丽的五言诗格调,高贵的政治身份,独特的文学魅力,影响了整个文坛。自此,一改以前五言诗作为四言陪衬的地位,在文人团体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潮。当时聚集在三曹父子身边的人建安七子,都是这种风气的引领者。在文学审美上,由于三国时代的纷乱,社会动荡,是英雄奋起之时,文人集团在政治上的诉求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渴望功名马上取的态度。这种态度影响到诗歌的审美情怀,就成了一种风骨硬朗,态度积极,行文刚健,语言清丽的美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后来推崇一时的“建安风骨”在创作手法上,他们注重文采,喜欢字句的华美与警辟,在音韵格律上,他们注重对偶,并且严格了五言诗的句体,很少在又出现类似于北方有佳人这样的五言加杂言的形式了诗歌的这些变化与发展,无不昭示着一个诗歌的崭新时代的到来。而这个崭新的时代,就是在文人自觉行为的推动下,才产生的。
2010年11月2日晚群聊整理记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合著黄金铸曹操
五言诗取代四言诗,古体诗发展的必然
【经典论述】——论述三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及其诗风差异
古诗 / 四言诗
【学姐带背】古代文学 必背简答论述(五)
秦汉文学·小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